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五节 黑色圣诞节
德国的工业生产能力恢复了,为什么人民生活仍然艰难呢。
因为他们的经济中的资金是通过借贷进入的,借来的钱是要还的,还要不断支付利润,最重要的是他们依然要制服巨额赔款,如果仅仅是借钱发展经济无可厚非,不过是给银行分享一部分利润而已,可是巨额赔款,加上债务利息,基本上就榨干了德国的工业利润,他们的积累从哪里来?
没有积累的工业,就会再次陷入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的境地。
德国现在的做法是不断的借钱,借更多的钱还旧债和支付借款,同时更新设备。
但万一借不来钱,就等于直接资金链断裂,还不了赔款,还不了债务,更新不了设备,经济直接崩溃。
但经过战后长期的痛苦的德国人,心理预期很低,非常容易满足,没有存款不怕,总算有了一个安稳的工作不是,能好好生活,他们也就满足了。
不过美国人没有那么容易满足,他们享受了太长久的富足,甚至从他们建国开始,就成了西方国家向往的梦想之地,是一个创造奇迹的地方。
这个富足的国家的人民,他们的心理预期可是非常的高的,如果要拿出一个底线的话,那就是人人家中都有一辆车,锅里有一只鸡,他们才能够满足。
在这种美好愿望的推动下,美国人疯狂的寻找着发财的机会,资本家玩命的开办工厂,银行家疯狂的发放贷款,普通老百姓没有那么多机会,老老实实打工又无法满足他们对财富的渴望,一部分人开始冒险进入股市投机。想要挣更多的钱。
尽管报纸上不是有冷静的人批评这种行为,许多经济学家都在提醒百姓投资有风险,可是他们的话不但被当成了耳旁风,还招来了一通冷嘲热讽。
很多人对这些冷静的经济学家批评说,人人都有致富的权力,穷人也有权力获得财富。
这么说的人呢。有的是出于朴素的道德感,他们认为穷人就是应该致富,有的则是股票经销商,他们恨不得菜市场的大妈们也成为他们的客户呢,而他们还真的实现了这个愿望,大妈们真的剩下菜钱投入了股市之中,然后一边看着高涨的股价,一边乐呵呵的算着自己赚了多少钱。
这是一种普遍乐观的态度,造成了全民炒股的风潮。“谁不入股市,谁就是傻子,注定一辈子发不了财”,这样的论调大有市场。
连高盛这样的犹太投资银行巨头,都忍不住在8月份冲入了这个市场。
29年之前的高盛,是一个相当保守的犹太投行,跟许多热衷于投机的犹太家族银行不同,高盛一般只投资于风险较小的工业界。身上带有浓厚的工业投资银行的标签。
可是高涨的股价,连银行界都开始盛行一句话“永远不要看空美国股市”的情况下。高盛还是按捺不住也一头扎进了华尔街这趟浑水之中。
在公司领袖威迪奥·凯琴斯的推动下,高盛引入了股票业务,成立高盛股票交易公司,在他狂热的推动下,高盛以每日成立一家信托投资公司的速度,进入并迅速扩张类似今天互助基金的业务。股票发行量短期膨胀1亿美元。公司一度股票由每股几美元,快速膨涨到100多美元,接着涨到了200多美元。
连高盛这样的专业投行都不能免俗,你怎么能让渴望着发财的老百姓束手束脚呢,所以每个人都红着眼想要杀进股市。压上自己所有的财产,退休金,甚至抵押房子,借贷,总之晚一步就感觉自己受到了莫大的损失。
非专业人士很容易对变幻莫测的金融市场产生一种诡异的感觉,其实抛开一切假象,这其实不就是一个行业而已,跟钢铁行业,房地产行业,在本质上没有任何不同。
美国人现在疯狂的将钱投入这个金融行业,就跟将钱大把的投向钢铁业,投向房地产,投向互联网没什么区别,唯一的作用是使这个行业催生出一个巨大的泡沫。
