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西班牙人的抗议
随着主力的丧失,印第安人已经丧失了反抗的能力。若是激进的人,说不定都会趁机扩大战果,直接将这些部落扫荡一番。
但按照李岩的说法,饭要一口一口的吃,一口吃不成胖子。移民数量就那么多,占领太多的地盘不现实,很难保住,还不如稳扎稳打。因此,李年并没有赶尽杀绝,而是善待这些俘虏,并派出一些被俘的印第安小头领回本部落报信,请他们派人前来谈判。
为了自己的族人,尤其是还是族中的青壮,这可直接关系本族的兴衰,虽然对于这群外来者十分惊疑,还是各自派出了代表。
经过这几年的培养,明人中也出现了一些粗通印第安语的通译,无形中降低了交流的难度。
见各族谈判代表都已经到齐,明人直接给出了谈判的条件,除楚马仕人以外的俘虏都可以放回,但作为交换,这些印第安人需承认明人对中央谷地的所有权。
中央谷地的主要印第安部族就是楚马仕人,其他民族,比如纳瓦霍人与科马彻人,仅仅占据谷地的边缘部分,放弃这么点土地,却换回自己族中的青壮,无疑是十分划算的。至于更远的阿帕奇等部落,更是丝毫没有影响。因此,他们很爽快的就答应了退出中央谷地,并承认这些外来者对中央谷地的所有权。
至于楚马仕人,这个谷地事实上的主人,却被无情的排除在谈判对象以外。因为,李年并不打算放过这次战争的直接发动者,还要为此做出惩罚。
首先是对于被俘虏的楚马仕人,直接以战俘的身份,在明人的农场甚至工矿场干活,统一服务五年后才可以恢复正常人的生活。期间,有表现好的,可以获得额外的报酬,这部分报酬可以是食物或者金钱,用于补助他们的家庭。当然,估计金钱并不为印第安人看重,最有可能的还是食物。
至于没有成为俘虏的普通楚马仕人,为了避免激化矛盾,李年倒也没有采取别的行动,虽然宣称了对中央谷地的所有权,楚马仕人暂时算是客居在谷地,没有所有权,却有使用权。在不影响明人开发的前提下,楚马仕人可以自由生活。
虽然表面上似乎一如从前,但明人终于摆脱了客居的身份,与楚马仕人掉了个,将来继续开发谷地,就不用征得楚马仕人的同意,也不用向楚马仕人缴纳补偿款了。
随着形势的发展,楚马仕人将被明人驱赶到一个个大大小小的保留地,也不排除部分土著会融入这些外来者的生活圈,从而形成一个多民族的地区甚至国家。
随着移民人口突破三万,遵照李岩的指示,李年将新建一个定居点,地点就在后世的洛杉矶地区,被命名为洛城,洛城其实也是后世华人对洛杉矶的别称,同时,洛城也是洛阳的别称,含义同样深远。
然而,这却刺激到了西班牙人。1542年,第一批到达洛杉矶的欧洲人,宣布该地是西班牙帝国的天国,但并未长留该地。不过,却因此在地图上,洛杉矶地区成了西班牙人的“领土”,但事实上,一直到1781年,洛杉矶才成为西班牙殖民地。
明人在太平洋沿岸的扩张,让西班牙人显得很是无奈。对于西班牙来说,北美的太平洋沿岸是距离自己最远的地区。因为西班牙的扩张一直靠的都是海军,而此时还没有巴拿马海峡,西班牙人想要占领北美的太平洋沿岸,只能从南美最南端的德雷克海峡,一路北上才能抵达北美。要么还有一条路即使从从大西洋一路南下,绕过非洲抵达亚洲再继续东进,才能抵达北美,距离只会更远。
因此,西班牙人对北美的控制只是虚有其表,甚至对明人在北美的扩张也是抱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样子,只希望,大明人不要继续南下,去触碰自己的心头肉墨西哥。可是,明人却偏偏南下了,还来到了靠近墨西哥腹心之地的洛杉矶。
