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唯一的机会
美国跟中国是断交的,可是在秘密渠道之中,还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之前5万坦克的发动机,是两国分别下达的,这一次3万台发动机的订单,也引起了中国方面的注意。
在目前,战争如火如荼之中,突然增加了这么一个订单,对于中国的秘密渠道来说,也不是一个小数目,超过亿美元的庞大数字,即便是订单本身,都拥有庞大的利润,工业产品,这一台发动机在加工成发动机之前,它不过是铝,铁,还有各种金属和其他的材料,总的成本高能够高到什么地方,可是从钢铁加工成机器,它的附加值就增加了,这代表着商品增值的过程,加上之前中国出口这种大吨位的发动机的时候,价格已经提升到之前十上面,总的来说,这3万台,绝对是的中国除了轻工产品,药品之外,利润最高的产品之一,而且生产他并不困难。
中国也不知道,美国想要干什么,难不成是重新组建坦克部队,这可能性不大,如果真的这样的话,中国一定会笑醒,火箭筒的出现,已经证明了坦克无法成为陆军攻坚的箭头,除非坦克的速度和防护能力再上升几个台阶,依靠着从中国进口的发动机,无法提供更高的防护度和速度,跟战舰同样,火力防护速度是坦克的平衡点,要想同时做到,发动机就是关键,没有一个合格的发动机的,这不可能。
更别说中国还有比火箭筒更加出色的武器,庞大的战略轰炸机群,在庞大的轰炸机群之下,就算是中国完全超越这个时代,甚至一定程度上面,超过二战档次的坦克,碰上中国的战略轰炸机群也会歇菜,空军和陆军,这是两个不同位置上面的武器,空军天生克制陆军,在没有足够防空,甚至是没有战斗机护航的装甲部队,在任何时候,碰上优势的空军,就只能够期待这个空军没有携带足够的弹药,一旦这方面没有问题,那么这个装甲力量就完蛋了。
正是因为这样,中国才不在意,只要价格满意,又是黄金或者是硬通货来付账,保证利润就好了,至于美国人想要干什么,那就没什么关心了,不组建装甲部队的话,或许是为了组建车队,方便美国本土的后勤补给。
这一点就凸现出来中国没有了美国本土的第一手情报的弊端,很多东西都是从德国方面转过来的,因为情报要在德国方面过一遍手,德国未必一定会在重要事情上面,瞒中国一手,可是必要的梳理肯定要进行的,殊不知道这样的梳理,往往会把最重要的情报给梳理掉了。
双方分析情报和调查信息的方向不同,中国已经走上了重点和广域相结合的道路,甚至大部分的重要信息,都是从日常生活之中的点点滴滴之中分析总结,这样效率更高,准确性也更高,不过需要计算和分析的力量相当的庞大,也就是中国使用了计算机和情报分析等正确的方法才能够成行的,而德国还是直接获取情报这么一个办法,一定程度上面,是比较适合这个时代的选择。
前者比后者,缺少了时效性,有很多时候,往往是时过境迁了,才会有情报总结出来的,可是跟后者相比,前者更加的准确,甚至能够分析出,敌国都不一定知道的危机,大范围的数据是最难作假的,而直接的情报,不管是情报人员叛变,或者是敌国挖坑,都会有不真实的情况,甚至就是为了调动这边做出的,这样需要判断真假也很困难。
两国不同的现状,德国方面转过来的信息,数量相对于德国搜集的就梳理一层,最少少了9成以上,而两国情报收集的重点,也让中国需要的情报缺失太多,目前对于美国的情报搜集,只是一个聊胜于无,不至于让中国对于美国一无所知而已。
正因为没有第一手的资料,很多的东西收集的,也都是浮光掠影的,这种情况之下的,没有明晰的判断,在得到了美国人在加大的汽车产业的时候,只是认为,美国可能为了加强后勤运输,弄一些载重汽车回去的,加强后勤运输量。
