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7章 勤工俭学运动?狂求月票
“小弟弟,你家里是做什么的?”小千叶美人一边摸着这个男孩子的小脑袋,一边继续提着问题。
“我爹爹是开当铺的。”小家伙倒也老实,说完了就和小伙伴们一块儿喊着口号你追我赶的跑掉了。
小千叶美人接着有拦住几个男孩子一一询问他们家里面的情况,有当官的,有在洋行上班的,有当地主的,也有军人子弟,还有几个竟然是工人子弟。看来一部分收入较高的技术工人,已经能够承担孩子上小学的学费了——其实大明的小学还是可以得到政府的财政拨款的,所以学费也不贵,一学期不过几块钱,一年就是十块银元上下。但是这样的收费却也不是大明所有的老百姓都能轻松承担的,甚至是大部分百姓所负担不起的。
新学的学费还是有点贵啊……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现在学过一些新学的读书人还是太少了。所以可以充当新学教师的人也少,薪水自然不低。一个小学教师,一年的工资总要好几百块,比大部分八品、九品的芝麻官都高。
又往前走了一会儿,马路上面忽然有人在排着长队,也不知道在买什么东西?难道是有便宜货?照例是小千叶美人上去打探,她容貌姣美,而且打小抛头露面和人打交道,所以也不害羞。
“大哥,你们排队是买什么便宜货?”
“不是买便宜货。”回答的是个文质彬彬的男子,穿着一身儒服。看了看小千叶美人,呆了一下,才反应过来。“这里是报名考新东方书院。”
“新东方书院?”佐那子踮起脚往前看了看,队伍真的好长,在前面拐角处还打了个弯,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在排队。“好多人啊……这个书院很难考吗?”
“可不是嘛。”那书生看到佐那子貌美,话也多了起来。“这个新东方现在越来越难考了……要是搁在两年前,根本不用考,识得几个字肯出学费就能上。不过现在不成了,人家一年才招15000人。而且大多都是培训匠人的。能让咱们读书人学的科目只招5000!”
5000也不少了,但是全中国年过28岁,或者对考上秀才没有多少信心的读书人可有好几百万呢!可是能为他们提供职业教育的新东方、兰香之类的书院,全国就那么寥寥几家。如果不算技工。总的招生数字也不过一两万。又不限年龄,所以现在考这几个书院,竟然比考秀才还难!
“既然有那么多人要学。为什么不多招一点学生呢?”
“没有先生啊!”那书生苦笑道,“现在这些书院里面总有上10万的学生,先生起码好几千……那得有真本事才行,要不然大家怎么肯出那么贵的学费?”
现在大明的新东方和兰香可是高端、大气、上档次的速成班,老师不是洋人,就是济世大学的在校生兼任,甚至还有正儿八经的大学毕业生和专科学院毕业生。这些速成班毕业的学生,基本上都没有留校任教的可能——倒不是他们一定教不了,而是档次不够,说出去砸招牌啊。
……
就在朱皇帝微服私访上海的时候,处心积虑要推翻他的反动统治的共和派革命者胡振国,正在兰香书院上海分院的校长办公室里面和校长孙汶等人说话呢。和他们俩在一起的,还有几个穿着洋装的年轻人,都是二十多岁的样子,也不知道是书院的学生还是老师。谈话的内容,却不是大逆不道的民主共和。
“莱山,我看还是要让一批优秀学生走出去,去留洋,去美国,去英国,去法国,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直接去人家的学校里面求学。这对咱们兰香书院未来的发展,对中国社会发展,都是极为有利的。咱们这一代人,说穿了就是先行者,就是栽树的人,不能指望乘凉,而是要为后人创造乘凉的机会。”
这番话,显然是话中有话的。不过在座的几个人,包括孙汶在内,都是频频点头。
“对,胡大哥说得有道理。咱们这些济世同学虽然自喻为精通西学,但是谁也没真的去西方学习过,不知道咱们济世大学和英国、法国的大学有多大的差距。”
“是啊,学了那么多年的西学,却没有去过西方,着实是个遗憾。”
“现在国内已经有了许多大学,还有许多西洋来的老师,可是出国游学的学生却寥寥无几,确实是个憾事。我们济世同学,的确该负起这个责任,站出来大声疾呼。”
“光是疾呼还不行,应该组织一批学生出国,或许可以成立一个西游学会吧?”
