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雨记(三)
一路往东而行,不出一天的路程,便达到了烈山县,购买了一些干粮之后,便骑马钻进了小道上。
虽然走驿道会节省很多时间,但是那样太费功夫了,每每遇到县城都要循规蹈矩,严重影响了赶路进程,所以他们选择一些不太偏僻的小路,偶然在路途中还能碰见许多村落,不过这也意味着他们时常要风餐露宿,毕竟像三道镇那样的大镇子可不多见。
这一连赶路就是十多天的时间,春末过完,但是夏至未至,天气炎热湿润,时不时的就会降下雨来。
垂拱四年,四月二十七日。
这天天色阴沉,黑云压城城欲摧,从卯时以来就是如此,狂风在呼啸的舞动,送来了一丝驱散炎热的凉爽之意。
“我们得加快时间赶路了。”
“可是这荒郊野岭,哪里才能够避雨呢?”
“不用多想,往前面一直走,看看就知道了,大家都注意点。”
他们在山道上岗下某处废弃的茶棚中停下了脚步,眼看着前一脚刚进去,后一脚暴雨将至,厉害的势头仿佛要与天地撕开脸皮。
“咳咳”
他咳了几声,清了下嗓子,也不知道这个茶棚废弃了多久,桌面上积上了厚厚的一沓灰尘,各个角落里满是蛛网,招待着惹人厌的客人,却又不得不招待。
“打扫一下吧,也不知道这雨何时才落,恐怕不会太长,不过看这阵势,这雨一旦落下来,也不会太短了。”
“都怪你,偏要走着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山道,这下好了。”
女子哀怨一声,恶狠狠的瞪了他一眼,不过虽然嘴里这么说,手上的动作也不免加快了几分,毕竟她也是同意走山路的。
年轻男子苦笑一声,干活也倍有劲。
“有人在吗,贫僧途径与此,见不久暴雨将至,只好借贵宝地暂且栖身避雨片刻,待大雨停歇立马就走。”
不大一会儿,等到他们简单的打扫一番后,门外突然传来了一个字正腔圆的声音,每个字皆有很重的尾音,让人听来有种震撼的感觉。
“和尚?”
年轻男子与貌美女子不禁对视一眼,饶有兴趣的迎了出来。
“贫僧见过三位施主,不知于我可否栖身避雨片刻。”
眼见着和尚中年人模样,但是也不好判断,毕竟是一个光头,缺少了衡量的标准,眉毛浓黑,面色有些蜡黄,总是含着满脸的微笑,仿佛大众情人,和蔼可亲,莫名的有种亲切感。
他穿着一身橘黄色的僧衣,外披着一件色泽有些黯淡的朱红袈裟,项尚带着一大串佛珠,佛珠光滑照人,可能因为长年捻动的缘故,身上还残留着一丝香火味。
背后斜挎着褐色的包袱,看起来有些臌胀,应该和他们三人一样,皆为匆忙的赶路之人,不过他是从寺庙中出来的,还是正在往寺庙中赶呢,这就不知道了。
男子细细打量了和尚几眼,又扫视着四周,这才释然的回答,连忙将和尚迎进了废弃茶棚中唯一的一间破败的屋子。
“大师说笑着,我等三人也是途经此地及时避雨,何不同处屋檐下,结个善缘呢。”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这位施主看起来很有佛性。”
和尚眉头一笑,微微笑道。
“不敢当,不敢当,小生也不过一介读书人,反倒在大师面前卖弄起来了,罪过,罪过。”
“大师里面请,这天色着实骇人,恐怕暴雨将至。”
男子仰头瞧了眼天色,面色逐显凝重。
“阿弥陀佛,施主请。”
外头电闪雷鸣,大雨滂沱倾盆而至,只是可怜了那三匹马儿。
破败的屋内已经点燃了火堆,驱散了些许的凉意,他们各自取出了干粮,就着温暖的火焰三三两两下肚。
“大师,敢问如何尊称?”
