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中山风云(三十三)
“然也!”黄忠麾下的一名将校拍马越众而出,十分谨觉地说:“你们可是徐将军所部?可有凭证?”
怎么说呢,袁刘两军的衣甲旗帜都不同,双方的将士一见便知。但是兵不厌诈,谁知道是不是敌军乔装改扮而冒称。为了尽量避免误伤或中计,在互不统属的几部配合作战时都会各自的信令和凭证,也会相互出示。
一般而言,都是人多或强势的要求人少或弱势的要信令凭证,没办法,实力从来决定一切,包括主次从属。就像现在,只有徐光出示信令的份。
“可否带我见黄将军?”徐光掏出信令递给这名将校,有点焦急地说:“我有紧急军情需要禀告。”
“嗯,跟我来。”这名将校扫了眼徐光手上的信令,并没有伸手接,点了点头,便下令所部暂停,就地休息,拨马带徐光来见黄忠。
“徐光,你怎么不在你家将军身边?”黄忠认识徐光,一见徐光,心中就是一沉,有点不怒自威,甚至焦虑地说:“公明现在怎么样?”
刘备麾下众人,黄忠跟所有人的关系都可以,其中与徐晃的关系最好。黄忠十分赏识徐晃,一直认为徐晃乃大将之才,徐晃也十分敬重黄忠。
因为如此,黄忠一见徐晃的亲卫长都在城外,担心徐晃出了什么事,才这么着急。
“黄将军!”徐光是知道自家将军和黄忠关系莫逆,对黄忠的反应也是感动和感激的,也没有废话,将自己一行及所知的情况快速讲了一遍。
“疑兵之计用得不错!”黄忠听完徐光的禀告,首先肯定了徐光之前的做法,才接着说:“现在城里情况不明,当务之急是尽快进入城东与公明汇合。徐光,你对卢奴城比较熟悉,可有什么建议,不妨说来听听。”
“喏!黄将军,我们不如如此这般。”徐光恭声应诺,果然说出了一番有理有据的话,还有切实可行的计划。
徐光在黄忠部到达之前,就已经将卢奴城四门的情况都摸了个遍。因为人手太少力量不足,袁军留下的许多破绽都无法利用。这下黄忠部一来,事情就好办了。
卢奴城三门皆闭,唯有东门是打开的,留守在东门外的是伤势未愈的张郃率五千兵马。要进入卢奴城,只有从东门进。徐光的计划突破口就在东门,或者说针对留守东门外的张郃。
徐光的计划很简单,穿上袁军的衣甲,大大方方去算计张郃,只要控制住了张郃及其部,就可以顺利进从东门进入卢奴城营救徐晃等人。
徐光等人当日出城时就带有百多套袁军衣甲,这都是之前俘虏了二万余袁军收缴的。徐晃为了方便徐光等人出城行事。嗯,徐晃也没料到今日会成为自己的救命稻草。
嗯,不管是徐光还是黄忠,那怕心中忐忑不安,也都认定徐晃现在还活着,正在浴血奋战着。除了彼此的关系,也是对徐晃实力的一种肯定,相信徐晃,相信徐晃能行。
“衣甲是少点,不过计划可行。”黄忠略一沉吟,就当机立当地下令道:“从亲卫中挑百余人,由我和徐光带队执行,其余见机行事,一旦我们得手,就冲进城内。”
“将军,将军乃三军主帅,还是由我去吧!”带徐光一同前来的将校,没有考虑就开口道:“将军坐镇,指挥全局才好。”
“你的意思我明白。”黄忠一摆手说:“张郃其人不简单,听徐光言,这家伙已经是内气外放的境界,我不亲自去,你们不一定能制服他。一步之错,很可能导致全盘皆输。”
“为了全局,为了公明,我必须亲自去。”黄忠拔出赤血宝刀,不容反驳地下令道:“事不宜迟,按命令行事!”
“喏!”黄忠麾下一众将校皆应诺领命,不复多言。黄忠很快就和徐光,带领百余身着袁军衣甲将士,快速向卢奴城东门扑去。
……
“徐晃,此时不投降更待何时?”高览在打破第三条防线,可以看见密密麻麻的无数民众时,立马横斧,指着徐晃大叫:“你真要这无数无辜民众为你陪葬么!”
