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弥雅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052 御驾亲征

    边关急报,就像落地的荔枝,一日色变,三日味变。

    官家按照寇准建议做了防御部署,果然,不久后,前线就接连传来捷报,说是瀛洲军民在李延渥的统领下死守十多天,辽军阵亡三万余人,受伤六万余人。辽军遂放弃瀛洲分三路南下,高继勋将军在草城川和寒光岭之战中杀敌数万大破辽军,接着,田敏在易州也大胜,王超和张凝从白豹镇烧了辽军粮草和几百帐篷,还杀敌数千......

    最大快人心的要数杨延昭深入辽境攻破了古城。

    杨延昭是大宋开国名将杨业的长子,他用兵如神又足智多谋、奇计叠生,四年前凛冬萧太后带领辽军攻打遂城时,他作为遂成守将亲自督战,让人往城楼下倒水,因辽军弓弦用牛筋、羊肠和皮革而制,遇水则韧劲不在,再加上当时天寒地冻,水一夜之间就结成了冰,辽兵攀爬城楼不成,又缺少军粮,久攻不下只得退兵。

    他不仅足智多谋,还是一名猛将,当年在攻打朔州城的时候手臂被射穿,可仍冲锋在前,攀城破敌,他数次击败大辽,辽人都称他为‘六星下凡’,因为辽人认为北斗七星中的第六星是战神,主镇幽燕之地。

    “快说,杨延昭是怎么大败契丹的?”

    “官家是这样的,两个月前辽军刚刚南下的时候杨将军就从吐蕃买了上万头牦牛,他们给牦牛喂食的方式也是十分新颖,杨将军吩咐部下做了很多草人,把草料装到草人肚子里,还给草人穿上契丹士兵的衣服,这样每次牦牛吃草料,都需要挑开草人的肚子,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习惯,与契丹交战前,他们先将那些牦牛饿上一天,等到跟契丹军交战的时候,他们不派人马应战,而是放出那些饿极了的牦牛,牦牛一看到契丹兵,还以为跟草人一样肚子里有草料,于是就用犄角挑破他们的肚子,契丹因此大败!”

    官家连连叹道,“真是既狠又妙!”

    “官家,杨将军信上说,契丹屯驻澶州,但千里奔波早已兵疲马乏,战斗力不强,只要官家立刻派兵拦住契丹要道,便可乘机收取幽州和易州。”

    “好!”

    官家于是诏令给杨延昭的军力增加到一万,屯军于静安军一带。

    这下战况怡人,官家自然心情大好,邀来李仲容一起饮酒听曲,这李仲容是咸平五年的进士,但官家最欣赏的却不是他的才华,而是酒量。他就是能喝酒,而且不醉,爱喝酒的人如过江之鲫,可会喝酒的人,却没有几个。官家也能喝,是以颇为惺惺相惜,称赞他‘有海量’。

    宫外是严冬,宫里却是如春温暖,瑶草琪花依旧,梅花绿萼新发。

    官家几盏下肚,只觉得清芬霭然。

    席间,李仲容亲自弹奏了一曲《望海潮》,据说还是状元孙何推荐的词曲。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在美酒的加持下,官家听得血脉沸腾,想不到钱塘如此繁华之景,孙何可真是治理有方。

    “这杭城,果真如此繁华?”

    李仲容道,“官家,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湖光山色美不胜收,每到七月便有荷塘十里,杭城百姓相约荡舟湖上,一边赏荷一边把酒倒入荷叶中做碧筒酒饮......”

    “来人,把他拿下!”

    忽然,随着一声怒吼,一人提衣撩袍飞身冲了进来,却是寇准。

    他指着李仲容,两眼露着凶光,李仲容害怕极了,慌忙掷下酒杯躲到了桌子底下。

    寇准不顾阻挠冲进宫中,不想看到的是这样醉生梦死的一幕。这段时间他忙着处理军机,前方战事吃紧,局势危殆,辽军一路势如破竹,现已攻下祁州、德清,直扑澶州城下。

    “寇卿家……”

    官家正要说什么,寇准突然从怀里掏出一堆信件扔到案桌上,他此刻怒不可遏,自然没轻没重,那凌厉的风劲划过,官家的脸颊也被信页扫过。

    官家恼怒他的无礼,但也强压怒火问道,“这是什么?”

    “边关急报!”

    官家眼见这么多急报,心下一沉,原来,萧挞凛和萧观音奴二人率军出击联合攻克祁州,萧太后攻瀛洲不克,向东南与他们汇合合攻冀州、贝州,接着又攻克德清,生俘宋将王先知,抵达了澶州城下。

    寇准不等他说话,一阵数落,“前方战事告急,那萧绰一女流之辈都在前方亲自擂鼓鼓舞士气,契丹大将受伤了流着血还在担架上指挥战斗,你却在这里鼻餍兰麝、口爽膏粱、评歌讴之清浊,理管弦之长短!”

    他音朗如鹤唳,唾沫星子乱飞,官家自觉理亏,也不想跟他理论,起身便要离开。

    哪知寇准一大步上前拉着官家的衣袖不让他走。

    原本他一进宫就指着官家大呼小叫就算了,这下还动手拉扯,官家被激怒了,厉声道,“寇准,你胆大包天!”

    “我是大胆,当年先皇的衣袖我照样拉。”

    寇准没有说大话,当年寇准纳谏,太宗大怒,正要拂袖而去却见自己的衣袖被寇准牢牢抓了个紧,这个故事还成了朝中一三事。

    见寇准仍是紧抓不放,官家拧眉怒目威吓道,“寇准,你放手!”

    “除非官家答应立即启程御驾亲征,否则老臣不放手!”

    “你!”

