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送礼”威克岛之局势
十月下旬至十一月初。非洲战场上,盟军将领蒙哥马利对阵轴心国将领隆美尔,取得了一场胜利,被英国宣扬为阿拉曼大捷。不过根据战报看,盟军的胜利实际上算不得多么辉煌,能否彻底击败轴心国部队还需要观察。
11月8日至11月10美国英国加拿大盟军登陆法属北非,与维西法**队进行了算不得激烈的交火。脑子混乱的法军根本不知为何而战,在“面子”的支撑下和盟军稀里糊涂的打了一仗。
双方合计三十余万兵力,两军阵亡总数还不到三千。战争强度不过如此。
最终维希法国武装总司令达尔朗下令放弃抵抗,盟军与十一月十一日占领卡萨布兰卡。
法国人的思维就是古怪,至少李广是分析不出原因的。达尔朗都已经下令放弃抵抗了,可是法国海军竟然没有加入盟军,据说是法国海军因为两年前英国皇家海军对法国海军的弩炮行动,到此时还是心中愤愤不平。
结果,法国本来在北非的舰队跑回了法国本土的军港土伦港。
常理考虑,既然回了土伦,法国已经投降德国,那么这只舰队怕是要投降德国了。但是,人家法国人很特别,也不投降德国。最后在德军大兵压境之下,自沉战舰。
一百多艘战舰很悲哀的沉入大海。曾经世界第四的法国海军就此消失。
--------
这两场战役,再次增加了李广的紧迫感。尤其是盟军占领卡萨布兰卡,使得李广脑海中冒出了一个历史名词-卡萨布兰卡会议。
对于二战的历史了解实在太少,在这几年的时间里,李广一再梳理自己所知的历史进程,但是却没有任何关于卡萨布兰卡会议的记忆。而当他在盟军的战报中得知这个地名。脑海中却突然翻出了卡萨布兰卡会议的一点点零星记忆。是的,就是在四三年的年初,英美两国首脑召开了卡萨布兰卡会议。
记忆这个东西实在是太过于奇怪,如果没有盟军的战报,李广一定想不起这个历史名词。
卡萨布兰卡会议李广记忆最深的一点是--丘吉尔和罗斯福在这次会议上明确提出了:要求轴心国无条件投降。至于其他细节,李广却再也难以从脑海中搜索。
此时卡萨布兰卡会议尚未召开,但照眼前的趋势,历史的惯性好像仍然无法逆转。思索良久,李广得出一个不能确认的结论:盟国敢于在卡萨布兰卡会议提出要求轴心国无条件投降。间接说明,英美两国仍然是先欧洲后亚洲的思路。
而从蒋委员长那里反馈的消息也使得李广心中再起忧虑。
蒋委员长强烈要求英国和华军合作反攻缅甸。现在国内仅仅依靠美国的飞机运输有限的物资。对于处于经济困境的华军来说,仍然是杯水车薪。更重要的是,这种空运,根本无法转运华军急缺的重装备。而英国对于反攻缅甸,现在是一点都不上心。百般推诿。
海抗军对于蒋委员长的建议自然是绝对支持。把日军赶出缅甸,不仅有利于中国的抗战事业。也有利于海唐国的移民国策。
李广向蒋委员长承诺。一旦英军和华军协商一致,海抗军将会无任何附加条件登陆缅甸,从日军背部出击,切断日军后路。至于具体的登陆地点,海抗军参谋部还在多方收集情报,还在谋划当中。
虽说无附加条件。双方还是谈妥了一项协议。四二年下半年,尤其是年底,蒋委员长发起了“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宣传,把大批的学生青年送到印度。交给美军训练。
这些青年学生,对于中国来说,重要性自不待言。以中国当下的教育水平,这些中学(有部分大学和小学)以上文化水平的青年,在战后的经济建设中毫无疑问是国家的中坚。而现在,国家民族危亡之际,青年学生大批的走上战场。
对于这样一批极具潜力的学生兵,海抗军毫无疑问是非常想吸纳的。但是,以苏青在缅甸的运作,或许能挖个几百人,再多肯定是引起矛盾的。
