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9 锡兰之阻击第一战 下
作为海抗军在唐港的最高指挥官,鲍刚的核心任务是看家。换句话说并不是为英国人保住锡兰。虽然两军之间的合作,整体上目标一致,但是其中也是小有差别的。
在海抗军中无论是李广还是鲍刚,对于英国陆军的战斗力一点都不信任。
英印军虽然也是每日出操,但是他们的训练更多的成分是例行公事。说道装备,英军装备固然比起华军要好的多,但是比起日军来说其实并不多强。比起海抗军来说就远远不如了。
英国陆军步兵师的基本编制,由3个步兵旅(九个营)和3个炮兵团及支援部队组成,编制人数13600。其三个炮团合计有36门76.2mm炮(三英寸,也叫十八磅野炮)、36门4.5英寸炮。另外,为了对付装甲部队还配备了3个旅属反坦克连(共计四十八门25mm反坦克炮)。师属骑兵团有28辆轻型坦克和44辆输送车。
而日军一个师团,不算迫击炮和步兵炮,仅仅75mm和七十五毫米以上的火炮数量也有四十八门,甚至更多。
表面上看,日军的火炮数量没有英军多,但是日军的火炮种类齐全,配比合适。比起英军的配置更加适合南洋的作战环境。至于日军的运输能力虽然差,但是在丛林山岭密布的锡兰,英军的机动运输能力不见得有多少优势。
而海抗军的重装备配置,根本就不是为了哪种作战设计的。对于现有的海抗军陆军兵力来说,几乎是需要多少就配置多少。尤其是打防御战的时候,不用太考虑机动能力,重火力堪比一个四三年以后的美军重装机械化师。
美军一个重装机械化师的配置有一个极其惊人的指标,轻重武器一次齐射的弹药投放量为一百吨。
海抗军的大炮实在太多。只要运输和后勤能跟上,根本就不是任何一个师所能比拟的。
而步兵的轻火力配比,海抗军也学习了许多日军的优点,更是做了不少加强。
至于装甲力量,海抗军装甲团仅仅在唐港就配备了最新式的四十八辆虎一坦克。而且这也不是海抗军所有的装甲力量,其他杂牌坦克大多现在已经被转移到了马达加斯加。不仅如此,配合步兵作战的坦克现在也有二十四辆。
因此大战一起,鲍刚的作战方针就是,有限度的和英军配合。如果英军表现好,并且迅速增兵。能确保锡兰不失,海抗军也会尽力配合。但是如果英军难以抵挡日军的攻势,海抗军将会采取比较保守的战术,确保在海抗军的援军到达之前,唐港不失。
鲍刚派出的两支阻击部队。从唐港出发之后,有三十多公里的路程是重合的。而这三十多公里的路程上。有两个可以作为唐港最后的屏障。
两支已经派出的阻击部队任务固然重要。但是在这两个阻击阵地上部署兵力,才是鲍刚最重要的任务。
这两个阵地,由北向南,梯次布置。将会成为海抗军保卫唐港的最后屏障。
靠北的一个阵地,是一个叫做卡特勒的小山。山虽不高,但是东西绵延五六公里。死死的卡住了通往唐港的道路。
而这个小山所处的位置,距离唐港三十五公里,距离海岸线有近二十公里,距离锡兰中部的山区大约也是二十公里。由于锡兰地处热带。卡特勒山的东西两翼全是沼泽和水网。
日军想要从北部进攻,此处是必经之所。
第二个阻击阵地,距离唐港二十一公里。这里地处平原,但是却有着三四个湖泊无数的池塘,除了三四公里宽一处开阔地,再无其他道路通行。
至于野战营齐瑞轩部,在计划中本来是要帮助英军死守摩纳勒山阵地。但是现在摩纳勒山已经易手,英军的表现实在令鲍刚失望,如此重要的阵地竟然被日军偷袭得手。摩纳勒山这种战略要点一旦失去,要想夺回难比登天。别看日军此时在摩纳勒山只有一千多人,即便不增兵,海抗军不付出惨重的代价也不可能再次夺回的。
