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弥雅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051 年少白头

    官家遣散了众人,只留王钦若、陈尧叟和毕士安几个继续商量对策。

    三人都是朝中重臣,毕士安最年长,是当朝礼部侍郎和同平章事,他勤于政务,举荐贤才,在朝中声望很高。这王钦若是参知政事,他心思缜密,颇晓人心,陈尧叟是知枢密院事,他体恤百姓,在地方多有建树。

    可眼下三人却因为瀛洲之围一事互不服气,虽然王钦若和陈尧叟都主张迁都,可一个主张到昇州,一个主张到益州,仍是各从其志,所谓道不相同不相为谋。

    官家觉察出气氛有些尴尬,安慰道,“几位卿家稍候,待寇卿家来再做决断。”

    “是,陛下!”

    三人虽然异口同声地答应着,表面也故作镇定地喝着茶,可内心却是翻江倒海。这下他们担心的不再是彼此的争执,而是这个即将到来的寇准,当朝的另一位同平章事。

    这寇准是个喜欢死磕的人,年轻时太宗皇帝就看中了他的才华,但又顾虑他太年轻不够老成,所以没有重用。寇准听说后,气愤不已,心想学识的多寡深浅,怎能用世俗的年龄来衡定?有的人年纪轻轻,却有了一个苍老而厚重的灵魂,有的人一大把年纪了,灵魂却很年轻。

    但他怎能跟皇帝讲这些道理,因为皇帝以貌取人,就算看到他也不跟他说话,他连表述的机会都没有。

    他不能改变皇帝的审美,就决定改变自己的外形。

    在别人都把山奈和檀香等药材研磨成粉末,用苏合油拌匀后涂在发上让白发变青丝的时候,他却天天服用地黄和芦芙,以求青丝变白发。皇天不负有心人,他的头发还真是一天天地白了!别人都想返老还童,他却恨自己太年轻,故意折腾老气,不过正是因他那故意加了老成的外在,反而真的得到了太宗重用,从此蜚声朝堂,一路青云一直做到了参知政事。

    他对自己这么折腾,对身边的人亦如是,不管是他同僚还是高高在上的皇帝,只要意见不符,他不仅把你驳得体无完肤还会一番挖苦揶揄。但他又不是那种只会说不会做的,虽然为人处事之道大家真的不敢恭维,但治世能力是上上层。

    原本想他这样的人只会扰乱大家的兴致,故今天在集英殿的宴会官家故意没有邀请他。

    “官家!”

    正当这时,前往寇府送信的宫人刚回来了。

    见他孤身一人,官家低声问道,“寇准呢?”

    “回官家,咱家送信去的时候,宰相在府上喝酒呢!”

    “喝酒?”官家似自言自语。

    宫人点点头,“边喝酒边唱曲儿呢!”

    “他看了信怎么说?”

    “我把信给他,他拿在手里,醉眼熏熏的,还没看就趴桌上睡着了,怎么摇都摇不醒,所以我先回来回话,刘公公在寇府候着呢!”

    他把头拉得老低,怕看见官家愠怒的神情。

    官家的脸早就成了绛紫色。

    这寇准少年有成,也算是前朝元老,他为人刚正不阿,不畏权贵,当年先皇太宗更是称赞道,‘吾得寇准,如唐太宗得魏征。’他年轻的时候顽劣,曾被母亲用秤砣打中脚,至今还时常摸脚引以为戒。功成名就之后,有人曾写诗赞他:有官居鼎鼐,无地起楼台,据说就连漠北各部族都知道大宋有个无地起楼台的相公。

    其实他也就虚长官家几岁,可从某些层面来说,他就像自己的长辈,官家在他面前纵然是皇帝也不敢做尽兴之事。比如说官家之前喜欢听曲看舞,于是养了不少乐官舞官,寇准知道了一脸不高兴,几乎是指着他的鼻子喷着满嘴唾沫数落他。

    “作为天子,应该裁剪宫中的花费,像那些内官、医官、乐官,没什么功劳,却动不动就享受丰厚的赏赐,而那些出生入死的边疆战士却食不果腹,真是国之不幸!”

    虽然官家也觉得他说得有道理,可是这么多年的励精图治,如今百姓安居乐业,就不准他偶尔闲散心情,耽其所好吗?再说,对于身居深宫的他来说,那些内官给他的照顾,医馆给他的治愈,乐官给他的娱乐,他是感同身受,他怎能不有所慷慨表示。

    有时候想,如果没有寇准,他这个皇帝该是有多惬意啊。可是现在边关出大事了,他又觉着幸好还有他。他知道,猛将难御,高贤难临,罢了罢了,“毕士安、王钦若、陈尧叟!”

    “臣在!”

    “随朕到寇府一趟。”

    “是,陛下!”

    他们一路乘宫车到了寇府,被家奴引到大堂,只见一身材伟岸,花白胡须的人迎了过来,他端着酒杯,泛红的脸颊显得有些醉意熏熏,“不知官家驾到,老臣有失远迎啊。”

    这一拱手,手中的酒杯也滑落在地,家奴连忙伏地收拾,官家却注意到案桌上的书信,只见堆叠如山,却都未拆封。

    “寇卿家,朕有要事相商。”

    官家眼神一黯,宫人领会,随即带领闲杂人等退了出去。

    “哦,不知什么要事?!”