“高览,别太得意,我还有一口气在,就会战斗到底。”徐晃也知道情形到了万分危急的时刻,甚至徐晃自己都不知道还能撑多久。不过要徐晃投降,真是想多了。
“真是不见棺材不掉泪,不碰南墙不回头。”高览啐了一口,扬斧下令道:“将士们听真,活捉徐晃赏万金。”
“活捉徐晃!”
“活捉徐晃!”瞬间袁军中响起了活捉徐晃的声音,袁军的士气和攻势都强了许多。这让徐晃脸色变得很难看,而高览则是一副洋洋得意的样子,黑脸上尽是笑容。
“呵呵!”押后的沮授也有种重负终释的轻松,捋着小胡须得意地笑着。只要打败了徐晃,取得了中山郡,之前的所有都值得,也可以向主公袁绍交待。
“沮大人,北门外树林中可见尘土飞扬,似乎隐藏着不少兵马。”就在沮授刚刚放松之际,有探子及时禀告着:“奉张将军的将令,有请大人定夺。”
“你!”沮授有点气不打一处来地训斥着:“什么似乎,打探清楚明白再来禀告。这只是小股兵马,这是敌军的疑兵之计,真有大队人马,不早杀过来了。去,告知张将军,让其斟酌处理就行。”
“喏!”探子见沮授心情不好,为了避免无枉之灾,也不敢多言,应诺而退。
沮授所见甚是,北门外小树林中的动静确实由徐光所率的小股兵马所造成。只是谁也没曾想黄忠部及时入场,真是时也命也。沮授再能,也奈何不了天意。
“击鼓,加紧进功!”别看沮授似乎毫不在意,其实心中挺紧张和焦灼的。在探子退后,连忙下令击鼓进军,欲尽早击败徐晃部,以恐夜长梦多。
“咦!”本来就压力山大的徐晃,听得袁军再次操鼓而击,加大了攻击力度,不由轻咦出声,在不解的同时,也多了几分其他的猜测。
有道是兔子急了还咬人,何况徐晃部还有万余可战之士,身后有无数民众,袁军要一举歼灭,也必会损伤无数。在袁军占绝对优势下,徐徐图之才是上策。徐晃可以肯定对方的沮授明白。
徐晃不解归不解,面对袁军如潮水般的攻势,也无暇多想,只有平心静气沉着应战,指挥着有限的兵力,抵抗着数倍的袁军。
和徐晃一样惊讶的还有高览,高览不明白后方的沮授为何一下子急噪起来?就目前形势而言,对袁军十分有利,根本不应如此操之过急。
没错,高览认为沮授有操之过急之嫌。不过高览这时候也不会去找沮授理论,更不会停止攻击,而是闻鼓奋战,听令行事。
袁军的加紧进攻,让本就无比残酷的战场更是惨不忍睹。残肢断臂到处都是,痛苦的呻吟充满耳边,还有双方将士歇斯底里的疯狂打杀声。
可以说这时刘袁两军的将士们都杀红了双眼,这时已经无所谓对错,没有正义或邪恶,只有砍死对方取得胜利的念头。
所有的正义,只有在战胜之后才有资格讲。这时代就是这么残酷和无情,死人不存在什么代表正义。或者说历史从来由胜利者书写,这就是事实和现在。
纵观汉末三国,莫不是为了各自利益而拼杀的集团,每个集团还不忘标榜自己代表正统和正义,都站在道德的至高点。
实际上呢?实质上呢?有谁把天下黎庶放在心间?谁在乎过天下万民的感受和利益?没有呵!包括一向以仁德著称的刘皇叔刘备,就别说他人了。
话说回来,不能取得胜利,不能大权在握,就是想展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也不可能。在争取胜利和大权的过程中,不择手段或有些原罪也就无可厚非吧!
