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好酒啊,好酒
谪仙烧坊开锅前那段时间,王秉正多次以买酒为名,去附近酿酒小作坊和庄户人家酿酒现场观摩,弄明白了当地人酿酒的弊端。
酿酒技术门槛不高。一口灶,两口锅,加上几只皇桶,就可酿出酒来。但是用等量粮食酿出更多好酒,却是一门高深技艺。
相比之下,王秉正对自己的酿酒技术非常有信心。从汾阳到凤翔,综合两家祖辈传下来的技艺,并经自己摸索改进,王秉正掌握了独家的碎粮蒸,辅料间,大曲拌,两次发酵,两次蒸酒的生产流程,这种工艺可让酒粮中的淀粉最大程度地转化为酒。当年在柳林铺,谪仙烧坊的酒,品质在众多烧坊中算是翘楚,就是同样的酒粮,出酒也要高出其他烧坊一倍还多。产酒多,成本就低,价格空间就大,这也是柳林铺谪仙烧坊比其他烧坊生意红火的原因。
王秉正确信,自己的酒出来后,无论品质或价格,当地的烧坊都无法跟他竞争。
在铜牟镇酿酒,要用自己的独家秘技,但王秉正又不想被固有的技艺所囿。他想结合铜牟当地物产,作一些改变性的尝试。他喜欢杂粮酒的浓香,也知道杂粮酒用了多种酒粮酿成。因此,从第一批酒粮上碾,他就在高粱里混入了小麦和苞谷。相比于高粱,这两种粮食在铜牟当地更易获得。
石碾滚动中,高粱、小麦和苞谷被碾成油菜籽大小的碎粒,泼入烧沸的泉水后拌匀,堆粮均匀润化,再入甑高温蒸熟。将蒸好的酒粮出甑摊晾,温度合适时拌曲,送入发酵池。经二十天左右发酵,形成酒醅,酒醅加入经过清洗熏蒸的干净谷壳拌匀,再次入甑蒸馏,蒸吊出冷却后的纯净液体就是酒的原浆。原浆中的酒精含量大都在百之六十往上。
虽已酿酒几十年,对每个环节都了然于胸,但蒸好酒粮拌曲入窖以来,王秉正却一直感觉心悬在半空。在全新环境酿酒,特别是在酒粮中混入小麦和苞谷后,会有怎样的变化,还难以完全预料。酒粮蒸熟拌曲入池后,他一直细致观察着发酵池中的细微变化,直到揭开封池窖泥,闻到酒醅中溢出的酒香,他才有了些许轻松。
新谪仙烧坊第一次流酒,刚好是立冬,一个无边落木萧萧下的日子。
一甑数百斤的酒醅,被小火缓慢热蒸,酒变成蒸汽,上升到甑顶加有冷却水的大铁鏊子上,冷却后形成酒液,然后汇集滴落,从出酒口流出。
摘去头酒,王秉正接下一碗中段酒,他要品品自己在南方酿成的新酒。
新酒口感较烈,酒液入口那一瞬间,王秉正知道,自己成功了。这加入大、小麦和苞谷酿成的酒,既有柳林酒的清爽,也有杂粮酒的浓香。他确信,用上一些时间陈化,这酒的品质将优于自己先前所酿的柳林酒。
压着心中的兴奋,当天晚上,王秉正舀了一小坛新酒带回学馆。这是他离开柳林铺后,在完全不同的环境里,用不同配料酿成的第一锅酒。他想让左钧也好好品尝品尝,给些意见。
对王秉正的烧坊,左钧也一直都很上心。以他对王秉正的了解,他相信,这是一个能成事的主。酿酒行有句“煮酒熬糖,充不得老行”的老话,更何况,王秉正是在与柳林铺完全不同的环境酿酒,用的原料也有很大变化。所以,酒未出来之前,他也少不了日日担心。
晚饭桌上,看到王秉正带回的小酒坛和压不住的喜色,左钧猜出了十之八九。
“赶紧倒出来,让我尝尝!”他有点迫不及待,主动把酒壶递到王秉正面前。
“不着急。今天酒一定管您够。”王秉正笑着回应时,已把坛中酒先倒进了左钧那只带执的白瓷酒壶内,然后,拎壶往左钧酒杯里斟。酒液注入酒杯,溅起一层酒花,一股酒香自然溢出散开。酒花碎裂消失后,在白瓷杯的映衬下,酒液亮澈通透。
不待王秉正说话,左钧就自顾端起酒杯,先是深嗅一口,随之一仰头,把整杯酒倒入口中,眯起眼来细致品咂。
酒液在左钧嘴里散开,绵密浓郁的酒香弥漫在整个口腔,那香味虽还说不上醇厚,但干净悠长,有别于左钧此前喝过的任何酒。
一番品咂,左钧将酒慢慢咽下。酒液流入咽喉,炽烈,却无苞谷烧那般烧灼。这感觉,让遍尝好酒的左钧,感觉到无比妥帖。
从左钧端杯嗅闻开始,王秉正就一直紧张地望着他,像弟子做完考卷,等着师长阅评。
过了将近十分钟,王秉正终于听到左钧嘴里蹦出一句:“好酒啊,好酒!”
