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超前的设备
我和老赵一样,对这片奇怪的建筑群的作用很疑惑,但是越是这种地方,背后可能越会隐藏些东西,我们不得不暂时调整了思路,假设绑架旅行者的人,是为了这个地方而来的。
“这里光线强,但建筑物也多,可以隐蔽前进,一点点的摸过去,情况对我们不是很有利,不过里面如果有人的话,他们也不占优势。”
如果进入这片光照度很强的建筑群内,那么我们和对方,都可能成为彼此的猎物。
小胡子跟我们交代了一些事,对手的准备可能比较充分,而我们无法把连发武器从内地带过来,能做的只是尽量用手里的武器来保护自己。老赵拖着那把用来砍荆棘藤蔓开路的砍刀,率先就悄悄的靠近建筑群。
岗哨和机枪地堡都是空的,在那些二层小楼后面,是一些住人的房子,但是不多,总共十几间。当我们接近这里时,小胡子和老赵都敏锐的察觉到,在不久之前,肯定有人来过这里,来者留下了痕迹。
相比复杂的建筑和密布的各种线路,住人的房子简陋到极点,可能仅供人睡觉用。我怀疑当初住在这里的人承担着高强度且极为紧张的任务,休息只是迫于身体承受能力而必须进行的一个过程,所以他们不计较生活条件的恶劣,换句话说,睡觉不是为了满足生理需要,而是为了更好的工作。
这些住人的房间本来就简陋,几乎没有多余的东西,当我们走到第五个房间的时候,意外的找到了一件被丢在硬板床下的军装。
“怪了。”老赵用砍刀的刀背把这件破军装平铺开,看了看就小声对我们说:“356到底在搞什么?”
“什么情况?”
“356不管在做什么事,但从编制上,他们还是属于陆军,不过这件军装,是航空部队的军装。”
在二战期间,日本拥有飞机和飞行员,但是熟知那段历史的人都知道,他们不是空军。日本当时只有陆军和海军,负责空战的不叫空军,被称作航空部队,分为陆军航空部队和海军航空部队。
老赵说,这件军装是陆航部队制服。
“先不要管是陆军还是航空部队了,这不是重点。”我不想在一件军装上浪费太多时间,就催着老赵以后再研究。
我们从这一小片居住区再深入,就渐渐闻到了一股味道,很淡,如果有相关经验的人马上就能分辨出来,这是机油受热之后散发出的气味。而且从右边传来了隐隐的轰鸣声,好像有成千上万台机器在一起运转。
发出轰鸣的地方,应该是在密集的建筑群右部边缘处,光线虽然很强,但是中间有太多的遮挡物,我们看不清楚。我们略微调整了一下位置,换了个视角,就看到建筑群边缘,是一大片连在一起的机房。
“这个肯定是供电枢纽。”
实话实说,这个地方的一切仿佛都显得不正常,包括这片正在运转中的供电机房。356当时驻扎在这里的时候,有一些用电设备,具体的用电量究竟多大,暂且不好说。但是这一大片机房内的发电机组的数量,只能用不可想象来形容。
毫无疑问,发电机组是柴油的,容量比较大,可以并机运行。数量惊人的发电机组串联在一起,产生的电量难以估算,单凭包子山这里的用电设备,肯定消耗不完,甚至说,它们只能消耗其中很少很少一部分。
在当时的战争年代,每一批从密林外运送来的物资都是宝贵的,尤其是资源一直匮乏的日本,从开始到现在,对能源物资的利用非常充分。如果没有那么大的需求量,他们不会无缘无故的就把那么多发电机组堆在一起并机运行。
最终,我们放弃了到供电枢纽那边查看的念头,没有什么必要。几个人又从建筑群的边缘退回来,开始曲线深入。这些建筑如果在刚刚到这里的人眼里,就显得杂乱无章。在一个大概一百多平方米的单层建筑周围,我们看到了横七竖八的尸体。
这种尸体让人有点发憷,他们显然和之前战俘区里死去的日本人一样,肌肉组织早就烂光了,但是糟透了的军服还有骨骼上,沾着那种绿色的斑点。
这些人在死之前可能比较匆忙,建筑物外,有十几个并排的大铁桶,里面装的东西已经分辨不出了,不过很有可能是被销毁的文档资料。这样大的铁桶,销毁的资料也是海量的。
“真可惜。”老赵拿着一根棍子在桶里翻:“要是有些遗留的书面资料,说不定就能知道这些人当年具体做些什么事情。”
“有资料,也是日文的,而且可能是加密文件,你看得懂?”
