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家乡巨变 2
就在他看着这些破瓦砾出神时,正巧他的三叔从不远处的村委会出来。一眼就看见了王可成和王元平。快一年没见到这个侄子了,王可凡高兴之情溢于言表。伸长脖子喊道:“二哥,元平,你们在那发什么愣!快过来吧。”
一边喊,一边大步流星朝着两人迎面走了过来。
王可凡拉着王元平上下打量了几眼,笑呵呵的说道:“小子,多长时间没有回家了?人倒是有了媳妇忘了爹娘,你这还有媳妇就忘了爹娘了?”
王元平耳朵根子有些发烧,咧了咧嘴,苦笑道:“三叔,我倒是想回来,但没走不开啊,您也知道,一大摊子事等着我做呢。”
王可成没下车,在车上和王可凡说了声:“老三,你们聊着吧,我回去了。晚上去大哥家吃饭是不是?”
“嗯,大嫂说了,晚上去她家吃。”
“嗯,我知道了,你们聊吧,我走了。”
目送王可成离去,王可凡这才转身亲亲热热拉着王元平的胳膊来到村委会。
村委的房子还是老房子,十几间瓦房,虽说年头不太久远,但被新盖的别墅一比就给比下去了。显得有些不合时宜。
看着这些旧房子,王元平奇怪的问道:“三叔,村委不拆吗?”
“拆,但是要等到村里房子、路面和花园什么的建起来再说。”
“三叔,我真佩服您,什么时候有了这个想法,要给全村人都盖这样的房子?”
“早就有这个想法了,现在村集体有钱了,该给大家办点事就得办点。不能光把钱看的那么重。我上任时就说过,让老少爷们过上好日子才是我的最大心愿!”
王元平听罢,由衷的翘起大拇指,笑道:“还是我三叔的政治觉悟高,您是我党的优秀干部啊。”
“去,你小子,都当副乡长了,还没个正行。寻你三叔的开心,看我不打你。”说着,往手心里吐了口唾沫,做出要打的样子。
王元平假装一躲,嘿嘿笑道:“不敢了,不敢了。”
王可凡也笑了,笑容很灿烂也很舒心。他对这个侄子那是非常疼爱和欣赏的。
王元平收起笑容,问道:“三叔,你在电话中和我说,回来后咱们聊聊。”
王可凡见他这样说,脸色一下子凝重了起来,说道:“是啊,是啊,我总想找个机会和你深谈一次。三叔遇到问题了。”
“问题?什么问题?”
“人啊,是人的事,你看见了,咱们村发展的这么快,可现在真的没有几个合适的人来管理这些工厂,现在倒是效益好,但我总觉得这样不太放心。你看看这些企业管的,就和过去的工头差不多,我都不愿意去,看着憋气!”
听他这么说,王元平明白了,三叔是发愁没有人才。现在村里扩张的很迅速。这么多企业,原来用的村里那帮泥腿子已经完全跟不上企业发展的形式,如果再这样干下去,势必会出大问题。王可凡早就发了愁了,可是想了半天也没有好的主意。
他曾经去过滨海和洪南县城,想招几个人才过来,但人家一听是村办企业,根本不搭理他。
究竟用什么方法能招进人才来,他绞尽脑汁也没有想出来。
其实不但王庄,即便是大阳厂现在也是一样。人才在什么时候永远都是缺乏的。
王元平想了想,告诉三叔,如果想要引进人才,一要不怕花钱,采用高薪的形式公开招聘,只要价钱合理都可以引入。二是不能在家等靠,要主动走出去,派人到南方去公开招聘。南方的市场化程度比我们高很多,只要薪水合理公道。相信会找到合适的人才。
王可凡一听,也告诉王元平,高薪招聘这个招用过,但在滨海,人们比较守旧,城市人对于农村的认可程度很差。即使再高的薪水,也很难吸引过来。这个招不太好用。
但王元平说的去南方招聘,这可是王可凡从来没有考虑到的。王可凡听完后眼前一下豁然开朗。心里暗暗称赞:元平到底是眼光独到,自己就没有想到这块。
王元平现在的家在村子的正南最先建起的五十户别墅,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地界。当初分房子时,王可凡特意公权私用了一回,给大哥分了最好的地方。起初,王可建不想要这个地方,他怕因为自己的原因让三弟难做,但架不住王可凡和村委的一帮人再三劝阻,村主任告诉他,王可建分到任何地方都不过分,村里任何人都不会有意见,就冲着元平把村里的木工机械厂一个月内搞起来也该享受这个待遇。
一听三弟这样说,王可建和李红莉这才勉强答应搬了进去。
