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的三国有些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八十七章,中山风云(三十二)

    “然也!”黄忠麾下的一名将校拍马越众而出,十分谨觉地说:“你们可是徐将军所部可有凭证”

    怎么说呢,袁刘两军的衣甲旗帜都不同,双方的将士一见便知。但是兵不厌诈,谁知道是不是敌军乔装改扮而冒称。为了尽量避免误伤或中计,在互不统属的几部配合作战时都会各自的信令和凭证,也会相互出示。

    一般而言,都是人多或强势的要求人少或弱势的要信令凭证,没办法,实力从来决定一切,包括主次从属。就像现在,只有徐光出示信令的份。

    “可否带我见黄将军”徐光掏出信令递给这名将校,有点焦急地说:“我有紧急军情需要禀告。”

    “嗯,跟我来。”这名将校扫了眼徐光手上的信令,并没有伸手接,点了点头,便下令所部暂停,就地休息,拨马带徐光来见黄忠。

    “徐光,你怎么不在你家将军身边”黄忠认识徐光,一见徐光,心中就是一沉,有点不怒自威,甚至焦虑地说:“公明现在怎么样”

    刘备麾下众人,黄忠跟所有人的关系都可以,其中与徐晃的关系最好。黄忠十分赏识徐晃,一直认为徐晃乃大将之才,徐晃也十分敬重黄忠。

    因为如此,黄忠一见徐晃的亲卫长都在城外,担心徐晃出了什么事,才这么着急。

    “黄将军!”徐光是知道自家将军和黄忠关系莫逆,对黄忠的反应也是感动和感激的,也没有废话,将自己一行及所知的情况快速讲了一遍。

    “疑兵之计用得不错!”黄忠听完徐光的禀告,首先肯定了徐光之前的做法,才接着说:“现在城里情况不明,当务之急是尽快进入城东与公明汇合。徐光,你对卢奴城比较熟悉,可有什么建议,不妨说来听听。”

    “喏!黄将军,我们不如如此这般。”徐光恭声应诺,果然说出了一番有理有据的话,还有切实可行的计划。

    徐光在黄忠部到达之前,就已经将卢奴城四门的情况都摸了个遍。因为人手太少力量不足,袁军留下的许多破绽都无法利用。这下黄忠部一来,事情就好办了。

    卢奴城三门皆闭,唯有东门是打开的,留守在东门外的是伤势未愈的张合率五千兵马。要进入卢奴城,只有从东门进。徐光的计划突破口就在东门,或者说针对留守东门外的张合。

    徐光的计划很简单,穿上袁军的衣甲,大大方方去算计张合,只要控制住了张合及其部,就可以顺利进从东门进入卢奴城营救徐晃等人。

    徐光等人当日出城时就带有百多套袁军衣甲,这都是之前俘虏了二万余袁军收缴的。徐晃为了方便徐光等人出城行事。嗯,徐晃也没料到今日会成为自己的救命稻草。

    嗯,不管是徐光还是黄忠,那怕心中忐忑不安,也都认定徐晃现在还活着,正在浴血奋战着。除了彼此的关系,也是对徐晃实力的一种肯定,相信徐晃,相信徐晃能行。

    “衣甲是少点,不过计划可行。”黄忠略一沉吟,就当机立当地下令道:“从亲卫中挑百余人,由我和徐光带队执行,其余见机行事,一旦我们得手,就冲进城内。”

    “将军,将军乃三军主帅,还是由我去吧!”带徐光一同前来的将校,没有考虑就开口道:“将军坐镇,指挥全局才好。”

    “你的意思我明白。”黄忠一摆手说:“张合其人不简单,听徐光言,这家伙已经是内气外放的境界,我不亲自去,你们不一定能制服他。一步之错,很可能导致全盘皆输。”

    “为了全局,为了公明,我必须亲自去。”黄忠拔出赤血宝刀,不容反驳地下令道:“事不宜迟,按命令行事!”

    “喏!”黄忠麾下一众将校皆应诺领命,不复多言。黄忠很快就和徐光,带领百余身着袁军衣甲将士,快速向卢奴城东门扑去。

    ……

    “徐晃,此时不投降更待何时”高览在打破第三条防线,可以看见密密麻麻的无数民众时,立马横斧,指着徐晃大叫:“你真要这无数无辜民众为你陪葬么!”