美国就是这种情况,28年以后,大量的投资者进入这个行业,其中包括高盛还有雷曼这样的巨头,泡沫不可遏制的出现了,与此同时,其他领域虽然也在扩张,但远没有金融业扩张的这么厉害,大家都在想着钱生钱,没人有兴趣投资于实业。
银行系统则助长和扩大了股市热潮,他们就像他们的后世子孙一样,擅长于搞出各种各样的金融衍生品,比如缴纳1美元的抵押金,就可以去买10美元的股票,另外那9美元显然都是股票经纪人从银行借来的。
造成的恶果是,不但没人愿意投资于实业,实业界的资金都更愿意投入股市了,因为在保证金制度下,投资者已经不太考虑借款利息了,只考虑能不能借到钱,能借到多少钱,在20%的股票信用借贷高息刺激下,洛克菲勒旗下的石油公司也更热衷于将巨额利润投入股票市场之中,而不是想着改良炼油技术。伯利恒钢铁公司将上亿美元的资金投入股市之中,连克莱斯勒汽车公司都投入了6000万美元。
疯狂的股市中,每天的交易量都达到500万股,超过了全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繁荣的股市,甚至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资金涌入,当然也包括美国破落的乡村。
非常讽刺的是,在美国战后大繁荣的情况下,他们的农业却在经历长久的萧条。
欧战之中,美国农业是大大的膨胀了一圈,可是战争结束之后,欧洲就对他们关上了市场的大门,法国、德国的士兵回到农村,恢复了他们自己的农业,连英国人都降低了进口美国粮食,第一他们的农业在恢复,第二加拿大的农业也像美国一样发展了起来。同时中东欧新du立的国家。也开始争夺美国的欧洲市场,让美国农业在大繁荣之中也始终在承受着萧条,大部分小农场都在负债经营。
华尔街的巨头们,根本就无心关心农业发展,在他们看来,农业已经是美国的夕阳产业了。他们更乐意将资金投向钢铁、汽车等飞速发展的工业领域。美国庞大的农村,只有靠一些小镇上的乡村银行提供贷款维持,跟美国的城市几乎处在不同的时空。
汤姆就是这样一个小农场主,他的小农场负债累累,农产品价格却一跌再跌,难以维持生计,而他却有三个孩子要养活,思虑再三,他终于下定决心。将农场抵押给了银行,然后进入城市寻找机会。
他来到了纽约,他发现这里讨生活真的容易了很多,你不需要有什么特殊技能,轻松就能找到一分工作,汤姆找到了一分听差的工作,给一个有钱的好人做跟班,日薪5美元。其中1美元用来支付房租,1美元购买食物。每天还能剩下3美元的结余。
但是汤姆不愿意就这么活着,他也想有一辆自己的汽车,汤姆会开车,在乡下他开过拖拉机,这时代的汽车跟拖拉机没多大区别。
他的老板是一个富裕的美国中层,给他想了一个好办法。让他去买股票。
他的老板真的是一个好人,汤姆将省下的钱都投进了股市里,短短一年时间,他的股票就翻了一倍,他竟然拥有了1000美元的资产。要知道他那100英亩的小农场,也才抵押了不过300美元。
觉得自己有了钱的汤姆,没有随便将股票变现,而是继续持有,他打算圣诞节的时候,卖一部分股票,然后买一辆车给自己,还要给妻子买一件漂亮的礼服,孩子的礼物也不能少,这需要一大笔钱,但是纽约聪明的银行家们帮汤姆解决了这个麻烦,因为他可以只支付很少一部分首付,就能先得到这些美好的商品,然后慢慢偿还那些债款,汤姆对自己偿还能力很有信心,因为高涨的股市会持续带给他财富的。
大概是抱着汤姆这种想法的人太多了,所以蒙哥马利·沃德百货公司这段时间的经营受到很大影响,从4月开始,就一直在下降,但是公司经理并不是很着急,因为市场依然很看好他们,沃德百货公司的股价已经升到了200美元,要知道一年多以前,他们的股价才不过120美元而已。