于是,西班牙人用了此前从来没有用过的招数,向大明朝廷提出了抗议,要求阻止对打西班牙领土的侵害。
朱慈烺原本对西班牙这个番邦向自己提出抗议还是感觉有些意外的,因为大明已经不做大哥好多年,在周围小弟们面前,似乎说话也没了分量,还是多亏了李岩在安南举动,让小国们心生忌惮,不敢过于放肆。
见到西班牙人的抗议信,才知道,西班牙人宣称的土地似乎面积不小,有心与大明的土地比较一下,命人拿来了李岩进献的地球仪。
当初,朱慈烺一心向恢复大明社稷,处于儒家的传统,对外扩张领土并不热心,因此,李岩虽然进献了地球仪,朱慈烺却只是草草扫一一眼,就放入了库房。
直到再次拿出地球仪,才根据提示知道,在遥远的美洲,虽然颜色与本土不同,但却确实是西班牙的殖民地。经过简单估计,其领土竟然,真的,确凿无疑的超过了大明全盛时期,至于此时半壁的南明来说,就更不可能相提并论了。
朱慈烺至此才知道李岩全力发展海军争夺美洲的用意,这是替汉人开拓生存空间呢。朱慈烺对李岩方才佩服起来,他确实比朕看的更远啊。相应的,对李岩的戒备心理也少了许多,因为,李岩的重心显然不在大明。朱慈烺心中的大石至此落地,陡然一阵轻松。
甚至,对尾大不掉的李定国、李过、郑成功等人,似乎也有了应对方案。
心神放松的朱慈烺,给李岩写了封亲笔信,让他亲自与西班牙人交涉。
李岩大喜,若论国际法的知识,谁能强的过我?指出美洲原本就有自己的主人,那就是印第安人。而印第安人,正是殷商时期汉人的一个分支,与我明人同宗同族,明人抵达美洲,是帮助兄弟发展的,与西方殖民者只知索取的行为全然不同,我们强烈谴责西班牙为首的西班牙殖民者的暴行。
但按照李岩的说法,饭要一口一口的吃,一口吃不成胖子。移民数量就那么多,占领太多的地盘不现实,很难保住,还不如稳扎稳打。因此,李年并没有赶尽杀绝,而是善待这些俘虏,并派出一些被俘的印第安小头领回本部落报信,请他们派人前来谈判。
为了自己的族人,尤其是还是族中的青壮,这可直接关系本族的兴衰,虽然对于这群外来者十分惊疑,还是各自派出了代表。
经过这几年的培养,明人中也出现了一些粗通印第安语的通译,无形中降低了交流的难度。
见各族谈判代表都已经到齐,明人直接给出了谈判的条件,除楚马仕人以外的俘虏都可以放回,但作为交换,这些印第安人需承认明人对中央谷地的所有权。
中央谷地的主要印第安部族就是楚马仕人,其他民族,比如纳瓦霍人与科马彻人,仅仅占据谷地的边缘部分,放弃这么点土地,却换回自己族中的青壮,无疑是十分划算的。至于更远的阿帕奇等部落,更是丝毫没有影响。因此,他们很爽快的就答应了退出中央谷地,并承认这些外来者对中央谷地的所有权。
至于楚马仕人,这个谷地事实上的主人,却被无情的排除在谈判对象以外。因为,李年并不打算放过这次战争的直接发动者,还要为此做出惩罚。
首先是对于被俘虏的楚马仕人,直接以战俘的身份,在明人的农场甚至工矿场干活,统一服务五年后才可以恢复正常人的生活。期间,有表现好的,可以获得额外的报酬,这部分报酬可以是食物或者金钱,用于补助他们的家庭。当然,估计金钱并不为印第安人看重,最有可能的还是食物。
至于没有成为俘虏的普通楚马仕人,为了避免激化矛盾,李年倒也没有采取别的行动,虽然宣称了对中央谷地的所有权,楚马仕人暂时算是客居在谷地,没有所有权,却有使用权。在不影响明人开发的前提下,楚马仕人可以自由生活。
