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九回 定撤藩策迎佳期(三)
韦仁答道:“奴才也不懂了,便问他:‘以后有甚么变故啊?’吴三桂笑道:‘时候到了,你自然知道。’皇上,吴三桂是想造反。这件事千真万确。”
康熙眉头微蹙,叱喝道:“韦仁不得胡言乱语,平西王对朝廷忠心耿耿,怎会造反作乱呢?”
韦仁连忙磕头谢罪,道:“皇上恕罪!奴才不敢胡言乱语,吴三桂这厮说了好些大逆不道的言语,奴才说甚么也不敢转述。”
康熙道:“你说好了,朕恕你无罪。”
韦仁道:“是。吴三桂有三件宝贝,他说这三件宝贝虽好,可惜有点儿美中不足。第一件宝贝,是一块鸽蛋那么大的红宝石,当真鸡血一般红,他镶在帽上,说道:‘宝石很大,可惜帽子太小。’”康熙哼了一声。
众大臣你瞧瞧我,我瞧瞧你,均想:“宝石很大,可惜帽子太小。”这句话言下之意,显是头上想戴顶皇冠了。
韦仁道:“他说他的第二件宝贝,是一张白底黑纹的白老虎皮。而这种白老虎几百年难得见一次。他把白老虎皮垫在椅上,说道:‘白老虎皮难得,可惜椅子太也寻常。’”
康熙脸色沉了下来,众臣暗道,吴三桂看来想是要换上龙椅了。
韦仁接着说道:“这第三件宝贝,是一块大理石屏风,天然生成的风景,图画中有只小黄莺儿站在树上,树底下有一头大老虎。吴三桂言道:‘屏风倒也珍贵,就可惜猛虎是在树下,小黄莺儿却站在高枝之上。’”
康熙道:“他这三句话,都不过是比喻,未必是有心造反。”
韦仁道:“皇上宽洪大量,爱惜奴才。吴三桂倘若有三分良心,知道感恩图报,那就好了。只可惜他就会向朝中的王公大臣送礼,这位黄金一千两,那位白银两万两,出手阔绰得不得了。那三件宝贝,却又不向皇上进贡。”康熙笑道:“我可不贪图他甚么东西。”
韦仁道:“是啊,吴三桂老是向朝廷要饷银,请犒赏,银子拿到手,倒有一大半留在北京,送给了文武百官。连奴才他也是大方得很。”
韦仁一面说,一面从怀里摸出一只锦缎袋子,提在手中,高高举起,人人见到袋上绣着“平西王府”四个红字。他俯下身来,打开袋口,倒了转来,只听得玎玎当当一阵响,珍珠、宝石、翡翠、美玉,数十件珍品散在殿上,珠光宝气,耀眼生花。
康熙微笑道:“你到云南走这一遭,倒是大有所获了。”韦仁道:“这些珍珠宝贝,奴才是不敢要的,请皇上赏了别人罢。”康熙笑嘻嘻的道:“是吴三桂送你的,我怎能拿来赏给别人?你倒对朕挺忠心,那么这些珍珠宝贝,算是我重行赏给你的好了。”又从衣袋里摸出一只西洋弹簧金表来,说道:“另外赏你一件西洋宝贝。”
韦仁忙跪下磕头,走上几步,双手将金表接了过来。
他君臣二人这么一番做作,众大臣均是善观气色之人,哪里还不明白康熙的心意?众大臣都收受过吴三桂的贿赂,最近这一批还是韦仁转交的,心想自己倘若再不识相,韦仁把“滇敬”多少,当朝抖了出来,皇上一震怒,以“交通外藩,图谋不轨”的罪名论处,不杀头也得充军。
明珠脑筋最快,立即说道:“韦侯爷少年英才,见世明白,对皇上赤胆忠心,深入吴三桂的虎穴,探到了事实真相,当真令人好生佩服。若不是皇上洞烛机先,派遣韦侯爷亲去探察,我们在京里办事的,又哪知道吴三桂这老家伙深蒙国恩,竟会心存反侧?”他这几句话既捧了康熙和韦仁,又为自己和满朝同僚轻轻开脱,跟着再坐实了吴三桂的罪名。太和殿上,人人均觉这几句话甚为中听,诸大臣本来都惴惴不安,这时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众大臣这时自然会意,于是,当即落井下石,大说吴三桂的不是,都说该当撤。
康熙待众人都说过了,说道:“吴三桂虽有不轨之心,但反状未露,今日此间的说话,谁也不许漏了一句出去。须得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众大臣齐颂扬皇恩浩荡,宽仁慈厚。
于是,康熙命内大臣起草上谕,派礼部侍郎折尔肯、翰林院学士达尔礼二人前去云南,宣示上谕。
朝事已毕,康熙站起身来,向韦仁招招手,带着他走到后殿。
韦仁跟在皇帝身后,来到御花园中。康熙笑道:“小宝,真有你的。若不是你拿了那袋珍珠宝贝出来,抖在地下,***那些老家伙,还在给吴三桂说好话呢。”韦仁道:“其实皇上只须说一声‘还是撤藩的好’,大家还不是个个都说‘果然是撤藩的好’。只不过要他们自己说出口来,比较有趣些。”
康熙点点头,说道:“老家伙们做事力求稳当,所想的也不能说全都错了。不过这样一来,吴三桂想几时动手,就几时干,一切全由他来拿主意,于咱们可大大不利。咱们先撤他的藩,就可打乱了他的脚步。”
“皇上英明!”
