第232章 放鸽子
本来杨宁今天还有很多事情要做,那个名单上的名字,他才搞定了一小半。
但昨天给郭靖黄蓉洗经伐髓,消耗了大量的精力,到现在还没有恢复过来。所以杨宁准备先放下今天本来打算去做的事情,给自己放一天的假。
从郭大小姐的房间里面走出来,走到门口的地方,杨宁的身体一顿,突然想到了一件事情。
他伸出手掌,心念一动,手上顿时多出了一件东西。
这是一张红色的请柬,一张被他遗忘在储物戒指的角落里很久的请柬。这张请柬是几天前,苏绮梦的那个小丫鬟锦儿送过来的。
请柬的落款是柳如烟,当时杨宁以为又是什么没有任何意义的诗会,也没太在意,再加上他那个时候有很多的事情要做,随手将这张请柬扔到了储物戒指里面,然后就这样忘记了,直到现在才想起来。
他打开请柬,读完之后,才发现这并不是什么以文会友的诗会,而是一些读书人自发组织的一次聚会,目的是谈论国事,施展抱负。
虽然读书人大都手无缚鸡之力,但他们却从来都不缺乏激情以及热血,这一点杨宁必须承认。
他们所谈论的,除了诗词歌赋,琴棋书画之外,最多是的便是国事,他们都曾以考取功名,加官进爵作为梦想,在他们达到这个目标之前,还没有有被腐朽的官场所腐蚀,所有人都希望通过自己的能力,让这个国家变的更加繁荣富强。
只不过,大多数人也只是空有抱负,到最后除了心中怒骂考官有眼无珠,痛斥朝堂之上奸佞遍地之外,并没有什么作为。
这些人,谓之愤青。
杨宁最终还是决定去一趟如梦楼,一来他可以从那些读书人口中得到一些有用的信息,二来柳如烟既然能送请柬给自己,就说明她把自己当朋友,若是不去,似乎是有些不妥,下次见面也不好交代。
然后他看了看请柬上面的日期。
十月初八。
十月初八。杨宁愣了一下,低头再看了一眼,还是十月初八。
他想了想,十月初八那天,他去了襄阳的某个地方,敲打了一个为富不仁,欺压百姓的富商,让他捐出了一半的家产。还去了一个守城的偏将家里,在看到他暗地里做的种种令人发指的劣事之后,将那个家伙的脑袋砍了下来。
他那天还做了好多的事情,不过这已经不重要了,因为那已经是两天之前的事情了。
重要的是今天应该是十月初十,距离请柬上写的日子已经过去了两天。所以他应该是放了柳如烟的鸽子。
柳如烟这个女人,全身都散发着一种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每一个男人的注意,以杨宁的定力,都经常会有一种把持不住的感觉。更让杨宁受不了的是,她看自己的眼神,有意无意的都会透露一种信息,让他忍不住的胡思乱想。所以他心里一直对柳如烟保持有一定的距离,一个他认为安全的距离。
这种距离,也可以用畏惧来形容。所以他不知道现在该不该去如梦楼,去了又如何和柳如烟解释?