“我可以自学成才,搞个日语六级。”
从这些放置大铁桶的建筑走了几步之后,我们就发现,建筑群从外部看过来很复杂,但是它大致分成了左右两个部分,有一条大概几米宽的路,把左右区分隔开了。周围的环境不再安静,随着供电枢纽的启动,两边都有一些不知名的机器在运转,噪音不是很大,却让人心里发毛,因为我们被之前的那台庞大的机器给搞怕了,不知道身处在这里会不会受到什么意想不到的影响。
“不要怕,那批人比我们先到,如果要受影响,还是他们受的比较严重。”
这些建筑物内部有一些没有照明器材,或者没有打开,只有仪器的光,有一些则亮着灯。老赵又忍不住了,拎着砍刀就慢慢朝一个半开房门的屋子走。我没拦他,在这个有些奇怪的地方,适当搞清楚点情况还是有必要的。
这是一个长方形的单层建筑,各种叫不上名的仪器设备连成一片,密密麻麻,因为接通了电源,很多信号灯和按钮本身的光不停的闪烁。我们都在老赵身后,这个胆子和老虎般的人走进屋子之后,盯着那些仪器看了半天,就仿佛呆住了。
“老赵,你怎么了?”我实在不知道能有什么情况可以让老赵这种人都开始发呆。
“我们如果不是在做梦,就是见鬼了。”老赵指了指屋子里的那些仪器设备,回头对我们说:“知道那些是什么吗?”
“什么?”
“其实我也不知道这是干什么的仪器,但我能看出来,这些仪器的数据处理核心是计算机。”
“那又怎么了?”
“你有点常识可以吗?”老赵望着我的眼神就像看着一个很无知的人:“小日本被打走是那一年?他们被打走的时候,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还没有出现。”
老赵说的很清楚,356在包子山驻扎的时间不详,不过肯定是在1945年之前,而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是1946年才出现。先不说眼前这些仪器的数据处理能力,单单是这些仪器本身,就很不合常理。
“只有两个解释。”老赵伸出两根手指头,说:“第一,有人在小日本走了之后,跑过来改装了这些仪器,第二,在第一台计算机被发明之前,其实已经有相关的设备暗中被制造出来了。”
这些仪器非常的复杂,由一些不同的部分组成,老赵看了看,就发现了仪备示灯和一些部件上面的德文。
“德国人造出的设备。”
我不知道德国人是不是真在二战期间发现过什么,也不知道他们暗中是否具备这种超前的科技水平。但是很多很多关于党卫军特殊部队和寻找古人类文明遗迹的传闻,就在脑子里来回的浮动着。
“这真是德国人在投降之前制造出来的东西?”老赵和我们一样,看着德文就头晕,但仍然有点锲而不舍。
“你现在再说谁造出来的东西,是不是有点多余?关键的是,这些设备是干什么用的。”
一些情况其实已经明了,这片复杂的建筑群,大量并机运行的发电机组,都是为这些仪器设备服务的。但是我们对仪器设备的作用还一无所知,机器全部都通电了,不过老赵的手不敢再那么贱。
从这里出来之后,我们就借着建筑物的掩护继续走下去,周围时常都可以看到零星的尸骨,无一例外的带着那种绿斑。每座建筑物的门上,原本肯定带着明显的文字表示,比如机要室,控制室之类的,但是已经被人为的抹去。一连走了很远,建筑物内仍然是各种仪器设备。
我总感觉,这么多在当时来说几乎让世人意想不到的高尖端精密设备,不会是用来搞几只老鼠和人体标本用的。
渐渐的,我们已经沿着左边这一部分建筑群,走到了接近边缘的地方,前方还有建筑,但是没有那么密集了,灯光昏暗了一些,隐约有三个很大的屋子连在一起。在这几间大屋子的前方,有一片面积非常大的空地。
昏暗的灯光无法把那片空地照耀的很清晰,在空地上,好像有一个巨大的台子,可能四五米高,估算不出面积,但是这个巨大的台子几乎把整片空地都给占满了。