王秉正松下一口气,一边将左钧杯子再次斟满,也给自己满满斟上一杯,一边说:“这是新酒,香味还不够醇,口感有点燥。按我们柳林铺的规矩,调和一下,存放三五年,酒就熟了。那时的味道和口感,会比新酒好出不知多少倍。”
“就是这新酒,口感虽说还赶不上最好的陈年杂粮酒,但跟铜牟镇上的苞谷烧比,已是天差地别了。”左钧端起面前酒杯,也不管王秉正,自顾自又一口干了。
回铜牟镇已快两年,这酒是左钧喝到过的最好的酒。
干完杯中酒,左钧不待王秉正给自己斟,抓过酒壶又给自己满上,然后端起酒杯对王秉正说:“来,咱爷俩干一个。”
“好,我敬父亲。”王秉正起身,双手端杯向左钧示意。
两人干了杯中酒,王秉正要去执壶,酒壶却被左钧先抓在手中。这次,左钧先给王秉正的酒杯斟满,再给自己倒上,他抬手示意王秉正坐下,说:“秉正啊,从买地盖房算起,这烧坊的事你忙一年多了。现在酒酿出来,对我们来讲,可是一个天大的喜事。我想找时间,请乡亲街坊好好庆贺一下,让大家好好品尝一下你酿的好酒。”
“酒席要办,但现在办合适不?过去柳林铺老人传下规矩,酒才出来,不可示人。现我们爷俩自己喝喝无妨,拿来待客,恐怕不妥。我看还是等等,等酒熟了,可上市卖了,再办这顿酒如何?”王秉正握杯思忖一番,对左钧说。
“你见到的,这边人喝酒没那么多讲究。再说,这方圆百里,你这酒,当之无愧就是最好的。不要想那么多,现在上市,保证大家都会喜欢。”左钧禁不住鼓动他。
“办酒时间真没必要赶。一方面是祖传规矩,另一方面是我们刚在这里立足,得拿出更好的酒来,一上市就把我们谪仙烧坊的牌子打响,让街坊乡亲喝一次就记住。再说,这头一锅酒是成了,接下来的酒会不会有闪失,也要再观察观察嘛。”王秉正坚持自己的意见,他端起酒杯,边向左钧敬酒边说。
“那好,就依你,请客这事我们再等等。但从现在起,每天你都得带点酒回来陪我喝两杯。”左钧干了王秉正敬的酒,妥协了。
“放心,从今往后,您老人家想喝多少,都少不了您的。”
从流出头锅酒起,烧坊工作算进入了正轨。从早到晚,王秉正大多数时间都在烧坊里忙碌。再怎么忙,他仍坚持每天都回学馆,带回当天新摘的酒,跟左钧对酌品鉴。虽每一锅酒的品质不能做到绝对一致,但在王秉正的严格把控下,谪仙烧坊的酒,总体是稳定优良的。
给弟子授课之余,左钧也喜欢往烧坊跑。看着存在酒窖库中的巨大陶缸陆续装满,闻着烧坊内弥漫的浓浓酒香,左钧比王秉正更兴奋。王秉正不仅把烧坊做得很大,还把酒做得这么好,在此前,是左钧想也不敢想的。
酿酒技术门槛不高。一口灶,两口锅,加上几只皇桶,就可酿出酒来。但是用等量粮食酿出更多好酒,却是一门高深技艺。
相比之下,王秉正对自己的酿酒技术非常有信心。从汾阳到凤翔,综合两家祖辈传下来的技艺,并经自己摸索改进,王秉正掌握了独家的碎粮蒸,辅料间,大曲拌,两次发酵,两次蒸酒的生产流程,这种工艺可让酒粮中的淀粉最大程度地转化为酒。当年在柳林铺,谪仙烧坊的酒,品质在众多烧坊中算是翘楚,就是同样的酒粮,出酒也要高出其他烧坊一倍还多。产酒多,成本就低,价格空间就大,这也是柳林铺谪仙烧坊比其他烧坊生意红火的原因。