就现在而言,也只有刘备这个穿越众才真正从国家,从民族考虑问题,算是真正的为国为民。换而言之,从某种角度来讲,刘备就代表正义。
刘备代表正义,刘备集团及其治下之民会认同。诸如袁绍,曹操,孙策等等是都不会认同的。这些家伙都会自认为代表正义,这也是战火纷飞的根本原因。
就拿这次中山之战来说,汉室还没倒呢,袁绍就不认已经下旨确定的各自地盘,想方设法想从刘备手中夺回冀州四郡。为了利益,更是理念的冲突,没办法,为了利益,为了理念,袁绍和刘备就不可能坐下来心平气和的谈,或者说好好相处。
嗯,两人之中必须倒下一个。就是在这片土地上也只能有一个王,其他强者臣伏或是死亡,没有其他选择,这也是汉末三分国的原因。
中山一战,就让刘袁两方倒下了十几万人,受伤和受害的就不知凡几了。以后还不知道会有多少次战争,也不知道会有多少人遭受战乱之苦。战争正在进行,杀伐正在继续,两方都觉得自己代表正义,恨不得将对方斩尽杀绝。
“将军,怎么办?”袁军的一波暴发,已将徐晃布下的所有防线打破,眼看就要杀过民众区,徐晃的一名亲卫提醒着徐晃。
徐晃的亲卫都是从楼桑村带出来的,忠诚和战斗力都有保证。最重要的是理念,有着刘备日夜灌输的为天下万民而战的理念。就算如此,中山一战下来,徐晃的亲卫从一千余,锐减至三百余,还包括城外徐光所率的一百人。
“为了数十万民众,我们战至最后一兵一卒。”徐晃坚定而肯定地说:“都给我顶上去,战至生命最后一刻!”
“喏!”这名亲卫从主将徐晃脸上看到了决然,从语气中听到了决绝。这名亲卫没有迟疑,也没有后悔,有的只是敬意和欣然,紧握手中的长枪,招呼着:“兄弟们,都随我上!”
徐晃身边仅存的二百余亲卫,带着从容和死意,顶上了袁军打开最后防线的最大缺口。这时徐晃的二百余亲卫只有一个念头,杀一个袁军够本,宰两个袁军赚了。
没错,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念头,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念头,却重现了传说中的奇迹,就是军魂军团。
头顶的云气在沸腾,在翻滚,两百余人的有着千军万马的肃杀之气。手起刀落,挡在前方的敌人都被砍翻,抬手枪去,拦在前方的敌人都被捅穿。
这时徐晃的两百余亲卫战意高涨,战斗力爆棚,所向披靡。在旁人眼里似乎两百余人都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奇迹,这就是奇迹!
“原来如此!”在后头的徐晃欣慰之余,也若有所思。这时的徐晃才明白军魂军团是如何产生的,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
随着徐晃两百余亲卫的暴发,最后一道防线的最大缺口算是补上了。然而战线太长,彼此兵力相差悬殊,对于整个防线或战局而言,基本上没有什么意义。
再说对方的沮授和高览,以及蒋奇都不是易与之辈。对于徐晃这两百余亲卫的进化,也只是一时之间表示惊讶,很快就调集一队弓箭手招呼着。
箭矢也许不能够对军魂状态的徐晃亲卫造成杀伤,却可以完全牵制和压制。这就够了,袁军有足够的兵力,也有许多地方可以进攻突破。
“将军!”就在徐晃左抽右支,穷于应付袁军四面开花,八方进攻的当口,与徐晃熟识的老头带着数万青壮民众来帮忙拒敌。
“老人家!”徐晃感激地叫了一声,看了一眼手持各种农具的数万青壮民众,心中五味乏陈地说:“谢谢!”