海抗军在唐港一共只有七千多兵力,容不得鲍刚稍有疏忽,耗费海抗军的兵力重新夺取摩纳勒山是不符合海抗军的利益的。因此,在十四点钟,接到日军攻占摩纳勒山之后,野战营齐瑞轩一部的任务就有了改变。
全川早小心翼翼,看两个小队分别占领了峡谷两侧的山头。这才带领部下进入了峡谷。
这时候,他才发现。这个布特勒山不像在远方时,从望远镜中看到的那么简单。山梁竟然是平行的两道,中间有着大约两公里的开阔地。
两道山梁仿佛是同时被一把钝斧劈成两段,峡谷正是斧刃落下形成的通道。
全川早这个中队,是最后赶到战场的,几乎没有什么伤亡,当然也几乎没有战功。竹下三郎中佐因为其他部队都在炎热的天气里赶路作战十多个小时,疲惫不堪,所以才派了全川早大尉这个中队占领布特勒山。
实际上,全川早这个中队也累的要命。长达十多个小时的行军,体力消耗巨大。而且在锡兰,一天中最热的时间段就是上午十一点到下午的十五点。全川早一干鬼子在越过第一道山梁之后,已经累的如同一摊烂泥,张嘴吐舌头的如同狗一般的喘气。
日军够坚韧,累到这个地步,仍然没有忘记要完成任务。全川早仍然命令,两个小队继续爬上下一道山梁,而他的部队则慢慢腾腾的在第二道峡谷前一公里驻足等待。
疲惫万分的全川早忘记了一件事情,很要命的事情。占领第一道山梁时,他的主力两个小队的兵力是在野外。而此时他的主力两个小队实际上是处于两道山梁中间的开阔地上。
如果是正常情况下,全川早大尉也是上过军校的,身为一个军人,在这种可谓是死地的环境中绝对会警觉。但是全川早大尉此时根本连一点警惕性都没有。更可怕的是。他在第一道山梁上别说留守一点点兵力了,连一个鬼子都没有留。
这样完全悲剧的部署,简直让已经埋伏了两个多小时的齐瑞轩营长喜出望外。
要说这个野战营营长齐瑞轩,在海抗军陆军中出过一次名,不过不是什么好名声。当初在索马里对阵意军时,被意军玩了个金蝉脱壳,而齐瑞轩竟然丝毫不知,错失了追击的机会。
齐瑞轩经过那令人脸红的一战,一直有一个念头,必须打一仗为自己正名。这一仗不仅要胜利。而且绝对不能让敌人逃脱。如果只是击败或者击溃,仍然难以为自己正名。
当鲍刚传来命令,不必继续攻占摩纳勒山,在布特勒山设置防线,阻击日军南下。
从那一刻起。齐瑞轩就开始动脑子了。根据布特勒山的地形,阻击的话应当是两道山梁梯次防御。但是当侦察兵发现。鬼子的先头部队只有两百多人。齐瑞轩立刻大胆的放弃了第一道山梁。
敢于定下这样的策略,齐瑞轩的底气所在乃是野战营强大的战斗力,他对自己的部队有着强大的自信。
此战能否成功的关键只有一点,在日军增援部队到达以前,干掉这两百多鬼子。如果不能及时的干掉这两百多鬼子,被鬼子据守第一道山梁两军对峙。虽然不至于出现失败,但是战局不免被动。
从两翼登山的鬼子累的像狗一般,警惕性大大降低,喘着气在慢慢悠悠的开始爬山。
第一道山梁没有遇到守军。极大的放松了鬼子的警惕性。这些鬼子只是把爬上第二座山梁当成了例行公事,没有一个人意识到,山梁上埋伏着一个野战连的兵力。当然更没有人意识到,两道山梁的侧翼山谷中各有一个野战连潜伏在草丛中。
更可怕的是,山谷中间的峡谷公路中还潜伏着四辆坦克,而这才是齐瑞轩的杀手锏。
齐瑞轩也是老兵了,不算是初上战场的菜鸟,但是看鬼子慢慢腾腾的爬山,心中仍然不免急躁。
虽然鬼子已经完全进入了伏击圈,但是齐瑞轩最关注的不是正在登山的鬼子,而是在开阔地上的鬼子动向。
全川早大尉带领的两个小队日军,自此进入开阔地就一直没有移动。齐瑞轩有些惴惴不安,心中不免疑惑:“难道鬼子发现了什么?”