百货公司确信,等圣诞节到来的时候,那些吝啬鬼们一定会疯狂的涌入百货公司,将他们的货物一扫而空,就像去年圣诞节时那样。所以他们不但不担心卖不出去货物,而且囤积了一大批商品,打算大赚一笔。
繁荣中的人们都在等待圣诞节的到来。
可是他们并不知道,虚高的股价,是因为大量资本进入股市,将其推高而已,反应的并不是公司实际的价值。但持续涌入股市的资金,始终会有一个极限,当这个资本链条断裂的时候,就是一切都破灭的时候。
没人知道,汤姆更不知道,他终于等到了圣诞节,但汤姆还是没有舍得将他的股票变卖套现,因为他舍不得那些正在疯长的财富,他最后决定抵押了一部分股票,从银行中借到了100美元,这点钱显然不够他买汽车,但是足够给妻子买一件漂亮的裙子,给上中学的大儿子买一只漂亮的钢笔,给二儿子买一辆自行车,给小女儿买一只泰迪熊了。
汤姆一大早就到了百货公司,因为他担心购物的人太多,可没想到,他运气很好,今天这里的生意依然清淡,想象中来疯狂购物的人群没出现,即便来购物的顾客,也大都跟汤姆一样,削减了购买计划。
这对汤姆来说没有什么,甚至还感到幸运,很快就买到了自己想要买的货物。
可是这对百货公司来说,就不是什么好事了,沃德百货公司不但没有达到去年圣诞节的销售额,甚至压了一大半的货物。嗅觉灵敏的银行,立刻就嗅出百货公司出问题了,于是很快就上门来催讨债款。
同时股市上收到了消息,大家纷纷开始抛售百货公司的货物,沃德百货公司在圣诞节这一天,就跌破了180美元,这对他们真的是一个黑色圣诞节。
但是美国人还不知道,这不仅是百货业的黑色圣诞节,也是他们的黑色圣诞节,很快他们就发现,股价的跌势竟然没完没了。
大危机,爆发了!(未完待续。)
因为他们的经济中的资金是通过借贷进入的,借来的钱是要还的,还要不断支付利润,最重要的是他们依然要制服巨额赔款,如果仅仅是借钱发展经济无可厚非,不过是给银行分享一部分利润而已,可是巨额赔款,加上债务利息,基本上就榨干了德国的工业利润,他们的积累从哪里来?
没有积累的工业,就会再次陷入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的境地。
德国现在的做法是不断的借钱,借更多的钱还旧债和支付借款,同时更新设备。
但万一借不来钱,就等于直接资金链断裂,还不了赔款,还不了债务,更新不了设备,经济直接崩溃。
但经过战后长期的痛苦的德国人,心理预期很低,非常容易满足,没有存款不怕,总算有了一个安稳的工作不是,能好好生活,他们也就满足了。
不过美国人没有那么容易满足,他们享受了太长久的富足,甚至从他们建国开始,就成了西方国家向往的梦想之地,是一个创造奇迹的地方。
这个富足的国家的人民,他们的心理预期可是非常的高的,如果要拿出一个底线的话,那就是人人家中都有一辆车,锅里有一只鸡,他们才能够满足。
在这种美好愿望的推动下,美国人疯狂的寻找着发财的机会,资本家玩命的开办工厂,银行家疯狂的发放贷款,普通老百姓没有那么多机会,老老实实打工又无法满足他们对财富的渴望,一部分人开始冒险进入股市投机。想要挣更多的钱。
尽管报纸上不是有冷静的人批评这种行为,许多经济学家都在提醒百姓投资有风险,可是他们的话不但被当成了耳旁风,还招来了一通冷嘲热讽。
很多人对这些冷静的经济学家批评说,人人都有致富的权力,穷人也有权力获得财富。
