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第一步在大上海之宴会
我一点都不喜欢求点击和推荐,因为这会让人讨厌。但推荐数真的很难看。无论是排名在我前面还是后面的,推荐都是本书的几倍。我很想问,本书真的就这么不讨喜?好没写作的动力哦。郁闷中。。。求安慰。(>_<)
盛宣怀!
胡小岩忽然怒气喷发,一把将帖子扔到了地上去。但这股怒气来的快,去的也快。毕竟喜怒哀乐来源于身体。身体却要受制于大脑的理智。
我要冷静。胡小岩深吸一口气,起身捡起请帖。饱含歉意地看了看请帖内容。晚上七点半,礼查酒店。盛宣怀
“真是万分抱歉,突然想起些事情,手抖了下。”胡小岩真挚地道歉。一脸真诚地看向一脸惊讶的张捷。
张捷毕竟是盛宣怀手下的清客,见多识广,虽然不知道为什么胡某人忽然翻脸,但总算不辱使命。至于胡某人与盛宣怀具体有什么瓜葛,不是他应该关心的。
“既然张某任务完成,先行告退。”张捷说着就毫不犹豫地站起身准备出门。
胡小岩这时也很懊悔,只好起身送客。
送走张捷,却在门口见到了刘敏。
“老师。”刘敏这个一米七的汉子在门口乖巧的垂着手恭恭敬敬地行礼。让胡小岩有一种时空错乱的感觉。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传道授业指的是文章,解惑就不仅仅是文章,也饱含人情世故等多方面,老师对于学生的三观构造有着指导性作用,并且要费心费力地帮助学生成长。每一个学生不仅是老师的帮手,有时候还是老师的政治前途的急先锋。父子可以反目,但师徒关系却根本不容许反目,这会受到整个社会的唾弃。故而古时候师徒关系更甚父子关系。就是因为此。
不像现在老师只是一种职业。
“进来吧。”胡小岩将刘敏接进来。
刘敏这几天天天放学后都会来报社报道,一方面帮助胡小岩整理书稿,一方面也跟着胡小岩学习翻译出来的文章。
胡小岩对于刘敏这个学生非常满意。刘敏不仅仅在政治上非常敏感,对于国际关系方面也异常灵敏,甚至超过了胡小岩。胡小岩毕竟不是真正的外交家和商人。虽然拥有超前的见识,但这些只是记忆的知识。
刘敏父亲是朝廷的一任县令,但可惜的是后来因为某些牵连丢了官。但即便如此刘家也已经算是富裕的。家资至少万两白银。也正因为这位刘县令当官失败,于是跑到上海租界经营了一家棉布店。主要经营英国洋布和本地的土布,生意也不错。他看透了满清的本质,因此想让儿子刘敏先在本地上中学,之后出国留学。
看看时间也差不多了,于是留下张颂、吴仪和吴墩等人。自己带着刘敏出了门一人买了块饼先垫了垫肚子,之后坐上黄包车去向礼查饭店。
很遗憾,无数狗血的门童拦路事件并没有发生。门童很恭敬地低腰行李。胡小岩非常正常地进了酒店。至于刘敏则被胡小岩安排去干别的了。
在大堂也没有遇到找茬的送经验和人头的低能儿。
最后在叶贻钊的带领下进了举办酒会的餐厅。老远就看见众人围成一团,围着是两个人,一个是叶澄衷,一个是盛宣怀。
虽然没见过,但胡小岩还是一眼就认出了盛宣怀。不知不觉,他的脚步停了下来,牙齿也无意识地咬伤了嘴唇。“李兄弟?”叶贻钊疑惑地拉了把胡小岩。
胡小岩强笑着看了眼叶贻钊,发现叶贻钊正面色不定地看着他。
“二哥请帮我引荐一下盛大人。”胡小岩朝盛宣怀看去。盛宣怀似乎也察觉到了胡小岩的注目,转眼看过来。
叶贻钊只好带着胡小岩走了过去,朝众人拱手道:“盛大人,诸位前辈。这位就是李岩先生了。”