“保卫家园,人人有责!”老人家笑了笑,抬起手中的扁担,对数万青壮说:“听徐将军指挥,保卫中山,保卫卢奴,打退袁军。”
“保卫中山,保卫卢奴,打退袁军!”数万青壮民众都挥舞着手中各式各样的农具,齐声高喊着鼓舞人心的口号。
还别说,数万异口同声地叫喊,真是有几分气势。刘备军自然士气上扬,就连进攻的袁军也是一顿,高览和蒋奇也分别停止了进攻,都纷纷看向后面的沮授。
怎么说呢,袁刘两军的衣甲旗帜都不同,双方的将士一见便知。但是兵不厌诈,谁知道是不是敌军乔装改扮而冒称。为了尽量避免误伤或中计,在互不统属的几部配合作战时都会各自的信令和凭证,也会相互出示。
一般而言,都是人多或强势的要求人少或弱势的要信令凭证,没办法,实力从来决定一切,包括主次从属。就像现在,只有徐光出示信令的份。
“可否带我见黄将军?”徐光掏出信令递给这名将校,有点焦急地说:“我有紧急军情需要禀告。”
“嗯,跟我来。”这名将校扫了眼徐光手上的信令,并没有伸手接,点了点头,便下令所部暂停,就地休息,拨马带徐光来见黄忠。
“徐光,你怎么不在你家将军身边?”黄忠认识徐光,一见徐光,心中就是一沉,有点不怒自威,甚至焦虑地说:“公明现在怎么样?”
刘备麾下众人,黄忠跟所有人的关系都可以,其中与徐晃的关系最好。黄忠十分赏识徐晃,一直认为徐晃乃大将之才,徐晃也十分敬重黄忠。
因为如此,黄忠一见徐晃的亲卫长都在城外,担心徐晃出了什么事,才这么着急。
“黄将军!”徐光是知道自家将军和黄忠关系莫逆,对黄忠的反应也是感动和感激的,也没有废话,将自己一行及所知的情况快速讲了一遍。
“疑兵之计用得不错!”黄忠听完徐光的禀告,首先肯定了徐光之前的做法,才接着说:“现在城里情况不明,当务之急是尽快进入城东与公明汇合。徐光,你对卢奴城比较熟悉,可有什么建议,不妨说来听听。”
“喏!黄将军,我们不如如此这般。”徐光恭声应诺,果然说出了一番有理有据的话,还有切实可行的计划。
徐光在黄忠部到达之前,就已经将卢奴城四门的情况都摸了个遍。因为人手太少力量不足,袁军留下的许多破绽都无法利用。这下黄忠部一来,事情就好办了。
卢奴城三门皆闭,唯有东门是打开的,留守在东门外的是伤势未愈的张郃率五千兵马。要进入卢奴城,只有从东门进。徐光的计划突破口就在东门,或者说针对留守东门外的张郃。
徐光的计划很简单,穿上袁军的衣甲,大大方方去算计张郃,只要控制住了张郃及其部,就可以顺利进从东门进入卢奴城营救徐晃等人。
徐光等人当日出城时就带有百多套袁军衣甲,这都是之前俘虏了二万余袁军收缴的。徐晃为了方便徐光等人出城行事。嗯,徐晃也没料到今日会成为自己的救命稻草。
嗯,不管是徐光还是黄忠,那怕心中忐忑不安,也都认定徐晃现在还活着,正在浴血奋战着。除了彼此的关系,也是对徐晃实力的一种肯定,相信徐晃,相信徐晃能行。
“衣甲是少点,不过计划可行。”黄忠略一沉吟,就当机立当地下令道:“从亲卫中挑百余人,由我和徐光带队执行,其余见机行事,一旦我们得手,就冲进城内。”
“将军,将军乃三军主帅,还是由我去吧!”带徐光一同前来的将校,没有考虑就开口道:“将军坐镇,指挥全局才好。”
“你的意思我明白。”黄忠一摆手说:“张郃其人不简单,听徐光言,这家伙已经是内气外放的境界,我不亲自去,你们不一定能制服他。一步之错,很可能导致全盘皆输。”
“为了全局,为了公明,我必须亲自去。”黄忠拔出赤血宝刀,不容反驳地下令道:“事不宜迟,按命令行事!”
“喏!”黄忠麾下一众将校皆应诺领命,不复多言。黄忠很快就和徐光,带领百余身着袁军衣甲将士,快速向卢奴城东门扑去。
……
“徐晃,此时不投降更待何时?”高览在打破第三条防线,可以看见密密麻麻的无数民众时,立马横斧,指着徐晃大叫:“你真要这无数无辜民众为你陪葬么!”