这件事情,就这么一晃过去了,即便后来,发现了的美军的真正意图,也没有多少关系,毕竟,这些是陆地作战武器,中美之间的争端,会在太平洋开启,而不是陆地上面,吃亏也是日本人吃亏,中国扶植日本,只是为了给美国添堵,至于美国胜利还是日本胜利,对于中国来说,都没有太大的关系。
日本已经移民4000万到了阿拉斯加,日美之间就没有任何调和的可能,日本胜利了,就可以蚕食的加拿大,弄得加拿大和美国永无宁日,美国胜利了,一个打烂的阿拉斯加,近4000万怀着仇恨,带着疯狂精神的日本人散落在阿拉斯加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甚至为了给日本加把火,把中国缴获的,还有之前收缴的破烂武器,都给送到了日本,别管什么时候的步枪,步枪总数超过1500万,还有大量的枪支弹药。
武装农民虽然不是正规军的对手,可是在游击作战和复杂地区,将会成为一个胶皮糖一样的存在,会彻底的把美国人拖入到战争的泥潭之中,不让他们把力量全部展现出来,这对于中国来说,已经够了。
美国人相当有诚意,定金是用黄金付账,这样的诚意已经奠定了这么一个交易的基础了,又不是什么稀缺的物资,180马力的发动力而已,又不是中国大功率发动机之中最顶尖的,哪怕是民用发动机,大马力340马力的汽油发动机和420马力的柴油发动机,这些都在中国的各种高速公路上面不停的奔行着,3万台发动机这个总数虽然多,当战略方向向他倾斜了之后,最多一周的时间,就调整出来,在美国人的期盼之中,送到了美国。
当3万台发动机到位之后,美国人才算是松了一口气,他们还真的怕中国卡一下,对于国与国之间,还真的没有多少秘密,之前英美订购5万套的发动机,对应5万辆坦克对于德国的突然袭击,还能够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还能不清楚,秘密渠道只是一个半公开的秘密,稍稍注意一点,是谁订购的就知道了,整个世界上,有能力订购的,也就只有这么多的国家,再加上一些排除,美国就呼之欲出了。
现在,中国跟美国之间,已经是战争状态了,虽然两国没有接战,可是谁都清楚,两个庞大的国家在太平洋这个史无前例的战场上面,将会爆发一场让人难以想象的战争,这么一场战争之中,在美国看来,应该想尽千方百计的削弱对方,而不是如同中国这样,居然还资敌。
对于中国,佩服之中带着一点的疑惑,为什么中国拥有这么强大的机器生产能力,而发动机这个即便是制作成载重卡车,都可以增强美国人实力的东西,为什么,就能够轻而易举的落入到美国人的手中。
中国当然不是资敌,如果说这一批发动机,是类似于后世主战坦克的柴油发动机,1500马力的那种,中国肯定严防死守,可是这些,只是民用发动机,在中国的大小道路上面,不停的跑着,都是这样的发动机,而且中国的武器库之中,有无数能够对付他的武器,怎么可能不出口,出口的话,可以获得十倍,甚至是十几倍的利润,有这笔钱,无论是研发,还是投入到武器装备之中,都是最佳的选择。
位置不一样,眼光不一样,处理问题的方法,也会截然不同,中国考虑的是如何的坑美国一把,让他们花费更多的钱,装备更差的武器,美国却感觉,这些已经是他们见过最好的,虽然知道中国哪里也有,可是自己才100出头,对方都180了,差了40%的性能,这个无法逾越,就只能够捏着鼻子认了。
况且,此时此刻,美国人不能想太多,连中国人的小弟日本人都没有干掉,更别说挑战中国人,他们能够依靠的,就是在继续确定日本的防线,没有火箭炮的情况下,用坦克突袭,新购买的发动机,还在海上飘着,他们就必须要准备了,以目前美国所拥有的全部的坦克,必须提前的送到阿拉斯加,在日本人没有反应过来,给予日本人沉重的一击,不说拿下整个阿拉斯加,最起码给日本人造成沉重的打击。
只要目前日本没有准备大量火箭筒,他们的计划就很有可能成功,从中国方面,运输火箭炮到阿拉斯加,最快的速度,也需要半个月的时间,只要坦克运上去,别说半个月,七天时间已经足够用了,足够他们突破大部分的防线,歼灭大部分的军队,只要朱诺的防线破坏大半,军队大量受损,接下来美国将会拥有战场主动权,甚至彻底杜绝失败的可能性。(未完待续。)