康熙道:“小宝,如果吴三桂真反,这老家伙当真挺不好斗呀。他部下的大将士卒,都是身经百战的厉害脚色,这战可是胜负难料啊!”
韦仁点头道:“皇上所料极是。奴才到云南见过他的兵马,确实彪悍善战。”
康熙沉声说道:“所以,我们不能小视他。这段时间,我已经暗暗调动了咱们八旗劲旅,随时做好反击他的准备。对了,你带回的‘飙勇营’确实不错,你一定要好好操练,如果有朝一日可能真用得上。”
“皇上放心,奴才一定不会让你失望!”韦仁答道。
“好!”康熙道,“吴三桂如果假借‘反清复明’的旗号造反,倘若普天下的汉人都响应他,那可糟了!”
韦仁说道:“皇上万安,普天下的汉人都认为吴三桂是大汉奸,没一个喜欢这家伙。他要造反,除了自己的亲信之外,不会有甚么人捧他的场。”
康熙点点头,道:“我也想到了此节。前明桂王逃到缅甸,是吴三桂去捉了来杀的。吴三桂要造反,最多只能说兴汉反满,却不能说反清复明。”
康熙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小宝,据报在京城里突然传出来一股天下即将大乱的流言,街头上,小孩们唱着一支不知从什么地方传来的歌谣,叫什么‘四张口儿反,天下由此散;日月双照五星联,时候到了一齐完——劝君早从善’的。寓意是四张口是两个回字,日月双照是个明字。合起来,是回回要造反,推翻满清恢复明朝。你在这方面甚有才干,这事如今是图海在办,你拿上我的手谕。马上接手去侦探一下,看看是何人在作乱?为了应付吴三桂,咱们可得把自己的后方稳固才行!”
“奴才遵旨!”韦仁磕头接旨后,站起身小心禀道,“皇上,昨晚吴应熊那小子请我到他府上喝酒,建宁公主说想皇上了,要奴才禀告皇上,想进宫看看你,住上几天。”
康熙虽然痛恨毛东珠,但是对自己这个从小一起长大的建宁还是十分喜爱的,他将建宁下嫁给吴应熊原本就带有一丝报复之心,如今吴三桂造反在即,额驸吴应熊是不能逃脱被诛的命运的,因此对建宁也有怜惜之情,于是,他点头同意道:“每天,我就让皇后传懿旨,让建宁这丫头进宫暂住吧!”
“是!皇上。”
韦仁到了九门提督府,见到图海,将康熙手谕交给他。图海验过后,将所掌握的情况均告诉韦仁,并将相关资料也一并移交。办完交接后,图海说了一件怪事----连日以来,京城回民们一到傍晚,便集合在各个清真寺里。他们夜聚明散,不知干些什么事。尤其是牛街清真寺里,去的人最多。把这个情况和街上的流言连在一起,说明回民的叛乱正在加紧准备,指不定哪一天就会突然暴发了。
韦仁问道:“图学士,你是否采取相应的措施?”
图海恶狠狠的说道:“我已经在京城十二处清真寺都暗暗派了不少的兵丁,将他们团团围住。只要这些回回敢轻举妄动,我亲自带人,先攻下牛街清真寺,放火烧掉它。其余地方,则以火光为号,一齐动手。一举荡平造反的回回们。”
韦仁未置可否,他问道:“说回回们要造反不过只是听了些谣言,证据不足啊!我不明白,他们夜聚明散已经十几日,难道不怕朝廷发觉么?”
图海不以为然道:“韦侯爷,朝廷屡颁明旨,民间不许聚会议事,回民们应该知道。就凭这一点,剿杀他们也不过份。何况他们夜夜如此呢?”