和尚早已经看破了红尘,粗略的扫了三人几眼,便坐在了一处角落,恍若的已然入定,丝毫没有多说话的意思。
见男子发问,他只好缓慢的睁开了眼睛,礼貌的微微一笑。
“施主客气了,尊称不敢当,心中凝聚过多戾气,我却隐忍不发,愿所有开心世人远离磨灭他人自尊的恶魔;晦文不求懂,只求缘间有人听,贫僧法号晦文,敢问三位施主尊姓大名?”
和尚点头一拜,也是饶有兴趣的反问了一句。
“哦,是晦文大师啊,小生木子李,字之仁;这是我的书童,李二哥,这位是我的朋友,清绾姑娘。”
说到他们两人,李二和清绾冲着和尚点头一笑,算是打过招呼了。
“木子李?”
和尚表情怪怪的,自个默念了几声,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这也难怪了,毕竟是李唐江山,所以他免不了多看了三人一眼,然后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阿弥陀佛,不知李施主三人来此荒郊野岭所谓何事啊?”
李苪微眯上了眼睛,不动声色的瞧了眼清绾,这才淡淡的说道:“赶路前往县城,只因这山路繁琐复杂,不幸迷失了方向,一头扎进了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荒郊野岭中,让大师见笑了。”
“难怪了,贫僧见施主三人衣着谈吐不凡,想必出生大户人家,且有骏马为助,走出这片山岭应该不难。”
“那就借大师吉言了,这里既然有间废弃的茶棚,想必不远处就会有人家,到时候再去探路便可。”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和尚认同的点了点头,似乎不想多说话,又缓慢的闭上了眼睛。
既然如此,李苪识趣的也不再过问,他站起身来,在房间里踱着步子,时不时的透着墙上的窟窿往外看去,龙王爷似乎又在发脾气了。
“江南的梅子快要成熟了,马上又到了梅雨季节,到时候大水频发,不知道各地的堤坝是否检查妥当。”
“少爷,这梅子可以惦记着,我看着汛期就不必了吧?”
李二百无聊赖的咕哝了一句。
李苪手上的动作拽然而止,不喜也不怒,自嘲的轻笑道:“家园都失去了,何谈梅子?”
李二哑口无言,讪讪的笑了笑。
“我们得赶快到县城了,这一段路可不太好走。”
虽然走驿道会节省很多时间,但是那样太费功夫了,每每遇到县城都要循规蹈矩,严重影响了赶路进程,所以他们选择一些不太偏僻的小路,偶然在路途中还能碰见许多村落,不过这也意味着他们时常要风餐露宿,毕竟像三道镇那样的大镇子可不多见。
这一连赶路就是十多天的时间,春末过完,但是夏至未至,天气炎热湿润,时不时的就会降下雨来。
垂拱四年,四月二十七日。
这天天色阴沉,黑云压城城欲摧,从卯时以来就是如此,狂风在呼啸的舞动,送来了一丝驱散炎热的凉爽之意。
“我们得加快时间赶路了。”
“可是这荒郊野岭,哪里才能够避雨呢?”
“不用多想,往前面一直走,看看就知道了,大家都注意点。”
他们在山道上岗下某处废弃的茶棚中停下了脚步,眼看着前一脚刚进去,后一脚暴雨将至,厉害的势头仿佛要与天地撕开脸皮。
“咳咳”
他咳了几声,清了下嗓子,也不知道这个茶棚废弃了多久,桌面上积上了厚厚的一沓灰尘,各个角落里满是蛛网,招待着惹人厌的客人,却又不得不招待。
“打扫一下吧,也不知道这雨何时才落,恐怕不会太长,不过看这阵势,这雨一旦落下来,也不会太短了。”
“都怪你,偏要走着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山道,这下好了。”
女子哀怨一声,恶狠狠的瞪了他一眼,不过虽然嘴里这么说,手上的动作也不免加快了几分,毕竟她也是同意走山路的。
年轻男子苦笑一声,干活也倍有劲。
“有人在吗,贫僧途径与此,见不久暴雨将至,只好借贵宝地暂且栖身避雨片刻,待大雨停歇立马就走。”
不大一会儿,等到他们简单的打扫一番后,门外突然传来了一个字正腔圆的声音,每个字皆有很重的尾音,让人听来有种震撼的感觉。
“和尚?”