之所以说这个地方好,是因为这几十户别墅的前面就是一个巨大的人工湖,这个湖是原来的一个大坝,今年年初进行了整修和改造。人工湖里建设有一条长长的堤岸,岸边栽种两排高大的垂柳。堤岸的尽头是一个巨大观景亭,很有几分古色古香的味道。
湖里面栽种了好多荷花,湖边建有宽阔的汉白玉石栈道,到夏天时,人们可以坐在这里乘凉,观景和赏荷。
湖边的这排别墅站在二楼都可以看到湖里的风景。能够住在这排别墅里,那绝对是王庄的功臣或者最年长者。王元平就是王庄的功臣,虽然他的户口不在王庄,可他的父母跟着沾光了。
当王元平回到家的时候,母亲正在收拾屋子。
这个小别墅有二百多平米,带着一个几十平米的小院。红瓦起脊,造型别致。再加上院子里李红莉栽种的花草,整个小别墅显得格外的上档次。
王元平过完年后就没有回家,屈指算来已经整整八个月没有进家门了,连自家搬家都不知道。看到久别的儿子,李红莉的眼泪婆娑。一边赶紧做饭,一边喊着在二楼的王可建。
王元平实在是饿了,母亲做的饭当然是最好吃的。他吃的格外香甜。
看着吃饭狼吞虎咽的儿子,李红莉心里当然不舒服,儿子这是遭了多少罪,别看现在当着个副乡长,也算是王庄第一个国家干部,但李红莉还真没瞧得上副乡长这个位置,她在想,这孩子还真不如在家呢。
李红莉之所以有这个念头,是因为儿子现在的能力越来越得到村里父老乡亲的称赞,李红莉不知道儿子有多大本事,但能够得到村里这么多人的赞赏,那肯定是错不了的。
毕竟现在王庄的变化太大了,老两口现在钱发的不少,王可建退休工资三百多元,退休后,架不住三弟的劝说,又到建筑公司管后勤。每月又发五百多,李红莉则在村纸箱厂做会计。
现在两口子加在一起,每月都要一千三四块,这还不算。到年底村里分红时,一口人能分上接近一万块。这笔钱在当时可是惊人的数字。
虽然王元平每年的奖金也能拿到两三万块,但李红莉明白,这个钱现在可以拿是因为儿子兼着大阳厂的书记,哪天不兼任厂里的职务了,奖金也就没有了。那将来儿子发的那点工资可是不够花的。
这几年老两口赚着,加上村里的分红和王元平的奖金,李红莉攒了大概有十几万块钱。这笔钱九十年代初是巨款。她舍不得花,全部都存了起来。好给以后儿子娶媳妇用。
说到娶媳妇的问题,这可是李红莉的最大的心事了。对于婚事,儿子似乎从来都不急。
李红莉提过几次,但都被王元平给顶了回来,即使这样,李红莉还是要问。这似乎成为惯例了。
本文来自看书罓小说
一边喊,一边大步流星朝着两人迎面走了过来。
王可凡拉着王元平上下打量了几眼,笑呵呵的说道:“小子,多长时间没有回家了?人倒是有了媳妇忘了爹娘,你这还有媳妇就忘了爹娘了?”
王元平耳朵根子有些发烧,咧了咧嘴,苦笑道:“三叔,我倒是想回来,但没走不开啊,您也知道,一大摊子事等着我做呢。”
王可成没下车,在车上和王可凡说了声:“老三,你们聊着吧,我回去了。晚上去大哥家吃饭是不是?”
“嗯,大嫂说了,晚上去她家吃。”
“嗯,我知道了,你们聊吧,我走了。”
目送王可成离去,王可凡这才转身亲亲热热拉着王元平的胳膊来到村委会。
村委的房子还是老房子,十几间瓦房,虽说年头不太久远,但被新盖的别墅一比就给比下去了。显得有些不合时宜。
看着这些旧房子,王元平奇怪的问道:“三叔,村委不拆吗?”
“拆,但是要等到村里房子、路面和花园什么的建起来再说。”
“三叔,我真佩服您,什么时候有了这个想法,要给全村人都盖这样的房子?”
“早就有这个想法了,现在村集体有钱了,该给大家办点事就得办点。不能光把钱看的那么重。我上任时就说过,让老少爷们过上好日子才是我的最大心愿!”
王元平听罢,由衷的翘起大拇指,笑道:“还是我三叔的政治觉悟高,您是我党的优秀干部啊。”
“去,你小子,都当副乡长了,还没个正行。寻你三叔的开心,看我不打你。”说着,往手心里吐了口唾沫,做出要打的样子。
王元平假装一躲,嘿嘿笑道:“不敢了,不敢了。”
王可凡也笑了,笑容很灿烂也很舒心。他对这个侄子那是非常疼爱和欣赏的。
王元平收起笑容,问道:“三叔,你在电话中和我说,回来后咱们聊聊。”
王可凡见他这样说,脸色一下子凝重了起来,说道:“是啊,是啊,我总想找个机会和你深谈一次。三叔遇到问题了。”
“问题?什么问题?”