胡小岩也跟着拱手道:“后学末进李岩见过盛大人和诸位前辈。”
叶澄衷哈哈大笑着跟盛宣怀排开众人走了过来。
“怎么才来?”叶澄衷倒是不客气。
“李先生大才,今日得见,实在三生有幸。”盛宣怀好似很欣赏李岩。
不过胡小岩知道盛宣怀这人虽然惜才,但绝对不会惜他。
“盛大人谬赞了。小人实在是不敢当。”
叶澄衷不等胡小岩说完,就一手拉着胡小岩,一手拉着盛宣怀坐到一边。“老二,去把计划书拿出来给各位兄弟发下去。然后把门给关上了。今天叶某人定要在座诸位大大破财一番,否则就不能走出门去。哈哈。”
叶贻钊无奈地苦笑着应了,去后面拿文件。
这期间叶澄衷又拉着胡小岩给诸位一一介绍。胡小岩这时才发现,在座没有一个是身价少于十万的。几乎都在50万到五百万之间。超过五百万的家资的就很少了。至少胡小岩是看不出来。这些人几乎全是宁波帮,也有几个徽商以及晋商。不过没有乔致庸。名字也陌生的紧。
不过这也正常,胡小岩不是历史专业的,也不可能对这些人都有印象。
叶贻钊拿了计划书,一一发下。胡小岩也收到一册。这次的计划书比胡小岩做的那份要厚实的多了。显然叶澄衷又找人重新修订了。
胡小岩细细一看。果然其中所需要的土地人工等等全都量化了。首页的修订名单里面胡小岩看到了容闳的名字。但是他奇怪的是刚才叶澄衷介绍的人中居然没有容闳。容闳因为戊戌变法失败也遭到了通缉,不过他名声大,人脉也广。很幸运地没人抓到他。也可能是上面人如李鸿章之流对下面打了招呼。否则没有理由谭嗣同等人都被抓了,而容闳却没被抓到。容闳目前就在上海租界容身。
“计划书大家都看了,初期主要是以地皮太多,这方面的花销太大。大家有什么要说的?还有后期投入也很大。所以叶某人也不强求诸位全部参与。但是第一期的资金,无论如何,诸位都要帮忙。”叶澄衷拍了拍计划书。“否则老头子就很不高兴啦。”
胡小岩看着吹胡子瞪眼睛的叶澄衷,忽然很想笑。因为这所大学的名字就叫上海澄衷大学堂。
叶澄衷都开始发飙了。各位宾客们只好苦笑着报金额了。这个一千,那个一万。在座二三位,很快就凑齐了五十万两。其实不是在座的不给力。而是盛宣怀在场,让众人不敢尽力。最多的是严信厚,他一个人就捐了20万两,其次是朱葆三,朱葆三捐了10万。严信厚本人也是李鸿章手下,身份地位虽然比盛宣怀要差一点,但也不惧。而朱葆三此人现在正在洋行做事,洋行是有求于他,盛宣怀也就敢动他。其他人就不成了。
因为盛宣怀此次前来就是来拉资金的。他在两年前接手了汉阳钢铁厂和大冶铁厂,又开办了上海南洋公学。他的事业四处开花,又没有胡雪岩的聚财能力,结果手头从始至终就没有阔过。这次也是因为两大铁厂缺少资金而来上海筹集资金的。
但上海商界,无论是宁波帮还是福建帮广东帮浙江帮几乎没有一个愿意主动捧场的。大家都不是笨蛋,如果盛宣怀手下的产业真的赚钱,大家肯定会愿意参股的。但盛宣怀偏偏有个毛病。能赚钱的买卖他是不会同意大家参股的。而不赚钱的如钢铁厂,盛宣怀就需要钱财了。但大家却又不热衷。像汉阳钢铁厂从张之洞开始已经好多年了,就从来没有赚钱过。这与国家政策有关。汉阳钢铁厂生产的产品往往很快就被朝廷拿走了,但朝廷却一分钱都不付。在满清来看,你这钢铁厂是属于朝廷的,连员工工资都是由张之洞这个朝廷大员来发的。那么生产出来的东西当然就是朝廷的。朝廷拿了你的东西,是你的荣幸。还要钱,你妹的。真当朝廷的大兵是假的吗?
