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北京,是英雄冢 求月票
圆明三园之内,山环水绕,一片宁静。
香港济世大学副校长,法国传教士特里戈跟着一个太平天国的检点在山石小径当中穿行,到处都是无声疾行的女官和太监。前者是东殿属官,后者都是圆明园的太监——不知出于何种心态,道光皇帝并没有下令圆明园的太监撤进北京城,更没有下令焚毁这座美仑美奂的万园之园,而是把它完整地留给了太平军。当然,圆明园里面的宫女早就撤往盛京了。满清的宫女都是旗人,大部分来自所谓的“包衣人”,他们也是旗人的一部分,只是身份不如满、蒙八旗那么尊贵。不过总归是在旗的,所以大部分宫女都和北京的“包衣人”一起,退往关外了。即使留在京师的,也都进了北京城。
特里戈修士一边行走,一边四下张望,这份富贵气氛,比起法兰西的宫廷犹过而无不及。朱济世在广州的王宫和这里相比,建筑就是个小窝棚。
除了富贵,特里戈修士还感觉到这座皇家园林里面到处都弥漫着欢快的气息。这里所有的人都相信,太平天国得天下了!
不知走了多久,当特里戈修士感到腿脚都有些酸痛的时候,才来到一处建筑之前。抬头一看,就发现一组“巴洛克”风格的西洋建筑,不过也糅合进了不少中式园林的建造风格,到处装点着雕刻和人工喷泉,极为精美。
东王杨秀清现在就住在这里?
“仔细失仪!见了东王一定要叩拜行礼,口称九千岁!”那位引特里戈修士前来觐见的东殿官员用特里戈修士很难听懂的客家话大声提醒。说着就往一栋西式洋楼里面快步走去,特里戈想要跟上去。站在门口的两个配着腰刀的守卫已经拦在他跟前了。
他怔了一下。眉头才拧起来。就听见那位东殿官员喊了一句:“东王九千岁宣洋兄弟特里戈觐见……”
……
上海,远东饭店,大明天子行在。
“王上,英国驻满清公使阿礼国今天早上乘坐‘威理士厘’号战列舰离开上海北上了。”
一个御书房的秘书官悄没声的出现,汇报了锦衣卫刚刚送到在的消息,又悄没声儿的下去了。
朱济世捏着一枚棋子儿,凝在半空中,就是不朝棋盘上面摆。坐在他对面的那人捋了捋胡须。笑道:“北京城可热闹,法国人、英国人都往那儿去呢,敢明儿老夫也启程北上,不知道还能不能凑上这场热闹?”
和朱济世这位大明之君对奕的,正是名满天下的潘世恩潘师傅。胡须皆白,头顶秃秃(没有辫子了),脸色蜡黄,似乎有病在身,说话的中气却还十足,举手之间。自有名臣风范。
朱济世是五日前抵达上海的,预备在这里和林则徐约定“明南清北”的盟约。其实就是给林则徐一个台阶,让他体面北上而已。这座新兴的江南第一商埠,现在已经由朱明接管,林则徐暂时退往南京主持练军北上事宜。
朱家的近卫军则开进了上海县城和租界,丝毫不理睬巴夏礼的抗议——《上海租地章程》中并没有禁止明军进入的条款!事实上,在上海租界内并没有正式的英国驻军,只是少量的使馆卫队。而且法国、俄国、美国驻沪的领事馆也同样拥有卫队。既然如此,明国军队进入上海租界又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而且明军也不是从英国使馆卫队手中夺取上海租界的,而是从林则徐的两江练军手中接管的。
这事儿也就是在上海能拿出来说,到了伦敦根本不算事儿。不过是英国领事馆向满清上海当局租了830亩土地,往下了说就是一笔房地产租赁生意罢了……
不过这种直接出兵“收回”租界的行动,却让林则徐在江南民间的声望陡然上涨了不少。现在是双料民族英雄,外加大清朝头号大忠臣,真是要名垂青史了。
而另一位德高望重的大清忠臣潘世恩却没有和林则徐一块上路,而是亲自到上海拜访朱济世,一顿歌功颂德的好话之后,就同朱大王上结成忘年交——这位老人家已经80岁了,所以就在林则徐的勤王大军中挂个名,并没有亲自北上,否则一定架不住车马劳顿挂在半道上。他刚才和朱济世说的话,不过是玩笑而已。
朱济世笑了笑,捏着棋子儿敲敲棋盘:“特里戈不是代表法国政府去北京的,他是罗马教会的代表……也不完全对,他应该是以私人身份北上去探探太平天国的风头。”
潘世恩微笑:“太平天国是信洋教的,该和那个……罗马教会是一伙的吧?”
