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意大利的胜利 中
好吧,如果不算俘虏,我们竟然跟法国人的死伤差不多,可想而知,马尔森公爵到底有多狠,法军精锐到底有多给力了,如果不是马尔森公爵麾下并不是全部都是法军精锐,其中还有部分意大利城邦的军队,我估计亚历山大会赢得更惨。
说到底还是大炮这玩意惹的祸,这8000多人的伤亡里面,骑兵死伤超过2500人,如果没有大炮的阻击,我们早就把法国人全部吞进肚子里面了,也不用付出那么大的代价了。
不过也正是因为大炮,亚历山大才能够在正面交战中彻底压制法军,唉,只能说,大炮这种东西是双刃剑了,既伤人又伤己。
失败的马尔森公爵现在好不到哪里去了,拉庭罗一战,他虽然给了亚历山大极大的伤亡,但自己也伤筋动骨,不但失去了大部分的大炮,还损失了大部分的骑兵,兵力上更是处于3万对6万5000人的极度劣势,更重要的是,法军的粮食辎重不多了。
貌似亚历山大收拾马尔森公爵已经是砧板上钉订的事情了,那么作为法军在意大利半岛的主力部队,马尔森公爵的失败就意味着很多事情了。
比如,法国人没有部队再在意大利半岛进行反攻了,嗯,那支一万五千人的法军被收拾掉应该很简单。
又比如,亚历山大在意大利半岛上是想打谁就打谁。
又比如,如果亚历山大愿意。他随时可以去进攻普罗旺斯的法国人的要塞关隘。
在意大利战区里面,有很多个比如和假设,但对法国人来说。他们的选择很少。
他们可以救回马尔森公爵吗?
法国人想要回救马尔森公爵,除了旺多姆公爵那一支主力,还有其他部队吗?
有还是有的,但是,那些部队能够被派出来?
既然国内的军队不能派出,那么就意味着旺多姆公爵的法军主力将是马尔森公爵的唯一的希望。可旺多姆公爵是要一头撞上我在凯斯特海伊设立的防线,还是只有原路返回奥地利。然后再从阿尔卑斯山脉之间的小路翻越群山,抵达米兰平原。
后者的话,这一来一去。恐怕没等到旺多姆公爵让他的十几万人翻越阿尔卑斯山,马尔森公爵都被亚历山大拖到角落里头大爆一场了。
前者的话,我虽然兵力比旺多姆公爵少,骑兵更是逊色于法军好几倍之多。但是。我们是在山地上构建了营地,平原野战打不过,山地防御战就算打起来法军想要啃下我们也要伤筋动骨,然后估计那时候,他们就要面对亚历山大援军的群殴了。
也就是说,法国人不会去救马尔森公爵,因为那不值得。
既然不值得,那么法国人最应该要做的事情是什么呢。
收缩战线。从帝国的布达佩斯退回德意志巩固他们的原来已经取得的的战果。
就算法国人不那么做,我也要他们那么做。因为他们一退,我们就能顺势收复全部陷落在法国人手里的领土和城市了。
是的,这就是我的全部计划,通过亚历山大解决掉马尔森公爵这一支掩护法军侧翼,然后让亚历山大率部翻越阿尔卑斯山脉,威胁法国人的背后交通线和补给线,迫使旺多姆公爵把他们吞进肚子里的帝国领土拱手相让,我本人,就不用率一兵一卒,用帝国的新兵跟法军的虎狼精锐拼个你死我活。而对那16000人两支军团援军的安排,既是增援亚历山大,又是故布疑阵,让马尔森公爵在一场战役里面投入他的全部兵力。因为只有马尔森公爵自主地投入全部的兵力,亚历山大这支意大利方面军才能够在打败马尔森公爵之后,进入到德意志战区跟我们汇合。
我不知道其他人是怎么想的,对我来说,在这年头打仗,最头痛的不是如何击败敌人,而是如何在击败敌人之后,大量地杀伤敌人的有生力量。
这个时代的许多将领打起仗来就像花钱吝啬的财主一样,打到一半,他们发现打不过了,那他们就开始撤退了,又因为大炮的存在,追击的一方如果不想把一场胜利变成得不偿失的失败,面对大炮的阻击也就只有停下骑兵和步兵的步伐。
这样的情景就导致了,很多场战役都是敌我双方投入了相应数量的兵力,然后在一方撤退以后,赢的那一方也就停止了追击,等到战果清点出来,输的一方并不比赢的那一方损失重多少,也就是说有生力量还在,他们还能够抵抗。撤退之后,找个易守难攻的地方猫起来,又是一条好汉,让打赢了一方只能对着那群“残兵败将”干瞪眼,然后凭白浪费了一场胜利。