在目前,战争如火如荼之中,突然增加了这么一个订单,对于中国的秘密渠道来说,也不是一个小数目,超过亿美元的庞大数字,即便是订单本身,都拥有庞大的利润,工业产品,这一台发动机在加工成发动机之前,它不过是铝,铁,还有各种金属和其他的材料,总的成本高能够高到什么地方,可是从钢铁加工成机器,它的附加值就增加了,这代表着商品增值的过程,加上之前中国出口这种大吨位的发动机的时候,价格已经提升到之前十上面,总的来说,这3万台,绝对是的中国除了轻工产品,药品之外,利润最高的产品之一,而且生产他并不困难。
中国也不知道,美国想要干什么,难不成是重新组建坦克部队,这可能性不大,如果真的这样的话,中国一定会笑醒,火箭筒的出现,已经证明了坦克无法成为陆军攻坚的箭头,除非坦克的速度和防护能力再上升几个台阶,依靠着从中国进口的发动机,无法提供更高的防护度和速度,跟战舰同样,火力防护速度是坦克的平衡点,要想同时做到,发动机就是关键,没有一个合格的发动机的,这不可能。
更别说中国还有比火箭筒更加出色的武器,庞大的战略轰炸机群,在庞大的轰炸机群之下,就算是中国完全超越这个时代,甚至一定程度上面,超过二战档次的坦克,碰上中国的战略轰炸机群也会歇菜,空军和陆军,这是两个不同位置上面的武器,空军天生克制陆军,在没有足够防空,甚至是没有战斗机护航的装甲部队,在任何时候,碰上优势的空军,就只能够期待这个空军没有携带足够的弹药,一旦这方面没有问题,那么这个装甲力量就完蛋了。
正是因为这样,中国才不在意,只要价格满意,又是黄金或者是硬通货来付账,保证利润就好了,至于美国人想要干什么,那就没什么关心了,不组建装甲部队的话,或许是为了组建车队,方便美国本土的后勤补给。
这一点就凸现出来中国没有了美国本土的第一手情报的弊端,很多东西都是从德国方面转过来的,因为情报要在德国方面过一遍手,德国未必一定会在重要事情上面,瞒中国一手,可是必要的梳理肯定要进行的,殊不知道这样的梳理,往往会把最重要的情报给梳理掉了。
双方分析情报和调查信息的方向不同,中国已经走上了重点和广域相结合的道路,甚至大部分的重要信息,都是从日常生活之中的点点滴滴之中分析总结,这样效率更高,准确性也更高,不过需要计算和分析的力量相当的庞大,也就是中国使用了计算机和情报分析等正确的方法才能够成行的,而德国还是直接获取情报这么一个办法,一定程度上面,是比较适合这个时代的选择。
前者比后者,缺少了时效性,有很多时候,往往是时过境迁了,才会有情报总结出来的,可是跟后者相比,前者更加的准确,甚至能够分析出,敌国都不一定知道的危机,大范围的数据是最难作假的,而直接的情报,不管是情报人员叛变,或者是敌国挖坑,都会有不真实的情况,甚至就是为了调动这边做出的,这样需要判断真假也很困难。
两国不同的现状,德国方面转过来的信息,数量相对于德国搜集的就梳理一层,最少少了9成以上,而两国情报收集的重点,也让中国需要的情报缺失太多,目前对于美国的情报搜集,只是一个聊胜于无,不至于让中国对于美国一无所知而已。
正因为没有第一手的资料,很多的东西收集的,也都是浮光掠影的,这种情况之下的,没有明晰的判断,在得到了美国人在加大的汽车产业的时候,只是认为,美国可能为了加强后勤运输,弄一些载重汽车回去的,加强后勤运输量。
这件事情,就这么一晃过去了,即便后来,发现了的美军的真正意图,也没有多少关系,毕竟,这些是陆地作战武器,中美之间的争端,会在太平洋开启,而不是陆地上面,吃亏也是日本人吃亏,中国扶植日本,只是为了给美国添堵,至于美国胜利还是日本胜利,对于中国来说,都没有太大的关系。
