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验证(三)
朱棣看着这一幕也有些头疼,没想到只叫了三位大臣来就有三种说法,要是叫来十个人,那还不得有十个说法?
朱瞻基站在一旁听着这三人引经据典,各自争执不下,也有些脑袋大,可是偏偏他又插不上嘴,这三位大人说的那些书名,他别说看过,有些连名字都没有听说过……
正在这时,朱瞻基看到李如柏对着他招了招手,心中一喜,知道李如柏有了对策,于是急忙过去问道“如柏兄,可是有了什么法子能够辨认这玉玺的真假?”
李如柏摇了摇头道“传国玉玺事关重大,再说了几位大人学富五车都未能确定结果,我又怎么能够确认。”
朱瞻基听到这话心中隐隐有些失望,随即又问道“那如柏兄你叫小弟来是何事?”
李如柏道“你派人去收集、整理下这几位大人所提到的所有典籍成书的时间、何人主持的编撰,以及编撰人的背景,快快去,越快越好。”
朱瞻基有些疑惑,“如柏兄,这是何意?难不成你怀疑几位大人提到的书中的记录有假?”
李如柏道“书假不假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看看写书的人有没有亲眼目睹过传国玉玺,你懂为兄的意思吧?”
朱瞻基更加疑惑了,正欲发问,却听李如柏催促道“快去吧,别耽误时间了……”
朱瞻基只好将心中的疑惑咽下,走到朱棣身旁,将李如柏的话转述了一遍,然后道“爷爷,孙儿怎么看不懂如柏兄的这番举动?”
朱棣却是明白了李如柏话中的意思,于是先吩咐王贺道“听到了吧?还不快去准备。”
王贺应了一声,急忙退出了大殿。
接着朱棣又对着朱瞻基解释道“既然传国玉玺却存于世,那么自秦朝以来,定然有不少人亲眼目睹过传国玉玺并且记录于册的,而这些人的记录,定然做不得假,只要确定了哪些人有机会见到传国玉玺,哪些人只是道听途说,自然就知道了真正的传国玉玺长什么样,印文是什么。”
朱瞻基恍然大悟,“就像是民间百姓间传闻爷爷您每日的饭菜都是窝窝头管饱,殊不知爷爷您每日也只是粗茶淡饭,因此要想知道爷爷您吃什么,查起居注官的记载便可,普通百姓的记载就算流传甚广,反而不可信。”
朱棣哭笑不得,不过朱瞻基举的这个例子也还算恰当,想了想朱棣又有些感慨的道“想当初爷爷可不止吃过窝窝头……”
朱瞻基忽地想起了什么似的,急忙道“爷爷,孙儿不是这个意思……”
朱棣蛮不在乎的摆摆手道“罢了罢了,都是过去的事了。”随后又指着金幼孜三人对朱瞻基道“去,你也去多听听看看学学,涨涨见识。”
“是,爷爷。”
……
很快王贺就回来了,跟着一起来的还有二十几名小太监,每人手中都抱着厚厚的一摞书。而且随着金幼孜、胡广、杨荣三人不停的引经据典,不停有其他的小太监抱着书加入进来。
看着这么多的书,李如柏有些目瞪口呆,这三位爷到底是读了多少的书啊……
“李如柏,你要的东西都已经到了,你准备如何验证啊?”朱棣招手将李如柏叫到身旁问道。
李如柏躬了躬身道“启禀陛下,其实很简单。只需要将这些典籍按照年代顺序排列,并结合具体情况逐一分析即可。”
说着,李如柏将金幼孜三人最有争论的几本书挑了出来,见到李如柏的举动,金幼孜、胡广、杨荣三人也纷纷停了下来,盯着李如柏的一举一动。
李如柏不慌不忙的将所有的书籍排列好顺序,排在第一的,正是金幼孜最先提到的《吴书》。
指着《吴书》,李如柏环视一周,然后淡淡的道“启禀陛下,各位大人,这《吴书》,乃是孙吴帝国官修史书,传国玉玺又是被孙坚在洛阳井中找到,并交给其妻吴夫人代管,可以想象,年幼的孙权是有机会见到这个宝物的,而同一时期的应劭和皇甫谧,都没有见到传国玉玺的机会。”
“应劭是汉末泰山太守,因为曹操的父亲曹嵩死在泰山郡,担心曹操报复自己,便弃官投奔了袁绍,他一直到死,都没去过许都见汉献帝刘协,更别说见到传国玉玺了。”
“而皇甫谧,皇甫谧是魏晋名士,一辈子都没有做官,他写的书都是坐在家里写的。他写的内容和应劭吻合,只能推测是他照着应劭的《汉官仪》抄了一遍。”
李如柏这话等于是一棒子将杨荣的话给打死了,杨荣正待上前理论,却被一旁的金幼孜拉下道“杨大人,难道杨大人觉得这番推理有问题吗?”
