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西汉那些事儿:草根皇帝刘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三十六章 汉反击匈奴之战

    赵匈联军打不赢,就选择向西跑,来到一个地方:离石。

    离石,位于黄河以东,大山以西。是晋阳西边门户,地理位置相当重要,它地处吕梁山腹地,地势东部高而宽,西部低而窄。一旦,离石丢了,晋阳很不安全。

    赵匈联军在晋阳惨败,选择往西跑,来到离石。他们的败退,不是慌不择路,而是战略部署。

    晋阳以北,还在匈奴和反刘势力掌控之中。汉军北上,就会被离石叛军拦腰切断。

    离石这个战略位置,新赵政权考虑到了,刘邦也考虑到了。

    于是,汉匈第三次战役拉开了序幕:离石之战。

    此战,汉军大获全胜。

    匈奴沿着大河往北跑,来到楼烦势力范围。

    现在,来讲解一下,楼烦的历史。

    西周时,北方诞生了一个部落,它就是楼烦。及至春秋,楼烦人建立国家形态,还占据一块广大的疆域,生活在赵氏晋阳以北,以及阴山山脉南北地区。

    及至战国,中原诸侯称王,楼烦也称王,被称为楼烦王。楼烦有个特点,善骑射。因此,会骑射的人,也被称为楼烦勇士。

    楼烦东边与东胡接壤,西边与林胡接壤,南边与赵国接壤。楼烦、东胡、林胡盘踞在赵国北方,严重威胁到赵氏政权。

    赵氏出了一位雄主,他叫赵武灵王。

    赵武灵王打破世俗,在国内推行胡服骑射,以楼烦人为骑射教官,以胡赵结合的方式,锤炼出第一支万人骑兵。赵武灵王为了肃清边患,开疆拓土。他做了前人想做,却又没做成的事情:北击三胡。

    此战,赵国大获全胜。

    林胡献马、楼烦臣服、东胡远遁。

    赵武灵王也是第一位用武力击败北胡,并把中原人的足迹,踏入胡疆。为了更好的管理胡疆,赵武灵王将楼烦生活的区域,设为雁门郡。将林胡生活的疆域,设为云中郡、九原郡。

    为了预防北方还有更强大的草原民族,赵武灵王开创先河在胡疆沿着阴山山脉修了两道内外长城。

    赵武灵王时代,证明了谁说中原农耕民族,不如草原民族。也证明了中原农耕民族的骑射,不弱草原民族。

    赵武灵王个人事迹,流传开来,胡服骑射成为中原诸侯男儿的典范。

    后来,有燕昭王击东胡,秦始皇击匈奴。

    楼烦被赵武灵王击败,臣服赵氏,再也没有发言权。但,楼烦人一直在历史舞台活跃。

    赵氏覆灭、大秦覆灭,北方草原民族诞生了一位雄主冒顿。

    冒顿单于南下,兼并了楼烦,控制了河套地区。

    此时,楼烦加入匈奴,是草原民族的一支。

    匈奴和新赵政权晋阳战败,往西跑,来到离石。

    离石再败,往北跑,来到楼烦。

    结果,楼烦再败。

    其中周勃、灌婴表现最优秀。

    来看一下,他们的战绩。

    灌婴:

    降服楼烦以北六县。

    这也是汉匈骑兵正面交锋。

    周勃:

