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6 表演
海唐国出访使团,以袁总理为首的出访人员,在埃及一点也没闲着。
最初的几天,使团都在忙碌外事活动:觐见国王,和政府官员协商贸易事宜等等。
不过,这年代的外交谈判,尤其是战争期间的外交谈判,不像后世那样经常是一场谈判玩一年,为了个关税就扯皮多少年,三言两语定下某个协定非常正常。当然了,这是指像埃及之类的非正常国家,要是美英两国,想搞个免关税待遇,那纯粹做梦。
经济侵略,这种高深一点的玩意,这个年头,整个埃及不知道能不能找到人明白。
而且,别看埃及名义上是个独立国家,但是实质上内政外交完全处于英国控制之下,海唐国能和埃及谈的东西其实很少,也都是些诸如商品贸易,舰船补给加水,人员往来之类的小事。
三言两语的谈完。袁总理和颜外长应邀开始旅游,游览埃及名胜。 旅途倒是也不寂寞,今天执政的托兰党派搞个宴会,明天某个组织弄个研讨会。总之,在双方互相熟悉,建立友谊的旗号下,宾主之间其乐融融。
对于海唐国总理和外长两个大佬访问埃及,作为埃及的保护国,英国当然不会掉以轻心。
尤其是,海唐国总理一行中,最近又增加了一小波人之后,英国对这个外交使团就更加重视,开始严密监视。
这一小波人,可是大英帝国的眼中钉。乃是锡兰临时政府总理拉尼尔.维克拉马辛哈。
自从海抗军和锡兰人联手击败了锡兰日军,当英国人想死皮赖脸的再次回锡兰时,发现路已经断了。
锡兰临时政府已经宣布独立,拒绝英国部队重返锡兰。
仅仅是锡兰那点武装,大英帝国当然不放在眼里。但是海唐军的存在,就由不得英国人恣意妄为了。任凭英国外交官使尽手段,锡兰人这次是铁了心。
突然间,英国人意识到,世界已经变了。其实日不落帝国早已是昨日黄花,只是英国人不愿意承认而已。
印度洋上,再不是大英帝国一家独大了。
丘吉尔曾经为此黯然,但是即便是再愤怒,也无济于事。
锡兰军在和海唐军携手抗日,英国没有出手的理由。
英国现在局势也不那么好。战争中没有任何一方会感觉兵力充裕,英军抽不出手来。而且,印度洋虽然是世界战场上相对安静的角落,但是如果没有海唐军在,就要占用英国海军的兵力。说白了。英国是有求于海唐国的。
假如英国不顾一切蛮干,对上海唐军即便是能胜利。也得准备付出惨重代价。
丘吉尔暴跳如雷。无济于事,只好继续玩大英帝国的外交手腕,英国政府和外交部门,在各种场合开始攻击海唐国。
我得不到,你也别想要。
这就是丘吉尔仅仅能做的。
这一招虽不高明,但是却是海唐国必须妥善处理的。虽然大家都在为各自的利益巧取豪夺,但是背上个侵略的名头绝对不好受,会恶化海唐国生存的国际环境的。
让锡兰独立,李广可是真的不舍得。
中国百年来都是被欺负。被殖民。如果能搞一块殖民地,那感觉可是爽呆了。
yy半天,李广决定还是接受现实。海唐国如果殖民锡兰,那么不仅仅锡兰人会从朋友变成仇敌。而且英国人也有干涉的借口,而美国人也绝对不会不插手干预。
长远看,控制一个国家,或者拓展一片领土当然是好事,但是步子迈的太大,会扯着蛋。
海唐国首要任务是移民,这一点不能忘记。英国人偏偏在这一点上,真的卡住了海唐国的喉咙。因为,移民的道路要经过印度。
与其如此,还不如退让一步,全力支持锡兰独立。利益的获取渠道很多的,玩手腕袁晔总理和颜外长都是高手。
经过周密的计划,海唐国声明:支持锡兰的独立。按照东方传统,两国结为兄弟之国,结为联盟。
两国在政治军事外交经济领域全面合作,人员来往免签证,在国际政治上共同进退。而且,海唐国更加大方,做的也更彻底,做出承诺:战后,唐港地区的交予锡兰政府管理,海唐国仅仅在双方自愿平等的基础上永久租用唐港。
这就是后来唐联邦的雏形,此时还只是一个两国联盟。
在英国人看来,海唐国这是退让了,也算是达成了大英帝国的初步目标。在丘吉尔看来,什么兄弟之盟,纯粹扯淡。欧洲无论哪个国家的王室,随便扯扯都是亲戚,但是为了利益该打仗仍然打仗。
丘吉尔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对李广和袁晔嗤之以鼻---不过如此。等英国从战争的泥潭中抽身,锡兰仍然是大英帝国殖民地。
丘吉尔笑了。
但是,在他的思维之外,或者说在所有的欧洲人思维之外,有一种力量叫做人口优势,叫做同化。中华几千年的历史,岂是刚刚脱离蒙昧几百年的欧洲人所能理解的。
