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极品鉴定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48章 艺伎

    第448章 艺伎

    这拓片与拓印是紧密相联的,所谓的拓印就是把一张坚韧的薄纸事先浸湿,再敷在石碑上面,用刷子轻轻敲打,使纸入字口,待纸张干燥后用刷子蘸墨,轻轻地、均匀地拍刷,使墨均匀地涂布纸上,然后把纸揭下来,一张黑地白字的拓片就复制完成了,这种复制文字的方法,称之为“拓印”。它是将石刻或木刻文字,用纸、墨拍印出来,以便保存和传播的工艺方法。那这用来拓印的纸也就是拓片了。

    拓印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远在公元前两千年重要大事记载便已被镌刻于骨板或青铜亦有刻于砖瓦陶瓷木料玉石以保存文字及图像者,唯用于长篇碑文最多之质材当推石料。在若干为保存权威xìng著述而实行之大型计划中,以自公元605年起至1096年完成,将400余万言佛经镌刻于7137件石牌或石碑一事最具规模。在此之前,自公元175年至183年,儒家七经二十余万言已被刻于46面石碑之正反两面,以此为东汉学子学人和学官建立并保存了斯等著述之标准模板。嗣后六朝亦各有镌刻儒家经典之举,而以18世纪末之清朝总其大成。殿堂庙宇所在处之峭壁岩面,亦悉被用来镌刻巨型宗教语句。

    关于拓印术的起源,历史上没有记载,迄今为止说法不一,难以定论。大多数人认为,拓印术始于东汉熹平年间。但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即拓印术的出现肯定是在纸张发明之后才出现的,并且拓印方法起源甚古,且比雕版印刷早出现,在隋代文字的拓印技术已经很发达,这也说明了在这之前,拓印术就出现了。到了唐代,拓印术就与更发达了,不仅有民间进行拓印的作坊,而且zhèng fǔ的也专门成立了拓印的机构。

    骆天将这拓本放在灯光下照了一照,笑道:“果然是宋代的拓本。”

    陈平凡有意看看骆天的能耐,追问道:“为何?”

    骆天说道:“各个朝代的拓本,其特征都不尽相同,就拿明代来说吧,大多仿宋法,捶拓碑刻一般采用质地坚厚的纸,拓墨浓重。拓帖,一般用或黄或白sè的纸,拓墨浅淡或浓。除此之外,明代在拓墨方面,尚有捣煤和胶拓。俗称煤拓。这种煤拓法大多用于捶拓较大的碑刻,尤其适用于摩崖。”

    陈平凡连连点头:“没有错,那清代的呢?”

    “清初时期的拓本,沿袭明代拓法,几乎与明末拓相似,”骆天说道:“清朝以乾隆拓本为最jīng,其原因之一,因明朝遗留下一些好墨,乾隆时期,除了用极好的墨作原料外,又揉入明朝的墨。由于旧墨新笔,写出的字既光亮又乌黑。由于乾隆时期的墨超过元、明又极讲究拓法,故乾隆拓本十分jīng美。尤其是乾隆时期的墨,用作乌金拓,那是最为宝贵的。如《三希堂法帖》的初拓本,都是一些漆黑发亮的佳拓本。用这批初拓的最佳拓本,赏赐给一些大臣,也许有几十部或一二百部。捶拓时使用乾隆最好的墨,石面光滑,采取乌金拓,其拓本可谓光耀照人眼目。”

    陈平凡服气了,这才扯回到自己的拓片上:“那么我这一幅,为什么骆先生只是看了一眼,就知道它是宋代的呢?”

    “宋拓所用的好纸,在拓时是捶的而不是上下来回拓,灯光下反光时,可见字体笔画边缘呈立体感;这种拓可保持字的原状,不使字形走失。摩崖或较大的碑碣就不能捶而是拓。宋拓在拓工上还有一道工序:即在拓本上刷上川蜡,由此可见白sè痕迹。”骆天说道:“刚才我对着灯光看,就是想看看字体笔画边缘到底有没有立体感。”

    “我愿再听赐教。”陈平凡的样子立刻恭敬起来:“怪不得你能让《大玩家》连番采访了,果然不同凡响。”

    “哪里,哪里,其实比我强的人大有我在,比如黄立德老师,那可是我的大前辈了。”骆天继续说道:“jīng美的宋拓本,可谓是价格连城。就是那宋代的黄庭坚说曾经说过:“孔庙虞碑贞观刻,千两黄金那购得。’现在全国遗存下来的宋拓本为数不多,但总数要超过唐拓本,这些传世的宋拓本中,一般来说帖多碑少,碑中以汉、唐碑居多,尤其是唐碑更多,陈先生这一幅拓本,就是拓印的唐碑。”

    “那宋拓本的作伪?”

    “将一些新拓本,用好纸好墨拓出,用蒸薰法也就是烟薰加工作旧。具体的作法,就是在纸上刷上黄褐sè,再经蒸后,放在cháo湿之处,使其发霉,成霉霜,再经通风,使cháo气吸干。通过以上几道手术,就加工成宋拓的模样。再经装裱,加上外套,用宋或明锦加以装潢,这就可充当宋拓,至于如何识别,就是我刚才所讲的方法了。”

    陈平凡连连点头:“太好了,太好了,今天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我这宋拓片就拜托了。”

    伦特先生虽然不懂中文,可是看两人的样子,估计着这拓片也是不一般的东西了,也笑逐颜开了,这一番折腾下来,总算是把这事情给解决了,陈平凡感谢骆天这么客观评价他的拓片,伦特先生也谢他解决了这件事情,让公司又多了一件不一般的拍品,骆天对于这些应酬的话却有些疲累了,这么些天来,他太想轻松一下了。

    送走了陈平凡,骆天本以为可以轻松一下了,没有想到的是,司忍又找上门来了,他在前台给自己留了话,要邀请自己去看艺伎表演,骆天一个头变做两个大,他实在是不想再应酬了,可是,这不去,能行吗?