其实全川早大尉什么也没有发现,一直在谷口没有动静,原因只有一个--累。
现在的鬼子不仅是爬山累,连骑自行车都累。一群鬼子驻足在谷口其实都是在喘气。
鬼子的两支侧翼小队越爬越近,距离海抗军的前沿不足两百米。齐瑞轩看鬼子的主力仍然没有动静,有些沉不住气时,全川早大尉带领主力步兵骑上了自行车,有了动静。
鬼子爬山慢,但是自行车却快。当鬼子接近阵地前沿一百米左右时,全川早的主力已经越过了开阔地的中心。
齐瑞轩心脏急促的跳动,但是他仍然没有命令开火。
全川早或许看两翼已经距离山顶不远,感觉没有危险了,自行车没有停顿,继续向峡谷前进。
日军两翼距离海抗军前沿已经不足五十米,全川早带领的自行车队已经距离峡谷入口不到两百米。
一切顺利,而且是顺利的超乎预期。齐瑞轩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一声急促的大吼:“打。”
伴随着齐瑞轩的大吼,是无数密集的枪声,然后是迫击炮步兵炮的怒吼。
海抗军正面的一个野战连,加上一个火力连,火力之强大根本就不是日军所能想象的。
开战第一刻,步枪手就干掉了日军三四十人。
数十挺机枪喷出怒火,鬼子如同割草般的纷纷倒地。机枪子弹强大的威力,击中躯干就是一团血雾,击中四肢立刻就是残臂断肢。
更可怕的是几十门迫击炮步兵炮战防炮高炮的密集射击,覆盖了两翼日军的进攻区域。
全川早大尉被突如其来的打击吓的,当时就滚落在地。没有等他看清战场,峡谷中迎面就看到四辆坦克冲了出来。
这是野战营重火力连配置的一个装甲排,虽然只有两辆英制轻型坦克,两辆虎一坦克,但是在这种环境下,四辆坦克就是无敌的象征。
四辆坦克连主炮都没有使用,几挺重机枪喷射出子弹,如同暴雨般的扫向鬼子。
全川早带领的两个小队,一百多鬼子全是在开阔地中,根本无处可躲,只能是趴在地面上或者躲到也不知道能不能挡住子弹的土堆后面。
山间开阔地不过两公里,峡谷出口距离全川早的主力不过两百米。小鬼子即便是想逃,两条小短腿也跑不过四辆坦克。
这四辆坦克轰隆隆的压过日军,根本就没有停留,只是留下一路的碎肉污血。
全川早运气不错,竟然没有被当场打死。当他想起来撤退时,这才发现,四辆坦克在短短几分钟时间里已经冲到了第一道山梁的峡谷口处。
这才几分钟啊,全川早的脑子混乱一片,有五分钟吗?一个中队近两百五十名鬼子已经损失三分之二。
好戏开场,此时还不是最终结局。四辆坦克,留下两辆守住峡谷出口,两辆虎一坦克再次回身杀了过来。不仅仅是这两头钢铁猛兽在肆虐,也不仅仅是第二道山梁上的海抗军的弹雨。开阔地两翼的海抗军已经冲了过来,全川早哪里还不知道末日降临。
全川早抽出指挥刀就想自刎,但是当武士刀出鞘,在阳光下刚刚闪烁,就招来了神枪手的子弹。一刻莫辛甘纳狙击步枪子弹准确命中全川早的脑壳,全川早的脑袋登时如同烂西瓜似得崩裂。
四散的日军看峡谷不是出路,妄想从第一道山梁上逃窜,却被两翼包抄的海抗军抢先占领了山梁,最终连一个鬼子也难以逃脱。
不到十分钟,战斗结束。海抗军仅仅付出四人受伤一人阵亡的代价,全歼日军一个中队两百四十九人。(未完待续。。)
在海抗军中无论是李广还是鲍刚,对于英国陆军的战斗力一点都不信任。