王秉正确信,自己的酒出来后,无论品质或价格,当地的烧坊都无法跟他竞争。
在铜牟镇酿酒,要用自己的独家秘技,但王秉正又不想被固有的技艺所囿。他想结合铜牟当地物产,作一些改变性的尝试。他喜欢杂粮酒的浓香,也知道杂粮酒用了多种酒粮酿成。因此,从第一批酒粮上碾,他就在高粱里混入了小麦和苞谷。相比于高粱,这两种粮食在铜牟当地更易获得。
石碾滚动中,高粱、小麦和苞谷被碾成油菜籽大小的碎粒,泼入烧沸的泉水后拌匀,堆粮均匀润化,再入甑高温蒸熟。将蒸好的酒粮出甑摊晾,温度合适时拌曲,送入发酵池。经二十天左右发酵,形成酒醅,酒醅加入经过清洗熏蒸的干净谷壳拌匀,再次入甑蒸馏,蒸吊出冷却后的纯净液体就是酒的原浆。原浆中的酒精含量大都在百之六十往上。
虽已酿酒几十年,对每个环节都了然于胸,但蒸好酒粮拌曲入窖以来,王秉正却一直感觉心悬在半空。在全新环境酿酒,特别是在酒粮中混入小麦和苞谷后,会有怎样的变化,还难以完全预料。酒粮蒸熟拌曲入池后,他一直细致观察着发酵池中的细微变化,直到揭开封池窖泥,闻到酒醅中溢出的酒香,他才有了些许轻松。
新谪仙烧坊第一次流酒,刚好是立冬,一个无边落木萧萧下的日子。
一甑数百斤的酒醅,被小火缓慢热蒸,酒变成蒸汽,上升到甑顶加有冷却水的大铁鏊子上,冷却后形成酒液,然后汇集滴落,从出酒口流出。
摘去头酒,王秉正接下一碗中段酒,他要品品自己在南方酿成的新酒。
新酒口感较烈,酒液入口那一瞬间,王秉正知道,自己成功了。这加入大、小麦和苞谷酿成的酒,既有柳林酒的清爽,也有杂粮酒的浓香。他确信,用上一些时间陈化,这酒的品质将优于自己先前所酿的柳林酒。
压着心中的兴奋,当天晚上,王秉正舀了一小坛新酒带回学馆。这是他离开柳林铺后,在完全不同的环境里,用不同配料酿成的第一锅酒。他想让左钧也好好品尝品尝,给些意见。
对王秉正的烧坊,左钧也一直都很上心。以他对王秉正的了解,他相信,这是一个能成事的主。酿酒行有句“煮酒熬糖,充不得老行”的老话,更何况,王秉正是在与柳林铺完全不同的环境酿酒,用的原料也有很大变化。所以,酒未出来之前,他也少不了日日担心。
晚饭桌上,看到王秉正带回的小酒坛和压不住的喜色,左钧猜出了十之八九。
“赶紧倒出来,让我尝尝!”他有点迫不及待,主动把酒壶递到王秉正面前。
“不着急。今天酒一定管您够。”王秉正笑着回应时,已把坛中酒先倒进了左钧那只带执的白瓷酒壶内,然后,拎壶往左钧酒杯里斟。酒液注入酒杯,溅起一层酒花,一股酒香自然溢出散开。酒花碎裂消失后,在白瓷杯的映衬下,酒液亮澈通透。
不待王秉正说话,左钧就自顾端起酒杯,先是深嗅一口,随之一仰头,把整杯酒倒入口中,眯起眼来细致品咂。
酒液在左钧嘴里散开,绵密浓郁的酒香弥漫在整个口腔,那香味虽还说不上醇厚,但干净悠长,有别于左钧此前喝过的任何酒。
一番品咂,左钧将酒慢慢咽下。酒液流入咽喉,炽烈,却无苞谷烧那般烧灼。这感觉,让遍尝好酒的左钧,感觉到无比妥帖。
从左钧端杯嗅闻开始,王秉正就一直紧张地望着他,像弟子做完考卷,等着师长阅评。
过了将近十分钟,王秉正终于听到左钧嘴里蹦出一句:“好酒啊,好酒!”
