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晚建不如早建
中国第一片海外国土,巴士拉港,已经经过了几次的扩建,目前是中东最大的港口,年吞吐量超过了18亿吨,已经是世界上首屈一指大港口,现在这个港口是中国物资的中转站,也是从德国获取石油的中转站。
德国获取的巴库石油,通过3b铁路运过来,在巴士拉做了简单的储存,一部分通过石化公司的裂解,消耗掉,另外一部分,则装船运往中国。德国占据了巴库,这对于一战而言,简直是一个战略性的胜利,甚至连协约国都没有意识到这一个战斗,会对将来战争局势,产生怎么样的影响。
巴库这个开采了超过80年,一直都在世界上面占据着重要地位的油田,要知道,苏联为了纪念巴库,乌拉尔的油田被称为第二巴库,秋明油田则被称为第三巴库。中国在材料和石油开采技术上面的强大,特别是二次开发的强悍,在世界上其他国家,还只是停留在对于油田的第一次开发上面,毕竟这只是石油利用的初期,大部分的油田都没有被开采完毕,即便有,也不会有人把眼光放在他的上面的,广阔的世界,有无数需要开采的新油田,与其花费功夫在这些老旧的,产量不多的油田上面,还不如开发新的。
在中国看来,这并不对等,老旧油田的产量下降,是没有找到方法,只要有合适的填充物,让石油恢复喷发,产量一点都不会比最好的时候低,这样在短时间增加的石油产量,是非常惊人的。
巴库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油田,开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百年,甚至是一千年前,即便是在俄罗斯的开发时间,也超过40年,在漫长的时代,哪怕俄罗斯曾经的采油技术比较的落后,也有大批的油井被开采完毕,说白了,其中真正采完的微乎其微,大部分都是开挖了一部分,压力减少,出油少了之后,就放弃了,现在,中国在控制了巴库的石油开采之后,通过记录,走访,甚至是调查,把这么一个个的油田都给找出来,有些重新勘探开发,在附近打井,成功的开采出的有足够工业流的油井,有的则进行了二次开采的,用一些比石油重的填充物,灌入油井,用压力让油井重新恢复喷发的能力,一般而言,一次采油,最多只能够开采百分之五十左右,还有一半以上的石油,还存在油井之中,通过二次,甚至是三次开采,才能够把大部分的石油开采出来。
这种方法,让巴库在不停攀升的产量的同时,在短时间,增加了上百个新的油井,直接让巴库的产量开始激增,从最开始的几百万吨,上千万吨,立刻激增到了上亿吨,增加了10倍都不止,当然这样的开采方法,巴库肯定不可能如同后世那样,开采超过80年,有些开采的方法,甚至是破坏性。
这又不是中国的东西,甚至当战争结束之后,它是否控制在他的手上,也都成问题,尽可能的开采出更多,至于以后,没有的意义了,所以在稳定住了产量之后,中国开始了进一步的挖掘巴库的实力,预计1916年一整年,巴库的石油产量,会超过2亿万吨,到的1917年,更是可能上升到7万吨,总产量可能提升了5000万吨这个数字,即便在后世也是一个极为庞大的数字,是世界级油田的代名词,超过这个,恐怕也只有沙特的超大型又添了,其他的都远远不是这个的对手。
也只有巴库这么的根基,才能够有如此的产量,后世的那些超大型的油田,包括中国最大的大庆油田为例,都没有办法的让产量超过8000万吨,这是根据石油的储量来决定,大庆油田是中国最大的油田,却真的不是世界级的大油田,储量跟巴库,跟沙特大油田相比,有明显的差别。
中国对于巴库的这种破坏性开发,德国也没有在意,此时的德国对于巴库,还没有那个归属感,或者说,即便有一定的归属感,想着心疼,在战争的逼迫之下的,德国能够有更多的东西换取金钱就可以了,中国对于石油的渴望,近乎是无限的,不管是2亿吨,还是7亿吨,都可以接下来,价格上面,还是按照原来的价格,5000万吨,差不多就是每年年国家20亿美元的收入,这对于此时的德国而言,简直是一个强心针,
