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验证(二)
发出惊呼的不是旁人,正是金幼孜。听到这一声惊呼,胡广和杨荣两人急忙围上前来,问道“金大人,怎么了?可是发现什么端倪了吗?”
那边正在把玩放大镜的朱棣爷孙俩也有些好奇的望着金幼孜,想看看到底是何原因。
只见金幼孜拿着放大镜的手臂微微颤抖着,指着那枚印玺上面的一处道“这,这,这……”
胡广上前一看,发现金幼孜手指的地方是一枚龙鳞,而那枚龙鳞,和旁处的龙鳞看起来没有任何区别,于是胡荣有些奇怪的道“金大人,这里龙鳞是好好的吗?有何大惊小怪的?”
金幼孜深吸一口气,然后道“胡大人,您用这个来看看。”说着将手中的放大镜交给了胡广。
胡广接过放大镜,学着金幼孜先前的动作朝着那枚龙鳞看去,一旁的杨荣也围了上来,顺着胡广的目光一齐朝着那枚龙鳞望去。
“唉?金大人,这怎么看不清呢?”胡荣用胳膊碰了一下金幼孜,小声的问道。
金幼孜道“胡大人,您手稍微往上抬一点儿,哎,对对,头稍微近点儿,哎,对对对,现在怎么样?”
胡广道“嗯?比方才好多了……这龙鳞,当真是雕刻的惟妙惟肖啊……金大人,怪不得你方才这么大惊小怪的,嗯,这雕工确实不错,当属一流!”
金幼孜苦笑不得的道“胡大人,你再仔细瞧瞧,瞧瞧那枚龙鳞跟下方的龙鳞的重合之处,看看那里有什么蹊跷。”
胡广微微挪动放大镜,将镜头朝着金幼孜说的那个地方移去……
“哎,这里……这是……”
“胡大人,看来您也看到了?”
“哎哎,本官也看到了,这,简直不可思议啊~”杨荣口中惊叹道。
听到几人的对话,朱棣有些坐不住了,伸脚踢了朱瞻基一把,然后朝着三人的方向瞄了一眼,这次朱瞻基秒懂,急忙道“爷爷,孙儿去看看禁打人呢他们那边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
朱棣含笑点了点头,孺子可教也~
朱瞻基围了上去,对着三人拱了拱手问道“三位师傅,到底是何事如此惊讶?有没有需要瞻基帮忙的地方?”
金幼孜看了朱瞻基一眼,对着其回了一礼,然后道“殿下,这枚印玺之上,有两枚龙鳞的重合之处,微臣发现了一处暗记。”
“哦?暗记?”朱瞻基有些惊奇,“是何暗记?”
一些有名的匠人,喜欢在自己的作品上留下一些暗记,这个倒不是什么稀奇之事,不过敢在传国玉玺上留暗记的……若是真的,那这人的胆子也就太大了些……
金幼孜让开身位,对拿着放大镜的胡荣道“胡大人,放大镜暂时借本官一用。”
“金大人拿去便是。”胡荣将放大镜递给金幼孜,然后拉着杨荣退到了一旁,两人嘀咕了起来。
金幼孜接过放大镜,调整好角度和位置,然后道“殿下您看此处。”
朱瞻基凑上前,仔细瞧去,之间放大镜的正中间,两枚龙鳞重叠之处,隐约可见两个篆书写就的字。
“第一个似乎是‘孙’,第二个~似乎……是一个‘寿’字。”第一个字还好些,可是第二个字只能看一个大概的轮廓,因此朱瞻基有些犹豫。至于为什么说是“寿”字,因为这个字的轮廓和这枚印玺上“既寿永昌”的寿形状十分相似,因此朱瞻基才有此论断。
金幼孜点点头,这和他的看法不谋而合。
李如柏听到这话心中有些惊奇,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微雕手法?那个龙鳞他知道,大小比芝麻粒还要小一些,要在这上面刻两个字,而且还是在重叠之处……简直就是鬼斧神工啊~
而且,李如柏拿出来的放大镜按照后世的倍数说,最少是十倍镜,就这般也都只能勉强看到,简直不敢相信这字是怎么刻上去的……
一旁的胡广和杨荣两人对视了一眼,然后说道“长孙殿下好眼力,微臣也认为是‘孙寿’二字。”
杨荣接着道“唐、宋两朝皆有记载,曰传国玉玺乃咸阳玉工孙寿所制,据说这孙寿亦称王孙寿,乃秦代咸阳第一玉工。如此看来,这枚传国玉玺倒是有几分像是真品了。”
“但是也不排除有人故意借此造假的可能性,毕竟这件事,秦、汉等的正史中都未曾有记载,单凭唐、宋两朝的记载,还不足以为证。”胡荣想了想道,随后又指着印玺背面缺了一角的龙首道“不过从这损毁的情况来看,和史料中记载的真品几乎一般无二。”说罢摇了摇头,自嘲了一声,显然这番前后矛盾的话语也让他自己纠结不已。
“几位大人,既然从外观上看不出什么门道来,依我看,咱们还是先看看这印文吧……”金幼孜缓缓沉吟道。
禁止转码、禁止阅读模式,下面内容隐藏,请退出阅读模式!