禁止转码、禁止阅读模式,下面内容隐藏,请退出阅读模式!
李如柏道“杨大人这话问得好。学生以为,裴松之没有提到卫宏的记录,实属失误。卫宏作为东汉人,而且在光武帝刘秀身边工作,他的记载和《吴书》一致,就能证明‘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是对的,那裴松之不过是在装糊涂而已。裴松之身处刘宋朝廷,他是有机会见到当朝的传国玺的,他为何没有以此来作证呢?学生以为,那裴松之知道,宋文帝的传国玺上刻的是‘受天之命,皇帝寿昌’,这一块并不是秦汉时期的那一枚,所以,他只能装作不知道的样子。否则……”
杨荣听到这话,神情为之一滞,李如柏这话不无道理,这种事情,确实是如此啊~
李如柏见杨荣不再言语,于是略过《吴书》后边的《汉官仪》,指着《晋阳秋》以及《宋书》道“这两部书,所记载的只有昊和受一字之差,按‘史料从众’及‘不涉及政治等因素的情况下,野史不应与正史争审’这两条来看,加上用字习惯,受比昊用的更多,‘受天之命,皇帝寿昌’明显比‘昊天之命,皇帝寿昌’可信度高不少。”
最后,李如柏又道“因此,学生断定,南朝流传的传国玉玺,并不是秦汉时期的那一块。而秦汉时期的传国玉玺,刻字便是这‘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
朱瞻基站在一旁听着这三人引经据典,各自争执不下,也有些脑袋大,可是偏偏他又插不上嘴,这三位大人说的那些书名,他别说看过,有些连名字都没有听说过……
正在这时,朱瞻基看到李如柏对着他招了招手,心中一喜,知道李如柏有了对策,于是急忙过去问道“如柏兄,可是有了什么法子能够辨认这玉玺的真假?”
李如柏摇了摇头道“传国玉玺事关重大,再说了几位大人学富五车都未能确定结果,我又怎么能够确认。”
朱瞻基听到这话心中隐隐有些失望,随即又问道“那如柏兄你叫小弟来是何事?”
李如柏道“你派人去收集、整理下这几位大人所提到的所有典籍成书的时间、何人主持的编撰,以及编撰人的背景,快快去,越快越好。”
朱瞻基有些疑惑,“如柏兄,这是何意?难不成你怀疑几位大人提到的书中的记录有假?”
李如柏道“书假不假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看看写书的人有没有亲眼目睹过传国玉玺,你懂为兄的意思吧?”
朱瞻基更加疑惑了,正欲发问,却听李如柏催促道“快去吧,别耽误时间了……”
朱瞻基只好将心中的疑惑咽下,走到朱棣身旁,将李如柏的话转述了一遍,然后道“爷爷,孙儿怎么看不懂如柏兄的这番举动?”