虽然表面上似乎一如从前,但明人终于摆脱了客居的身份,与楚马仕人掉了个,将来继续开发谷地,就不用征得楚马仕人的同意,也不用向楚马仕人缴纳补偿款了。
随着形势的发展,楚马仕人将被明人驱赶到一个个大大小小的保留地,也不排除部分土著会融入这些外来者的生活圈,从而形成一个多民族的地区甚至国家。
随着移民人口突破三万,遵照李岩的指示,李年将新建一个定居点,地点就在后世的洛杉矶地区,被命名为洛城,洛城其实也是后世华人对洛杉矶的别称,同时,洛城也是洛阳的别称,含义同样深远。
然而,这却刺激到了西班牙人。1542年,第一批到达洛杉矶的欧洲人,宣布该地是西班牙帝国的天国,但并未长留该地。不过,却因此在地图上,洛杉矶地区成了西班牙人的“领土”,但事实上,一直到1781年,洛杉矶才成为西班牙殖民地。
明人在太平洋沿岸的扩张,让西班牙人显得很是无奈。对于西班牙来说,北美的太平洋沿岸是距离自己最远的地区。因为西班牙的扩张一直靠的都是海军,而此时还没有巴拿马海峡,西班牙人想要占领北美的太平洋沿岸,只能从南美最南端的德雷克海峡,一路北上才能抵达北美。要么还有一条路即使从从大西洋一路南下,绕过非洲抵达亚洲再继续东进,才能抵达北美,距离只会更远。
因此,西班牙人对北美的控制只是虚有其表,甚至对明人在北美的扩张也是抱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样子,只希望,大明人不要继续南下,去触碰自己的心头肉墨西哥。可是,明人却偏偏南下了,还来到了靠近墨西哥腹心之地的洛杉矶。
于是,西班牙人用了此前从来没有用过的招数,向大明朝廷提出了抗议,要求阻止对打西班牙领土的侵害。
朱慈烺原本对西班牙这个番邦向自己提出抗议还是感觉有些意外的,因为大明已经不做大哥好多年,在周围小弟们面前,似乎说话也没了分量,还是多亏了李岩在安南举动,让小国们心生忌惮,不敢过于放肆。
见到西班牙人的抗议信,才知道,西班牙人宣称的土地似乎面积不小,有心与大明的土地比较一下,命人拿来了李岩进献的地球仪。
当初,朱慈烺一心向恢复大明社稷,处于儒家的传统,对外扩张领土并不热心,因此,李岩虽然进献了地球仪,朱慈烺却只是草草扫一一眼,就放入了库房。
直到再次拿出地球仪,才根据提示知道,在遥远的美洲,虽然颜色与本土不同,但却确实是西班牙的殖民地。经过简单估计,其领土竟然,真的,确凿无疑的超过了大明全盛时期,至于此时半壁的南明来说,就更不可能相提并论了。
朱慈烺至此才知道李岩全力发展海军争夺美洲的用意,这是替汉人开拓生存空间呢。朱慈烺对李岩方才佩服起来,他确实比朕看的更远啊。相应的,对李岩的戒备心理也少了许多,因为,李岩的重心显然不在大明。朱慈烺心中的大石至此落地,陡然一阵轻松。
甚至,对尾大不掉的李定国、李过、郑成功等人,似乎也有了应对方案。
心神放松的朱慈烺,给李岩写了封亲笔信,让他亲自与西班牙人交涉。
李岩大喜,若论国际法的知识,谁能强的过我?指出美洲原本就有自己的主人,那就是印第安人。而印第安人,正是殷商时期汉人的一个分支,与我明人同宗同族,明人抵达美洲,是帮助兄弟发展的,与西方殖民者只知索取的行为全然不同,我们强烈谴责西班牙为首的西班牙殖民者的暴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