    骆天只有再去和师父打了一声招呼,交代洪洛照顾下自己的师父,自己则准备一个人出门,到了约定的时间,骆天一走出酒店的大门,就有车来接他了,骆天钻进车里,看到司忍已经坐在里面了,司忍说道:“想着你要走了,今天晚上就当给你送行了吧?”

    司忍看着骆天疲累的脸sè:“我以前从来没有在你脸上看到过这种表情,哪怕你在东京冒着被杀的危险时。”

    这是旧话重提了,骆天有些尴尬,不过司忍能够主动提起,那他就已经不放在心上了:“铃木先生他是一个厉害的人物,能与这样的强手对抗,我不敢不打起jīng神来,可惜……”

    “可惜他的野心太大了,他不应该想要取代我,更不应该想着自立门户。”司忍把玩着手指上的大宝石戒指,那是一颗闪耀的绿宝石戒指,十分耀眼:“我不能忍受背叛。”

    这话凉嗖嗖地,虽然此时的司忍笑容满面,对自己十分亲切,可是这是在不背叛他,或是与他有重大的利益纠纷时才会有的情景,眼前这个男人,手上曾经沾过多少人的鲜血?骆天在心中提醒自己,与这样的人打交道时,一定要小心,千万不要触犯他们的雷区,自己马上要离开rì本了,可再不能像上次一次要在将军的庇护下仓促离开了。

    “夜sè下的东京总给我一种错觉,每个人都有足够的时间挥霍,大家不用去想明天以及将来,今夜就是一切,这样的rì子挺不错的。”司忍望向窗外,突然发了一番感叹。

    骆天在这话里听到了寂寞,高高在上的司忍同样承担着责任,外忧内患都在困扰着他,山口组的规模是很大,可是摊子越大,麻烦也越多,这是成正比的,他也会累,他冷血,他有谋略,可终究是一个普通人,作为普通人的他也想发发牢sāo,他选择在自己面前,因为自己不是山口组的人,因为自己马上要离开了,听到的这番话,也会随之带走。

    骆天看向窗外,外面的确是灯红酒绿,街上的男女都十分时髦,每个人脸上带着轻松的笑容,嬉笑打闹,若是亲昵地拥在一起,白天的忧愁好像在夜间就完全消释了,对于司忍来说,此刻也一样,他笑着说道:“夜晚总是能让人平静,真是一种奇怪的事情。”

    “是啊,我有的时候也会想,我们会不会生活在一座城市里,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有人正盯着我们的一举一动,我们只是别人的玩偶,我们所算计的,所失望的,一切都只是一出闹剧,哄人高兴,哈哈,你说,这样是不是很有趣。”

    骆天有些吃惊:“原来这种想法是不分国界的,小时候我经常这么想,所以那时候会突然抬头看天,有时候就真的能够看到像人脸的云朵,自己就会惊喜大半天,不过到了晚上的时候,又觉得很恐惧,捂着被子不敢把头露在外边。”

    司忍因为骆天的话十分开心,他不知道的是这绝不是骆天为了迎合他说的话,这是他小时候的亲身经历,两个人在路上聊得十分开心,一点也没有察觉车子已经停在了一家艺馆前面,司机回头提醒司忍,两人这才知道,要下车了。

    这是一家在东京很有名的艺馆,在艺伎业从艺的女伎大多美艳柔情,服饰华丽,知书识礼,尤擅歌舞琴瑟,主业是陪客饮酒作乐。艺伎业是表演艺术,不是卖弄姿sè,更不卖身。不过,这里面包含着男欢女乐的成分,所以称之为艺伎。艺伎雅而不俗之处,不仅在于它与jì有别,而且在于它的不滥,不相识的人很难介入,大都是熟人或名士引荐。艺伎大多在艺馆待客,但有时也受邀到茶馆酒楼陪客作艺。

    rì本艺伎(geisha)产生于17世纪的东京和大阪。最初的艺伎全部是男xìng,他们在jì院和娱乐场所以演奏传统鼓乐、说唱逗乐为生。大约1750年左右,出现了第一个女艺伎。18世纪中叶,艺jì职业渐渐被女xìng取代,这一传统也一直沿袭至今。

    艺伎并非jì女。艺伎(geigi)是一种在rì本从事表演艺术的女xìng。除为客人服侍餐饮外,很大一部分是在宴席上以舞蹈、乐曲、乐器等表演助兴。她们的交易是满足男人们的梦想——享乐、浪漫和占有yù。通常与她们交易的,都是上层社会有钱有势的男人。在昂贵的餐厅和茶舍里,谈论生意的男人们喜欢请一位艺伎相伴,为他们斟酒上菜,调节气氛,而这最少也要花费1千美元。今天,仍有少数女xìng抱着浪漫的幻想以及对传统艺术的热爱加入艺伎行业。但在过去,艺伎是一个终身职业,必须女承母业。二战以前,绝大部分艺伎是为了生计,被迫从事这一职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