其实,李广从内心对于这种手段并不感兴趣,总认为太不够威风(有点大-汉-族-主-义了)。不过袁总理和颜外长以及众多的学者,都认为这是最好的手段。
当然最主要的是,不能影响海唐国的移民大业。国策有主有次,胡子眉毛一把抓,最终有可能是鸡飞蛋打。移民乃是核心的核心,没有足够的人口基数,一切都是白搭。
而且,在李广的计划中,海唐国主要的领土扩张方向,也不是锡兰印度,而是非洲。
说白了,李广的纠结只是小家子气在作怪,不舍得而已。曾经流血出汗的土地,就让他这么独立,总感觉不爽。
海唐国外交使团和锡兰总理一行同时出现在埃及,自然是有目的的。
首先,作为海唐国,支持锡兰独立。虽说有点傻帽,但在大义上可是真正的光芒万丈,符合国际最新的准则--民族独立。这可是美国总统罗斯福一惯标榜的,也是大西洋宪章认同的,更是盟国反抗轴心国的最重要理由。
简单的来说,海唐国带了锡兰总理是来表演的,树立海唐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形象的。
当然,锡兰是得了大便宜,临时政府总理拉尼尔.维克拉马辛哈,感激涕零。袁总理认为好事要做到底,他准备在开罗会议上帮锡兰说话,请美国也认可锡兰的独立,从而消除来自英国的隐患。当然也削除一点美国总统罗斯福个人对海唐国的一点点莫名其妙的恶感。
海唐国的行为,在不同人的眼中有着不同的解释。英国人的密探无处不在,但是海唐国外交使节一点点的出格都没有,更是无论私下或者公开场合中没有表露一点点煽动埃及人独立的意味。
可是,埃及人,尤其是某些非主流的整治群体,对于海唐国和锡兰的独立却是非常的感兴趣。
不侵略,肯帮助弱国,而且有能力帮助弱国。这可是埃及人对海唐国的印象。不是看你说的,而是看你做的。埃及人对海唐国的好感慢慢发芽。
在海唐国外交使团回国之后,很快的就有一帮埃及人找上门,寻求友谊,探讨合作。为首的一人是个中校军官,也是历史上埃及独立的领导人纳赛尔。
不管英国人对海唐国一行是多么的腻味,很快的,英国密探们就顾不上监督海唐国使团了。
美国总统罗斯福要来了,英国首相丘吉尔要来了,中国蒋委员长要来了。
当然,这些人如果不来,锡兰总理也是不会露面的。海唐国外交使团是接到了消息的。(未完待续。。)
最初的几天,使团都在忙碌外事活动:觐见国王,和政府官员协商贸易事宜等等。
不过,这年代的外交谈判,尤其是战争期间的外交谈判,不像后世那样经常是一场谈判玩一年,为了个关税就扯皮多少年,三言两语定下某个协定非常正常。当然了,这是指像埃及之类的非正常国家,要是美英两国,想搞个免关税待遇,那纯粹做梦。
经济侵略,这种高深一点的玩意,这个年头,整个埃及不知道能不能找到人明白。
而且,别看埃及名义上是个独立国家,但是实质上内政外交完全处于英国控制之下,海唐国能和埃及谈的东西其实很少,也都是些诸如商品贸易,舰船补给加水,人员往来之类的小事。
三言两语的谈完。袁总理和颜外长应邀开始旅游,游览埃及名胜。 旅途倒是也不寂寞,今天执政的托兰党派搞个宴会,明天某个组织弄个研讨会。总之,在双方互相熟悉,建立友谊的旗号下,宾主之间其乐融融。
对于海唐国总理和外长两个大佬访问埃及,作为埃及的保护国,英国当然不会掉以轻心。
尤其是,海唐国总理一行中,最近又增加了一小波人之后,英国对这个外交使团就更加重视,开始严密监视。
这一小波人,可是大英帝国的眼中钉。乃是锡兰临时政府总理拉尼尔.维克拉马辛哈。
自从海抗军和锡兰人联手击败了锡兰日军,当英国人想死皮赖脸的再次回锡兰时,发现路已经断了。
锡兰临时政府已经宣布独立,拒绝英国部队重返锡兰。
仅仅是锡兰那点武装,大英帝国当然不放在眼里。但是海唐军的存在,就由不得英国人恣意妄为了。任凭英国外交官使尽手段,锡兰人这次是铁了心。
突然间,英国人意识到,世界已经变了。其实日不落帝国早已是昨日黄花,只是英国人不愿意承认而已。
印度洋上,再不是大英帝国一家独大了。
丘吉尔曾经为此黯然,但是即便是再愤怒,也无济于事。
锡兰军在和海唐军携手抗日,英国没有出手的理由。
英国现在局势也不那么好。战争中没有任何一方会感觉兵力充裕,英军抽不出手来。而且,印度洋虽然是世界战场上相对安静的角落,但是如果没有海唐军在,就要占用英国海军的兵力。说白了。英国是有求于海唐国的。
假如英国不顾一切蛮干,对上海唐军即便是能胜利。也得准备付出惨重代价。