“高览,别太得意,我还有一口气在,就会战斗到底。”徐晃也知道情形到了万分危急的时刻,甚至徐晃自己都不知道还能撑多久。不过要徐晃投降,真是想多了。
“真是不见棺材不掉泪,不碰南墙不回头。”高览啐了一口,扬斧下令道:“将士们听真,活捉徐晃赏万金。”
“活捉徐晃!”
“活捉徐晃!”瞬间袁军中响起了活捉徐晃的声音,袁军的士气和攻势都强了许多。这让徐晃脸色变得很难看,而高览则是一副洋洋得意的样子,黑脸上尽是笑容。
“呵呵!”押后的沮授也有种重负终释的轻松,捋着小胡须得意地笑着。只要打败了徐晃,取得了中山郡,之前的所有都值得,也可以向主公袁绍交待。
“沮大人,北门外树林中可见尘土飞扬,似乎隐藏着不少兵马。”就在沮授刚刚放松之际,有探子及时禀告着:“奉张将军的将令,有请大人定夺。”
“你!”沮授有点气不打一处来地训斥着:“什么似乎,打探清楚明白再来禀告。这只是小股兵马,这是敌军的疑兵之计,真有大队人马,不早杀过来了。去,告知张将军,让其斟酌处理就行。”
“喏!”探子见沮授心情不好,为了避免无枉之灾,也不敢多言,应诺而退。
沮授所见甚是,北门外小树林中的动静确实由徐光所率的小股兵马所造成。只是谁也没曾想黄忠部及时入场,真是时也命也。沮授再能,也奈何不了天意。
“击鼓,加紧进功!”别看沮授似乎毫不在意,其实心中挺紧张和焦灼的。在探子退后,连忙下令击鼓进军,欲尽早击败徐晃部,以恐夜长梦多。
“咦!”本来就压力山大的徐晃,听得袁军再次操鼓而击,加大了攻击力度,不由轻咦出声,在不解的同时,也多了几分其他的猜测。
有道是兔子急了还咬人,何况徐晃部还有万余可战之士,身后有无数民众,袁军要一举歼灭,也必会损伤无数。在袁军占绝对优势下,徐徐图之才是上策。徐晃可以肯定对方的沮授明白。
徐晃不解归不解,面对袁军如潮水般的攻势,也无暇多想,只有平心静气沉着应战,指挥着有限的兵力,抵抗着数倍的袁军。
和徐晃一样惊讶的还有高览,高览不明白后方的沮授为何一下子急噪起来?就目前形势而言,对袁军十分有利,根本不应如此操之过急。
没错,高览认为沮授有操之过急之嫌。不过高览这时候也不会去找沮授理论,更不会停止攻击,而是闻鼓奋战,听令行事。
袁军的加紧进攻,让本就无比残酷的战场更是惨不忍睹。残肢断臂到处都是,痛苦的呻吟充满耳边,还有双方将士歇斯底里的疯狂打杀声。
可以说这时刘袁两军的将士们都杀红了双眼,这时已经无所谓对错,没有正义或邪恶,只有砍死对方取得胜利的念头。
所有的正义,只有在战胜之后才有资格讲。这时代就是这么残酷和无情,死人不存在什么代表正义。或者说历史从来由胜利者书写,这就是事实和现在。
纵观汉末三国,莫不是为了各自利益而拼杀的集团,每个集团还不忘标榜自己代表正统和正义,都站在道德的至高点。
实际上呢?实质上呢?有谁把天下黎庶放在心间?谁在乎过天下万民的感受和利益?没有呵!包括一向以仁德著称的刘皇叔刘备,就别说他人了。
话说回来,不能取得胜利,不能大权在握,就是想展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也不可能。在争取胜利和大权的过程中,不择手段或有些原罪也就无可厚非吧!