年轻男子与貌美女子不禁对视一眼,饶有兴趣的迎了出来。
“贫僧见过三位施主,不知于我可否栖身避雨片刻。”
眼见着和尚中年人模样,但是也不好判断,毕竟是一个光头,缺少了衡量的标准,眉毛浓黑,面色有些蜡黄,总是含着满脸的微笑,仿佛大众情人,和蔼可亲,莫名的有种亲切感。
他穿着一身橘黄色的僧衣,外披着一件色泽有些黯淡的朱红袈裟,项尚带着一大串佛珠,佛珠光滑照人,可能因为长年捻动的缘故,身上还残留着一丝香火味。
背后斜挎着褐色的包袱,看起来有些臌胀,应该和他们三人一样,皆为匆忙的赶路之人,不过他是从寺庙中出来的,还是正在往寺庙中赶呢,这就不知道了。
男子细细打量了和尚几眼,又扫视着四周,这才释然的回答,连忙将和尚迎进了废弃茶棚中唯一的一间破败的屋子。
“大师说笑着,我等三人也是途经此地及时避雨,何不同处屋檐下,结个善缘呢。”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这位施主看起来很有佛性。”
和尚眉头一笑,微微笑道。
“不敢当,不敢当,小生也不过一介读书人,反倒在大师面前卖弄起来了,罪过,罪过。”
“大师里面请,这天色着实骇人,恐怕暴雨将至。”
男子仰头瞧了眼天色,面色逐显凝重。
“阿弥陀佛,施主请。”
外头电闪雷鸣,大雨滂沱倾盆而至,只是可怜了那三匹马儿。
破败的屋内已经点燃了火堆,驱散了些许的凉意,他们各自取出了干粮,就着温暖的火焰三三两两下肚。
“大师,敢问如何尊称?”
和尚早已经看破了红尘,粗略的扫了三人几眼,便坐在了一处角落,恍若的已然入定,丝毫没有多说话的意思。
见男子发问,他只好缓慢的睁开了眼睛,礼貌的微微一笑。
“施主客气了,尊称不敢当,心中凝聚过多戾气,我却隐忍不发,愿所有开心世人远离磨灭他人自尊的恶魔;晦文不求懂,只求缘间有人听,贫僧法号晦文,敢问三位施主尊姓大名?”
和尚点头一拜,也是饶有兴趣的反问了一句。
“哦,是晦文大师啊,小生木子李,字之仁;这是我的书童,李二哥,这位是我的朋友,清绾姑娘。”
说到他们两人,李二和清绾冲着和尚点头一笑,算是打过招呼了。
“木子李?”
和尚表情怪怪的,自个默念了几声,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这也难怪了,毕竟是李唐江山,所以他免不了多看了三人一眼,然后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阿弥陀佛,不知李施主三人来此荒郊野岭所谓何事啊?”
李苪微眯上了眼睛,不动声色的瞧了眼清绾,这才淡淡的说道:“赶路前往县城,只因这山路繁琐复杂,不幸迷失了方向,一头扎进了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荒郊野岭中,让大师见笑了。”
“难怪了,贫僧见施主三人衣着谈吐不凡,想必出生大户人家,且有骏马为助,走出这片山岭应该不难。”
“那就借大师吉言了,这里既然有间废弃的茶棚,想必不远处就会有人家,到时候再去探路便可。”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和尚认同的点了点头,似乎不想多说话,又缓慢的闭上了眼睛。
既然如此,李苪识趣的也不再过问,他站起身来,在房间里踱着步子,时不时的透着墙上的窟窿往外看去,龙王爷似乎又在发脾气了。
“江南的梅子快要成熟了,马上又到了梅雨季节,到时候大水频发,不知道各地的堤坝是否检查妥当。”
“少爷,这梅子可以惦记着,我看着汛期就不必了吧?”
李二百无聊赖的咕哝了一句。
李苪手上的动作拽然而止,不喜也不怒,自嘲的轻笑道:“家园都失去了,何谈梅子?”
李二哑口无言,讪讪的笑了笑。
“我们得赶快到县城了,这一段路可不太好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