英印军虽然也是每日出操,但是他们的训练更多的成分是例行公事。说道装备,英军装备固然比起华军要好的多,但是比起日军来说其实并不多强。比起海抗军来说就远远不如了。
英国陆军步兵师的基本编制,由3个步兵旅(九个营)和3个炮兵团及支援部队组成,编制人数13600。其三个炮团合计有36门76.2mm炮(三英寸,也叫十八磅野炮)、36门4.5英寸炮。另外,为了对付装甲部队还配备了3个旅属反坦克连(共计四十八门25mm反坦克炮)。师属骑兵团有28辆轻型坦克和44辆输送车。
而日军一个师团,不算迫击炮和步兵炮,仅仅75mm和七十五毫米以上的火炮数量也有四十八门,甚至更多。
表面上看,日军的火炮数量没有英军多,但是日军的火炮种类齐全,配比合适。比起英军的配置更加适合南洋的作战环境。至于日军的运输能力虽然差,但是在丛林山岭密布的锡兰,英军的机动运输能力不见得有多少优势。
而海抗军的重装备配置,根本就不是为了哪种作战设计的。对于现有的海抗军陆军兵力来说,几乎是需要多少就配置多少。尤其是打防御战的时候,不用太考虑机动能力,重火力堪比一个四三年以后的美军重装机械化师。
美军一个重装机械化师的配置有一个极其惊人的指标,轻重武器一次齐射的弹药投放量为一百吨。
海抗军的大炮实在太多。只要运输和后勤能跟上,根本就不是任何一个师所能比拟的。
而步兵的轻火力配比,海抗军也学习了许多日军的优点,更是做了不少加强。
至于装甲力量,海抗军装甲团仅仅在唐港就配备了最新式的四十八辆虎一坦克。而且这也不是海抗军所有的装甲力量,其他杂牌坦克大多现在已经被转移到了马达加斯加。不仅如此,配合步兵作战的坦克现在也有二十四辆。
因此大战一起,鲍刚的作战方针就是,有限度的和英军配合。如果英军表现好,并且迅速增兵。能确保锡兰不失,海抗军也会尽力配合。但是如果英军难以抵挡日军的攻势,海抗军将会采取比较保守的战术,确保在海抗军的援军到达之前,唐港不失。
鲍刚派出的两支阻击部队。从唐港出发之后,有三十多公里的路程是重合的。而这三十多公里的路程上。有两个可以作为唐港最后的屏障。
两支已经派出的阻击部队任务固然重要。但是在这两个阻击阵地上部署兵力,才是鲍刚最重要的任务。
这两个阵地,由北向南,梯次布置。将会成为海抗军保卫唐港的最后屏障。
靠北的一个阵地,是一个叫做卡特勒的小山。山虽不高,但是东西绵延五六公里。死死的卡住了通往唐港的道路。
而这个小山所处的位置,距离唐港三十五公里,距离海岸线有近二十公里,距离锡兰中部的山区大约也是二十公里。由于锡兰地处热带。卡特勒山的东西两翼全是沼泽和水网。
日军想要从北部进攻,此处是必经之所。
第二个阻击阵地,距离唐港二十一公里。这里地处平原,但是却有着三四个湖泊无数的池塘,除了三四公里宽一处开阔地,再无其他道路通行。
至于野战营齐瑞轩部,在计划中本来是要帮助英军死守摩纳勒山阵地。但是现在摩纳勒山已经易手,英军的表现实在令鲍刚失望,如此重要的阵地竟然被日军偷袭得手。摩纳勒山这种战略要点一旦失去,要想夺回难比登天。别看日军此时在摩纳勒山只有一千多人,即便不增兵,海抗军不付出惨重的代价也不可能再次夺回的。
海抗军在唐港一共只有七千多兵力,容不得鲍刚稍有疏忽,耗费海抗军的兵力重新夺取摩纳勒山是不符合海抗军的利益的。因此,在十四点钟,接到日军攻占摩纳勒山之后,野战营齐瑞轩一部的任务就有了改变。