结果汉阳钢铁厂是越生产就越亏损。张之洞最后撑不住了,把他交给了盛宣怀。而盛宣怀显然不可能比张之洞有钱。他才撑了不到半年,就撑不住了。接连告急。幸好张之洞和李鸿章都清楚这个情况。给盛宣怀减轻了不少压力。但亏损是怎么也止不住。
盛宣怀越亏越急,只好跑到上海滩来找叶澄衷。但叶澄衷虽然跟盛宣怀交情不错。但交情归交情。明知道是个坑,还去趟的话,就不是一点交情的事情。如果说只是十几二十万两的事情,叶澄衷也就出了。但盛宣怀要求的是几百万银元。还是有借无还的。他喵的,大上海除了当年的胡雪岩外恐怕也没人有这个手笔了。
当年胡雪岩第一次拜会左宗棠一出手就是百万银元的粮食送给左宗棠,一举打动左宗棠,自此以后,就再也没人有过这样的手笔了。
叶澄衷这次被盛宣怀缠着没办法,心里一想,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于是先拿大学堂的计划书出来。
大家的钱财全都投到这里去了。你盛宣怀总不至于还来找我老叶要钱吧。
盛宣怀眼见大家捐了五十万两,就准备站起来说事。他已经明白了叶澄衷的意思。你妹的。老叶居然跟他玩阴的。
谁知还没等盛宣怀站起来,就被一双手给压下去了。盛宣怀回头一看。却见是严信厚。
严信厚先一步站起来道:“李先生有两句话说的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还有‘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大家也都看到了外国机械的厉害之处。洋粉洋面的,只要两三个人一台机器。一天就能出来几百斤。而我们传统的工艺,一天能出来个百把斤就已经是快的了。为什么会是这样?还不是我们的技术不如人吗?那么有了机器咱们就一定能办到吗?在座诸位有谁会操作机器的呢?没有吧。”
严信厚拿起计划书扬了扬:“还不是因为我们每人会造机器?还不是我们每人会用机器!现在我们我们要自己办学校。将来的孩子们毕业后,也不过三五年的功夫。他们就能造机器。就能用机器!我在这里说一句:凡是学校出来的人才,只有出钱最多的那几位才能先挑走。”
严信厚看了看在座众人:“至于出钱后几位的能不能挑到人才。至于他的工厂还是公司有没有人才可用。那就不关学校的事情了。诸位不要怪严某人勿谓言之不预也。”
严信厚说着坐下来,计划书一拍:“这所大学毕业的学生,严某人预定三分之一。”
还没等众人反应过来,叶澄衷笑了:“老头子出钱最多,挑走一半没谁反对吧。”
朱葆三也跟着说:“剩下的俺老朱就全包了。”
一下子所有声音全都没了。
胡小岩忽然站起身:“三位前辈,你们不能这样。李某也是出了钱的。我的报社还需要人的。还有这么大的学校建起来需要的洋灰钢铁是巨量的。日后学校建起来,万把学生需要的棉布面粉等等都是很多的。我还准备去买设备办些洋布洋粉厂子呢。这些厂子开起来还是需要不少大学生的。”
胡小岩话音一落。在座诸位立刻醒悟过来。
这么大一所学校每天消耗的粮食用水等等都是巨量。这个可是大生意。而且是源源不断的大生意。其他的书籍衣服之类的就更不用说了。
其次现在很多人或多或少都拥有一些厂子的股份。比如造船厂可是稳赚不赔的买卖,还有各种新式工厂需要的设备等等也是需要人来操作的。这个时代,一般都是由外国技师来给一些不识字的工人就行培训。这些技师的培训可是不低的。如果这所大学的学生全被这几个人给要走了。以后自己的厂子还那什么跟人家竞争?你的工人还在跟着外国技师磨磨蹭蹭地在培训的时候,人家的大学生早已经开始上工了。
虽然投资多了点,但日后的隐形的技术资产可是不低的。要知道一台机器坏了,就只能找国外的技术人员来修理。技师从国外过来可是需要个把月的。这个把月的话,那台机器就相当于废掉了。
而如果有大学生们,专业的大学生很轻松就能修理好。要知道这个时代国外的技师们也不是所有的都是大学生呢。
盛宣怀!