一旁的杨荣摇摇头道“金大人这话有些过于果断了些,传国玉玺乃是国之重器,怎可如此轻易就下定论?本官先前曾研究过应劭的《汉官》以及皇甫谧的《世纪》,其论六玺,文义皆符。汉宫传国玺,文曰‘受命于天,既寿且康’,敢问金大人,这‘且康’、‘永昌’二字,到底哪个是对的,哪个是错的呢?”
还不待金幼孜发话,胡荣突然道“恰巧本官前几日读《宋书·志礼五》,书中南朝梁人沈约道‘初,高祖入关,得秦始皇蓝田玉玺,螭虎纽,文曰“受天之命,皇帝寿昌”。高祖佩之,后代名曰传国玺,与斩白蛇剑俱为乘舆所宝。’,由此可见,这传国玉玺上的字也有可能是‘受天之命,皇帝寿昌’这八个字。”
一时之间,三人有些争执不下。
那边正在把玩放大镜的朱棣爷孙俩也有些好奇的望着金幼孜,想看看到底是何原因。
只见金幼孜拿着放大镜的手臂微微颤抖着,指着那枚印玺上面的一处道“这,这,这……”
胡广上前一看,发现金幼孜手指的地方是一枚龙鳞,而那枚龙鳞,和旁处的龙鳞看起来没有任何区别,于是胡荣有些奇怪的道“金大人,这里龙鳞是好好的吗?有何大惊小怪的?”
金幼孜深吸一口气,然后道“胡大人,您用这个来看看。”说着将手中的放大镜交给了胡广。
胡广接过放大镜,学着金幼孜先前的动作朝着那枚龙鳞看去,一旁的杨荣也围了上来,顺着胡广的目光一齐朝着那枚龙鳞望去。
“唉?金大人,这怎么看不清呢?”胡荣用胳膊碰了一下金幼孜,小声的问道。
金幼孜道“胡大人,您手稍微往上抬一点儿,哎,对对,头稍微近点儿,哎,对对对,现在怎么样?”
胡广道“嗯?比方才好多了……这龙鳞,当真是雕刻的惟妙惟肖啊……金大人,怪不得你方才这么大惊小怪的,嗯,这雕工确实不错,当属一流!”
金幼孜苦笑不得的道“胡大人,你再仔细瞧瞧,瞧瞧那枚龙鳞跟下方的龙鳞的重合之处,看看那里有什么蹊跷。”
胡广微微挪动放大镜,将镜头朝着金幼孜说的那个地方移去……
“哎,这里……这是……”
“胡大人,看来您也看到了?”