不管怎么说,都不能说是因为自己忘记了,这实在不是一个好的理由。
……
……
“蒙古大军在城外扎营已经有半月之久,大战恐怕很快就会爆发,不知道诸位对此次大战有什么看法。”
此时,如梦楼之中,众多年轻学子聚集在一起,杯盏相碰间,谈论着襄阳的局势。
不管他们有没有能力,在大战之前,坐在这里的勇气,就不是普通人能够拥有的。
这或许就是读书人的风骨。
“蒙古人固然厉害,但我大宋兵士也并非等闲,他们想要攻破襄阳,没有那么容易。”一人面色激昂的开口,为众人稍微提升了一些士气。
“虽然大家都希望我方兵将能够胜过蒙古人,但之前和蒙古人的交战,我大宋却没有占到多少便宜,依我看,大家还是要早做准备。”又有一人面带踌躇之色的说道。
话语虽然有些消极,但此刻却没有一个人开口反对。
和蒙古人的战争,大宋何止是没有占到便宜,在前面的这段时间,几乎是被蒙古一路横扫,势如破竹的占领了黄河以北的地区。
虽然他们不愿意承认,但蒙古骑兵的实力,的确要胜过宋人不少。
“其实大家也不用这么消极,这段时间其实守城的军士已经和蒙古人有过几次小范围的战斗,蒙古人几次败北,他们也不是那么的可怕。”
说话的是一名皂衣青年,众人见开口的是他,纷纷精神一震。
这皂衣青年和他们不同,已经小有功名在身,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小官,自然可以接触到那些他们所接触不到的事情。
场中的一人像是想到了什么,突然开口问道:“刘兄,听说前段日子,有大批的武林高手也加入了守城的兵士之中,不知道是真是假?”
刘姓青年闻言点了点头,说道:“此事不假,那些英雄好汉武艺高强,我们之所以能打败蒙古骑兵,他们有很大的功劳。”
这本就不是什么秘密,所以刘姓青年也不用隐瞒。
事实上大家心里都十分清楚,朝廷派来负责守城的吕文德吕文焕兄弟,不过就是两个草包而已,若不是有这些武林中人前来协助守城,恐怕这里早就被蒙古人攻破了。
那些人没来的时候,吕文德吕文焕兄弟毫无作为,襄阳城内乱成了一锅粥,平时走在路上都要担惊受怕的。
但现在,城内的秩序和之前是天壤之别,那些随处可见的流民不见了踪影,城墙也修建的更加坚固,城内的军营之中传出的气势十足的操练声音,让人心变的安稳了许多。
这些读书人本来是看不起那些习武众人的,认为他们只不过是没有脑子,只懂得使用蛮力的莽夫。
但现在,这些人却对他们充满了感激以及认同,因为大家的目标只有一个,那便是守卫襄阳……
但昨天给郭靖黄蓉洗经伐髓,消耗了大量的精力,到现在还没有恢复过来。所以杨宁准备先放下今天本来打算去做的事情,给自己放一天的假。
从郭大小姐的房间里面走出来,走到门口的地方,杨宁的身体一顿,突然想到了一件事情。
他伸出手掌,心念一动,手上顿时多出了一件东西。
这是一张红色的请柬,一张被他遗忘在储物戒指的角落里很久的请柬。这张请柬是几天前,苏绮梦的那个小丫鬟锦儿送过来的。
请柬的落款是柳如烟,当时杨宁以为又是什么没有任何意义的诗会,也没太在意,再加上他那个时候有很多的事情要做,随手将这张请柬扔到了储物戒指里面,然后就这样忘记了,直到现在才想起来。
他打开请柬,读完之后,才发现这并不是什么以文会友的诗会,而是一些读书人自发组织的一次聚会,目的是谈论国事,施展抱负。
虽然读书人大都手无缚鸡之力,但他们却从来都不缺乏激情以及热血,这一点杨宁必须承认。
他们所谈论的,除了诗词歌赋,琴棋书画之外,最多是的便是国事,他们都曾以考取功名,加官进爵作为梦想,在他们达到这个目标之前,还没有有被腐朽的官场所腐蚀,所有人都希望通过自己的能力,让这个国家变的更加繁荣富强。
只不过,大多数人也只是空有抱负,到最后除了心中怒骂考官有眼无珠,痛斥朝堂之上奸佞遍地之外,并没有什么作为。
这些人,谓之愤青。
杨宁最终还是决定去一趟如梦楼,一来他可以从那些读书人口中得到一些有用的信息,二来柳如烟既然能送请柬给自己,就说明她把自己当朋友,若是不去,似乎是有些不妥,下次见面也不好交代。
然后他看了看请柬上面的日期。
十月初八。
十月初八。杨宁愣了一下,低头再看了一眼,还是十月初八。
他想了想,十月初八那天,他去了襄阳的某个地方,敲打了一个为富不仁,欺压百姓的富商,让他捐出了一半的家产。还去了一个守城的偏将家里,在看到他暗地里做的种种令人发指的劣事之后,将那个家伙的脑袋砍了下来。
他那天还做了好多的事情,不过这已经不重要了,因为那已经是两天之前的事情了。
重要的是今天应该是十月初十,距离请柬上写的日子已经过去了两天。所以他应该是放了柳如烟的鸽子。
柳如烟这个女人,全身都散发着一种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每一个男人的注意,以杨宁的定力,都经常会有一种把持不住的感觉。更让杨宁受不了的是,她看自己的眼神,有意无意的都会透露一种信息,让他忍不住的胡思乱想。所以他心里一直对柳如烟保持有一定的距离,一个他认为安全的距离。
这种距离,也可以用畏惧来形容。所以他不知道现在该不该去如梦楼,去了又如何和柳如烟解释?