胡小岩忽然怒气喷发,一把将帖子扔到了地上去。但这股怒气来的快,去的也快。毕竟喜怒哀乐来源于身体。身体却要受制于大脑的理智。
我要冷静。胡小岩深吸一口气,起身捡起请帖。饱含歉意地看了看请帖内容。晚上七点半,礼查酒店。盛宣怀
“真是万分抱歉,突然想起些事情,手抖了下。”胡小岩真挚地道歉。一脸真诚地看向一脸惊讶的张捷。
张捷毕竟是盛宣怀手下的清客,见多识广,虽然不知道为什么胡某人忽然翻脸,但总算不辱使命。至于胡某人与盛宣怀具体有什么瓜葛,不是他应该关心的。
“既然张某任务完成,先行告退。”张捷说着就毫不犹豫地站起身准备出门。
胡小岩这时也很懊悔,只好起身送客。
送走张捷,却在门口见到了刘敏。
“老师。”刘敏这个一米七的汉子在门口乖巧的垂着手恭恭敬敬地行礼。让胡小岩有一种时空错乱的感觉。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传道授业指的是文章,解惑就不仅仅是文章,也饱含人情世故等多方面,老师对于学生的三观构造有着指导性作用,并且要费心费力地帮助学生成长。每一个学生不仅是老师的帮手,有时候还是老师的政治前途的急先锋。父子可以反目,但师徒关系却根本不容许反目,这会受到整个社会的唾弃。故而古时候师徒关系更甚父子关系。就是因为此。
不像现在老师只是一种职业。
“进来吧。”胡小岩将刘敏接进来。
刘敏这几天天天放学后都会来报社报道,一方面帮助胡小岩整理书稿,一方面也跟着胡小岩学习翻译出来的文章。
胡小岩对于刘敏这个学生非常满意。刘敏不仅仅在政治上非常敏感,对于国际关系方面也异常灵敏,甚至超过了胡小岩。胡小岩毕竟不是真正的外交家和商人。虽然拥有超前的见识,但这些只是记忆的知识。
刘敏父亲是朝廷的一任县令,但可惜的是后来因为某些牵连丢了官。但即便如此刘家也已经算是富裕的。家资至少万两白银。也正因为这位刘县令当官失败,于是跑到上海租界经营了一家棉布店。主要经营英国洋布和本地的土布,生意也不错。他看透了满清的本质,因此想让儿子刘敏先在本地上中学,之后出国留学。
看看时间也差不多了,于是留下张颂、吴仪和吴墩等人。自己带着刘敏出了门一人买了块饼先垫了垫肚子,之后坐上黄包车去向礼查饭店。
很遗憾,无数狗血的门童拦路事件并没有发生。门童很恭敬地低腰行李。胡小岩非常正常地进了酒店。至于刘敏则被胡小岩安排去干别的了。
在大堂也没有遇到找茬的送经验和人头的低能儿。
最后在叶贻钊的带领下进了举办酒会的餐厅。老远就看见众人围成一团,围着是两个人,一个是叶澄衷,一个是盛宣怀。
虽然没见过,但胡小岩还是一眼就认出了盛宣怀。不知不觉,他的脚步停了下来,牙齿也无意识地咬伤了嘴唇。“李兄弟?”叶贻钊疑惑地拉了把胡小岩。
胡小岩强笑着看了眼叶贻钊,发现叶贻钊正面色不定地看着他。
“二哥请帮我引荐一下盛大人。”胡小岩朝盛宣怀看去。盛宣怀似乎也察觉到了胡小岩的注目,转眼看过来。
叶贻钊只好带着胡小岩走了过去,朝众人拱手道:“盛大人,诸位前辈。这位就是李岩先生了。”
胡小岩也跟着拱手道:“后学末进李岩见过盛大人和诸位前辈。”
叶澄衷哈哈大笑着跟盛宣怀排开众人走了过来。
“怎么才来?”叶澄衷倒是不客气。