“西游学会?听着有点像《西游记》啊……”
“那就叫留学促进会。”
原来这些青年都是济世大学的毕业生,济世大学毕业生现在已经有近5000人了!这个数字真是不少了。历史上,直到二十年代,中国的大学毕业生只有一万多人,而且大部分还是文科生。而现在,仅仅是1855年,包括六所济世大学、大明公教大学、应天大学、大明皇家陆军大学和皇家海军大学在内的10所大学,已经教育出了超过7000名毕业生,其中理科生占到了80%。
但是朱皇帝对向西方派遣留学生的事情却没有什么兴趣,因为在他看来,这个时代西方大学的教育水平也就这样了,除了几所名校之外,未见得有济世大学那么高的水准。
另外,眼下欧洲各国个个都是革命摇篮!什么gc主义、无政府主义、民主自由邪说等等不利于大明帝国稳定的主义和思想简直泛滥成灾。虽然这种道理和主义在济世大学里面也能接触到,但是大明根本没有什么革命气氛,大学毕业生的工作又好找不过——朱皇帝的大学主要培养工程技术人员,文科生也就是和法律、经济、外语、国际政治、教育有关的科目(现在大明的大学里面是没有中文系和历史系的),毕业以后都有不错的去处。所以真没有什么人吃饱饭没事儿干去闹革命的。
“对,咱们应该成立一个留学促进会!”胡振国拍了拍巴掌,“可以向全体济世校友募捐,只要一人捐出一个月的薪水,就可以有上百万的款子,一个留学生赞助1000元就够了,这样一下子就能送1000人出去留学!”
“1000元能留学?”立即就有人算开了账,“1000元就是330英镑,去欧洲的路费起码花费100英镑,还剩下230英镑,到了欧洲又要读书,又要生活,怎么可能够啊?”
“够了,够了。”胡振国笑了笑道,“留学嘛,富有富的办法,穷有穷的路子。100英镑也300银元……这是三等舱、二等舱的价钱,坐统舱可没那么贵。实在不行,咱们包一艘帆船就是了。咱们济世同学里面有在船行做的吧?总能照应一下的。至于生活费和学费,那要看在什么地方,英国当然贵了,去德意志就便宜了。而且还可以边读书边做工,欧洲不少穷人家的孩子也是这么上学的。人家管这叫勤工俭学。”
“勤工俭学?”几个济世同学互相看看,都点了点头。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也是中下之家出身,在济世大学念书的时候都在外面兼职教书(兰香书院),赚到的钱不仅可以应付自己的生活费和书费,还可以寄回家里去赡养父母,既然他们可以勤工俭学,那么去欧洲留学的学生,也一定可以的。(未完待续。。)
“我爹爹是开当铺的。”小家伙倒也老实,说完了就和小伙伴们一块儿喊着口号你追我赶的跑掉了。
小千叶美人接着有拦住几个男孩子一一询问他们家里面的情况,有当官的,有在洋行上班的,有当地主的,也有军人子弟,还有几个竟然是工人子弟。看来一部分收入较高的技术工人,已经能够承担孩子上小学的学费了——其实大明的小学还是可以得到政府的财政拨款的,所以学费也不贵,一学期不过几块钱,一年就是十块银元上下。但是这样的收费却也不是大明所有的老百姓都能轻松承担的,甚至是大部分百姓所负担不起的。
新学的学费还是有点贵啊……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现在学过一些新学的读书人还是太少了。所以可以充当新学教师的人也少,薪水自然不低。一个小学教师,一年的工资总要好几百块,比大部分八品、九品的芝麻官都高。
又往前走了一会儿,马路上面忽然有人在排着长队,也不知道在买什么东西?难道是有便宜货?照例是小千叶美人上去打探,她容貌姣美,而且打小抛头露面和人打交道,所以也不害羞。
“大哥,你们排队是买什么便宜货?”
“不是买便宜货。”回答的是个文质彬彬的男子,穿着一身儒服。看了看小千叶美人,呆了一下,才反应过来。“这里是报名考新东方书院。”
“新东方书院?”佐那子踮起脚往前看了看,队伍真的好长,在前面拐角处还打了个弯,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在排队。“好多人啊……这个书院很难考吗?”
“可不是嘛。”那书生看到佐那子貌美,话也多了起来。“这个新东方现在越来越难考了……要是搁在两年前,根本不用考,识得几个字肯出学费就能上。不过现在不成了,人家一年才招15000人。而且大多都是培训匠人的。能让咱们读书人学的科目只招5000!”
5000也不少了,但是全中国年过28岁,或者对考上秀才没有多少信心的读书人可有好几百万呢!可是能为他们提供职业教育的新东方、兰香之类的书院,全国就那么寥寥几家。如果不算技工。总的招生数字也不过一两万。又不限年龄,所以现在考这几个书院,竟然比考秀才还难!
“既然有那么多人要学。为什么不多招一点学生呢?”