这么说的人呢。有的是出于朴素的道德感,他们认为穷人就是应该致富,有的则是股票经销商,他们恨不得菜市场的大妈们也成为他们的客户呢,而他们还真的实现了这个愿望,大妈们真的剩下菜钱投入了股市之中,然后一边看着高涨的股价,一边乐呵呵的算着自己赚了多少钱。
这是一种普遍乐观的态度,造成了全民炒股的风潮。“谁不入股市,谁就是傻子,注定一辈子发不了财”,这样的论调大有市场。
连高盛这样的犹太投资银行巨头,都忍不住在8月份冲入了这个市场。
29年之前的高盛,是一个相当保守的犹太投行,跟许多热衷于投机的犹太家族银行不同,高盛一般只投资于风险较小的工业界。身上带有浓厚的工业投资银行的标签。
可是高涨的股价,连银行界都开始盛行一句话“永远不要看空美国股市”的情况下。高盛还是按捺不住也一头扎进了华尔街这趟浑水之中。
在公司领袖威迪奥·凯琴斯的推动下,高盛引入了股票业务,成立高盛股票交易公司,在他狂热的推动下,高盛以每日成立一家信托投资公司的速度,进入并迅速扩张类似今天互助基金的业务。股票发行量短期膨胀1亿美元。公司一度股票由每股几美元,快速膨涨到100多美元,接着涨到了200多美元。
连高盛这样的专业投行都不能免俗,你怎么能让渴望着发财的老百姓束手束脚呢,所以每个人都红着眼想要杀进股市。压上自己所有的财产,退休金,甚至抵押房子,借贷,总之晚一步就感觉自己受到了莫大的损失。
非专业人士很容易对变幻莫测的金融市场产生一种诡异的感觉,其实抛开一切假象,这其实不就是一个行业而已,跟钢铁行业,房地产行业,在本质上没有任何不同。
美国人现在疯狂的将钱投入这个金融行业,就跟将钱大把的投向钢铁业,投向房地产,投向互联网没什么区别,唯一的作用是使这个行业催生出一个巨大的泡沫。
美国就是这种情况,28年以后,大量的投资者进入这个行业,其中包括高盛还有雷曼这样的巨头,泡沫不可遏制的出现了,与此同时,其他领域虽然也在扩张,但远没有金融业扩张的这么厉害,大家都在想着钱生钱,没人有兴趣投资于实业。
银行系统则助长和扩大了股市热潮,他们就像他们的后世子孙一样,擅长于搞出各种各样的金融衍生品,比如缴纳1美元的抵押金,就可以去买10美元的股票,另外那9美元显然都是股票经纪人从银行借来的。
造成的恶果是,不但没人愿意投资于实业,实业界的资金都更愿意投入股市了,因为在保证金制度下,投资者已经不太考虑借款利息了,只考虑能不能借到钱,能借到多少钱,在20%的股票信用借贷高息刺激下,洛克菲勒旗下的石油公司也更热衷于将巨额利润投入股票市场之中,而不是想着改良炼油技术。伯利恒钢铁公司将上亿美元的资金投入股市之中,连克莱斯勒汽车公司都投入了6000万美元。
疯狂的股市中,每天的交易量都达到500万股,超过了全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繁荣的股市,甚至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资金涌入,当然也包括美国破落的乡村。
非常讽刺的是,在美国战后大繁荣的情况下,他们的农业却在经历长久的萧条。
欧战之中,美国农业是大大的膨胀了一圈,可是战争结束之后,欧洲就对他们关上了市场的大门,法国、德国的士兵回到农村,恢复了他们自己的农业,连英国人都降低了进口美国粮食,第一他们的农业在恢复,第二加拿大的农业也像美国一样发展了起来。同时中东欧新du立的国家。也开始争夺美国的欧洲市场,让美国农业在大繁荣之中也始终在承受着萧条,大部分小农场都在负债经营。