为此,袁总理专门跑了一趟重-庆,和蒋委员长进行了一次交流。最终达成协议,海抗军可以在这批学生兵中挑选五千人。条件是海抗军在盟军反攻缅甸时要服从华军指挥,出兵数量不得少于五万。
学生可比农民难说服的。海抗军虽然已经打出了声威,但是要这些青年学生们全部加入海唐国国籍,明显的有难度。即便是海唐国承认双重国籍,不少学生也心存疑虑。
所以,海抗军答应,战后任凭这些人自由来去。
五万训练有素的军队参战,换取五千学生兵,而且战后还自由来去,绝对划算。委员长的账目算的很清。
作为海抗军来说,只是技术兵种严重匮乏,急切的需要这样的学生兵。不过即便是委员长不答应这些条件,海抗军出兵缅甸也责无旁贷。这是为炎黄子孙而战,并不仅仅是为了海唐。
经过苏青的筛选,海抗军在年底前就得到了五千学生兵。要知道,海抗军现在选潜艇兵,海军,飞行员,装甲兵,炮兵,工兵,现在都有了相当完善的招兵要求。
这可解决了海抗军一个极大的困境。要知道,海抗军现在各个技术兵种仍然缺人,尤其是空军飞行员,现在是严重的青黄不接。海抗军在四二年年初大约有三百多飞行员,但是到了四二年年底,包括学员和菜鸟也不过五百飞行员。
将来,加贺号航母修复,李广甚至找不到足够的人手,当然更找不到合格的士兵。让战舰等人员,这种怪现象估计只有海唐国会出现吧。
这五千学生兵,足足能挑出了五百名适合做飞行员的新兵。三百多潜艇兵。其他各个技术兵种也都得到了补充。
等这些人员都派上用场,海抗军的实力必将更上一层楼。
------------
在四二年下半年,世界范围内最关键的几场大战,除了海抗军在锡兰取得了完胜,其他的战役还在血腥的进行。苏德战场上,列宁格勒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都打的残酷无比。中部太平洋战场美军和日军在瓜岛和新几内亚打的也相当艰难。
中部太平洋战局的扩大,对于中国和海唐国的整体战略有利。
而发生在非洲的两场战役只说明一件事情:盟军在非洲和中东战场上已经取得了优势。但是这样的态势,对于中国和海唐国来说是不是有利,非常值得商榷。
要知道,自从太平洋战争爆发,海唐国的外交和军事行动都在为了一个目标而努力--扭转美国的先欧洲后亚洲的战略。
而中部太平洋的战争规模扩大,也说明海唐国的努力有了成效。但是,盟军在非洲取得阿拉曼大捷和盟军的北非登陆说明美国仍然在继续“先欧洲后亚洲”的战略。至于英国对反攻缅甸的不热心,更加说明一点,英国仍然在坚持先欧洲后亚洲的战略。
要知道,在北非登陆行动中,美英两国动用了十多艘航母,九艘战列舰,九艘重巡洋舰以及六百余艘其他舰船。虽然航母大多是护航航母和轻型航母,正规航母只有那么两三艘。但仍然不可否认,这是一支巨大的力量。相比之下,太平洋战区的美国海军力量就弱了不少。
美国的工业产能已经展现了威力,但是相对于世界战局来说,物资和兵力仍然不够。分给大西洋战场的多一些,太平洋战场就会少一些。
而这正是李广所要逆转的战略。
现在的形势,就是海唐国和英国在角力,海唐想把美国的战略向太平洋战场拉,而英军想把美国的战略方向继续留在大西洋。
绝不能眼看着,英国或者说大西洋战场分走美国的大量军事资源。别看这些资源落不到海唐国手中,只要能倾斜向太平洋战场,就是对海唐国最大的利好。
因此,李广必须再次加把力气,迫使美国不得不再次加大对太平洋战区的人力物力的投入。
而且这个加力的时间点,必须在卡萨布兰卡会议召开前。直觉中,李广认定:美英两国首脑的这次会议,绝对会继续巩固其“先欧洲后亚洲的战略”共识。
不过,李广真不知道卡萨布兰卡会议的具体召开时间。而这种有关美英两国最高级别官员安全的消息,以海抗军的能力还很难搞到。