“没有先生啊!”那书生苦笑道,“现在这些书院里面总有上10万的学生,先生起码好几千……那得有真本事才行,要不然大家怎么肯出那么贵的学费?”
现在大明的新东方和兰香可是高端、大气、上档次的速成班,老师不是洋人,就是济世大学的在校生兼任,甚至还有正儿八经的大学毕业生和专科学院毕业生。这些速成班毕业的学生,基本上都没有留校任教的可能——倒不是他们一定教不了,而是档次不够,说出去砸招牌啊。
……
就在朱皇帝微服私访上海的时候,处心积虑要推翻他的反动统治的共和派革命者胡振国,正在兰香书院上海分院的校长办公室里面和校长孙汶等人说话呢。和他们俩在一起的,还有几个穿着洋装的年轻人,都是二十多岁的样子,也不知道是书院的学生还是老师。谈话的内容,却不是大逆不道的民主共和。
“莱山,我看还是要让一批优秀学生走出去,去留洋,去美国,去英国,去法国,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直接去人家的学校里面求学。这对咱们兰香书院未来的发展,对中国社会发展,都是极为有利的。咱们这一代人,说穿了就是先行者,就是栽树的人,不能指望乘凉,而是要为后人创造乘凉的机会。”
这番话,显然是话中有话的。不过在座的几个人,包括孙汶在内,都是频频点头。
“对,胡大哥说得有道理。咱们这些济世同学虽然自喻为精通西学,但是谁也没真的去西方学习过,不知道咱们济世大学和英国、法国的大学有多大的差距。”
“是啊,学了那么多年的西学,却没有去过西方,着实是个遗憾。”
“现在国内已经有了许多大学,还有许多西洋来的老师,可是出国游学的学生却寥寥无几,确实是个憾事。我们济世同学,的确该负起这个责任,站出来大声疾呼。”
“光是疾呼还不行,应该组织一批学生出国,或许可以成立一个西游学会吧?”
“西游学会?听着有点像《西游记》啊……”
“那就叫留学促进会。”
原来这些青年都是济世大学的毕业生,济世大学毕业生现在已经有近5000人了!这个数字真是不少了。历史上,直到二十年代,中国的大学毕业生只有一万多人,而且大部分还是文科生。而现在,仅仅是1855年,包括六所济世大学、大明公教大学、应天大学、大明皇家陆军大学和皇家海军大学在内的10所大学,已经教育出了超过7000名毕业生,其中理科生占到了80%。
但是朱皇帝对向西方派遣留学生的事情却没有什么兴趣,因为在他看来,这个时代西方大学的教育水平也就这样了,除了几所名校之外,未见得有济世大学那么高的水准。
另外,眼下欧洲各国个个都是革命摇篮!什么gc主义、无政府主义、民主自由邪说等等不利于大明帝国稳定的主义和思想简直泛滥成灾。虽然这种道理和主义在济世大学里面也能接触到,但是大明根本没有什么革命气氛,大学毕业生的工作又好找不过——朱皇帝的大学主要培养工程技术人员,文科生也就是和法律、经济、外语、国际政治、教育有关的科目(现在大明的大学里面是没有中文系和历史系的),毕业以后都有不错的去处。所以真没有什么人吃饱饭没事儿干去闹革命的。
“对,咱们应该成立一个留学促进会!”胡振国拍了拍巴掌,“可以向全体济世校友募捐,只要一人捐出一个月的薪水,就可以有上百万的款子,一个留学生赞助1000元就够了,这样一下子就能送1000人出去留学!”
“1000元能留学?”立即就有人算开了账,“1000元就是330英镑,去欧洲的路费起码花费100英镑,还剩下230英镑,到了欧洲又要读书,又要生活,怎么可能够啊?”
“够了,够了。”胡振国笑了笑道,“留学嘛,富有富的办法,穷有穷的路子。100英镑也300银元……这是三等舱、二等舱的价钱,坐统舱可没那么贵。实在不行,咱们包一艘帆船就是了。咱们济世同学里面有在船行做的吧?总能照应一下的。至于生活费和学费,那要看在什么地方,英国当然贵了,去德意志就便宜了。而且还可以边读书边做工,欧洲不少穷人家的孩子也是这么上学的。人家管这叫勤工俭学。”
“勤工俭学?”几个济世同学互相看看,都点了点头。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也是中下之家出身,在济世大学念书的时候都在外面兼职教书(兰香书院),赚到的钱不仅可以应付自己的生活费和书费,还可以寄回家里去赡养父母,既然他们可以勤工俭学,那么去欧洲留学的学生,也一定可以的。(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