华尔街的巨头们,根本就无心关心农业发展,在他们看来,农业已经是美国的夕阳产业了。他们更乐意将资金投向钢铁、汽车等飞速发展的工业领域。美国庞大的农村,只有靠一些小镇上的乡村银行提供贷款维持,跟美国的城市几乎处在不同的时空。
汤姆就是这样一个小农场主,他的小农场负债累累,农产品价格却一跌再跌,难以维持生计,而他却有三个孩子要养活,思虑再三,他终于下定决心。将农场抵押给了银行,然后进入城市寻找机会。
他来到了纽约,他发现这里讨生活真的容易了很多,你不需要有什么特殊技能,轻松就能找到一分工作,汤姆找到了一分听差的工作,给一个有钱的好人做跟班,日薪5美元。其中1美元用来支付房租,1美元购买食物。每天还能剩下3美元的结余。
但是汤姆不愿意就这么活着,他也想有一辆自己的汽车,汤姆会开车,在乡下他开过拖拉机,这时代的汽车跟拖拉机没多大区别。
他的老板是一个富裕的美国中层,给他想了一个好办法。让他去买股票。
他的老板真的是一个好人,汤姆将省下的钱都投进了股市里,短短一年时间,他的股票就翻了一倍,他竟然拥有了1000美元的资产。要知道他那100英亩的小农场,也才抵押了不过300美元。
觉得自己有了钱的汤姆,没有随便将股票变现,而是继续持有,他打算圣诞节的时候,卖一部分股票,然后买一辆车给自己,还要给妻子买一件漂亮的礼服,孩子的礼物也不能少,这需要一大笔钱,但是纽约聪明的银行家们帮汤姆解决了这个麻烦,因为他可以只支付很少一部分首付,就能先得到这些美好的商品,然后慢慢偿还那些债款,汤姆对自己偿还能力很有信心,因为高涨的股市会持续带给他财富的。
大概是抱着汤姆这种想法的人太多了,所以蒙哥马利·沃德百货公司这段时间的经营受到很大影响,从4月开始,就一直在下降,但是公司经理并不是很着急,因为市场依然很看好他们,沃德百货公司的股价已经升到了200美元,要知道一年多以前,他们的股价才不过120美元而已。
百货公司确信,等圣诞节到来的时候,那些吝啬鬼们一定会疯狂的涌入百货公司,将他们的货物一扫而空,就像去年圣诞节时那样。所以他们不但不担心卖不出去货物,而且囤积了一大批商品,打算大赚一笔。
繁荣中的人们都在等待圣诞节的到来。
可是他们并不知道,虚高的股价,是因为大量资本进入股市,将其推高而已,反应的并不是公司实际的价值。但持续涌入股市的资金,始终会有一个极限,当这个资本链条断裂的时候,就是一切都破灭的时候。
没人知道,汤姆更不知道,他终于等到了圣诞节,但汤姆还是没有舍得将他的股票变卖套现,因为他舍不得那些正在疯长的财富,他最后决定抵押了一部分股票,从银行中借到了100美元,这点钱显然不够他买汽车,但是足够给妻子买一件漂亮的裙子,给上中学的大儿子买一只漂亮的钢笔,给二儿子买一辆自行车,给小女儿买一只泰迪熊了。
汤姆一大早就到了百货公司,因为他担心购物的人太多,可没想到,他运气很好,今天这里的生意依然清淡,想象中来疯狂购物的人群没出现,即便来购物的顾客,也大都跟汤姆一样,削减了购买计划。
这对汤姆来说没有什么,甚至还感到幸运,很快就买到了自己想要买的货物。
可是这对百货公司来说,就不是什么好事了,沃德百货公司不但没有达到去年圣诞节的销售额,甚至压了一大半的货物。嗅觉灵敏的银行,立刻就嗅出百货公司出问题了,于是很快就上门来催讨债款。
同时股市上收到了消息,大家纷纷开始抛售百货公司的货物,沃德百货公司在圣诞节这一天,就跌破了180美元,这对他们真的是一个黑色圣诞节。
但是美国人还不知道,这不仅是百货业的黑色圣诞节,也是他们的黑色圣诞节,很快他们就发现,股价的跌势竟然没完没了。
大危机,爆发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