所以,李广只能抓紧时间。(未完待续。。)
ps: 感谢奥古斯特打赏月票。
11月8日至11月10美国英国加拿大盟军登陆法属北非,与维西法**队进行了算不得激烈的交火。脑子混乱的法军根本不知为何而战,在“面子”的支撑下和盟军稀里糊涂的打了一仗。
双方合计三十余万兵力,两军阵亡总数还不到三千。战争强度不过如此。
最终维希法国武装总司令达尔朗下令放弃抵抗,盟军与十一月十一日占领卡萨布兰卡。
法国人的思维就是古怪,至少李广是分析不出原因的。达尔朗都已经下令放弃抵抗了,可是法国海军竟然没有加入盟军,据说是法国海军因为两年前英国皇家海军对法国海军的弩炮行动,到此时还是心中愤愤不平。
结果,法国本来在北非的舰队跑回了法国本土的军港土伦港。
常理考虑,既然回了土伦,法国已经投降德国,那么这只舰队怕是要投降德国了。但是,人家法国人很特别,也不投降德国。最后在德军大兵压境之下,自沉战舰。
一百多艘战舰很悲哀的沉入大海。曾经世界第四的法国海军就此消失。
--------
这两场战役,再次增加了李广的紧迫感。尤其是盟军占领卡萨布兰卡,使得李广脑海中冒出了一个历史名词-卡萨布兰卡会议。
对于二战的历史了解实在太少,在这几年的时间里,李广一再梳理自己所知的历史进程,但是却没有任何关于卡萨布兰卡会议的记忆。而当他在盟军的战报中得知这个地名。脑海中却突然翻出了卡萨布兰卡会议的一点点零星记忆。是的,就是在四三年的年初,英美两国首脑召开了卡萨布兰卡会议。
记忆这个东西实在是太过于奇怪,如果没有盟军的战报,李广一定想不起这个历史名词。
卡萨布兰卡会议李广记忆最深的一点是--丘吉尔和罗斯福在这次会议上明确提出了:要求轴心国无条件投降。至于其他细节,李广却再也难以从脑海中搜索。
此时卡萨布兰卡会议尚未召开,但照眼前的趋势,历史的惯性好像仍然无法逆转。思索良久,李广得出一个不能确认的结论:盟国敢于在卡萨布兰卡会议提出要求轴心国无条件投降。间接说明,英美两国仍然是先欧洲后亚洲的思路。
而从蒋委员长那里反馈的消息也使得李广心中再起忧虑。
蒋委员长强烈要求英国和华军合作反攻缅甸。现在国内仅仅依靠美国的飞机运输有限的物资。对于处于经济困境的华军来说,仍然是杯水车薪。更重要的是,这种空运,根本无法转运华军急缺的重装备。而英国对于反攻缅甸,现在是一点都不上心。百般推诿。
海抗军对于蒋委员长的建议自然是绝对支持。把日军赶出缅甸,不仅有利于中国的抗战事业。也有利于海唐国的移民国策。
李广向蒋委员长承诺。一旦英军和华军协商一致,海抗军将会无任何附加条件登陆缅甸,从日军背部出击,切断日军后路。至于具体的登陆地点,海抗军参谋部还在多方收集情报,还在谋划当中。
虽说无附加条件。双方还是谈妥了一项协议。四二年下半年,尤其是年底,蒋委员长发起了“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宣传,把大批的学生青年送到印度。交给美军训练。
这些青年学生,对于中国来说,重要性自不待言。以中国当下的教育水平,这些中学(有部分大学和小学)以上文化水平的青年,在战后的经济建设中毫无疑问是国家的中坚。而现在,国家民族危亡之际,青年学生大批的走上战场。
对于这样一批极具潜力的学生兵,海抗军毫无疑问是非常想吸纳的。但是,以苏青在缅甸的运作,或许能挖个几百人,再多肯定是引起矛盾的。
为此,袁总理专门跑了一趟重-庆,和蒋委员长进行了一次交流。最终达成协议,海抗军可以在这批学生兵中挑选五千人。条件是海抗军在盟军反攻缅甸时要服从华军指挥,出兵数量不得少于五万。