“哎哎,本官也看到了,这,简直不可思议啊~”杨荣口中惊叹道。
听到几人的对话,朱棣有些坐不住了,伸脚踢了朱瞻基一把,然后朝着三人的方向瞄了一眼,这次朱瞻基秒懂,急忙道“爷爷,孙儿去看看禁打人呢他们那边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
朱棣含笑点了点头,孺子可教也~
朱瞻基围了上去,对着三人拱了拱手问道“三位师傅,到底是何事如此惊讶?有没有需要瞻基帮忙的地方?”
金幼孜看了朱瞻基一眼,对着其回了一礼,然后道“殿下,这枚印玺之上,有两枚龙鳞的重合之处,微臣发现了一处暗记。”
“哦?暗记?”朱瞻基有些惊奇,“是何暗记?”
一些有名的匠人,喜欢在自己的作品上留下一些暗记,这个倒不是什么稀奇之事,不过敢在传国玉玺上留暗记的……若是真的,那这人的胆子也就太大了些……
金幼孜让开身位,对拿着放大镜的胡荣道“胡大人,放大镜暂时借本官一用。”
“金大人拿去便是。”胡荣将放大镜递给金幼孜,然后拉着杨荣退到了一旁,两人嘀咕了起来。
金幼孜接过放大镜,调整好角度和位置,然后道“殿下您看此处。”
朱瞻基凑上前,仔细瞧去,之间放大镜的正中间,两枚龙鳞重叠之处,隐约可见两个篆书写就的字。
“第一个似乎是‘孙’,第二个~似乎……是一个‘寿’字。”第一个字还好些,可是第二个字只能看一个大概的轮廓,因此朱瞻基有些犹豫。至于为什么说是“寿”字,因为这个字的轮廓和这枚印玺上“既寿永昌”的寿形状十分相似,因此朱瞻基才有此论断。
金幼孜点点头,这和他的看法不谋而合。
李如柏听到这话心中有些惊奇,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微雕手法?那个龙鳞他知道,大小比芝麻粒还要小一些,要在这上面刻两个字,而且还是在重叠之处……简直就是鬼斧神工啊~
而且,李如柏拿出来的放大镜按照后世的倍数说,最少是十倍镜,就这般也都只能勉强看到,简直不敢相信这字是怎么刻上去的……
一旁的胡广和杨荣两人对视了一眼,然后说道“长孙殿下好眼力,微臣也认为是‘孙寿’二字。”
杨荣接着道“唐、宋两朝皆有记载,曰传国玉玺乃咸阳玉工孙寿所制,据说这孙寿亦称王孙寿,乃秦代咸阳第一玉工。如此看来,这枚传国玉玺倒是有几分像是真品了。”
“但是也不排除有人故意借此造假的可能性,毕竟这件事,秦、汉等的正史中都未曾有记载,单凭唐、宋两朝的记载,还不足以为证。”胡荣想了想道,随后又指着印玺背面缺了一角的龙首道“不过从这损毁的情况来看,和史料中记载的真品几乎一般无二。”说罢摇了摇头,自嘲了一声,显然这番前后矛盾的话语也让他自己纠结不已。
“几位大人,既然从外观上看不出什么门道来,依我看,咱们还是先看看这印文吧……”金幼孜缓缓沉吟道。
禁止转码、禁止阅读模式,下面内容隐藏,请退出阅读模式!
一旁的杨荣摇摇头道“金大人这话有些过于果断了些,传国玉玺乃是国之重器,怎可如此轻易就下定论?本官先前曾研究过应劭的《汉官》以及皇甫谧的《世纪》,其论六玺,文义皆符。汉宫传国玺,文曰‘受命于天,既寿且康’,敢问金大人,这‘且康’、‘永昌’二字,到底哪个是对的,哪个是错的呢?”
还不待金幼孜发话,胡荣突然道“恰巧本官前几日读《宋书·志礼五》,书中南朝梁人沈约道‘初,高祖入关,得秦始皇蓝田玉玺,螭虎纽,文曰“受天之命,皇帝寿昌”。高祖佩之,后代名曰传国玺,与斩白蛇剑俱为乘舆所宝。’,由此可见,这传国玉玺上的字也有可能是‘受天之命,皇帝寿昌’这八个字。”
一时之间,三人有些争执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