    “高览,别太得意,我还有一口气在,就会战斗到底。”徐晃也知道情形到了万分危急的时刻,甚至徐晃自己都不知道还能撑多久。不过要徐晃投降,真是想多了。

    “真是不见棺材不掉泪,不碰南墙不回头。”高览啐了一口,扬斧下令道:“将士们听真,活捉徐晃赏万金。”

    “活捉徐晃!”

    “活捉徐晃!”瞬间袁军中响起了活捉徐晃的声音,袁军的士气和攻势都强了许多。这让徐晃脸色变得很难看,而高览则是一副洋洋得意的样子,黑脸上尽是笑容。

    “呵呵!”押后的沮授也有种重负终释的轻松,捋着小胡须得意地笑着。只要打败了徐晃,取得了中山郡,之前的所有都值得,也可以向主公袁绍交待。

    “沮大人,北门外树林中可见尘土飞扬,似乎隐藏着不少兵马。”就在沮授刚刚放松之际,有探子及时禀告着:“奉张将军的将令,有请大人定夺。”

    “你!”沮授有点气不打一处来地训斥着:“什么似乎,打探清楚明白再来禀告。这只是小股兵马,这是敌军的疑兵之计,真有大队人马,不早杀过来了。去,告知张将军,让其斟酌处理就行。”

    “喏!”探子见沮授心情不好,为了避免无枉之灾,也不敢多言,应诺而退。

    沮授所见甚是,北门外小树林中的动静确实由徐光所率的小股兵马所造成。只是谁也没曾想黄忠部及时入场,真是时也命也。沮授再能,也奈何不了天意。

    “击鼓,加紧进功!”别看沮授似乎毫不在意,其实心中挺紧张和焦灼的。在探子退后,连忙下令击鼓进军,欲尽早击败徐晃部,以恐夜长梦多。

    “咦!”本来就压力山大的徐晃,听得袁军再次操鼓而击,加大了攻击力度,不由轻咦出声,在不解的同时,也多了几分其他的猜测。

    有道是兔子急了还咬人,何况徐晃部还有万余可战之士,身后有无数民众,袁军要一举歼灭,也必会损伤无数。在袁军占绝对优势下,徐徐图之才是上策。徐晃可以肯定对方的沮授明白。

    徐晃不解归不解,面对袁军如潮水般的攻势,也无暇多想,只有平心静气沉着应战,指挥着有限的兵力,抵抗着数倍的袁军。

    和徐晃一样惊讶的还有高览,高览不明白后方的沮授为何一下子急噪起来就目前形势而言,对袁军十分有利,根本不应如此操之过急。

    没错,高览认为沮授有操之过急之嫌。不过高览这时候也不会去找沮授理论,更不会停止攻击,而是闻鼓奋战,听令行事。

    袁军的加紧进攻,让本就无比残酷的战场更是惨不忍睹。

    “美!不虚此行也!”刘备由衷地赞道:“人言还不符实!大叔真是会生活之人!”

    原来蔡邕带万卷藏书出京,一路沿黄河北上幽州,全天下的人都知晓。尤其是士族士子更是一片哗然。

    冀州士子在有心人的怂恿下,聚中了好几百人在清河县县城门口堵住了刘备一行人,要求分享万卷藏书。

    在这个时代来讲,一卷书籍值万金可真不是开玩笑。有的是人为了一本书而倾其所有求取。用田产庄园换书籍者屡闻不鲜。如蔡邕蔡家如此藏书万卷在大汉天下也是独此一家。

    如果硬要说,灵帝放蔡邕还没有比放万卷藏书出京更有影响力。前者再厉害也带有个人的烙印,而后者可以让不同的人学到不同的知识。就算是同一卷书,学习的人不同所获也各异。

    蔡邕可以教出许多人才,而万卷藏书就可以教化万民。基本上没有可比性。

    “玄德,一起去看看怎么回事。”蔡邕大摇其头,表示极度不爽地说:“这还叫士子这还叫读书人读的圣贤书都喂狗了吗”