    寇准搓了搓脸捻着胡须问道,虽然他胡须花白,可皮肉容颜并不老,毕竟也就四十多岁的年纪。

    “朕派人送给你的书信都是边关紧急军情。”

    寇准睁大双眼,装作很震惊,其实他哪里不知道,不过就是想任性一二,他撸着胡子道,“臣还以为是官家邀请臣赴宴的书函呢!”

    这个节骨眼儿,还提这事!不过官家也顾不得跟他计较这含沙射影的不敬之罪了。

    “卿家,是这样的......”

    官家把情形描述了一遍,又顺便提及到王钦若和陈尧叟等的建议,只是没有说明是谁。

    “寇卿家,依你之见……”

    “不知谁给陛下出此迁都之策?危难关头,不想着怎样解决问题,竟然想着逃跑!罪可杀头!”

    王钦若和陈尧叟一听,不禁气都不敢出,他们知道寇准素来脾气不好,只见他拍着桌子,“大宋江山是先祖们披荆斩棘打下来的,在此危难之际,怎么能弃太庙、社稷于不顾而南下呢?到时候必定民心涣散,整个大宋天下恐怕都难保!”

    想必他也知道就是在场的两位,却故意装作不知,还一番大骂。王钦若和陈尧叟两人这下前后不是人,真巴不得挖个地洞钻进去。

    “官家,寇相说得没错,如今之计,得尽快想出破敌之策!”

    毕士安原本就不同意迁都,这下寇准表明态度,他就更加坚定了,况且这寇准是他当年力荐给先皇的,他相信他一定会想出对策。

    寇准骄傲自负,自然不会对毕士安的支持表示半点感激,他觉得自己的主张没错,那受人推崇也是自然而然的。

    只见他掀袍坐下,拆开信来一一细读后,又叫家仆拿来地图,一一做了分析,“根据敌情,目前辽军已到深州、祁州以东,我方大军在定州及威虏之地,可东路却无驻军。眼下应当调天雄军步骑万人,驻守贝州,派孙全照指挥,掩杀敌人。”

    管家连连点头,被他一番话这一点拨,灵光一现,指着地图道,“同时,派一部分深入敌后,袭击敌人据点,还可以同时刺探敌情,这样就可与刑州和沼州的军事据点形成犄角之势。”

    官家精神渐旺,顿时觉得笼罩头顶的阴霾散去了一般,他笑着望向一旁的寇准,却见他突然皱了皱眉。

    “卿家,可是有什么难处?”

    “我这边天雄军缺一个督军!”

    “寇卿家,你可有督军人选?”

    寇准忽然收敛如炬的目光,“臣看中一人,不知官家可否忍痛割爱啊?”

    “准了!寇卿家尽管安排好了!”官家心想他既然已有人选那就更好办了,如此用人之际,还有什么舍得舍不得。

    “就是他。”

    众人只见寇准指着官家背后的王钦若。王钦若目瞪口呆,嘴巴嗫嚅着,却什么都没说,只是祈求般地看着官家。

    官家虽然有些吃惊,但是已经允诺了,且君无戏言,便道,“王卿家,你就听寇卿家安排吧。”

    “是,陛下!”

    王钦若万万没想到,寇准一句话就把他从君王身边,美丽繁华的皇宫大院调到鸟不拉屎的前线去与辽兵对峙了。纵然心里有千万个不愿意,此时也不敢驳官家的旨意。

    寇准从来不把王钦若放在眼里,在他眼里,王钦若根本就不配做臣子,他就是官家身边怀邪偷荣的鹰犬,赋予他权威,他就能恶事昭彰,自己却还恬不知耻。他之所以要委他边关职务,为的就是让他暂时远离官家,少在官家耳边花言巧语乱其决心。

    一切就这么轻描淡写地过去了,寇准又伏案继续研究对策,“张凝父子与杨延昭分守山东和山西,万一敌人攻贝州,应立即增援定州,牵制敌人后方,使敌兵不敢纵深作战。”

    寇准言辞肯肯,官家和毕士安连连点头。

    忽然,他又神情肃穆道,“依臣之见,陛下此次应当躬擐甲胄,亲渡黄河御驾亲征,鼓舞士气,争取更大的胜利,敌人自当遁去。”

    官家一惊,什么?御驾亲征?

    寇准像是没有觉察出官家的异样,继续说道,“还有,我们应立即在河北一带招募兵马,如有杀敌立功者,给予重赏!”

    他定睛强调道,“官家,河北一带驻军非常重要,还请朝廷拨银两交给河北转运使,以充军资。”

    寇准仍然滔滔不绝,忽觉没了回应,抬头望去,却见官家一动不动,似乎愣了神。

    “官家?!”

    听到寇准的呼声,官家回过神来,面容有些飘忽不定,可语气却沉静,“嗯,好!朕,这就回去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