朱棣却是明白了李如柏话中的意思,于是先吩咐王贺道“听到了吧?还不快去准备。”
王贺应了一声,急忙退出了大殿。
接着朱棣又对着朱瞻基解释道“既然传国玉玺却存于世,那么自秦朝以来,定然有不少人亲眼目睹过传国玉玺并且记录于册的,而这些人的记录,定然做不得假,只要确定了哪些人有机会见到传国玉玺,哪些人只是道听途说,自然就知道了真正的传国玉玺长什么样,印文是什么。”
朱瞻基恍然大悟,“就像是民间百姓间传闻爷爷您每日的饭菜都是窝窝头管饱,殊不知爷爷您每日也只是粗茶淡饭,因此要想知道爷爷您吃什么,查起居注官的记载便可,普通百姓的记载就算流传甚广,反而不可信。”
朱棣哭笑不得,不过朱瞻基举的这个例子也还算恰当,想了想朱棣又有些感慨的道“想当初爷爷可不止吃过窝窝头……”
朱瞻基忽地想起了什么似的,急忙道“爷爷,孙儿不是这个意思……”
朱棣蛮不在乎的摆摆手道“罢了罢了,都是过去的事了。”随后又指着金幼孜三人对朱瞻基道“去,你也去多听听看看学学,涨涨见识。”
“是,爷爷。”
……
很快王贺就回来了,跟着一起来的还有二十几名小太监,每人手中都抱着厚厚的一摞书。而且随着金幼孜、胡广、杨荣三人不停的引经据典,不停有其他的小太监抱着书加入进来。
看着这么多的书,李如柏有些目瞪口呆,这三位爷到底是读了多少的书啊……
“李如柏,你要的东西都已经到了,你准备如何验证啊?”朱棣招手将李如柏叫到身旁问道。
李如柏躬了躬身道“启禀陛下,其实很简单。只需要将这些典籍按照年代顺序排列,并结合具体情况逐一分析即可。”
说着,李如柏将金幼孜三人最有争论的几本书挑了出来,见到李如柏的举动,金幼孜、胡广、杨荣三人也纷纷停了下来,盯着李如柏的一举一动。
李如柏不慌不忙的将所有的书籍排列好顺序,排在第一的,正是金幼孜最先提到的《吴书》。
指着《吴书》,李如柏环视一周,然后淡淡的道“启禀陛下,各位大人,这《吴书》,乃是孙吴帝国官修史书,传国玉玺又是被孙坚在洛阳井中找到,并交给其妻吴夫人代管,可以想象,年幼的孙权是有机会见到这个宝物的,而同一时期的应劭和皇甫谧,都没有见到传国玉玺的机会。”
“应劭是汉末泰山太守,因为曹操的父亲曹嵩死在泰山郡,担心曹操报复自己,便弃官投奔了袁绍,他一直到死,都没去过许都见汉献帝刘协,更别说见到传国玉玺了。”
“而皇甫谧,皇甫谧是魏晋名士,一辈子都没有做官,他写的书都是坐在家里写的。他写的内容和应劭吻合,只能推测是他照着应劭的《汉官仪》抄了一遍。”
李如柏这话等于是一棒子将杨荣的话给打死了,杨荣正待上前理论,却被一旁的金幼孜拉下道“杨大人,难道杨大人觉得这番推理有问题吗?”
禁止转码、禁止阅读模式,下面内容隐藏,请退出阅读模式!
李如柏道“杨大人这话问得好。学生以为,裴松之没有提到卫宏的记录,实属失误。卫宏作为东汉人,而且在光武帝刘秀身边工作,他的记载和《吴书》一致,就能证明‘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是对的,那裴松之不过是在装糊涂而已。裴松之身处刘宋朝廷,他是有机会见到当朝的传国玺的,他为何没有以此来作证呢?学生以为,那裴松之知道,宋文帝的传国玺上刻的是‘受天之命,皇帝寿昌’,这一块并不是秦汉时期的那一枚,所以,他只能装作不知道的样子。否则……”
杨荣听到这话,神情为之一滞,李如柏这话不无道理,这种事情,确实是如此啊~
李如柏见杨荣不再言语,于是略过《吴书》后边的《汉官仪》,指着《晋阳秋》以及《宋书》道“这两部书,所记载的只有昊和受一字之差,按‘史料从众’及‘不涉及政治等因素的情况下,野史不应与正史争审’这两条来看,加上用字习惯,受比昊用的更多,‘受天之命,皇帝寿昌’明显比‘昊天之命,皇帝寿昌’可信度高不少。”
最后,李如柏又道“因此,学生断定,南朝流传的传国玉玺,并不是秦汉时期的那一块。而秦汉时期的传国玉玺,刻字便是这‘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