    刘备没有意见,在典韦的护卫下与蔡邕一起到车队前一探究竟。入眼一群衣冠楚楚的家伙,堵在了进清河县县城的门口。

    “在下陈留圉县蔡邕,尔等之意吾已尽知,读书人拦路甚是无礼,尔等给吾一个信服之理由,要分享这万卷藏书也无不可!”蔡邕脸色不豫地对众士子道。

    这时士子中有两个二十岁左右的越众而出,其中一个对蔡邕拱手为礼道:“伯喈先生,学生冀州广平沮授。闻先生受不白之冤心中多有不平,今特来拜见。”沮授绝口不提讨要书籍,只说仰慕之情。

    另一个青年也拱手为礼道:“伯喈先生,学生冀州魏郡审配。久闻先生藏书万卷,心痒之余只想拜读一二。”

    “沮授沮公与,审配审正南。好得很!这就是尔等拦路的理由读书人行强盗之事,很有前途呀!”蔡邕冷笑道:“再者说这万卷藏书吾已赠于弟子刘备!”

    “沮授,审配”刘备一听,差点惊呼出声。刘备记得很清楚,审配善守且正直,是个忠贞不二之辈。而沮授少有大志,擅于谋略。人称其为凝眸知阵法,仰面识天文。

    汉末三国时期翼州出色的人才很多,而田丰,沮授,审配三人无疑是最出色的三个。重点是忠心和才能一样让人放心。

    蔡邕说完,十分不高兴地勒马退后几步,把刘备凸显示人前。刘备定了定神,强行终止了无尽的YY,用一种在动物园看动物的眼光扫视着这群士子。

    “逍遥侯!久仰了,不知侯爷凭什么独拥这万卷藏书”沮授对刘备这个靠献奇物而获得的侯爷没一点好感,开口就不善地问。

    “沮公与人道少有大志长于谋略!小子欲用这万卷藏书教化万民可否”刘备准备一个大坑让这货跳。

    “万民目不识丁之人也会读书侯爷诓谁呀”沮授大咧咧地说:“侯爷找借口也找让人信服的好吗”

    “是呀,目不识丁!而恰恰是这群目不识丁的万民供养着你!你连供养你的人都看不起,又何谈看书看书又有什么用”刘备手一挥,让沮授退开。

    “你,你强词夺理!他们耕种的土地是吾等所有,供养岂非理所当然”沮授有点气急败坏地说。

    现在沮授还是个未成型的人才,还没有坚定的信念,更不会为自己的信仰付出生命。他的认知来自于儒学,来自于家族的家学。不以万民当社会基石也就理所当然。

    沮授说完,四周人数明显比士子更多的民众唏声一片。刘备不答话,看着审配道:“审配审正南,人如其名,正直不阿,不知属实否”

    “然也,浩然正气不惧世间妖邪!吾想问侯爷,身为汉室宗亲何以自绝于斯”审配傲然答道。

    刘备想到这俩货在历史上为袁绍竭诚力尽,最后连命都搭上了。就算是时代限制了目光,就算是愚忠。也是值得敬佩的,也不想太让他们难堪。

    “到底谁在自绝于斯且不论。吾刘备答应尔等可以分享这万卷藏书,只要尔等有让万民生活幸福的策略!”刘备提出了一个几乎不能完成的任务。

    “侯爷可真是大言不惭!不知侯爷可有此良策”诸多士子异口同声地问。

    “呵呵!吾当然有!”刘备也不怕吓死这些士子,毫不犹豫地答道:“当那位高士自认为可以富民兴国,随时可以来涿县,万卷藏书任君取选!”

    “恶来,黄将军,公骥兄,不俊兄!咱们进城,若有阻拦,逐赶之!”刘备不顾群情骚动的士子,驾马入城,吩咐着四大打手。

    “喏!”四个煞神应了一声,一股逼人的气势向四周的人群压去。四周人群不自觉地向后退去。

    就在这时,从城内冲出一队士卒,为首一个十七八岁的青年领头大叫:“是何人聚众闹事”这青年一边说,一边毫无惧色地独自闯入人群中。

    “咦!”作为见多识广的黄忠轻咦一声,对刘备低声道:“这个青年不简单,无论是胆色还是其武功修为。”

    “这位小军爷,吾等冀州士子,无意聚众闹事,只是在此欢迎伯喈先生。”众士子一听,这可不答应,读书人爱书岂能说闹事。

    其实也算是颜良这家伙谎报军情,这伙士子有强取豪夺之心,也没有喧之于口。颜良纯粹是看这么多人挡道,这不是挡路抢劫是什么嗯,也没错!

    一般,孩子永远是自家的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