全川早小心翼翼,看两个小队分别占领了峡谷两侧的山头。这才带领部下进入了峡谷。
这时候,他才发现。这个布特勒山不像在远方时,从望远镜中看到的那么简单。山梁竟然是平行的两道,中间有着大约两公里的开阔地。
两道山梁仿佛是同时被一把钝斧劈成两段,峡谷正是斧刃落下形成的通道。
全川早这个中队,是最后赶到战场的,几乎没有什么伤亡,当然也几乎没有战功。竹下三郎中佐因为其他部队都在炎热的天气里赶路作战十多个小时,疲惫不堪,所以才派了全川早大尉这个中队占领布特勒山。
实际上,全川早这个中队也累的要命。长达十多个小时的行军,体力消耗巨大。而且在锡兰,一天中最热的时间段就是上午十一点到下午的十五点。全川早一干鬼子在越过第一道山梁之后,已经累的如同一摊烂泥,张嘴吐舌头的如同狗一般的喘气。
日军够坚韧,累到这个地步,仍然没有忘记要完成任务。全川早仍然命令,两个小队继续爬上下一道山梁,而他的部队则慢慢腾腾的在第二道峡谷前一公里驻足等待。
疲惫万分的全川早忘记了一件事情,很要命的事情。占领第一道山梁时,他的主力两个小队的兵力是在野外。而此时他的主力两个小队实际上是处于两道山梁中间的开阔地上。
如果是正常情况下,全川早大尉也是上过军校的,身为一个军人,在这种可谓是死地的环境中绝对会警觉。但是全川早大尉此时根本连一点警惕性都没有。更可怕的是。他在第一道山梁上别说留守一点点兵力了,连一个鬼子都没有留。
这样完全悲剧的部署,简直让已经埋伏了两个多小时的齐瑞轩营长喜出望外。
要说这个野战营营长齐瑞轩,在海抗军陆军中出过一次名,不过不是什么好名声。当初在索马里对阵意军时,被意军玩了个金蝉脱壳,而齐瑞轩竟然丝毫不知,错失了追击的机会。
齐瑞轩经过那令人脸红的一战,一直有一个念头,必须打一仗为自己正名。这一仗不仅要胜利。而且绝对不能让敌人逃脱。如果只是击败或者击溃,仍然难以为自己正名。
当鲍刚传来命令,不必继续攻占摩纳勒山,在布特勒山设置防线,阻击日军南下。
从那一刻起。齐瑞轩就开始动脑子了。根据布特勒山的地形,阻击的话应当是两道山梁梯次防御。但是当侦察兵发现。鬼子的先头部队只有两百多人。齐瑞轩立刻大胆的放弃了第一道山梁。
敢于定下这样的策略,齐瑞轩的底气所在乃是野战营强大的战斗力,他对自己的部队有着强大的自信。
此战能否成功的关键只有一点,在日军增援部队到达以前,干掉这两百多鬼子。如果不能及时的干掉这两百多鬼子,被鬼子据守第一道山梁两军对峙。虽然不至于出现失败,但是战局不免被动。
从两翼登山的鬼子累的像狗一般,警惕性大大降低,喘着气在慢慢悠悠的开始爬山。
第一道山梁没有遇到守军。极大的放松了鬼子的警惕性。这些鬼子只是把爬上第二座山梁当成了例行公事,没有一个人意识到,山梁上埋伏着一个野战连的兵力。当然更没有人意识到,两道山梁的侧翼山谷中各有一个野战连潜伏在草丛中。
更可怕的是,山谷中间的峡谷公路中还潜伏着四辆坦克,而这才是齐瑞轩的杀手锏。
齐瑞轩也是老兵了,不算是初上战场的菜鸟,但是看鬼子慢慢腾腾的爬山,心中仍然不免急躁。
虽然鬼子已经完全进入了伏击圈,但是齐瑞轩最关注的不是正在登山的鬼子,而是在开阔地上的鬼子动向。
全川早大尉带领的两个小队日军,自此进入开阔地就一直没有移动。齐瑞轩有些惴惴不安,心中不免疑惑:“难道鬼子发现了什么?”