学生可比农民难说服的。海抗军虽然已经打出了声威,但是要这些青年学生们全部加入海唐国国籍,明显的有难度。即便是海唐国承认双重国籍,不少学生也心存疑虑。
所以,海抗军答应,战后任凭这些人自由来去。
五万训练有素的军队参战,换取五千学生兵,而且战后还自由来去,绝对划算。委员长的账目算的很清。
作为海抗军来说,只是技术兵种严重匮乏,急切的需要这样的学生兵。不过即便是委员长不答应这些条件,海抗军出兵缅甸也责无旁贷。这是为炎黄子孙而战,并不仅仅是为了海唐。
经过苏青的筛选,海抗军在年底前就得到了五千学生兵。要知道,海抗军现在选潜艇兵,海军,飞行员,装甲兵,炮兵,工兵,现在都有了相当完善的招兵要求。
这可解决了海抗军一个极大的困境。要知道,海抗军现在各个技术兵种仍然缺人,尤其是空军飞行员,现在是严重的青黄不接。海抗军在四二年年初大约有三百多飞行员,但是到了四二年年底,包括学员和菜鸟也不过五百飞行员。
将来,加贺号航母修复,李广甚至找不到足够的人手,当然更找不到合格的士兵。让战舰等人员,这种怪现象估计只有海唐国会出现吧。
这五千学生兵,足足能挑出了五百名适合做飞行员的新兵。三百多潜艇兵。其他各个技术兵种也都得到了补充。
等这些人员都派上用场,海抗军的实力必将更上一层楼。
------------
在四二年下半年,世界范围内最关键的几场大战,除了海抗军在锡兰取得了完胜,其他的战役还在血腥的进行。苏德战场上,列宁格勒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都打的残酷无比。中部太平洋战场美军和日军在瓜岛和新几内亚打的也相当艰难。
中部太平洋战局的扩大,对于中国和海唐国的整体战略有利。
而发生在非洲的两场战役只说明一件事情:盟军在非洲和中东战场上已经取得了优势。但是这样的态势,对于中国和海唐国来说是不是有利,非常值得商榷。
要知道,自从太平洋战争爆发,海唐国的外交和军事行动都在为了一个目标而努力--扭转美国的先欧洲后亚洲的战略。
而中部太平洋的战争规模扩大,也说明海唐国的努力有了成效。但是,盟军在非洲取得阿拉曼大捷和盟军的北非登陆说明美国仍然在继续“先欧洲后亚洲”的战略。至于英国对反攻缅甸的不热心,更加说明一点,英国仍然在坚持先欧洲后亚洲的战略。
要知道,在北非登陆行动中,美英两国动用了十多艘航母,九艘战列舰,九艘重巡洋舰以及六百余艘其他舰船。虽然航母大多是护航航母和轻型航母,正规航母只有那么两三艘。但仍然不可否认,这是一支巨大的力量。相比之下,太平洋战区的美国海军力量就弱了不少。
美国的工业产能已经展现了威力,但是相对于世界战局来说,物资和兵力仍然不够。分给大西洋战场的多一些,太平洋战场就会少一些。
而这正是李广所要逆转的战略。
现在的形势,就是海唐国和英国在角力,海唐想把美国的战略向太平洋战场拉,而英军想把美国的战略方向继续留在大西洋。
绝不能眼看着,英国或者说大西洋战场分走美国的大量军事资源。别看这些资源落不到海唐国手中,只要能倾斜向太平洋战场,就是对海唐国最大的利好。
因此,李广必须再次加把力气,迫使美国不得不再次加大对太平洋战区的人力物力的投入。
而且这个加力的时间点,必须在卡萨布兰卡会议召开前。直觉中,李广认定:美英两国首脑的这次会议,绝对会继续巩固其“先欧洲后亚洲的战略”共识。
不过,李广真不知道卡萨布兰卡会议的具体召开时间。而这种有关美英两国最高级别官员安全的消息,以海抗军的能力还很难搞到。
所以,李广只能抓紧时间。(未完待续。。)
ps: 感谢奥古斯特打赏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