这笔钱将会用来,进一步的武装德国,在1917年,德国准备武装80个师,并且,开建6艘巴伐利亚级,在中国订购的8艘巴伐利亚级已经到了尾声,德国负责监督建造的官员,对于巴伐利亚级非常的满意,他们在政府有钱的情况下,又订购了12艘,按照中国的高速来说,到1917年年底,德国会新增18艘巴伐利亚级,会让德国的战列舰的数量,达到一个极限的高度,未来世界的海战将会越演越烈,以往30艘以内的战列舰的对决,已经可以称之为惨烈的,10艘左右的,已经算是重大的,可是从1917年开始,没有50艘,就不能算是大型战争,甚至是在1917年,还爆发过总计80艘战列舰的惨烈对决,最终沉没了超过40艘的主力舰。
无论是从中国到中东,还是从中东到中国,都必须要经过马六甲海峡,这也是马六甲海峡重要性的显现的,可是现在,如果选择从克拉运河通过,单程可以节约1200公里的,这对于的从中国到中东的航线来说,可能就是十五分之一,或者是十分之一,这个意义非常重大的,这代表着,同样的船舶的前提下的,中国向中东的运力,实际上是提升了10%左右的,中国目前成为了世界上第一的商船大国,中国铺开的实在是太大了,如果按照这个来说的话,每年15亿吨以上的运输量轻松提升一亿吨,不说是经济效益,只是这个时间成本上面,这一个运河开凿,就值得的考虑,它有极高的经济价值。
克拉运河就只有经济效益了么,不完全是这样的,中国海军刚刚成型,分成北方南方和兰芳舰队,兰芳舰队,由于海峡所处的位置,可能要龟缩到中国海域之中,克拉等下的出现,一旦遇到什么的话,在印度洋上面,将会获得一个直接的出口。
在马六甲海域,也可以出现,可是那时国际航道,谁都可以在其中进出,反倒是这个运河,完全控制在中国人多的手中,如果在在泰国弯建立军事基地,在良好的防护之下,将会成为所有舰队反应最快的那种,还是对方没办法反击的,大陆会抵挡对方的海军,而陆基航空兵,将会成为阻挡对手屏障。
认真看完了这个报告,杨元钊陷入到了久久的沉思之中,在本心之中,他已经决定,要启动这个克拉运河的计划的,王荣民的计划相当的清晰,从成本,时间,再到经济效益,写的非常的清楚,可是对于的杨元钊来说,这个不单单是这个,这个运河军事价值远比经济价值更高,甚至抛开军事价值不说,只是经济价值这一项,就足以让他开工修建了,这是一个对中国有着深远意义的运河,一定程度上面,晚建不如早建。
对于这个运河来说,唯一需要考虑的就是时间,如何让运河在战争结束之前建成,提前的越多,对于运河而言,就越有好处战争到现在已经4个年头了,比起历史上面的一战也不遑多让了,历史上,这个时候德国已经颓势尽显,虽然在两条战线上面,压制着俄国和英法,可是在国内,各方面恶化极为严重,工业,农业,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甚至毫不客气的说,只有投降这么一条路可以走。
美国就是看到了这个,才在最后的阶段加入到战争之中,然后美国就如同去迅游一般,在欧洲参加了几次战斗,彰显了美国人的到来之后,战争就结束了,一个欧洲第一陆军最强的国家,就这么的落幕了,美国在一战之中,捞足了足够的钱的情况下,又到了欧洲武装巡游了一圈,没有付出太多的代价,就成为了胜利者,并且在之后,有了跟英国平起平坐的权利了。
可这个时代,却不一样,德国得到了中国的支持,国内稳定,工农业的产值,都没有较大幅度的降低,甚至连损失的人员,同比都有所降低,而相对的,协约国这边损失惨重,就目前4年的时间之中,在欧洲大陆,在波尔多绞肉战之中,协约国的总损失人数已经超过了1400万,哪怕是协约国拥有着世界上最庞大的动员能力,也有些肉疼。
可是从战争潜力和能够动员的总人口上面,协约国比起同盟国多的多,当然,这是不包括中国来考虑的,如果考虑到了中国,也只有英国动员了全部的英联邦和殖民地,才能够与之相比,成色上面,不知道差了多少。
这种情况之下,战争在一两年之内,不会产生大幅度的变化,这也是确立这个运河修建的关键,可如果出现了偏差,战争在运河还在修建的时候,就结束了,这对于这个运河的计划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甚至会影响到王荣民。(未完待续。)