王秉正松下一口气,一边将左钧杯子再次斟满,也给自己满满斟上一杯,一边说:“这是新酒,香味还不够醇,口感有点燥。按我们柳林铺的规矩,调和一下,存放三五年,酒就熟了。那时的味道和口感,会比新酒好出不知多少倍。”
“就是这新酒,口感虽说还赶不上最好的陈年杂粮酒,但跟铜牟镇上的苞谷烧比,已是天差地别了。”左钧端起面前酒杯,也不管王秉正,自顾自又一口干了。
回铜牟镇已快两年,这酒是左钧喝到过的最好的酒。
干完杯中酒,左钧不待王秉正给自己斟,抓过酒壶又给自己满上,然后端起酒杯对王秉正说:“来,咱爷俩干一个。”
“好,我敬父亲。”王秉正起身,双手端杯向左钧示意。
两人干了杯中酒,王秉正要去执壶,酒壶却被左钧先抓在手中。这次,左钧先给王秉正的酒杯斟满,再给自己倒上,他抬手示意王秉正坐下,说:“秉正啊,从买地盖房算起,这烧坊的事你忙一年多了。现在酒酿出来,对我们来讲,可是一个天大的喜事。我想找时间,请乡亲街坊好好庆贺一下,让大家好好品尝一下你酿的好酒。”
“酒席要办,但现在办合适不?过去柳林铺老人传下规矩,酒才出来,不可示人。现我们爷俩自己喝喝无妨,拿来待客,恐怕不妥。我看还是等等,等酒熟了,可上市卖了,再办这顿酒如何?”王秉正握杯思忖一番,对左钧说。
“你见到的,这边人喝酒没那么多讲究。再说,这方圆百里,你这酒,当之无愧就是最好的。不要想那么多,现在上市,保证大家都会喜欢。”左钧禁不住鼓动他。
“办酒时间真没必要赶。一方面是祖传规矩,另一方面是我们刚在这里立足,得拿出更好的酒来,一上市就把我们谪仙烧坊的牌子打响,让街坊乡亲喝一次就记住。再说,这头一锅酒是成了,接下来的酒会不会有闪失,也要再观察观察嘛。”王秉正坚持自己的意见,他端起酒杯,边向左钧敬酒边说。
“那好,就依你,请客这事我们再等等。但从现在起,每天你都得带点酒回来陪我喝两杯。”左钧干了王秉正敬的酒,妥协了。
“放心,从今往后,您老人家想喝多少,都少不了您的。”
从流出头锅酒起,烧坊工作算进入了正轨。从早到晚,王秉正大多数时间都在烧坊里忙碌。再怎么忙,他仍坚持每天都回学馆,带回当天新摘的酒,跟左钧对酌品鉴。虽每一锅酒的品质不能做到绝对一致,但在王秉正的严格把控下,谪仙烧坊的酒,总体是稳定优良的。
给弟子授课之余,左钧也喜欢往烧坊跑。看着存在酒窖库中的巨大陶缸陆续装满,闻着烧坊内弥漫的浓浓酒香,左钧比王秉正更兴奋。王秉正不仅把烧坊做得很大,还把酒做得这么好,在此前,是左钧想也不敢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