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二章 T-12
ps:看《钢铁时代》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小说的更多建议,关注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qdread即可),悄悄告诉我吧!怀着这样的奇怪,杨元钊在进入到了研究基地之后,直接的前往坦克研发中心,他来到达尔罕一方面是来庆祝新式jeep的诞生,另外一方面,也想要来看看,这个坦克到底是怎么了,为什么在他看来,已经把该解决的都给解决了,还依然会出现问题,到底要多长时间,才能够出现样车。
坦克实验室,相对于所有的实验室,是防卫最严密的,这里不但集中了西北在柴油机上面的精华,也集中了火炮,动力,钢铁,材料上面的精华,所有的最新材料,几乎都是第一时间用在了这里,整个警卫团最精华部队也集中到这里。
哪怕杨元钊作为西北第一人,拥有特别的通行证,必要的检查也必须要做,甚至在其中还换了两次车,内部和外部的车辆都不通用,组建检查的严格,经过了十几道手续,差不多花费了一个半小时的时间,杨元钊终于进入到了坦克实验室之中,实验室的负责人叫吴天喜,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山西人,曾经家境富裕,从小学习西学,最后留学到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学的正是机械设计,在1910年回国,因为家族算的上是杨氏家族的附属家族,第一时间被推荐到了杨元钊的面前。
能够有一个机械工程师,对于杨元钊来说,也是一件极好的事情。吴天喜在出身和履历上面,绝对是值得信任的,也因此成为了坦克实验室的主导者,一直以来也做的不错,底盘上面的突破。也是他主导的,这也是最大的成绩。
“把样车的数据,还有研究的进展拿过来吧!”杨元钊没有多说什么,可是吴天喜知道,他赶紧的把所有的资料都给拿了出来,摆放在第一位的。当然是底盘了。翻开报告,杨元钊不由得点点头,底盘是坦克的各项之中,发展的最快的一个,跟两个月之前相比。底盘又向前大大进行了一步,已经相对比较成熟的底盘,在430马力大功率柴油机的推动之下,拥有了更强的动能,机械传动和动能使用上面,比之前提升了1.57%,看起来不起眼,却是在原有的高度上面又提升的。这样整车的性能原则上面又提升了,最高的时速,在23吨的情况下。可以保持在50公里以上。
这恐怕是最好的消息了,杨元钊也明白,为什么吴天喜会把这个放在最上面,这也证明了他们2年的时间不是混日子,他很清楚的知道,底盘上面。走过了多少的艰难,从最开始的200马力到现在。甚至连利用率上面,都提升了快一倍。可以说,这个底盘,已经不会比t34低多少了,甚至同样马力的情况下还更高。
看完了这个,杨元钊的心情不但没有高兴,反而更加的提了起来,如此出色的底盘,没理由弄不出来一个坦克,弄个好的,相当于t34的那种不容易,杨元钊也没打算,西北在第一时间,就是t34的标准啊,最起码要一个成品出来啊。
接下来,仔细的看着其他的部分,特别是整车系统,火炮等等,他终于发现问题了,原来问题不是出在坦克研究小组的身上,是出在他的身上,当时他绘制坦克图纸的时候,曾经随口的提了一下模块化,就是用坦克的底盘,模块化自走火炮,火箭炮,甚至是防空炮等等,当时说的时候,只是无心一说,并没有在意,也不是要提要求,只是一个感慨,但是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这玩意听起来也非常的方便,战斗力超群,包括吴天喜在内,就真的把这个作为最高指示了,分开研究,各方面都有不错的成果,可是整合起来,却有些困难,这么长时间才一无所获。
杨元钊叹息一声,模块化,那是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才逐步的发展起来的,在数控机床和精度加工达到了一定时候的情况之下,才完成的,不但是坦克,普通的枪支也从单一的属性进展为了枪族,这对于后勤,对于现代化的指挥有着巨大的作用。