朱济世一笑:“怎么可能一伙儿?罗马教会里面可没有谁敢自称上帝之子……要不然非得给人当异端烧死。”
潘老头子拿起桌子上的茶杯,轻轻抿了一口,斟酌着道:“……太平天国的教义可以改啊,不当上帝的儿子总行了吧?这个罗马教会在洋人那里该很有势力吧?”
朱济世微笑:“罗马教会没多大势力,不过……太平天国若能改了他们的教义,稍微迎合一下洋人还有北方的士绅,搞不好就真成气候了吧?”
潘老狐狸大笑了起来,似乎听到了什么天大的笑话:“可惜天下间最难的事情大概就是改了……大清朝从雍正年的时候就开始改革,不过怎么改都没有触动根本,就是旗人的特权,直到滑县兵败才由道光爷下了罪己诏。可是转眼就是百万粤匪围城,还改什么改啊?”
老头子的神色忽然认真起来:“王上,老朽有一言相赠,如今大明复兴,万事开头,正是立好规矩,打好基础的时候。老朽听说王上正在立什么……宪法,这可得好好琢磨,不能学大清,留给子孙后代一部恶法。说实在的,这道光虽然是大清的亡国之君,但并不算昏庸,这大清就是根基没有打好。如果说谁是大清的昏君,大概非康熙、雍正、乾隆莫属了,许多祖制就是他们定的。亡国之祸就是从他们仨开始埋下的!道光只是倒霉,接了最后一棒!”
“道光能算是亡国之君?奕欣不是去了盛京?”这些日子,北方的消息总算是传来了一些,朱济世知道了道光的罪己诏,也知道恭亲王奕欣已经到了盛京。
“一堆枯骨而已!”潘世恩苦笑着摇摇头,“道光一死,大清朝就由如当年的北元,不再是华夏正朔了。至于太平天国……丧天伦,灭天理,称什么天父天兄,纵然得了北京也难长久,这北京城,不过是埋葬太平天国一众英雄的坟冢,天下早晚都是大明的啦。”
……
“普世教会教宗庇护九世代表,耶稣会修士特里戈,参见东王九千岁殿下……”
圆明园西洋楼内,罗马教会的代表特里戈深深弯腰,向坐在一张御座之上的东王杨秀清行了鞠躬礼。
“无礼!”
“大胆!”
两位东殿官员立时大喊起来。
杨秀清轻轻摸着御座的扶手,说话的声音听不出喜怒:“平身,赐座。”
特里戈修士立刻直起身子,在旁边的锦墩上坐了个四平八稳。
杨秀清瞅他一眼:“嗯,特先生,你和朱济世在欧洲是就认得?”
觐见之前,已经有东殿官员关照过特里戈,不能随便说话,东王问什么才能答什么,而且不能目视东王,总之,规矩比朱济世那里大多了!