所以,为了不让马尔森公爵带着只是少许损伤的军队顺利地脱出战场,我让那支来复枪6000人的小型军团进行了袭扰而不是故意闯进去让马尔森公爵吃掉这支军队,虽然马尔森公爵吃掉了那支援军后会得意忘形,这时候我们再在背后来个偷袭会成功很多,不过分成小股部队进行袭扰,让马尔森公爵意识到他的对手比想象中要聪明许多,然后让他自己把脑洞扩大,提心吊胆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马尔森公爵的以退为进也在我的意料之中,但是我派出的军队就在海上,无论他怎么搜索,也不可能在没有船的情况下,把我那一支军队从海上找出来。
然后嘛,在选择撤退,又或者是进攻之间,马尔森公爵选择了进攻,因为就当时的情况来看,马尔森公爵虽然被困住了,但他接到过的过时情况告诉他,亚历山大的军队比他少,而亚历山大多次打仗都是靠偷袭获胜的,作为一个沙场宿将,马尔森公爵认为他暴打亚历山大是分分钟的事情,最后一个我能够想到的原因是,他麾下的军队有部分是来自意大利城邦的,要是退了,后果会很严重,会对军心造成不必要的打击。
既然眼下士气高涨,又军力占优,而且自己又比亚历山大能打,凭什么要撤退?只要在敌人的援军出现之前,击败敌人就好了。
至于为什么要把军队分成两路,又要用多余实际军队数目的船只去运载,也就是要欺骗那些在君士坦丁堡间谍了。
我不用想就知道那些家伙们会给马尔森公爵发出什么样的情报。
“哇,罗马帝国在港口准备了足以搭乘25000人左右的大量舰队,大部队出发以后,还有一万六千人的军队并没有离开。”
“哇,那支16000人的军队消失不见了!”
“哇,消失的军队竟然全部是步兵!”
“那你有没有考虑过亚历山大打了败仗?”
面对佩妮维斯的问题,我给出了我的答案。
“当然考虑过了,假如亚历山大失败,马尔森公爵肯定会放弃南那不勒斯的港口向这里进军,因为打败了我们,帝国就损失了两支主力军队,还有什么本钱跟法国人谈判。到时候,马尔森公爵一出现,旺多姆公爵也会南下。”
“那我们过去一段岂不是很危险?”佩妮维斯打断我到。
“这也是为什么我待在这里,每天监督士兵们挖战壕,修堡垒,筑炮台的原因啊。不到9万人就要应付几乎两倍于己的敌人。”
“监督,你整天就腻在人家身边,天天喊拿笔写书,都没见你出去过几次。”
听着佩妮维斯的抱怨,我老脸一红:“那不是闲着没事干么,陶冶情操么。”
“可恶,不许你把我跟那些肤浅的情妇相提并论!”
“别咬人啊!”(未完待续。。)
说到底还是大炮这玩意惹的祸,这8000多人的伤亡里面,骑兵死伤超过2500人,如果没有大炮的阻击,我们早就把法国人全部吞进肚子里面了,也不用付出那么大的代价了。
不过也正是因为大炮,亚历山大才能够在正面交战中彻底压制法军,唉,只能说,大炮这种东西是双刃剑了,既伤人又伤己。
失败的马尔森公爵现在好不到哪里去了,拉庭罗一战,他虽然给了亚历山大极大的伤亡,但自己也伤筋动骨,不但失去了大部分的大炮,还损失了大部分的骑兵,兵力上更是处于3万对6万5000人的极度劣势,更重要的是,法军的粮食辎重不多了。
貌似亚历山大收拾马尔森公爵已经是砧板上钉订的事情了,那么作为法军在意大利半岛的主力部队,马尔森公爵的失败就意味着很多事情了。
比如,法国人没有部队再在意大利半岛进行反攻了,嗯,那支一万五千人的法军被收拾掉应该很简单。
又比如,亚历山大在意大利半岛上是想打谁就打谁。
又比如,如果亚历山大愿意。他随时可以去进攻普罗旺斯的法国人的要塞关隘。
在意大利战区里面,有很多个比如和假设,但对法国人来说。他们的选择很少。
他们可以救回马尔森公爵吗?
法国人想要回救马尔森公爵,除了旺多姆公爵那一支主力,还有其他部队吗?
有还是有的,但是,那些部队能够被派出来?