是好东西不假,但是超越这个时代太多了,哪怕有明确的指示,也不可能完成的,别的不说,就是加工能力上面,对于这个时代而言,就是一个天堑,这不是解决不解决的问题,这是根本就解决不了的问题的。
杨元钊郁闷的半天,还好他来看了,否则,坦克就真的是走到了死胡同了,他之前还在想,到底是什么制约了坦克的发展,现在看来,真的是多虑的,坦克的各个组件已经没有问题了,只要不考虑模块化,估计两三天之内,就会有一个样车出来,一切都是现成的。
把吴天喜找来,吴天喜的头低的低低的,根本就不敢看杨元钊的脸,杨元钊对于坦克的重视,他当然清楚,一直都没有进展他也很无奈,无数的东西整合到一台东西上,哪怕他有些创意,也无从解决,只好低头来听杨元钊的训斥。
不过让吴天喜没想到的是,杨元钊没有直接的训斥,居然主动的承认是他的问题。吴天喜听了半天,没怎么的听明白,但是有一句听明白了,就是以现有的水平的,不考虑什么模块化的问题,先弄出来一个坦克出来,几个基本的,要有88毫米火炮,7毫米高射机枪,剩下的,可以随意,不用刻意的考虑模块化,甚至连军用的方便都不用考虑。
这么简单,作为这一项工程的主导者,各方面的一切进度,都在他的掌握之中,底盘获得的突破是最大的。可以说是势如破竹,至于其他的方面,火炮也不错,掺入了特殊的炮钢之后,火炮能够承受的膛压和耐磨性能上面。极为的出色,射速也相当的快,钢板,因为是最新的钨合金,不知道其中掺杂了什么材料,整体的性能是掺碳钢板3倍以上。用他制作炮塔,重量上,并没有很大的增加,这些已经能够整合在一起了。
杨元钊的指示当然是最高指示了,不用去管模块化了的。抛开一些不太适合的东西,只是弄一个整车,这容易,类似的整车的设计,在吴天喜这里不少,不过是不太适合模块化而已,直接开动,把电焊弄过来。开始装备的,短短的2天时间,一个大型的钢铁怪物出现在了杨元钊的面前。因为画图的关系,杨元钊的画图是根据曾经看到的坦克,这其中,最多的就是中国坦克了,见得多的59等,基本上是脱胎于苏制。这个玩意也很像是t34,重量上面比t34要轻一点。空载达到了23.4吨,拥有45毫米的均值装甲。以倾斜的方式布置,因为合金钨性能,要超过普通的装甲,故而45毫米的均值装甲的防护能力,要超过t34的掺碳表面硬化装甲,防护能力几乎比得上二战的主流重型坦克的,至于速度,更是出色,西北在发动机和传动装置上面的出色,让它的整车速度在公路上面,可以达到55公里每小时,即便是战场非公路的环境,也可以达到30公里左右,这对于一个20多吨的大家伙来说,非常的出色。
杨元钊没想到,只是稍稍的提点,就得到了这么一个怪物,他也有些吃惊研究所的研发能力了,特别是在另外一份报告之中,有一个110毫米以上的自走火炮的计划,也基本上是得到了验证了,等于一次性得到了两款坦克的设计方案。
仔细想想,这也没什么,t34是第一辆安装上柴油机的坦克的,它的大致形状,也被他画出来了,大部分是参考59和t72,性能上更加的出色的,包头因为一体机和杨元钊的关系,在发动机上面,已经超越了这个时代,只要他想,甚至可以达到20世纪的七八十年代的重型发动机的水平,不用小马拉大车,是大马拉小车,在设计上面,有些不足的地方,也会被强大的性能和动力所掩盖,这些东西有因为研究人员两年的潜心研究,全部都是成熟的。
坦克终于研究成功了,接下来推动量产,则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甚至是量产之后坦克的性能,会比现在有一定的降低,因为实验室都是使用的最好的材料和最好,真正的进入到大规模生产的阶段,不可能用这么好的,比如高性能的合金钨,这只能够通过一体机来生产,不过白云鄂博钢铁总厂,在威廉姆斯实验室的支持下,有代价的获得了克虏伯的一些的资料,不是最新的,最早也是5年前的,再加上杨元钊后世的眼光和一体机的对比,选择的新式的表面硬化工艺,可以在表面硬化25%的情况下,达到同等钢甲45%的程度,硬度上面,基本达到了目前的合金钨的7成左右,至于发动机和其他的,改变也不少,不同程度有7成左右降幅,但是饶是如此,生产出来的整车,在防护性能上,也会超过的t34,攻击力也超过,88对76.2,唯一差别的,就是火炮的射速,整车的速度和突击能力