“李先生大才,今日得见,实在三生有幸。”盛宣怀好似很欣赏李岩。
不过胡小岩知道盛宣怀这人虽然惜才,但绝对不会惜他。
“盛大人谬赞了。小人实在是不敢当。”
叶澄衷不等胡小岩说完,就一手拉着胡小岩,一手拉着盛宣怀坐到一边。“老二,去把计划书拿出来给各位兄弟发下去。然后把门给关上了。今天叶某人定要在座诸位大大破财一番,否则就不能走出门去。哈哈。”
叶贻钊无奈地苦笑着应了,去后面拿文件。
这期间叶澄衷又拉着胡小岩给诸位一一介绍。胡小岩这时才发现,在座没有一个是身价少于十万的。几乎都在50万到五百万之间。超过五百万的家资的就很少了。至少胡小岩是看不出来。这些人几乎全是宁波帮,也有几个徽商以及晋商。不过没有乔致庸。名字也陌生的紧。
不过这也正常,胡小岩不是历史专业的,也不可能对这些人都有印象。
叶贻钊拿了计划书,一一发下。胡小岩也收到一册。这次的计划书比胡小岩做的那份要厚实的多了。显然叶澄衷又找人重新修订了。
胡小岩细细一看。果然其中所需要的土地人工等等全都量化了。首页的修订名单里面胡小岩看到了容闳的名字。但是他奇怪的是刚才叶澄衷介绍的人中居然没有容闳。容闳因为戊戌变法失败也遭到了通缉,不过他名声大,人脉也广。很幸运地没人抓到他。也可能是上面人如李鸿章之流对下面打了招呼。否则没有理由谭嗣同等人都被抓了,而容闳却没被抓到。容闳目前就在上海租界容身。
“计划书大家都看了,初期主要是以地皮太多,这方面的花销太大。大家有什么要说的?还有后期投入也很大。所以叶某人也不强求诸位全部参与。但是第一期的资金,无论如何,诸位都要帮忙。”叶澄衷拍了拍计划书。“否则老头子就很不高兴啦。”
胡小岩看着吹胡子瞪眼睛的叶澄衷,忽然很想笑。因为这所大学的名字就叫上海澄衷大学堂。
叶澄衷都开始发飙了。各位宾客们只好苦笑着报金额了。这个一千,那个一万。在座二三位,很快就凑齐了五十万两。其实不是在座的不给力。而是盛宣怀在场,让众人不敢尽力。最多的是严信厚,他一个人就捐了20万两,其次是朱葆三,朱葆三捐了10万。严信厚本人也是李鸿章手下,身份地位虽然比盛宣怀要差一点,但也不惧。而朱葆三此人现在正在洋行做事,洋行是有求于他,盛宣怀也就敢动他。其他人就不成了。
因为盛宣怀此次前来就是来拉资金的。他在两年前接手了汉阳钢铁厂和大冶铁厂,又开办了上海南洋公学。他的事业四处开花,又没有胡雪岩的聚财能力,结果手头从始至终就没有阔过。这次也是因为两大铁厂缺少资金而来上海筹集资金的。
但上海商界,无论是宁波帮还是福建帮广东帮浙江帮几乎没有一个愿意主动捧场的。大家都不是笨蛋,如果盛宣怀手下的产业真的赚钱,大家肯定会愿意参股的。但盛宣怀偏偏有个毛病。能赚钱的买卖他是不会同意大家参股的。而不赚钱的如钢铁厂,盛宣怀就需要钱财了。但大家却又不热衷。像汉阳钢铁厂从张之洞开始已经好多年了,就从来没有赚钱过。这与国家政策有关。汉阳钢铁厂生产的产品往往很快就被朝廷拿走了,但朝廷却一分钱都不付。在满清来看,你这钢铁厂是属于朝廷的,连员工工资都是由张之洞这个朝廷大员来发的。那么生产出来的东西当然就是朝廷的。朝廷拿了你的东西,是你的荣幸。还要钱,你妹的。真当朝廷的大兵是假的吗?
