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7、军校
“景文,朕知道你在雪耻军设立的管理方法非常不错。不过,我大唐全军都已经被过去的管理方法给限制住了。你说,我们应该怎么改变这个情况呢?尤其是人才,过去的那些老将都要被淘汰,接下来应该采用你所设立的方法。这样,即使我们组建常备军,也不会有什么问题了。可是怎么能够尽快的弄出相关人才呢?如果都是这么靠自学,那也不成啊!”李世民说道。
李世民算是非常明白,自己就是需要想办法改进军队的管理模式,这样才能够让大唐的军队高枕无忧。过去的那些府兵制,其实并不是常备军的模式,顶多也就是预备役。可是这种方法,虽然能够防止将领拥兵自重,可是也会造成军队兵不知将,将不知兵,最终军队战斗力羸弱。而李世民身为马背上的将军,当然知道军队羸弱的后果了。而景文的这个新式的管理模式让李世民眼前一亮。如果说过去中国的管理模式是建立在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思想上,而这个新的管理模式其实是建立在用人要疑,疑人要用的基础上。有了这种方法,能够尽可能的把军队控制住。这样即使组建常备军,主将的影响力也会被大大削弱了,因为实际办理事务的人都是那群参谋而已。
可是现在李世民有一个最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人才方面的问题。军队的思想都是过去的那些主将拥有绝对权威的思想,这个其实是不行的。如果还是这么下去,那即使改革了,也只是一纸空文而已。所以,必须要把整个军队的思想都给纠正过来,这样才算是真正的改革。很多改革并不是上面一道命令就行了,更主要的是要更多人支持。如果没有更多人支持,那改革也就是虚假的。后世清朝的戊戌变法,那就是一个笑话。
“皇上,我们建立军校好了!”景文说道。
“军校?”李世民显然不太明白。
景文马上解释:“皇上,我大唐的学校,有各地州县的学校,而中枢也有弘文馆,国子监,太学,四门学那么多的学校。可是,关于领兵打仗的学问。却没有一个地方能够学习。而武将的作用完全不亚于文官,这个哪里是能够忽视的呢?而文官在一代代的传承下,越学越精,最后能够让他们起点就很高。而如果是一个武将,能够有家学传承的,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的武将,那都是从战场上一刀一枪拼杀出来的,这个就十分的残酷。古人云,一将功成万骨枯。如果让一个普通的武将功成名就,那要死伤多少人。可是,这些死伤却是必须的,因为一个武将想要成长。这个就是要付出的代价。”
“可是如果所有基层的军官都能够学到各种领兵打仗的学问,那就不同了。他们学到了领兵打仗的学问,那在战场上就不用自己摸索,直接实践就行了。而有了这些学问。那我大唐牺牲的将士也就少了很多。到时候,我大唐不就是能够让更多的将士活下来了吗?这样,我大唐的军队才能够越大越强。”
“对啊!如果让将士们都学到了领兵打仗的学问。那以后我大唐的军队可就是越大越强,而不用一直都没有进步了!”李世民也惊呼。
李世民显然也明白了景文的意思,那就是让军队的基层军官都能够经过军校的教育,有了领兵打仗的基础,这样他们就可以一开始起点就更高。一个普通的士兵要成为将领,那付出的代价是很大的。可是如果让他起点更高,那不就是能够节省很多“人命”了吗?
更主要的是,到时候军校可以直接训练出这些新思想的军官,逐步代替那些老将。那些老将恐怕也要逐步的退休,这样才能保证军队高枕无忧了。虽然这些老将没有什么不好的想法,可是作为一个皇帝有些事情还是必须要提防的。所以,军队改革势在必行。可是想要为改革积累人才,那必须要建立一个军校。这样,对以后的军队战斗力维持有很大的好处。
“皇上, 其实还不只是如此。我们还可以教导未来的军官,能够忠诚与我大唐,为我大唐效死,这样底层军官大多数都是忠诚于我大唐的,那不就是能够很有效的让我大唐朝廷控制军队了吗?”景文说道。
李世民更是眼前一亮,这个方法也不错。因为这个方法是让底层的军官都忠诚于大唐,那即使是高层军官想要谋反,那也是不成的。因为他们一旦透露想要造反的想法,那底层军官恐怕都要割下他们的人头去领赏了。这个就是自下而上的控制,和过去的方法完全不一样。过去的方法,完全是皇帝求着那些高级军官来进行办事。可是现在却是那些高级军官爱做不做,因为下面的人都是忠诚于皇帝的,所以你们如果不做,自然有人愿意做。这样可是两个境界,对于皇权的稳定有很大的好处,而那些高官也不敢太过傲气,因为有下面的人不是忠诚于你啊!
“好,这个军校要办,要尽快办!至于学校的博士和各种教官,都可以由你们雪耻军的人来担任。到时候,你可以担任这个军校的祭酒好了。”李世民说道。
听到皇帝入场式说,景文马上说:“多谢皇上信任!让臣担任这个祭酒也不是不行,不过皇上最好还是挂上一个军校山长的名头吧,不然我也不放心啊!”