一款划时代的武器诞生了,杨元钊还是按照习惯,命名它为坦克,因为是12年样车完成,按照数字命名为t-12,这个后世被称为屠戮者的坦克t-12就诞生了,在未来更大规模的一战之中,t-12跟西北的另外一种武器一样,被称为无解的武器。(天上掉馅饼的好活动,炫酷手机等你拿!关注起~點/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qdread即可),马上参加!人人有奖,现在立刻关注qdread微信公众号!)(未完待续)
坦克实验室,相对于所有的实验室,是防卫最严密的,这里不但集中了西北在柴油机上面的精华,也集中了火炮,动力,钢铁,材料上面的精华,所有的最新材料,几乎都是第一时间用在了这里,整个警卫团最精华部队也集中到这里。
哪怕杨元钊作为西北第一人,拥有特别的通行证,必要的检查也必须要做,甚至在其中还换了两次车,内部和外部的车辆都不通用,组建检查的严格,经过了十几道手续,差不多花费了一个半小时的时间,杨元钊终于进入到了坦克实验室之中,实验室的负责人叫吴天喜,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山西人,曾经家境富裕,从小学习西学,最后留学到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学的正是机械设计,在1910年回国,因为家族算的上是杨氏家族的附属家族,第一时间被推荐到了杨元钊的面前。
能够有一个机械工程师,对于杨元钊来说,也是一件极好的事情。吴天喜在出身和履历上面,绝对是值得信任的,也因此成为了坦克实验室的主导者,一直以来也做的不错,底盘上面的突破。也是他主导的,这也是最大的成绩。
“把样车的数据,还有研究的进展拿过来吧!”杨元钊没有多说什么,可是吴天喜知道,他赶紧的把所有的资料都给拿了出来,摆放在第一位的。当然是底盘了。翻开报告,杨元钊不由得点点头,底盘是坦克的各项之中,发展的最快的一个,跟两个月之前相比。底盘又向前大大进行了一步,已经相对比较成熟的底盘,在430马力大功率柴油机的推动之下,拥有了更强的动能,机械传动和动能使用上面,比之前提升了1.57%,看起来不起眼,却是在原有的高度上面又提升的。这样整车的性能原则上面又提升了,最高的时速,在23吨的情况下。可以保持在50公里以上。
这恐怕是最好的消息了,杨元钊也明白,为什么吴天喜会把这个放在最上面,这也证明了他们2年的时间不是混日子,他很清楚的知道,底盘上面。走过了多少的艰难,从最开始的200马力到现在。甚至连利用率上面,都提升了快一倍。可以说,这个底盘,已经不会比t34低多少了,甚至同样马力的情况下还更高。
看完了这个,杨元钊的心情不但没有高兴,反而更加的提了起来,如此出色的底盘,没理由弄不出来一个坦克,弄个好的,相当于t34的那种不容易,杨元钊也没打算,西北在第一时间,就是t34的标准啊,最起码要一个成品出来啊。
接下来,仔细的看着其他的部分,特别是整车系统,火炮等等,他终于发现问题了,原来问题不是出在坦克研究小组的身上,是出在他的身上,当时他绘制坦克图纸的时候,曾经随口的提了一下模块化,就是用坦克的底盘,模块化自走火炮,火箭炮,甚至是防空炮等等,当时说的时候,只是无心一说,并没有在意,也不是要提要求,只是一个感慨,但是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这玩意听起来也非常的方便,战斗力超群,包括吴天喜在内,就真的把这个作为最高指示了,分开研究,各方面都有不错的成果,可是整合起来,却有些困难,这么长时间才一无所获。
杨元钊叹息一声,模块化,那是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才逐步的发展起来的,在数控机床和精度加工达到了一定时候的情况之下,才完成的,不但是坦克,普通的枪支也从单一的属性进展为了枪族,这对于后勤,对于现代化的指挥有着巨大的作用。
是好东西不假,但是超越这个时代太多了,哪怕有明确的指示,也不可能完成的,别的不说,就是加工能力上面,对于这个时代而言,就是一个天堑,这不是解决不解决的问题,这是根本就解决不了的问题的。
杨元钊郁闷的半天,还好他来看了,否则,坦克就真的是走到了死胡同了,他之前还在想,到底是什么制约了坦克的发展,现在看来,真的是多虑的,坦克的各个组件已经没有问题了,只要不考虑模块化,估计两三天之内,就会有一个样车出来,一切都是现成的。
