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庚辰年正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103.有身孕了

    烧坊每日耗粮、产酒的数量都在增加,王法天在管理上却很轻松。

    把粮食变成酒,流程很复杂。吃透了所有细节,王法天同王秉正商量,从制曲开始,将整个流程分成十个环节。他尝试着放弃前辈所有环节技艺一手把持的习惯,总结出了一本秘法,分环节传授给领头的伙计。这样,自己可总揽全局,只巡视每个生产环节即可,轻易不需再插手某一具体活计。

    对王法天的做法,王秉正开始并不放心。照前人的说法,这煮酒熬糖,都是靠手艺立足的营生。他一来担心伙计做不好,影响酒的品质,砸了烧坊招牌。二来担心技术外泄,出现手下人打翻天印,带着技术另立门户,抢自己生意的局面。

    但观察一段时间发现,王法天设计的管理模式不仅合理,而且高效。负责不同生产环节的伙计,长期只干一个环节的事,积累起来的经验和熟练技艺,把活干得比他们父子预期的还要好。且每个环节的负责人,为保证自己的位置,都会严格守住王法天的规矩,除向他们父子汇报外,绝不把自己掌握的关键技艺,同上下游及外人交流。各关节的师傅在生产中摸索和改进的技艺,反能更加丰富他们父子所掌握的整体工艺。

    这小子,天生就是干烧坊的料!

    冥冥之中,天佑德善。新婚不到三月,陈于珍就断了月事,出现嗜酸厌食和呕吐等状况。顾嫂凭经验判断,主家奶奶是有身孕了。她向王秉正和左钧道了恭喜。

    得知陈于珍有孕,举家自是欢喜异常。特别是王秉正,平日对陈于珍已经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如今更是恨不能当祖宗一样供起来。

    陈于珍进门后,王秉正和杨天宏两家来往变得更为频繁。杨天宏、左钧父子常有酒局,陈于珍和杨天宏妻女也时常互相走动。杨碧儿更是三天两头来找陈于珍玩。明面,杨碧儿过来是找于珍婶婶讨教女红,可在碧儿心里,更多是为了瞅瞅王法天。

    十余岁起,就在书院中成长,虽说不是读书的好料,王法天也不是胸无点墨之人。摆脱了烧坊一线活计,又有陈于珍捯饬,这时的王法天已是风流蕴藉,只是气质上还显稚嫩而已。在同龄的杨碧儿这里,一道牵绊在日渐明晰。

    金秋,乡试发榜,潼绵学馆有弟子榜上有名,镇里准备设宴庆贺。

    九月初三中午,几艘官船泊在镇外码头。船上下来一行官、便服饰混杂的人,径直向王秉正家走去。走在人群前面的是着便装的陈于朝、夫人以及随从,那些着官衣的,是他手下的州县同僚。

    龙安府处在汉番杂处的大山腹地,历朝历代,土官争权夺地、番民啸聚悖逆的情况多有发生。但在陈于朝治下几年,这里竟世平宇静、民富物阜、教化昌达。陈于朝还主导编修了府志,对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风俗进行了整理和记载。

    在治地牧民有功,又有****爷的关照,陈于朝再次被朝廷钦点,以正四品迁任广州知府。平日里相处甚好,加上对知府出身的巴结,同僚们倾巢出动为他送别。原本送到龙安府界的江油就该止步,听说陈于朝要到铜牟镇盘桓探妹,路程不远,又是顺水,同僚们就纷纷随行同往。

    本要拒绝,陈于朝考虑到自己此一去关山隔阻,妹妹成了家无法随行照料,也有意带着一众官吏去给妹妹家撑撑门面,顺便做些托付,以便自己不在蜀中时,万一妹妹妹夫有事相求,让大家给个照应。

    家佣通报舅老爷带一众官员登门时,陈于珍和杨碧儿正在房内给左钧父子缝制新衣。陈于珍得讯,放下手中活计出门迎接。她还嘱咐女佣,要立即到镇上去,叫左钧父子回家。

    陈于珍刚把哥嫂一行迎进客堂安排坐下,茶水还没泡好,左钧和王秉正父子就先后匆匆回到家中。

    爷仨先向陈于朝行了礼,又在陈于朝的介绍下,跟随行的众官员一一见礼。

    茶叙,互问近况。

    左钧向陈于朝了介绍自己学馆有生员中举,镇上正筹办折桂喜宴之事。陈于珍也将自己已有身孕之事告诉了嫂子。嫂子立即把这一喜讯转诉陈于朝。听闻妹妹有喜,再加镇上有如此喜事,陈于朝兴奋地告诉妹妹,自己虽已升调广州,但一定要留下来好好陪她几天,还要喝了庆贺折桂的喜酒再上路赴任。

    寒暄茶叙之间,不觉已到酉时。

    王秉正将王法天叫到一边,吩咐他去桂园酒楼订宴,将烧坊存放时间最长的太白醉沽一坛带着。王法天领命要走时,王秉正又叫住他,让他顺便把镇上最好的客栈包下来。

    酉正,王法天落实好酒楼客栈之事,回家向王秉正禀报。见时辰已差不多,王秉正建议众人移步客栈换洗,稍后去酒楼赴宴。

    原本,陈于朝和众同僚乘坐的官船均有寝卧,可是住在船上,风声水声,江流激荡,总不那么安稳。送行的故旧僚属客套一番,陈于朝一锤定音,都上船去收拾了行李衣物,到客栈按品阶选房住了。陈于朝夫妻就被王秉正和陈于珍留住在了自己家中。

    一夜欢饮,送行的同僚有公私之事,先后向陈于朝拜辞后散去。

    兄妹姑嫂,又将长别,总有说不完的话和太多不舍。王秉正把手上事做了安排,也尽量陪在兄嫂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