“人啊,是人的事,你看见了,咱们村发展的这么快,可现在真的没有几个合适的人来管理这些工厂,现在倒是效益好,但我总觉得这样不太放心。你看看这些企业管的,就和过去的工头差不多,我都不愿意去,看着憋气!”
听他这么说,王元平明白了,三叔是发愁没有人才。现在村里扩张的很迅速。这么多企业,原来用的村里那帮泥腿子已经完全跟不上企业发展的形式,如果再这样干下去,势必会出大问题。王可凡早就发了愁了,可是想了半天也没有好的主意。
他曾经去过滨海和洪南县城,想招几个人才过来,但人家一听是村办企业,根本不搭理他。
究竟用什么方法能招进人才来,他绞尽脑汁也没有想出来。
其实不但王庄,即便是大阳厂现在也是一样。人才在什么时候永远都是缺乏的。
王元平想了想,告诉三叔,如果想要引进人才,一要不怕花钱,采用高薪的形式公开招聘,只要价钱合理都可以引入。二是不能在家等靠,要主动走出去,派人到南方去公开招聘。南方的市场化程度比我们高很多,只要薪水合理公道。相信会找到合适的人才。
王可凡一听,也告诉王元平,高薪招聘这个招用过,但在滨海,人们比较守旧,城市人对于农村的认可程度很差。即使再高的薪水,也很难吸引过来。这个招不太好用。
但王元平说的去南方招聘,这可是王可凡从来没有考虑到的。王可凡听完后眼前一下豁然开朗。心里暗暗称赞:元平到底是眼光独到,自己就没有想到这块。
王元平现在的家在村子的正南最先建起的五十户别墅,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地界。当初分房子时,王可凡特意公权私用了一回,给大哥分了最好的地方。起初,王可建不想要这个地方,他怕因为自己的原因让三弟难做,但架不住王可凡和村委的一帮人再三劝阻,村主任告诉他,王可建分到任何地方都不过分,村里任何人都不会有意见,就冲着元平把村里的木工机械厂一个月内搞起来也该享受这个待遇。
一听三弟这样说,王可建和李红莉这才勉强答应搬了进去。
之所以说这个地方好,是因为这几十户别墅的前面就是一个巨大的人工湖,这个湖是原来的一个大坝,今年年初进行了整修和改造。人工湖里建设有一条长长的堤岸,岸边栽种两排高大的垂柳。堤岸的尽头是一个巨大观景亭,很有几分古色古香的味道。
湖里面栽种了好多荷花,湖边建有宽阔的汉白玉石栈道,到夏天时,人们可以坐在这里乘凉,观景和赏荷。
湖边的这排别墅站在二楼都可以看到湖里的风景。能够住在这排别墅里,那绝对是王庄的功臣或者最年长者。王元平就是王庄的功臣,虽然他的户口不在王庄,可他的父母跟着沾光了。
当王元平回到家的时候,母亲正在收拾屋子。
这个小别墅有二百多平米,带着一个几十平米的小院。红瓦起脊,造型别致。再加上院子里李红莉栽种的花草,整个小别墅显得格外的上档次。
王元平过完年后就没有回家,屈指算来已经整整八个月没有进家门了,连自家搬家都不知道。看到久别的儿子,李红莉的眼泪婆娑。一边赶紧做饭,一边喊着在二楼的王可建。
王元平实在是饿了,母亲做的饭当然是最好吃的。他吃的格外香甜。
看着吃饭狼吞虎咽的儿子,李红莉心里当然不舒服,儿子这是遭了多少罪,别看现在当着个副乡长,也算是王庄第一个国家干部,但李红莉还真没瞧得上副乡长这个位置,她在想,这孩子还真不如在家呢。
李红莉之所以有这个念头,是因为儿子现在的能力越来越得到村里父老乡亲的称赞,李红莉不知道儿子有多大本事,但能够得到村里这么多人的赞赏,那肯定是错不了的。
毕竟现在王庄的变化太大了,老两口现在钱发的不少,王可建退休工资三百多元,退休后,架不住三弟的劝说,又到建筑公司管后勤。每月又发五百多,李红莉则在村纸箱厂做会计。
现在两口子加在一起,每月都要一千三四块,这还不算。到年底村里分红时,一口人能分上接近一万块。这笔钱在当时可是惊人的数字。
虽然王元平每年的奖金也能拿到两三万块,但李红莉明白,这个钱现在可以拿是因为儿子兼着大阳厂的书记,哪天不兼任厂里的职务了,奖金也就没有了。那将来儿子发的那点工资可是不够花的。
这几年老两口赚着,加上村里的分红和王元平的奖金,李红莉攒了大概有十几万块钱。这笔钱九十年代初是巨款。她舍不得花,全部都存了起来。好给以后儿子娶媳妇用。
说到娶媳妇的问题,这可是李红莉的最大的心事了。对于婚事,儿子似乎从来都不急。
李红莉提过几次,但都被王元平给顶了回来,即使这样,李红莉还是要问。这似乎成为惯例了。
本文来自看书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