其实全川早大尉什么也没有发现,一直在谷口没有动静,原因只有一个--累。
现在的鬼子不仅是爬山累,连骑自行车都累。一群鬼子驻足在谷口其实都是在喘气。
鬼子的两支侧翼小队越爬越近,距离海抗军的前沿不足两百米。齐瑞轩看鬼子的主力仍然没有动静,有些沉不住气时,全川早大尉带领主力步兵骑上了自行车,有了动静。
鬼子爬山慢,但是自行车却快。当鬼子接近阵地前沿一百米左右时,全川早的主力已经越过了开阔地的中心。
齐瑞轩心脏急促的跳动,但是他仍然没有命令开火。
全川早或许看两翼已经距离山顶不远,感觉没有危险了,自行车没有停顿,继续向峡谷前进。
日军两翼距离海抗军前沿已经不足五十米,全川早带领的自行车队已经距离峡谷入口不到两百米。
一切顺利,而且是顺利的超乎预期。齐瑞轩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一声急促的大吼:“打。”
伴随着齐瑞轩的大吼,是无数密集的枪声,然后是迫击炮步兵炮的怒吼。
海抗军正面的一个野战连,加上一个火力连,火力之强大根本就不是日军所能想象的。
开战第一刻,步枪手就干掉了日军三四十人。
数十挺机枪喷出怒火,鬼子如同割草般的纷纷倒地。机枪子弹强大的威力,击中躯干就是一团血雾,击中四肢立刻就是残臂断肢。
更可怕的是几十门迫击炮步兵炮战防炮高炮的密集射击,覆盖了两翼日军的进攻区域。
全川早大尉被突如其来的打击吓的,当时就滚落在地。没有等他看清战场,峡谷中迎面就看到四辆坦克冲了出来。
这是野战营重火力连配置的一个装甲排,虽然只有两辆英制轻型坦克,两辆虎一坦克,但是在这种环境下,四辆坦克就是无敌的象征。
四辆坦克连主炮都没有使用,几挺重机枪喷射出子弹,如同暴雨般的扫向鬼子。
全川早带领的两个小队,一百多鬼子全是在开阔地中,根本无处可躲,只能是趴在地面上或者躲到也不知道能不能挡住子弹的土堆后面。
山间开阔地不过两公里,峡谷出口距离全川早的主力不过两百米。小鬼子即便是想逃,两条小短腿也跑不过四辆坦克。
这四辆坦克轰隆隆的压过日军,根本就没有停留,只是留下一路的碎肉污血。
全川早运气不错,竟然没有被当场打死。当他想起来撤退时,这才发现,四辆坦克在短短几分钟时间里已经冲到了第一道山梁的峡谷口处。
这才几分钟啊,全川早的脑子混乱一片,有五分钟吗?一个中队近两百五十名鬼子已经损失三分之二。
好戏开场,此时还不是最终结局。四辆坦克,留下两辆守住峡谷出口,两辆虎一坦克再次回身杀了过来。不仅仅是这两头钢铁猛兽在肆虐,也不仅仅是第二道山梁上的海抗军的弹雨。开阔地两翼的海抗军已经冲了过来,全川早哪里还不知道末日降临。
全川早抽出指挥刀就想自刎,但是当武士刀出鞘,在阳光下刚刚闪烁,就招来了神枪手的子弹。一刻莫辛甘纳狙击步枪子弹准确命中全川早的脑壳,全川早的脑袋登时如同烂西瓜似得崩裂。
四散的日军看峡谷不是出路,妄想从第一道山梁上逃窜,却被两翼包抄的海抗军抢先占领了山梁,最终连一个鬼子也难以逃脱。
不到十分钟,战斗结束。海抗军仅仅付出四人受伤一人阵亡的代价,全歼日军一个中队两百四十九人。(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