“这其中恐怕还有其他的缘故,图学士,皇上命我彻查此事,看来皇上也有疑虑,咱们还是慎重为好!”韦仁摇头说道。
“是!侯爷所言极是。”图海听韦仁如是说,也点头称是。
康熙眉头微蹙,叱喝道:“韦仁不得胡言乱语,平西王对朝廷忠心耿耿,怎会造反作乱呢?”
韦仁连忙磕头谢罪,道:“皇上恕罪!奴才不敢胡言乱语,吴三桂这厮说了好些大逆不道的言语,奴才说甚么也不敢转述。”
康熙道:“你说好了,朕恕你无罪。”
韦仁道:“是。吴三桂有三件宝贝,他说这三件宝贝虽好,可惜有点儿美中不足。第一件宝贝,是一块鸽蛋那么大的红宝石,当真鸡血一般红,他镶在帽上,说道:‘宝石很大,可惜帽子太小。’”康熙哼了一声。
众大臣你瞧瞧我,我瞧瞧你,均想:“宝石很大,可惜帽子太小。”这句话言下之意,显是头上想戴顶皇冠了。
韦仁道:“他说他的第二件宝贝,是一张白底黑纹的白老虎皮。而这种白老虎几百年难得见一次。他把白老虎皮垫在椅上,说道:‘白老虎皮难得,可惜椅子太也寻常。’”
康熙脸色沉了下来,众臣暗道,吴三桂看来想是要换上龙椅了。
韦仁接着说道:“这第三件宝贝,是一块大理石屏风,天然生成的风景,图画中有只小黄莺儿站在树上,树底下有一头大老虎。吴三桂言道:‘屏风倒也珍贵,就可惜猛虎是在树下,小黄莺儿却站在高枝之上。’”
康熙道:“他这三句话,都不过是比喻,未必是有心造反。”
韦仁道:“皇上宽洪大量,爱惜奴才。吴三桂倘若有三分良心,知道感恩图报,那就好了。只可惜他就会向朝中的王公大臣送礼,这位黄金一千两,那位白银两万两,出手阔绰得不得了。那三件宝贝,却又不向皇上进贡。”康熙笑道:“我可不贪图他甚么东西。”
韦仁道:“是啊,吴三桂老是向朝廷要饷银,请犒赏,银子拿到手,倒有一大半留在北京,送给了文武百官。连奴才他也是大方得很。”
韦仁一面说,一面从怀里摸出一只锦缎袋子,提在手中,高高举起,人人见到袋上绣着“平西王府”四个红字。他俯下身来,打开袋口,倒了转来,只听得玎玎当当一阵响,珍珠、宝石、翡翠、美玉,数十件珍品散在殿上,珠光宝气,耀眼生花。
康熙微笑道:“你到云南走这一遭,倒是大有所获了。”韦仁道:“这些珍珠宝贝,奴才是不敢要的,请皇上赏了别人罢。”康熙笑嘻嘻的道:“是吴三桂送你的,我怎能拿来赏给别人?你倒对朕挺忠心,那么这些珍珠宝贝,算是我重行赏给你的好了。”又从衣袋里摸出一只西洋弹簧金表来,说道:“另外赏你一件西洋宝贝。”
韦仁忙跪下磕头,走上几步,双手将金表接了过来。
他君臣二人这么一番做作,众大臣均是善观气色之人,哪里还不明白康熙的心意?众大臣都收受过吴三桂的贿赂,最近这一批还是韦仁转交的,心想自己倘若再不识相,韦仁把“滇敬”多少,当朝抖了出来,皇上一震怒,以“交通外藩,图谋不轨”的罪名论处,不杀头也得充军。
明珠脑筋最快,立即说道:“韦侯爷少年英才,见世明白,对皇上赤胆忠心,深入吴三桂的虎穴,探到了事实真相,当真令人好生佩服。若不是皇上洞烛机先,派遣韦侯爷亲去探察,我们在京里办事的,又哪知道吴三桂这老家伙深蒙国恩,竟会心存反侧?”他这几句话既捧了康熙和韦仁,又为自己和满朝同僚轻轻开脱,跟着再坐实了吴三桂的罪名。太和殿上,人人均觉这几句话甚为中听,诸大臣本来都惴惴不安,这时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众大臣这时自然会意,于是,当即落井下石,大说吴三桂的不是,都说该当撤。
康熙待众人都说过了,说道:“吴三桂虽有不轨之心,但反状未露,今日此间的说话,谁也不许漏了一句出去。须得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众大臣齐颂扬皇恩浩荡,宽仁慈厚。
于是,康熙命内大臣起草上谕,派礼部侍郎折尔肯、翰林院学士达尔礼二人前去云南,宣示上谕。
朝事已毕,康熙站起身来,向韦仁招招手,带着他走到后殿。
韦仁跟在皇帝身后,来到御花园中。康熙笑道:“小宝,真有你的。若不是你拿了那袋珍珠宝贝出来,抖在地下,***那些老家伙,还在给吴三桂说好话呢。”韦仁道:“其实皇上只须说一声‘还是撤藩的好’,大家还不是个个都说‘果然是撤藩的好’。只不过要他们自己说出口来,比较有趣些。”
康熙点点头,说道:“老家伙们做事力求稳当,所想的也不能说全都错了。不过这样一来,吴三桂想几时动手,就几时干,一切全由他来拿主意,于咱们可大大不利。咱们先撤他的藩,就可打乱了他的脚步。”
“皇上英明!”