特里戈却不管那么多,两眼盯着杨秀清好一阵打量,才道:“我和大明国王在欧洲时就认得,他的济世大学现在就交给我管理。”
杨秀清点了点头,特里戈说的是粤语,杨秀清还是能听懂的。他思索了下,又道:“那就请你帮我捎个口信给朱济世,北京,我先进了!不过我也不要他称臣,一南一北平分天下即可!”(未完待续。。)
香港济世大学副校长,法国传教士特里戈跟着一个太平天国的检点在山石小径当中穿行,到处都是无声疾行的女官和太监。前者是东殿属官,后者都是圆明园的太监——不知出于何种心态,道光皇帝并没有下令圆明园的太监撤进北京城,更没有下令焚毁这座美仑美奂的万园之园,而是把它完整地留给了太平军。当然,圆明园里面的宫女早就撤往盛京了。满清的宫女都是旗人,大部分来自所谓的“包衣人”,他们也是旗人的一部分,只是身份不如满、蒙八旗那么尊贵。不过总归是在旗的,所以大部分宫女都和北京的“包衣人”一起,退往关外了。即使留在京师的,也都进了北京城。
特里戈修士一边行走,一边四下张望,这份富贵气氛,比起法兰西的宫廷犹过而无不及。朱济世在广州的王宫和这里相比,建筑就是个小窝棚。
除了富贵,特里戈修士还感觉到这座皇家园林里面到处都弥漫着欢快的气息。这里所有的人都相信,太平天国得天下了!
不知走了多久,当特里戈修士感到腿脚都有些酸痛的时候,才来到一处建筑之前。抬头一看,就发现一组“巴洛克”风格的西洋建筑,不过也糅合进了不少中式园林的建造风格,到处装点着雕刻和人工喷泉,极为精美。
东王杨秀清现在就住在这里?
“仔细失仪!见了东王一定要叩拜行礼,口称九千岁!”那位引特里戈修士前来觐见的东殿官员用特里戈修士很难听懂的客家话大声提醒。说着就往一栋西式洋楼里面快步走去,特里戈想要跟上去。站在门口的两个配着腰刀的守卫已经拦在他跟前了。
他怔了一下。眉头才拧起来。就听见那位东殿官员喊了一句:“东王九千岁宣洋兄弟特里戈觐见……”
……
上海,远东饭店,大明天子行在。
“王上,英国驻满清公使阿礼国今天早上乘坐‘威理士厘’号战列舰离开上海北上了。”
一个御书房的秘书官悄没声的出现,汇报了锦衣卫刚刚送到在的消息,又悄没声儿的下去了。
朱济世捏着一枚棋子儿,凝在半空中,就是不朝棋盘上面摆。坐在他对面的那人捋了捋胡须。笑道:“北京城可热闹,法国人、英国人都往那儿去呢,敢明儿老夫也启程北上,不知道还能不能凑上这场热闹?”
和朱济世这位大明之君对奕的,正是名满天下的潘世恩潘师傅。胡须皆白,头顶秃秃(没有辫子了),脸色蜡黄,似乎有病在身,说话的中气却还十足,举手之间。自有名臣风范。
朱济世是五日前抵达上海的,预备在这里和林则徐约定“明南清北”的盟约。其实就是给林则徐一个台阶,让他体面北上而已。这座新兴的江南第一商埠,现在已经由朱明接管,林则徐暂时退往南京主持练军北上事宜。
朱家的近卫军则开进了上海县城和租界,丝毫不理睬巴夏礼的抗议——《上海租地章程》中并没有禁止明军进入的条款!事实上,在上海租界内并没有正式的英国驻军,只是少量的使馆卫队。而且法国、俄国、美国驻沪的领事馆也同样拥有卫队。既然如此,明国军队进入上海租界又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而且明军也不是从英国使馆卫队手中夺取上海租界的,而是从林则徐的两江练军手中接管的。
这事儿也就是在上海能拿出来说,到了伦敦根本不算事儿。不过是英国领事馆向满清上海当局租了830亩土地,往下了说就是一笔房地产租赁生意罢了……
不过这种直接出兵“收回”租界的行动,却让林则徐在江南民间的声望陡然上涨了不少。现在是双料民族英雄,外加大清朝头号大忠臣,真是要名垂青史了。
而另一位德高望重的大清忠臣潘世恩却没有和林则徐一块上路,而是亲自到上海拜访朱济世,一顿歌功颂德的好话之后,就同朱大王上结成忘年交——这位老人家已经80岁了,所以就在林则徐的勤王大军中挂个名,并没有亲自北上,否则一定架不住车马劳顿挂在半道上。他刚才和朱济世说的话,不过是玩笑而已。
朱济世笑了笑,捏着棋子儿敲敲棋盘:“特里戈不是代表法国政府去北京的,他是罗马教会的代表……也不完全对,他应该是以私人身份北上去探探太平天国的风头。”
潘世恩微笑:“太平天国是信洋教的,该和那个……罗马教会是一伙的吧?”