“这里光线强,但建筑物也多,可以隐蔽前进,一点点的摸过去,情况对我们不是很有利,不过里面如果有人的话,他们也不占优势。”
如果进入这片光照度很强的建筑群内,那么我们和对方,都可能成为彼此的猎物。
小胡子跟我们交代了一些事,对手的准备可能比较充分,而我们无法把连发武器从内地带过来,能做的只是尽量用手里的武器来保护自己。老赵拖着那把用来砍荆棘藤蔓开路的砍刀,率先就悄悄的靠近建筑群。
岗哨和机枪地堡都是空的,在那些二层小楼后面,是一些住人的房子,但是不多,总共十几间。当我们接近这里时,小胡子和老赵都敏锐的察觉到,在不久之前,肯定有人来过这里,来者留下了痕迹。
相比复杂的建筑和密布的各种线路,住人的房子简陋到极点,可能仅供人睡觉用。我怀疑当初住在这里的人承担着高强度且极为紧张的任务,休息只是迫于身体承受能力而必须进行的一个过程,所以他们不计较生活条件的恶劣,换句话说,睡觉不是为了满足生理需要,而是为了更好的工作。
这些住人的房间本来就简陋,几乎没有多余的东西,当我们走到第五个房间的时候,意外的找到了一件被丢在硬板床下的军装。
“怪了。”老赵用砍刀的刀背把这件破军装平铺开,看了看就小声对我们说:“356到底在搞什么?”
“什么情况?”
“356不管在做什么事,但从编制上,他们还是属于陆军,不过这件军装,是航空部队的军装。”
在二战期间,日本拥有飞机和飞行员,但是熟知那段历史的人都知道,他们不是空军。日本当时只有陆军和海军,负责空战的不叫空军,被称作航空部队,分为陆军航空部队和海军航空部队。
老赵说,这件军装是陆航部队制服。
“先不要管是陆军还是航空部队了,这不是重点。”我不想在一件军装上浪费太多时间,就催着老赵以后再研究。
我们从这一小片居住区再深入,就渐渐闻到了一股味道,很淡,如果有相关经验的人马上就能分辨出来,这是机油受热之后散发出的气味。而且从右边传来了隐隐的轰鸣声,好像有成千上万台机器在一起运转。
发出轰鸣的地方,应该是在密集的建筑群右部边缘处,光线虽然很强,但是中间有太多的遮挡物,我们看不清楚。我们略微调整了一下位置,换了个视角,就看到建筑群边缘,是一大片连在一起的机房。
“这个肯定是供电枢纽。”
实话实说,这个地方的一切仿佛都显得不正常,包括这片正在运转中的供电机房。356当时驻扎在这里的时候,有一些用电设备,具体的用电量究竟多大,暂且不好说。但是这一大片机房内的发电机组的数量,只能用不可想象来形容。
毫无疑问,发电机组是柴油的,容量比较大,可以并机运行。数量惊人的发电机组串联在一起,产生的电量难以估算,单凭包子山这里的用电设备,肯定消耗不完,甚至说,它们只能消耗其中很少很少一部分。
在当时的战争年代,每一批从密林外运送来的物资都是宝贵的,尤其是资源一直匮乏的日本,从开始到现在,对能源物资的利用非常充分。如果没有那么大的需求量,他们不会无缘无故的就把那么多发电机组堆在一起并机运行。
最终,我们放弃了到供电枢纽那边查看的念头,没有什么必要。几个人又从建筑群的边缘退回来,开始曲线深入。这些建筑如果在刚刚到这里的人眼里,就显得杂乱无章。在一个大概一百多平方米的单层建筑周围,我们看到了横七竖八的尸体。
这种尸体让人有点发憷,他们显然和之前战俘区里死去的日本人一样,肌肉组织早就烂光了,但是糟透了的军服还有骨骼上,沾着那种绿色的斑点。
这些人在死之前可能比较匆忙,建筑物外,有十几个并排的大铁桶,里面装的东西已经分辨不出了,不过很有可能是被销毁的文档资料。这样大的铁桶,销毁的资料也是海量的。
“真可惜。”老赵拿着一根棍子在桶里翻:“要是有些遗留的书面资料,说不定就能知道这些人当年具体做些什么事情。”
“有资料,也是日文的,而且可能是加密文件,你看得懂?”