既然国内的军队不能派出,那么就意味着旺多姆公爵的法军主力将是马尔森公爵的唯一的希望。可旺多姆公爵是要一头撞上我在凯斯特海伊设立的防线,还是只有原路返回奥地利。然后再从阿尔卑斯山脉之间的小路翻越群山,抵达米兰平原。
后者的话,这一来一去。恐怕没等到旺多姆公爵让他的十几万人翻越阿尔卑斯山,马尔森公爵都被亚历山大拖到角落里头大爆一场了。
前者的话,我虽然兵力比旺多姆公爵少,骑兵更是逊色于法军好几倍之多。但是。我们是在山地上构建了营地,平原野战打不过,山地防御战就算打起来法军想要啃下我们也要伤筋动骨,然后估计那时候,他们就要面对亚历山大援军的群殴了。
也就是说,法国人不会去救马尔森公爵,因为那不值得。
既然不值得,那么法国人最应该要做的事情是什么呢。
收缩战线。从帝国的布达佩斯退回德意志巩固他们的原来已经取得的的战果。
就算法国人不那么做,我也要他们那么做。因为他们一退,我们就能顺势收复全部陷落在法国人手里的领土和城市了。
是的,这就是我的全部计划,通过亚历山大解决掉马尔森公爵这一支掩护法军侧翼,然后让亚历山大率部翻越阿尔卑斯山脉,威胁法国人的背后交通线和补给线,迫使旺多姆公爵把他们吞进肚子里的帝国领土拱手相让,我本人,就不用率一兵一卒,用帝国的新兵跟法军的虎狼精锐拼个你死我活。而对那16000人两支军团援军的安排,既是增援亚历山大,又是故布疑阵,让马尔森公爵在一场战役里面投入他的全部兵力。因为只有马尔森公爵自主地投入全部的兵力,亚历山大这支意大利方面军才能够在打败马尔森公爵之后,进入到德意志战区跟我们汇合。
我不知道其他人是怎么想的,对我来说,在这年头打仗,最头痛的不是如何击败敌人,而是如何在击败敌人之后,大量地杀伤敌人的有生力量。
这个时代的许多将领打起仗来就像花钱吝啬的财主一样,打到一半,他们发现打不过了,那他们就开始撤退了,又因为大炮的存在,追击的一方如果不想把一场胜利变成得不偿失的失败,面对大炮的阻击也就只有停下骑兵和步兵的步伐。
这样的情景就导致了,很多场战役都是敌我双方投入了相应数量的兵力,然后在一方撤退以后,赢的那一方也就停止了追击,等到战果清点出来,输的一方并不比赢的那一方损失重多少,也就是说有生力量还在,他们还能够抵抗。撤退之后,找个易守难攻的地方猫起来,又是一条好汉,让打赢了一方只能对着那群“残兵败将”干瞪眼,然后凭白浪费了一场胜利。
所以,为了不让马尔森公爵带着只是少许损伤的军队顺利地脱出战场,我让那支来复枪6000人的小型军团进行了袭扰而不是故意闯进去让马尔森公爵吃掉这支军队,虽然马尔森公爵吃掉了那支援军后会得意忘形,这时候我们再在背后来个偷袭会成功很多,不过分成小股部队进行袭扰,让马尔森公爵意识到他的对手比想象中要聪明许多,然后让他自己把脑洞扩大,提心吊胆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马尔森公爵的以退为进也在我的意料之中,但是我派出的军队就在海上,无论他怎么搜索,也不可能在没有船的情况下,把我那一支军队从海上找出来。
然后嘛,在选择撤退,又或者是进攻之间,马尔森公爵选择了进攻,因为就当时的情况来看,马尔森公爵虽然被困住了,但他接到过的过时情况告诉他,亚历山大的军队比他少,而亚历山大多次打仗都是靠偷袭获胜的,作为一个沙场宿将,马尔森公爵认为他暴打亚历山大是分分钟的事情,最后一个我能够想到的原因是,他麾下的军队有部分是来自意大利城邦的,要是退了,后果会很严重,会对军心造成不必要的打击。
既然眼下士气高涨,又军力占优,而且自己又比亚历山大能打,凭什么要撤退?只要在敌人的援军出现之前,击败敌人就好了。
至于为什么要把军队分成两路,又要用多余实际军队数目的船只去运载,也就是要欺骗那些在君士坦丁堡间谍了。
我不用想就知道那些家伙们会给马尔森公爵发出什么样的情报。
“哇,罗马帝国在港口准备了足以搭乘25000人左右的大量舰队,大部队出发以后,还有一万六千人的军队并没有离开。”
“哇,那支16000人的军队消失不见了!”
“哇,消失的军队竟然全部是步兵!”
“那你有没有考虑过亚历山大打了败仗?”
面对佩妮维斯的问题,我给出了我的答案。
“当然考虑过了,假如亚历山大失败,马尔森公爵肯定会放弃南那不勒斯的港口向这里进军,因为打败了我们,帝国就损失了两支主力军队,还有什么本钱跟法国人谈判。到时候,马尔森公爵一出现,旺多姆公爵也会南下。”
“那我们过去一段岂不是很危险?”佩妮维斯打断我到。
“这也是为什么我待在这里,每天监督士兵们挖战壕,修堡垒,筑炮台的原因啊。不到9万人就要应付几乎两倍于己的敌人。”
“监督,你整天就腻在人家身边,天天喊拿笔写书,都没见你出去过几次。”
听着佩妮维斯的抱怨,我老脸一红:“那不是闲着没事干么,陶冶情操么。”
“可恶,不许你把我跟那些肤浅的情妇相提并论!”
“别咬人啊!”(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