结果汉阳钢铁厂是越生产就越亏损。张之洞最后撑不住了,把他交给了盛宣怀。而盛宣怀显然不可能比张之洞有钱。他才撑了不到半年,就撑不住了。接连告急。幸好张之洞和李鸿章都清楚这个情况。给盛宣怀减轻了不少压力。但亏损是怎么也止不住。
盛宣怀越亏越急,只好跑到上海滩来找叶澄衷。但叶澄衷虽然跟盛宣怀交情不错。但交情归交情。明知道是个坑,还去趟的话,就不是一点交情的事情。如果说只是十几二十万两的事情,叶澄衷也就出了。但盛宣怀要求的是几百万银元。还是有借无还的。他喵的,大上海除了当年的胡雪岩外恐怕也没人有这个手笔了。
当年胡雪岩第一次拜会左宗棠一出手就是百万银元的粮食送给左宗棠,一举打动左宗棠,自此以后,就再也没人有过这样的手笔了。
叶澄衷这次被盛宣怀缠着没办法,心里一想,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于是先拿大学堂的计划书出来。
大家的钱财全都投到这里去了。你盛宣怀总不至于还来找我老叶要钱吧。
盛宣怀眼见大家捐了五十万两,就准备站起来说事。他已经明白了叶澄衷的意思。你妹的。老叶居然跟他玩阴的。
谁知还没等盛宣怀站起来,就被一双手给压下去了。盛宣怀回头一看。却见是严信厚。
严信厚先一步站起来道:“李先生有两句话说的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还有‘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大家也都看到了外国机械的厉害之处。洋粉洋面的,只要两三个人一台机器。一天就能出来几百斤。而我们传统的工艺,一天能出来个百把斤就已经是快的了。为什么会是这样?还不是我们的技术不如人吗?那么有了机器咱们就一定能办到吗?在座诸位有谁会操作机器的呢?没有吧。”
严信厚拿起计划书扬了扬:“还不是因为我们每人会造机器?还不是我们每人会用机器!现在我们我们要自己办学校。将来的孩子们毕业后,也不过三五年的功夫。他们就能造机器。就能用机器!我在这里说一句:凡是学校出来的人才,只有出钱最多的那几位才能先挑走。”
严信厚看了看在座众人:“至于出钱后几位的能不能挑到人才。至于他的工厂还是公司有没有人才可用。那就不关学校的事情了。诸位不要怪严某人勿谓言之不预也。”
严信厚说着坐下来,计划书一拍:“这所大学毕业的学生,严某人预定三分之一。”
还没等众人反应过来,叶澄衷笑了:“老头子出钱最多,挑走一半没谁反对吧。”
朱葆三也跟着说:“剩下的俺老朱就全包了。”
一下子所有声音全都没了。
胡小岩忽然站起身:“三位前辈,你们不能这样。李某也是出了钱的。我的报社还需要人的。还有这么大的学校建起来需要的洋灰钢铁是巨量的。日后学校建起来,万把学生需要的棉布面粉等等都是很多的。我还准备去买设备办些洋布洋粉厂子呢。这些厂子开起来还是需要不少大学生的。”
胡小岩话音一落。在座诸位立刻醒悟过来。
这么大一所学校每天消耗的粮食用水等等都是巨量。这个可是大生意。而且是源源不断的大生意。其他的书籍衣服之类的就更不用说了。
其次现在很多人或多或少都拥有一些厂子的股份。比如造船厂可是稳赚不赔的买卖,还有各种新式工厂需要的设备等等也是需要人来操作的。这个时代,一般都是由外国技师来给一些不识字的工人就行培训。这些技师的培训可是不低的。如果这所大学的学生全被这几个人给要走了。以后自己的厂子还那什么跟人家竞争?你的工人还在跟着外国技师磨磨蹭蹭地在培训的时候,人家的大学生早已经开始上工了。
虽然投资多了点,但日后的隐形的技术资产可是不低的。要知道一台机器坏了,就只能找国外的技术人员来修理。技师从国外过来可是需要个把月的。这个把月的话,那台机器就相当于废掉了。
而如果有大学生们,专业的大学生很轻松就能修理好。要知道这个时代国外的技师们也不是所有的都是大学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