不管怎么说,都不能说是因为自己忘记了,这实在不是一个好的理由。
……
……
“蒙古大军在城外扎营已经有半月之久,大战恐怕很快就会爆发,不知道诸位对此次大战有什么看法。”
此时,如梦楼之中,众多年轻学子聚集在一起,杯盏相碰间,谈论着襄阳的局势。
不管他们有没有能力,在大战之前,坐在这里的勇气,就不是普通人能够拥有的。
这或许就是读书人的风骨。
“蒙古人固然厉害,但我大宋兵士也并非等闲,他们想要攻破襄阳,没有那么容易。”一人面色激昂的开口,为众人稍微提升了一些士气。
“虽然大家都希望我方兵将能够胜过蒙古人,但之前和蒙古人的交战,我大宋却没有占到多少便宜,依我看,大家还是要早做准备。”又有一人面带踌躇之色的说道。
话语虽然有些消极,但此刻却没有一个人开口反对。
和蒙古人的战争,大宋何止是没有占到便宜,在前面的这段时间,几乎是被蒙古一路横扫,势如破竹的占领了黄河以北的地区。
虽然他们不愿意承认,但蒙古骑兵的实力,的确要胜过宋人不少。
“其实大家也不用这么消极,这段时间其实守城的军士已经和蒙古人有过几次小范围的战斗,蒙古人几次败北,他们也不是那么的可怕。”
说话的是一名皂衣青年,众人见开口的是他,纷纷精神一震。
这皂衣青年和他们不同,已经小有功名在身,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小官,自然可以接触到那些他们所接触不到的事情。
场中的一人像是想到了什么,突然开口问道:“刘兄,听说前段日子,有大批的武林高手也加入了守城的兵士之中,不知道是真是假?”
刘姓青年闻言点了点头,说道:“此事不假,那些英雄好汉武艺高强,我们之所以能打败蒙古骑兵,他们有很大的功劳。”
这本就不是什么秘密,所以刘姓青年也不用隐瞒。
事实上大家心里都十分清楚,朝廷派来负责守城的吕文德吕文焕兄弟,不过就是两个草包而已,若不是有这些武林中人前来协助守城,恐怕这里早就被蒙古人攻破了。
那些人没来的时候,吕文德吕文焕兄弟毫无作为,襄阳城内乱成了一锅粥,平时走在路上都要担惊受怕的。
但现在,城内的秩序和之前是天壤之别,那些随处可见的流民不见了踪影,城墙也修建的更加坚固,城内的军营之中传出的气势十足的操练声音,让人心变的安稳了许多。
这些读书人本来是看不起那些习武众人的,认为他们只不过是没有脑子,只懂得使用蛮力的莽夫。
但现在,这些人却对他们充满了感激以及认同,因为大家的目标只有一个,那便是守卫襄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