    攻楼烦的三座城。

    刘邦率军北上,打了四仗。

    铜鞮大战与韩王信开战,大胜,斩杀其部将王喜。

    晋阳大战与新赵政权和匈奴联军开战,再胜。

    离石追击战,大破匈奴军。

    攻入楼烦,以骑兵对战骑兵,汉军大胜。

    四仗全胜,更加助长了刘邦等人的信心。此次,平定韩王信之乱相当顺利。太原郡大部分疆域,掌控在汉军手中。

    然,谁也没想到,汉军大获全胜,却迎来了第一次大危机。这场危机,差点葬送了刘邦的性命,大汉王朝也差点北埋葬。

    这就是流传很广的一个故事:刘邦险象环生,白登山之围。

    话说,刘邦亲自率军平叛。在铜鞮、晋阳、离石、楼烦这四个地方,展开大战。无论是韩王信,还是赵王利,或者是匈奴左右贤王,都被汉军击败。

    用几个字形容:汉军威武。

    但,匈奴冒顿单于,仍然没有露面。

    匈奴率军南下,标志着草原民族和农耕民族有一场旷日大战。

    刘邦四仗皆胜,也不敢大意。毕竟,他对北方草原民族匈奴,没有足够的了解。

    刘邦做了两手准备,一边率军在晋阳休整。另一边派出大量使者前去刺探匈奴情况。

    刘邦的意思很简单,能打就打,彻底解决边患。赵武灵王、秦始皇能做的事情,他,刘邦也要去做。

    只有做好这件事,刘邦就能得到天下人认可,他就是天命之子。

    为了摸清匈奴的底细,刘邦前后派出了十几波人去了解情况。

    以出使名义,去了解他国情况,这本身就是一件很困难的事。观察者要根据个人的知识水平,人情世故,自身见解,以及观察能力,对所见所闻进行分析。

    分析对了,就能做出正确的决策方案。

    分析错了,就会被误导,进而做出错误的决定。

    刘邦派出的十几波使者出使匈奴,回来后,都给出一个答案:可以进攻。

    然,这波出使人当中,只有一个人认为不能打,他就是刘敬。

    那么,这个刘敬是谁?他看到了什么,认为不能打匈奴。

    现在,来回顾一下,刘敬的个人信息。

    刘敬,他真实姓名叫娄敬,是齐国人,职业戍边。他第一次登上历史舞台,就是建议刘邦定都关中。

    他说了为什么要定都关中,还列举了很多案例。这个提议,得到了张良的支持。因为献策刘邦定都关中,被封为郎中,号奉春君。他也是靠口舌,改变自己命运,从戍边人,位列高官。

    刘邦不仅给了他赏赐,还赐姓给他。

    就这样,娄敬,变成了刘敬。

    他第二次登上历史舞台,就是出使匈奴。

    虽然,史料没有记载,为什么刘敬能够出使匈奴。但,他也是刘邦摸探匈奴底细的人员之一。

    刘敬出使匈奴,看到了一些奇怪的现象。

    比如匈奴人,老弱病残幼。

    又比如匈奴战马羸弱,弓不精良,武器也十分落后。

    刘敬根据这些现象认为有诈,不能进攻匈奴。

    太史公留下了刘敬与楼邦这样一段对话:

    两国交兵,该炫耀自己的长处。

    我去匈奴,只看到瘦弱的牲畜和老弱的士兵,这一定是故意显露自己的短处,而埋伏奇兵来争取胜利。

    得出一个结论:匈奴不能打。

    刘敬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把自己见到的事物,得出一个准确的判断。

    按理说,刘敬出色的完成了自己的工作。

    但,刘邦不仅没有听他的,还骂了他一句:

    齐国孬种!凭着两片嘴捞得官做,现在竟敢胡言乱语阻碍我的大军。

    刘邦骂了刘敬,还做了一件事:用镣铐把刘敬拘禁起来押在广武县。

    刘邦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举动?

    1.刘邦和诸将都想打。

    尤其是铜鞮、晋阳、离石、楼烦,四战皆胜,助长了汉军上下战胜匈奴的信心。

    2.出使匈奴十几波人都说可以打。

    一些人想打,大多数人说能打。刘邦本人也想打,最主要的是汉军二十万大军,越过勾注山。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刘敬说不能打,就扫了能打人的兴致。

    所以,刘邦采纳了多数人的意见,训斥刘敬,主张打。

    刘邦采纳民主集中制原则,少数人服从多数。刘邦不仅骂了他,还把他关起来,放出狠话,若打赢了,看他有何话说。

    此时,汉军上下士气高昂。

    会赢吗?

    会。

    前几仗,说明匈奴好打。

    会输吗?

    在刘邦眼中,不会有这个字。

    于是,二十多万汉军越过勾注山,北上草原,寻找匈奴主力。

    这时,分布在北方草原民族的斥候给刘邦送来一个消息:他们不仅找到了匈奴的主力,还找到了匈奴的单于。

    也找到了他们活动的地点:代谷。

    刘邦翻越勾注山,抵达一个地点。

    它的名字叫平城。

    平城,它就是今天,山西大同。

    它是晋阳郡北部边塞重镇。它属于云中郡管辖。这座城,在秦末汉初很重要。

    后来,它还迎来了一个人,他就是北魏孝文帝改革。因为北魏孝文帝的到来,这座城成为了北魏进入中原的国都。

    话题扯远了,言归正传。

    刘邦拿下晋阳还不够,他要把匈奴赶出中原腹地,就要拿下平城。

    汉军北上在马邑、平城等地,与叛军势力,展开小规模战斗。汉军连连获胜,更加助长了刘邦战胜匈奴的信心。

    刘邦不知道,这是冒顿常用的计策:示弱。

    冒顿是首位统一北方草原民族的人物。他用这个计策,先后灭了草原上的其他部落。其中,有两个部落很强大。

    一个是东胡,另一个是月氏。

    刘邦和匈奴打了这么久,都没有见到冒顿。对于刘邦来说,对匈奴不了解,也不清楚自己的对手是一个怎样的人。

    对冒顿来说,他了解自己的对手。前有韩王信投匈奴,后有新赵政权重要成员加入匈奴。

    刘邦抵达平城,站在城头,看着塞北风光,意气风发。

    虽然,史料没有记载,刘邦登平城墙头,有没有高歌一曲,写下荡气回肠的诗歌。但,他站在墙头,只有一个想法:守卫汉家天下,击败匈奴。

    赵武灵王能够北击三胡,他也能击胡。

    秦始皇能够北击匈奴,他也可以。

    刘邦是大汉皇帝,就要肩负起守卫疆土,击败匈奴。

    这一刻,刘邦脑海有了大风歌的前奏。

    他击败匈奴,不仅可以守卫汉家天下,还能与秦始皇比肩,名扬天下。

    来吧!匈奴。

    我,刘邦,要战胜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