    官家一低头,这下注意到寇准腰上系了一条通天犀带,那是当年先皇送他的,他固执倔强,不走寻常路,先皇起初觉得他太年轻而有些轻视于他,哪知他为了让自己看起来老成,却用地黄和芦芙让自己的青丝变成了白发!

    如今再看他那张写满沧桑的脸上此时又多了忧虑多了悲愤,官家忽感有人在危机关头推着你向前未尝不是一件幸事,也许害怕的事才是最应该去做的事,官家凝视着他,缓缓道,“朕答应就是了。”

    官家回到宫中后立即召来几个老臣共同定夺,“朕决定亲征,与众位卿家商量,何时启程?”

    御驾亲征可不是儿戏,毕士安垂泪涕零道,“官家,你已委派边将,他们定当不负众望,你若是亲征,必将驻跸澶渊,可澶渊久战,恐怕不易入城。况且现在离冬侯还早,亲征之事还是先缓一缓!”

    “是啊,陛下千钧之躯,怎能轻易涉险?”

    官家觉得他们言之有理,也就暂时搁置了下来。

    哪知,过了几日,寇准一早又冲进了宫中。

    “陛下何时启程?”

    官家压着怒气道,“我与毕卿家商量后,决定稍缓!”

    “稍缓?缓到什么时候?难道你想重蹈耶律德光入主中原的覆辙?”

    官家脸色青紫,他这是诅咒自己会丢了大宋的江山。

    寇准仍是口不饶人,“难道官家怕了不成?”

    官家盯着他花白的长眉,眼神渐渐黯然下去,他此时是矛盾的,他承认自己有些怕,英勇神武的父皇当年北伐尚且败羽而归,更何况这次大辽是倾国之力,不可小觑;但他身为帝王后代,也绝不是毫无血性贪生怕死之徒,其实,早在四年前辽军南下之时,他就曾亲自北上前去坐镇大名府。

    那次部署也充分,可是那时傅潜在定州统领着八万骑兵,先皇屡次下诏让他夹击契丹他却按兵不发,最终败绩,辽军的青色旗成了他心中抹不去的伤痛。他不怕出征,只是在没有绝对的把握之前不想轻易出征,可是,所谓的战争波云诡异,哪里有绝对的把握。

    官家深吸了一口气,徐徐道,“朕当然不会食言!”

    “好,那明早就点兵出发!”寇准从方才的暴怒到如今的近乎雀跃,可以说是变脸比翻书还快。

    “明早?”官家震惊,哪能这么急迫?

    寇准怒气未消,仿佛又要被点燃的火药,几乎又嘶吼起来,“难道还要让太史钻灵龟卜吉凶?难道还要斋戒三日?难道还要去太庙行斧钺之典?”

    官家无法,不想多辩,只得应承下来。

    决心已定,官家当即召集大臣前来,“朕准备明天一早领兵北征,我离京期间雍王赵允让为京师留守,寇准、李继隆和石保吉将会随行,各位卿家如有愿意随朕北上的可请旨随行。”

    “官家,臣老病缠身,今早又见太白星出现,臣以为对臣不祥,遂不利随驾。”

    “毕卿家,你和雍王一道留守京师罢!”

    有人退缩,有人却往前,年逾古稀的禁军统领高琼请旨北上,“官家,臣愿一同前往,驱除鞑虏!”

    官家担心他吃不消,“高统领年事已高......”

    “我年事高但官位不高啊!”

    大家一听都瞠目结舌,心想这节骨眼儿,他还想让官家升官不成?

    只听他又道,“王翦带兵平定六国的时候七十多了,赵翁孙也是七十多岁平定了诸羌部,我高琼为什么不可以平定契丹!”

    且不论他身体怎样,单是他这番精神,也可以鼓舞不少人,而且并不逊色于所谓的年轻人。

    北上亲征,除了寇准意气风发,其他随行大臣大多是怀疑加忐忑,就连之前反对迁都的宰相毕士安,都以抱病在身为由退却。

    “陛下,武王伐纣前歌后舞,出师也当行礼乐,好安稳民心啊。”这礼部侍郎杜镐可真是狡猾,他不提随军北上的事,却在礼乐上做文章,不过,这也算是他职责所在。

    官家点点头,与其说是安稳民心,不如说是安慰自己的心。这皇位原本也不是他的,要不是他那个真性情的大哥癫狂,要不是他那个野心勃勃的二哥死于非命。

    官家一夜无眠,倒不是因为事务繁多,他唯一的任务就是随军北上就行了,其它繁文缛节各项安排自然有文官武将处理。可他仍是睡不着,就这样辗转反侧直到天亮。

    第二天一早出行时,李继隆率军在东,石保吉率军在西,官家则在众臣的簇拥下在正中往北而行,京师百姓都出门恭送,祈求官家凯旋而归。

    官家半是欣慰半是惭愧,欣慰的是不仅边关军民在奋战,京师百姓也一脉相连。惭愧的是,他为百姓所做的撑不起他们的爱戴。

    他深知守国之不易,太公曰:“天生四时,地生万物。天下有民,仁圣牧之。故春道生,万物荣;夏道长,万物成;秋道敛,万物盈;冬道藏,万物寻。盈则藏,藏则复起,莫知所终,莫知所始。圣人配之,以为天地经纪。故天下治,仁圣藏;天下乱,仁圣昌,至道其然也。圣人之在天地间也,其宝固大矣。因其常而视之,则民安。夫民动而为机,机动而得失争矣。故发之以其阴,会之以其阳,为之先唱,天下和之。极反其常,莫进而争,莫退而让。守国如此,与天地同光。”

    莫进而争,莫退而让,守国如此,与天地同光。

    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