“我可以自学成才,搞个日语六级。”
从这些放置大铁桶的建筑走了几步之后,我们就发现,建筑群从外部看过来很复杂,但是它大致分成了左右两个部分,有一条大概几米宽的路,把左右区分隔开了。周围的环境不再安静,随着供电枢纽的启动,两边都有一些不知名的机器在运转,噪音不是很大,却让人心里发毛,因为我们被之前的那台庞大的机器给搞怕了,不知道身处在这里会不会受到什么意想不到的影响。
“不要怕,那批人比我们先到,如果要受影响,还是他们受的比较严重。”
这些建筑物内部有一些没有照明器材,或者没有打开,只有仪器的光,有一些则亮着灯。老赵又忍不住了,拎着砍刀就慢慢朝一个半开房门的屋子走。我没拦他,在这个有些奇怪的地方,适当搞清楚点情况还是有必要的。
这是一个长方形的单层建筑,各种叫不上名的仪器设备连成一片,密密麻麻,因为接通了电源,很多信号灯和按钮本身的光不停的闪烁。我们都在老赵身后,这个胆子和老虎般的人走进屋子之后,盯着那些仪器看了半天,就仿佛呆住了。
“老赵,你怎么了?”我实在不知道能有什么情况可以让老赵这种人都开始发呆。
“我们如果不是在做梦,就是见鬼了。”老赵指了指屋子里的那些仪器设备,回头对我们说:“知道那些是什么吗?”
“什么?”
“其实我也不知道这是干什么的仪器,但我能看出来,这些仪器的数据处理核心是计算机。”
“那又怎么了?”
“你有点常识可以吗?”老赵望着我的眼神就像看着一个很无知的人:“小日本被打走是那一年?他们被打走的时候,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还没有出现。”
老赵说的很清楚,356在包子山驻扎的时间不详,不过肯定是在1945年之前,而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是1946年才出现。先不说眼前这些仪器的数据处理能力,单单是这些仪器本身,就很不合常理。
“只有两个解释。”老赵伸出两根手指头,说:“第一,有人在小日本走了之后,跑过来改装了这些仪器,第二,在第一台计算机被发明之前,其实已经有相关的设备暗中被制造出来了。”
这些仪器非常的复杂,由一些不同的部分组成,老赵看了看,就发现了仪备示灯和一些部件上面的德文。
“德国人造出的设备。”
我不知道德国人是不是真在二战期间发现过什么,也不知道他们暗中是否具备这种超前的科技水平。但是很多很多关于党卫军特殊部队和寻找古人类文明遗迹的传闻,就在脑子里来回的浮动着。
“这真是德国人在投降之前制造出来的东西?”老赵和我们一样,看着德文就头晕,但仍然有点锲而不舍。
“你现在再说谁造出来的东西,是不是有点多余?关键的是,这些设备是干什么用的。”
一些情况其实已经明了,这片复杂的建筑群,大量并机运行的发电机组,都是为这些仪器设备服务的。但是我们对仪器设备的作用还一无所知,机器全部都通电了,不过老赵的手不敢再那么贱。
从这里出来之后,我们就借着建筑物的掩护继续走下去,周围时常都可以看到零星的尸骨,无一例外的带着那种绿斑。每座建筑物的门上,原本肯定带着明显的文字表示,比如机要室,控制室之类的,但是已经被人为的抹去。一连走了很远,建筑物内仍然是各种仪器设备。
我总感觉,这么多在当时来说几乎让世人意想不到的高尖端精密设备,不会是用来搞几只老鼠和人体标本用的。
渐渐的,我们已经沿着左边这一部分建筑群,走到了接近边缘的地方,前方还有建筑,但是没有那么密集了,灯光昏暗了一些,隐约有三个很大的屋子连在一起。在这几间大屋子的前方,有一片面积非常大的空地。
昏暗的灯光无法把那片空地照耀的很清晰,在空地上,好像有一个巨大的台子,可能四五米高,估算不出面积,但是这个巨大的台子几乎把整片空地都给占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