把吴天喜找来,吴天喜的头低的低低的,根本就不敢看杨元钊的脸,杨元钊对于坦克的重视,他当然清楚,一直都没有进展他也很无奈,无数的东西整合到一台东西上,哪怕他有些创意,也无从解决,只好低头来听杨元钊的训斥。
不过让吴天喜没想到的是,杨元钊没有直接的训斥,居然主动的承认是他的问题。吴天喜听了半天,没怎么的听明白,但是有一句听明白了,就是以现有的水平的,不考虑什么模块化的问题,先弄出来一个坦克出来,几个基本的,要有88毫米火炮,7毫米高射机枪,剩下的,可以随意,不用刻意的考虑模块化,甚至连军用的方便都不用考虑。
这么简单,作为这一项工程的主导者,各方面的一切进度,都在他的掌握之中,底盘获得的突破是最大的。可以说是势如破竹,至于其他的方面,火炮也不错,掺入了特殊的炮钢之后,火炮能够承受的膛压和耐磨性能上面。极为的出色,射速也相当的快,钢板,因为是最新的钨合金,不知道其中掺杂了什么材料,整体的性能是掺碳钢板3倍以上。用他制作炮塔,重量上,并没有很大的增加,这些已经能够整合在一起了。
杨元钊的指示当然是最高指示了,不用去管模块化了的。抛开一些不太适合的东西,只是弄一个整车,这容易,类似的整车的设计,在吴天喜这里不少,不过是不太适合模块化而已,直接开动,把电焊弄过来。开始装备的,短短的2天时间,一个大型的钢铁怪物出现在了杨元钊的面前。因为画图的关系,杨元钊的画图是根据曾经看到的坦克,这其中,最多的就是中国坦克了,见得多的59等,基本上是脱胎于苏制。这个玩意也很像是t34,重量上面比t34要轻一点。空载达到了23.4吨,拥有45毫米的均值装甲。以倾斜的方式布置,因为合金钨性能,要超过普通的装甲,故而45毫米的均值装甲的防护能力,要超过t34的掺碳表面硬化装甲,防护能力几乎比得上二战的主流重型坦克的,至于速度,更是出色,西北在发动机和传动装置上面的出色,让它的整车速度在公路上面,可以达到55公里每小时,即便是战场非公路的环境,也可以达到30公里左右,这对于一个20多吨的大家伙来说,非常的出色。
杨元钊没想到,只是稍稍的提点,就得到了这么一个怪物,他也有些吃惊研究所的研发能力了,特别是在另外一份报告之中,有一个110毫米以上的自走火炮的计划,也基本上是得到了验证了,等于一次性得到了两款坦克的设计方案。
仔细想想,这也没什么,t34是第一辆安装上柴油机的坦克的,它的大致形状,也被他画出来了,大部分是参考59和t72,性能上更加的出色的,包头因为一体机和杨元钊的关系,在发动机上面,已经超越了这个时代,只要他想,甚至可以达到20世纪的七八十年代的重型发动机的水平,不用小马拉大车,是大马拉小车,在设计上面,有些不足的地方,也会被强大的性能和动力所掩盖,这些东西有因为研究人员两年的潜心研究,全部都是成熟的。
坦克终于研究成功了,接下来推动量产,则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甚至是量产之后坦克的性能,会比现在有一定的降低,因为实验室都是使用的最好的材料和最好,真正的进入到大规模生产的阶段,不可能用这么好的,比如高性能的合金钨,这只能够通过一体机来生产,不过白云鄂博钢铁总厂,在威廉姆斯实验室的支持下,有代价的获得了克虏伯的一些的资料,不是最新的,最早也是5年前的,再加上杨元钊后世的眼光和一体机的对比,选择的新式的表面硬化工艺,可以在表面硬化25%的情况下,达到同等钢甲45%的程度,硬度上面,基本达到了目前的合金钨的7成左右,至于发动机和其他的,改变也不少,不同程度有7成左右降幅,但是饶是如此,生产出来的整车,在防护性能上,也会超过的t34,攻击力也超过,88对76.2,唯一差别的,就是火炮的射速,整车的速度和突击能力
一款划时代的武器诞生了,杨元钊还是按照习惯,命名它为坦克,因为是12年样车完成,按照数字命名为t-12,这个后世被称为屠戮者的坦克t-12就诞生了,在未来更大规模的一战之中,t-12跟西北的另外一种武器一样,被称为无解的武器。(天上掉馅饼的好活动,炫酷手机等你拿!关注起~點/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qdread即可),马上参加!人人有奖,现在立刻关注qdread微信公众号!)(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