德国获取的巴库石油,通过3b铁路运过来,在巴士拉做了简单的储存,一部分通过石化公司的裂解,消耗掉,另外一部分,则装船运往中国。德国占据了巴库,这对于一战而言,简直是一个战略性的胜利,甚至连协约国都没有意识到这一个战斗,会对将来战争局势,产生怎么样的影响。
巴库这个开采了超过80年,一直都在世界上面占据着重要地位的油田,要知道,苏联为了纪念巴库,乌拉尔的油田被称为第二巴库,秋明油田则被称为第三巴库。中国在材料和石油开采技术上面的强大,特别是二次开发的强悍,在世界上其他国家,还只是停留在对于油田的第一次开发上面,毕竟这只是石油利用的初期,大部分的油田都没有被开采完毕,即便有,也不会有人把眼光放在他的上面的,广阔的世界,有无数需要开采的新油田,与其花费功夫在这些老旧的,产量不多的油田上面,还不如开发新的。
在中国看来,这并不对等,老旧油田的产量下降,是没有找到方法,只要有合适的填充物,让石油恢复喷发,产量一点都不会比最好的时候低,这样在短时间增加的石油产量,是非常惊人的。
巴库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油田,开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百年,甚至是一千年前,即便是在俄罗斯的开发时间,也超过40年,在漫长的时代,哪怕俄罗斯曾经的采油技术比较的落后,也有大批的油井被开采完毕,说白了,其中真正采完的微乎其微,大部分都是开挖了一部分,压力减少,出油少了之后,就放弃了,现在,中国在控制了巴库的石油开采之后,通过记录,走访,甚至是调查,把这么一个个的油田都给找出来,有些重新勘探开发,在附近打井,成功的开采出的有足够工业流的油井,有的则进行了二次开采的,用一些比石油重的填充物,灌入油井,用压力让油井重新恢复喷发的能力,一般而言,一次采油,最多只能够开采百分之五十左右,还有一半以上的石油,还存在油井之中,通过二次,甚至是三次开采,才能够把大部分的石油开采出来。
这种方法,让巴库在不停攀升的产量的同时,在短时间,增加了上百个新的油井,直接让巴库的产量开始激增,从最开始的几百万吨,上千万吨,立刻激增到了上亿吨,增加了10倍都不止,当然这样的开采方法,巴库肯定不可能如同后世那样,开采超过80年,有些开采的方法,甚至是破坏性。
这又不是中国的东西,甚至当战争结束之后,它是否控制在他的手上,也都成问题,尽可能的开采出更多,至于以后,没有的意义了,所以在稳定住了产量之后,中国开始了进一步的挖掘巴库的实力,预计1916年一整年,巴库的石油产量,会超过2亿万吨,到的1917年,更是可能上升到7万吨,总产量可能提升了5000万吨这个数字,即便在后世也是一个极为庞大的数字,是世界级油田的代名词,超过这个,恐怕也只有沙特的超大型又添了,其他的都远远不是这个的对手。
也只有巴库这么的根基,才能够有如此的产量,后世的那些超大型的油田,包括中国最大的大庆油田为例,都没有办法的让产量超过8000万吨,这是根据石油的储量来决定,大庆油田是中国最大的油田,却真的不是世界级的大油田,储量跟巴库,跟沙特大油田相比,有明显的差别。
中国对于巴库的这种破坏性开发,德国也没有在意,此时的德国对于巴库,还没有那个归属感,或者说,即便有一定的归属感,想着心疼,在战争的逼迫之下的,德国能够有更多的东西换取金钱就可以了,中国对于石油的渴望,近乎是无限的,不管是2亿吨,还是7亿吨,都可以接下来,价格上面,还是按照原来的价格,5000万吨,差不多就是每年年国家20亿美元的收入,这对于此时的德国而言,简直是一个强心针,