丘吉尔暴跳如雷。无济于事,只好继续玩大英帝国的外交手腕,英国政府和外交部门,在各种场合开始攻击海唐国。
我得不到,你也别想要。
这就是丘吉尔仅仅能做的。
这一招虽不高明,但是却是海唐国必须妥善处理的。虽然大家都在为各自的利益巧取豪夺,但是背上个侵略的名头绝对不好受,会恶化海唐国生存的国际环境的。
让锡兰独立,李广可是真的不舍得。
中国百年来都是被欺负。被殖民。如果能搞一块殖民地,那感觉可是爽呆了。
yy半天,李广决定还是接受现实。海唐国如果殖民锡兰,那么不仅仅锡兰人会从朋友变成仇敌。而且英国人也有干涉的借口,而美国人也绝对不会不插手干预。
长远看,控制一个国家,或者拓展一片领土当然是好事,但是步子迈的太大,会扯着蛋。
海唐国首要任务是移民,这一点不能忘记。英国人偏偏在这一点上,真的卡住了海唐国的喉咙。因为,移民的道路要经过印度。
与其如此,还不如退让一步,全力支持锡兰独立。利益的获取渠道很多的,玩手腕袁晔总理和颜外长都是高手。
经过周密的计划,海唐国声明:支持锡兰的独立。按照东方传统,两国结为兄弟之国,结为联盟。
两国在政治军事外交经济领域全面合作,人员来往免签证,在国际政治上共同进退。而且,海唐国更加大方,做的也更彻底,做出承诺:战后,唐港地区的交予锡兰政府管理,海唐国仅仅在双方自愿平等的基础上永久租用唐港。
这就是后来唐联邦的雏形,此时还只是一个两国联盟。
在英国人看来,海唐国这是退让了,也算是达成了大英帝国的初步目标。在丘吉尔看来,什么兄弟之盟,纯粹扯淡。欧洲无论哪个国家的王室,随便扯扯都是亲戚,但是为了利益该打仗仍然打仗。
丘吉尔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对李广和袁晔嗤之以鼻---不过如此。等英国从战争的泥潭中抽身,锡兰仍然是大英帝国殖民地。
丘吉尔笑了。
但是,在他的思维之外,或者说在所有的欧洲人思维之外,有一种力量叫做人口优势,叫做同化。中华几千年的历史,岂是刚刚脱离蒙昧几百年的欧洲人所能理解的。
其实,李广从内心对于这种手段并不感兴趣,总认为太不够威风(有点大-汉-族-主-义了)。不过袁总理和颜外长以及众多的学者,都认为这是最好的手段。
当然最主要的是,不能影响海唐国的移民大业。国策有主有次,胡子眉毛一把抓,最终有可能是鸡飞蛋打。移民乃是核心的核心,没有足够的人口基数,一切都是白搭。
而且,在李广的计划中,海唐国主要的领土扩张方向,也不是锡兰印度,而是非洲。
说白了,李广的纠结只是小家子气在作怪,不舍得而已。曾经流血出汗的土地,就让他这么独立,总感觉不爽。
海唐国外交使团和锡兰总理一行同时出现在埃及,自然是有目的的。
首先,作为海唐国,支持锡兰独立。虽说有点傻帽,但在大义上可是真正的光芒万丈,符合国际最新的准则--民族独立。这可是美国总统罗斯福一惯标榜的,也是大西洋宪章认同的,更是盟国反抗轴心国的最重要理由。
简单的来说,海唐国带了锡兰总理是来表演的,树立海唐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形象的。
当然,锡兰是得了大便宜,临时政府总理拉尼尔.维克拉马辛哈,感激涕零。袁总理认为好事要做到底,他准备在开罗会议上帮锡兰说话,请美国也认可锡兰的独立,从而消除来自英国的隐患。当然也削除一点美国总统罗斯福个人对海唐国的一点点莫名其妙的恶感。
海唐国的行为,在不同人的眼中有着不同的解释。英国人的密探无处不在,但是海唐国外交使节一点点的出格都没有,更是无论私下或者公开场合中没有表露一点点煽动埃及人独立的意味。
可是,埃及人,尤其是某些非主流的整治群体,对于海唐国和锡兰的独立却是非常的感兴趣。
不侵略,肯帮助弱国,而且有能力帮助弱国。这可是埃及人对海唐国的印象。不是看你说的,而是看你做的。埃及人对海唐国的好感慢慢发芽。
在海唐国外交使团回国之后,很快的就有一帮埃及人找上门,寻求友谊,探讨合作。为首的一人是个中校军官,也是历史上埃及独立的领导人纳赛尔。
不管英国人对海唐国一行是多么的腻味,很快的,英国密探们就顾不上监督海唐国使团了。
美国总统罗斯福要来了,英国首相丘吉尔要来了,中国蒋委员长要来了。
当然,这些人如果不来,锡兰总理也是不会露面的。海唐国外交使团是接到了消息的。(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