康熙道:“小宝,如果吴三桂真反,这老家伙当真挺不好斗呀。他部下的大将士卒,都是身经百战的厉害脚色,这战可是胜负难料啊!”
韦仁点头道:“皇上所料极是。奴才到云南见过他的兵马,确实彪悍善战。”
康熙沉声说道:“所以,我们不能小视他。这段时间,我已经暗暗调动了咱们八旗劲旅,随时做好反击他的准备。对了,你带回的‘飙勇营’确实不错,你一定要好好操练,如果有朝一日可能真用得上。”
“皇上放心,奴才一定不会让你失望!”韦仁答道。
“好!”康熙道,“吴三桂如果假借‘反清复明’的旗号造反,倘若普天下的汉人都响应他,那可糟了!”
韦仁说道:“皇上万安,普天下的汉人都认为吴三桂是大汉奸,没一个喜欢这家伙。他要造反,除了自己的亲信之外,不会有甚么人捧他的场。”
康熙点点头,道:“我也想到了此节。前明桂王逃到缅甸,是吴三桂去捉了来杀的。吴三桂要造反,最多只能说兴汉反满,却不能说反清复明。”
康熙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小宝,据报在京城里突然传出来一股天下即将大乱的流言,街头上,小孩们唱着一支不知从什么地方传来的歌谣,叫什么‘四张口儿反,天下由此散;日月双照五星联,时候到了一齐完——劝君早从善’的。寓意是四张口是两个回字,日月双照是个明字。合起来,是回回要造反,推翻满清恢复明朝。你在这方面甚有才干,这事如今是图海在办,你拿上我的手谕。马上接手去侦探一下,看看是何人在作乱?为了应付吴三桂,咱们可得把自己的后方稳固才行!”
“奴才遵旨!”韦仁磕头接旨后,站起身小心禀道,“皇上,昨晚吴应熊那小子请我到他府上喝酒,建宁公主说想皇上了,要奴才禀告皇上,想进宫看看你,住上几天。”
康熙虽然痛恨毛东珠,但是对自己这个从小一起长大的建宁还是十分喜爱的,他将建宁下嫁给吴应熊原本就带有一丝报复之心,如今吴三桂造反在即,额驸吴应熊是不能逃脱被诛的命运的,因此对建宁也有怜惜之情,于是,他点头同意道:“每天,我就让皇后传懿旨,让建宁这丫头进宫暂住吧!”
“是!皇上。”
韦仁到了九门提督府,见到图海,将康熙手谕交给他。图海验过后,将所掌握的情况均告诉韦仁,并将相关资料也一并移交。办完交接后,图海说了一件怪事----连日以来,京城回民们一到傍晚,便集合在各个清真寺里。他们夜聚明散,不知干些什么事。尤其是牛街清真寺里,去的人最多。把这个情况和街上的流言连在一起,说明回民的叛乱正在加紧准备,指不定哪一天就会突然暴发了。
韦仁问道:“图学士,你是否采取相应的措施?”
图海恶狠狠的说道:“我已经在京城十二处清真寺都暗暗派了不少的兵丁,将他们团团围住。只要这些回回敢轻举妄动,我亲自带人,先攻下牛街清真寺,放火烧掉它。其余地方,则以火光为号,一齐动手。一举荡平造反的回回们。”
韦仁未置可否,他问道:“说回回们要造反不过只是听了些谣言,证据不足啊!我不明白,他们夜聚明散已经十几日,难道不怕朝廷发觉么?”
图海不以为然道:“韦侯爷,朝廷屡颁明旨,民间不许聚会议事,回民们应该知道。就凭这一点,剿杀他们也不过份。何况他们夜夜如此呢?”
“这其中恐怕还有其他的缘故,图学士,皇上命我彻查此事,看来皇上也有疑虑,咱们还是慎重为好!”韦仁摇头说道。
“是!侯爷所言极是。”图海听韦仁如是说,也点头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