所谓山长,也就是古代学校的校长的称呼。
“哈哈哈哈,你小子明白事理啊!”李世民说道。
李世民明白了景文的意思,那就是这个军校以后培养出来的军官,那恐怕都是那个祭酒的学生。所以,为了避嫌,景文还是提出了让李世民亲自担任这个“山长”的身份,这样皇帝也是这些学员的导师,虽然只是名义上的。可是至少能够安稳很多了。
“好了,让几位宰相过来,一起商议一下关于军事改革的事情了吧!”(未完待续。。)
李世民算是非常明白,自己就是需要想办法改进军队的管理模式,这样才能够让大唐的军队高枕无忧。过去的那些府兵制,其实并不是常备军的模式,顶多也就是预备役。可是这种方法,虽然能够防止将领拥兵自重,可是也会造成军队兵不知将,将不知兵,最终军队战斗力羸弱。而李世民身为马背上的将军,当然知道军队羸弱的后果了。而景文的这个新式的管理模式让李世民眼前一亮。如果说过去中国的管理模式是建立在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思想上,而这个新的管理模式其实是建立在用人要疑,疑人要用的基础上。有了这种方法,能够尽可能的把军队控制住。这样即使组建常备军,主将的影响力也会被大大削弱了,因为实际办理事务的人都是那群参谋而已。
可是现在李世民有一个最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人才方面的问题。军队的思想都是过去的那些主将拥有绝对权威的思想,这个其实是不行的。如果还是这么下去,那即使改革了,也只是一纸空文而已。所以,必须要把整个军队的思想都给纠正过来,这样才算是真正的改革。很多改革并不是上面一道命令就行了,更主要的是要更多人支持。如果没有更多人支持,那改革也就是虚假的。后世清朝的戊戌变法,那就是一个笑话。
“皇上,我们建立军校好了!”景文说道。
“军校?”李世民显然不太明白。
景文马上解释:“皇上,我大唐的学校,有各地州县的学校,而中枢也有弘文馆,国子监,太学,四门学那么多的学校。可是,关于领兵打仗的学问。却没有一个地方能够学习。而武将的作用完全不亚于文官,这个哪里是能够忽视的呢?而文官在一代代的传承下,越学越精,最后能够让他们起点就很高。而如果是一个武将,能够有家学传承的,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的武将,那都是从战场上一刀一枪拼杀出来的,这个就十分的残酷。古人云,一将功成万骨枯。如果让一个普通的武将功成名就,那要死伤多少人。可是,这些死伤却是必须的,因为一个武将想要成长。这个就是要付出的代价。”
“可是如果所有基层的军官都能够学到各种领兵打仗的学问,那就不同了。他们学到了领兵打仗的学问,那在战场上就不用自己摸索,直接实践就行了。而有了这些学问。那我大唐牺牲的将士也就少了很多。到时候,我大唐不就是能够让更多的将士活下来了吗?这样,我大唐的军队才能够越大越强。”
“对啊!如果让将士们都学到了领兵打仗的学问。那以后我大唐的军队可就是越大越强,而不用一直都没有进步了!”李世民也惊呼。
李世民显然也明白了景文的意思,那就是让军队的基层军官都能够经过军校的教育,有了领兵打仗的基础,这样他们就可以一开始起点就更高。一个普通的士兵要成为将领,那付出的代价是很大的。可是如果让他起点更高,那不就是能够节省很多“人命”了吗?
更主要的是,到时候军校可以直接训练出这些新思想的军官,逐步代替那些老将。那些老将恐怕也要逐步的退休,这样才能保证军队高枕无忧了。虽然这些老将没有什么不好的想法,可是作为一个皇帝有些事情还是必须要提防的。所以,军队改革势在必行。可是想要为改革积累人才,那必须要建立一个军校。这样,对以后的军队战斗力维持有很大的好处。
“皇上, 其实还不只是如此。我们还可以教导未来的军官,能够忠诚与我大唐,为我大唐效死,这样底层军官大多数都是忠诚于我大唐的,那不就是能够很有效的让我大唐朝廷控制军队了吗?”景文说道。
李世民更是眼前一亮,这个方法也不错。因为这个方法是让底层的军官都忠诚于大唐,那即使是高层军官想要谋反,那也是不成的。因为他们一旦透露想要造反的想法,那底层军官恐怕都要割下他们的人头去领赏了。这个就是自下而上的控制,和过去的方法完全不一样。过去的方法,完全是皇帝求着那些高级军官来进行办事。可是现在却是那些高级军官爱做不做,因为下面的人都是忠诚于皇帝的,所以你们如果不做,自然有人愿意做。这样可是两个境界,对于皇权的稳定有很大的好处,而那些高官也不敢太过傲气,因为有下面的人不是忠诚于你啊!
“好,这个军校要办,要尽快办!至于学校的博士和各种教官,都可以由你们雪耻军的人来担任。到时候,你可以担任这个军校的祭酒好了。”李世民说道。
听到皇帝入场式说,景文马上说:“多谢皇上信任!让臣担任这个祭酒也不是不行,不过皇上最好还是挂上一个军校山长的名头吧,不然我也不放心啊!”
所谓山长,也就是古代学校的校长的称呼。
“哈哈哈哈,你小子明白事理啊!”李世民说道。
李世民明白了景文的意思,那就是这个军校以后培养出来的军官,那恐怕都是那个祭酒的学生。所以,为了避嫌,景文还是提出了让李世民亲自担任这个“山长”的身份,这样皇帝也是这些学员的导师,虽然只是名义上的。可是至少能够安稳很多了。
“好了,让几位宰相过来,一起商议一下关于军事改革的事情了吧!”(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