就现在而言,也只有刘备这个穿越众才真正从国家,从民族考虑问题,算是真正的为国为民。换而言之,从某种角度来讲,刘备就代表正义。
刘备代表正义,刘备集团及其治下之民会认同。诸如袁绍,曹操,孙策等等是都不会认同的。这些家伙都会自认为代表正义,这也是战火纷飞的根本原因。
就拿这次中山之战来说,汉室还没倒呢,袁绍就不认已经下旨确定的各自地盘,想方设法想从刘备手中夺回冀州四郡。为了利益,更是理念的冲突,没办法,为了利益,为了理念,袁绍和刘备就不可能坐下来心平气和的谈,或者说好好相处。
嗯,两人之中必须倒下一个。就是在这片土地上也只能有一个王,其他强者臣伏或是死亡,没有其他选择,这也是汉末三分国的原因。
中山一战,就让刘袁两方倒下了十几万人,受伤和受害的就不知凡几了。以后还不知道会有多少次战争,也不知道会有多少人遭受战乱之苦。战争正在进行,杀伐正在继续,两方都觉得自己代表正义,恨不得将对方斩尽杀绝。
“将军,怎么办?”袁军的一波暴发,已将徐晃布下的所有防线打破,眼看就要杀过民众区,徐晃的一名亲卫提醒着徐晃。
徐晃的亲卫都是从楼桑村带出来的,忠诚和战斗力都有保证。最重要的是理念,有着刘备日夜灌输的为天下万民而战的理念。就算如此,中山一战下来,徐晃的亲卫从一千余,锐减至三百余,还包括城外徐光所率的一百人。
“为了数十万民众,我们战至最后一兵一卒。”徐晃坚定而肯定地说:“都给我顶上去,战至生命最后一刻!”
“喏!”这名亲卫从主将徐晃脸上看到了决然,从语气中听到了决绝。这名亲卫没有迟疑,也没有后悔,有的只是敬意和欣然,紧握手中的长枪,招呼着:“兄弟们,都随我上!”
徐晃身边仅存的二百余亲卫,带着从容和死意,顶上了袁军打开最后防线的最大缺口。这时徐晃的二百余亲卫只有一个念头,杀一个袁军够本,宰两个袁军赚了。
没错,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念头,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念头,却重现了传说中的奇迹,就是军魂军团。
头顶的云气在沸腾,在翻滚,两百余人的有着千军万马的肃杀之气。手起刀落,挡在前方的敌人都被砍翻,抬手枪去,拦在前方的敌人都被捅穿。
这时徐晃的两百余亲卫战意高涨,战斗力爆棚,所向披靡。在旁人眼里似乎两百余人都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奇迹,这就是奇迹!
“原来如此!”在后头的徐晃欣慰之余,也若有所思。这时的徐晃才明白军魂军团是如何产生的,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
随着徐晃两百余亲卫的暴发,最后一道防线的最大缺口算是补上了。然而战线太长,彼此兵力相差悬殊,对于整个防线或战局而言,基本上没有什么意义。
再说对方的沮授和高览,以及蒋奇都不是易与之辈。对于徐晃这两百余亲卫的进化,也只是一时之间表示惊讶,很快就调集一队弓箭手招呼着。
箭矢也许不能够对军魂状态的徐晃亲卫造成杀伤,却可以完全牵制和压制。这就够了,袁军有足够的兵力,也有许多地方可以进攻突破。
“将军!”就在徐晃左抽右支,穷于应付袁军四面开花,八方进攻的当口,与徐晃熟识的老头带着数万青壮民众来帮忙拒敌。
“老人家!”徐晃感激地叫了一声,看了一眼手持各种农具的数万青壮民众,心中五味乏陈地说:“谢谢!”
“保卫家园,人人有责!”老人家笑了笑,抬起手中的扁担,对数万青壮说:“听徐将军指挥,保卫中山,保卫卢奴,打退袁军。”
“保卫中山,保卫卢奴,打退袁军!”数万青壮民众都挥舞着手中各式各样的农具,齐声高喊着鼓舞人心的口号。
还别说,数万异口同声地叫喊,真是有几分气势。刘备军自然士气上扬,就连进攻的袁军也是一顿,高览和蒋奇也分别停止了进攻,都纷纷看向后面的沮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