日本已经移民4000万到了阿拉斯加,日美之间就没有任何调和的可能,日本胜利了,就可以蚕食的加拿大,弄得加拿大和美国永无宁日,美国胜利了,一个打烂的阿拉斯加,近4000万怀着仇恨,带着疯狂精神的日本人散落在阿拉斯加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甚至为了给日本加把火,把中国缴获的,还有之前收缴的破烂武器,都给送到了日本,别管什么时候的步枪,步枪总数超过1500万,还有大量的枪支弹药。
武装农民虽然不是正规军的对手,可是在游击作战和复杂地区,将会成为一个胶皮糖一样的存在,会彻底的把美国人拖入到战争的泥潭之中,不让他们把力量全部展现出来,这对于中国来说,已经够了。
美国人相当有诚意,定金是用黄金付账,这样的诚意已经奠定了这么一个交易的基础了,又不是什么稀缺的物资,180马力的发动力而已,又不是中国大功率发动机之中最顶尖的,哪怕是民用发动机,大马力340马力的汽油发动机和420马力的柴油发动机,这些都在中国的各种高速公路上面不停的奔行着,3万台发动机这个总数虽然多,当战略方向向他倾斜了之后,最多一周的时间,就调整出来,在美国人的期盼之中,送到了美国。
当3万台发动机到位之后,美国人才算是松了一口气,他们还真的怕中国卡一下,对于国与国之间,还真的没有多少秘密,之前英美订购5万套的发动机,对应5万辆坦克对于德国的突然袭击,还能够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还能不清楚,秘密渠道只是一个半公开的秘密,稍稍注意一点,是谁订购的就知道了,整个世界上,有能力订购的,也就只有这么多的国家,再加上一些排除,美国就呼之欲出了。
现在,中国跟美国之间,已经是战争状态了,虽然两国没有接战,可是谁都清楚,两个庞大的国家在太平洋这个史无前例的战场上面,将会爆发一场让人难以想象的战争,这么一场战争之中,在美国看来,应该想尽千方百计的削弱对方,而不是如同中国这样,居然还资敌。
对于中国,佩服之中带着一点的疑惑,为什么中国拥有这么强大的机器生产能力,而发动机这个即便是制作成载重卡车,都可以增强美国人实力的东西,为什么,就能够轻而易举的落入到美国人的手中。
中国当然不是资敌,如果说这一批发动机,是类似于后世主战坦克的柴油发动机,1500马力的那种,中国肯定严防死守,可是这些,只是民用发动机,在中国的大小道路上面,不停的跑着,都是这样的发动机,而且中国的武器库之中,有无数能够对付他的武器,怎么可能不出口,出口的话,可以获得十倍,甚至是十几倍的利润,有这笔钱,无论是研发,还是投入到武器装备之中,都是最佳的选择。
位置不一样,眼光不一样,处理问题的方法,也会截然不同,中国考虑的是如何的坑美国一把,让他们花费更多的钱,装备更差的武器,美国却感觉,这些已经是他们见过最好的,虽然知道中国哪里也有,可是自己才100出头,对方都180了,差了40%的性能,这个无法逾越,就只能够捏着鼻子认了。
况且,此时此刻,美国人不能想太多,连中国人的小弟日本人都没有干掉,更别说挑战中国人,他们能够依靠的,就是在继续确定日本的防线,没有火箭炮的情况下,用坦克突袭,新购买的发动机,还在海上飘着,他们就必须要准备了,以目前美国所拥有的全部的坦克,必须提前的送到阿拉斯加,在日本人没有反应过来,给予日本人沉重的一击,不说拿下整个阿拉斯加,最起码给日本人造成沉重的打击。
只要目前日本没有准备大量火箭筒,他们的计划就很有可能成功,从中国方面,运输火箭炮到阿拉斯加,最快的速度,也需要半个月的时间,只要坦克运上去,别说半个月,七天时间已经足够用了,足够他们突破大部分的防线,歼灭大部分的军队,只要朱诺的防线破坏大半,军队大量受损,接下来美国将会拥有战场主动权,甚至彻底杜绝失败的可能性。(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