这笔钱将会用来,进一步的武装德国,在1917年,德国准备武装80个师,并且,开建6艘巴伐利亚级,在中国订购的8艘巴伐利亚级已经到了尾声,德国负责监督建造的官员,对于巴伐利亚级非常的满意,他们在政府有钱的情况下,又订购了12艘,按照中国的高速来说,到1917年年底,德国会新增18艘巴伐利亚级,会让德国的战列舰的数量,达到一个极限的高度,未来世界的海战将会越演越烈,以往30艘以内的战列舰的对决,已经可以称之为惨烈的,10艘左右的,已经算是重大的,可是从1917年开始,没有50艘,就不能算是大型战争,甚至是在1917年,还爆发过总计80艘战列舰的惨烈对决,最终沉没了超过40艘的主力舰。
无论是从中国到中东,还是从中东到中国,都必须要经过马六甲海峡,这也是马六甲海峡重要性的显现的,可是现在,如果选择从克拉运河通过,单程可以节约1200公里的,这对于的从中国到中东的航线来说,可能就是十五分之一,或者是十分之一,这个意义非常重大的,这代表着,同样的船舶的前提下的,中国向中东的运力,实际上是提升了10%左右的,中国目前成为了世界上第一的商船大国,中国铺开的实在是太大了,如果按照这个来说的话,每年15亿吨以上的运输量轻松提升一亿吨,不说是经济效益,只是这个时间成本上面,这一个运河开凿,就值得的考虑,它有极高的经济价值。
克拉运河就只有经济效益了么,不完全是这样的,中国海军刚刚成型,分成北方南方和兰芳舰队,兰芳舰队,由于海峡所处的位置,可能要龟缩到中国海域之中,克拉等下的出现,一旦遇到什么的话,在印度洋上面,将会获得一个直接的出口。
在马六甲海域,也可以出现,可是那时国际航道,谁都可以在其中进出,反倒是这个运河,完全控制在中国人多的手中,如果在在泰国弯建立军事基地,在良好的防护之下,将会成为所有舰队反应最快的那种,还是对方没办法反击的,大陆会抵挡对方的海军,而陆基航空兵,将会成为阻挡对手屏障。
认真看完了这个报告,杨元钊陷入到了久久的沉思之中,在本心之中,他已经决定,要启动这个克拉运河的计划的,王荣民的计划相当的清晰,从成本,时间,再到经济效益,写的非常的清楚,可是对于的杨元钊来说,这个不单单是这个,这个运河军事价值远比经济价值更高,甚至抛开军事价值不说,只是经济价值这一项,就足以让他开工修建了,这是一个对中国有着深远意义的运河,一定程度上面,晚建不如早建。
对于这个运河来说,唯一需要考虑的就是时间,如何让运河在战争结束之前建成,提前的越多,对于运河而言,就越有好处战争到现在已经4个年头了,比起历史上面的一战也不遑多让了,历史上,这个时候德国已经颓势尽显,虽然在两条战线上面,压制着俄国和英法,可是在国内,各方面恶化极为严重,工业,农业,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甚至毫不客气的说,只有投降这么一条路可以走。
美国就是看到了这个,才在最后的阶段加入到战争之中,然后美国就如同去迅游一般,在欧洲参加了几次战斗,彰显了美国人的到来之后,战争就结束了,一个欧洲第一陆军最强的国家,就这么的落幕了,美国在一战之中,捞足了足够的钱的情况下,又到了欧洲武装巡游了一圈,没有付出太多的代价,就成为了胜利者,并且在之后,有了跟英国平起平坐的权利了。
可这个时代,却不一样,德国得到了中国的支持,国内稳定,工农业的产值,都没有较大幅度的降低,甚至连损失的人员,同比都有所降低,而相对的,协约国这边损失惨重,就目前4年的时间之中,在欧洲大陆,在波尔多绞肉战之中,协约国的总损失人数已经超过了1400万,哪怕是协约国拥有着世界上最庞大的动员能力,也有些肉疼。
可是从战争潜力和能够动员的总人口上面,协约国比起同盟国多的多,当然,这是不包括中国来考虑的,如果考虑到了中国,也只有英国动员了全部的英联邦和殖民地,才能够与之相比,成色上面,不知道差了多少。
这种情况之下,战争在一两年之内,不会产生大幅度的变化,这也是确立这个运河修建的关键,可如果出现了偏差,战争在运河还在修建的时候,就结束了,这对于这个运河的计划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甚至会影响到王荣民。(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