朱济世一笑:“怎么可能一伙儿?罗马教会里面可没有谁敢自称上帝之子……要不然非得给人当异端烧死。”
潘老头子拿起桌子上的茶杯,轻轻抿了一口,斟酌着道:“……太平天国的教义可以改啊,不当上帝的儿子总行了吧?这个罗马教会在洋人那里该很有势力吧?”
朱济世微笑:“罗马教会没多大势力,不过……太平天国若能改了他们的教义,稍微迎合一下洋人还有北方的士绅,搞不好就真成气候了吧?”
潘老狐狸大笑了起来,似乎听到了什么天大的笑话:“可惜天下间最难的事情大概就是改了……大清朝从雍正年的时候就开始改革,不过怎么改都没有触动根本,就是旗人的特权,直到滑县兵败才由道光爷下了罪己诏。可是转眼就是百万粤匪围城,还改什么改啊?”
老头子的神色忽然认真起来:“王上,老朽有一言相赠,如今大明复兴,万事开头,正是立好规矩,打好基础的时候。老朽听说王上正在立什么……宪法,这可得好好琢磨,不能学大清,留给子孙后代一部恶法。说实在的,这道光虽然是大清的亡国之君,但并不算昏庸,这大清就是根基没有打好。如果说谁是大清的昏君,大概非康熙、雍正、乾隆莫属了,许多祖制就是他们定的。亡国之祸就是从他们仨开始埋下的!道光只是倒霉,接了最后一棒!”
“道光能算是亡国之君?奕欣不是去了盛京?”这些日子,北方的消息总算是传来了一些,朱济世知道了道光的罪己诏,也知道恭亲王奕欣已经到了盛京。
“一堆枯骨而已!”潘世恩苦笑着摇摇头,“道光一死,大清朝就由如当年的北元,不再是华夏正朔了。至于太平天国……丧天伦,灭天理,称什么天父天兄,纵然得了北京也难长久,这北京城,不过是埋葬太平天国一众英雄的坟冢,天下早晚都是大明的啦。”
……
“普世教会教宗庇护九世代表,耶稣会修士特里戈,参见东王九千岁殿下……”
圆明园西洋楼内,罗马教会的代表特里戈深深弯腰,向坐在一张御座之上的东王杨秀清行了鞠躬礼。
“无礼!”
“大胆!”
两位东殿官员立时大喊起来。
杨秀清轻轻摸着御座的扶手,说话的声音听不出喜怒:“平身,赐座。”
特里戈修士立刻直起身子,在旁边的锦墩上坐了个四平八稳。
杨秀清瞅他一眼:“嗯,特先生,你和朱济世在欧洲是就认得?”
觐见之前,已经有东殿官员关照过特里戈,不能随便说话,东王问什么才能答什么,而且不能目视东王,总之,规矩比朱济世那里大多了!
特里戈却不管那么多,两眼盯着杨秀清好一阵打量,才道:“我和大明国王在欧洲时就认得,他的济世大学现在就交给我管理。”
杨秀清点了点头,特里戈说的是粤语,杨秀清还是能听懂的。他思索了下,又道:“那就请你帮我捎个口信给朱济世,北京,我先进了!不过我也不要他称臣,一南一北平分天下即可!”(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