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有人说亲
陈帆做了很多豆沙饼和绿豆糕,给里正和相熟的几家送了一些。几个孩子也给他们的伙伴去送糕点。
陈雅是和韩氏母女一同过来的,王云就是陈帆当初救起来的那个小女孩,才六岁,长得很可爱。
“陈姐姐。”小云甜甜地喊了一声。陈帆把她抱了起来,摸了摸她的头。
这么可爱的小孩子,怎么就被说成扫把星的?
韩氏把一个篮子放在桌上:“这是我做的饼子,你们尝尝。”
“谢谢婶子,我们都喜欢吃你做的饼子。”陈帆笑着说。
陈雅已经拿出了积木,和王云一起玩。有些玩具是放在厅堂柜子里的,村上的小孩子来了就可以在厅堂里玩。
“这些积木真有意思,我家小云特别喜欢。一个人能玩好长时间呢。”韩氏说。
陈帆给王云送过一套小型积木。
“小孩子喜欢堆东西玩。盖房子的时候就让木匠用那些边角料做了几副。王叔的手艺挺好的,他应该也会做出一些新的花样。”陈帆说得很随意。
韩氏若有所思。
王大柱的退受过伤,又浸了水,被玄风救上来之后还发了几天高烧,差点没能救过来。养了两个多月,能拄着拐杖走走了。
绣娘秦氏拿着绣活过来,和韩氏一起做绣活。
小家伙们陆陆续续回来了,还带着他们的伙伴,一起在院子里玩。
有两个妇人过来了,一个是村上王二牛的媳妇罗氏,另外一个陈帆不认识。
陈帆喊了声嫂子,就看向那个陌生女人。
“陈姑娘,这是我娘家大嫂,也姓王。”罗氏作了介绍。
陈帆也喊了声嫂子,没多说什么。
那王氏手里带着绣活,对绣娘说:“我听说秦姐姐的绣花手艺特别好,你帮我看看,这个应该怎么绣?”
绣娘看了看,很爽快地跟她讲了讲,拿块布头绣了几针给她看看。
“秦姐姐这针脚,就是比我的好看。”王氏夸了一句,却没有动手绣。
“你绣两针我看看。”绣娘说。
王氏笑了笑:“我怕丢丑,回家了我好好练练,绣好了再带过来给你看看。”
绣娘不说话了,低头继续做活。
王氏滴溜溜地转着眼珠子,打量着院子,打量着那群玩耍的孩子。
“陈姑娘这宅子真好,有一个花园呢。这桂花可真香啊,这些花可真好看啊。”王氏冒出了一句,陈帆说了声谢谢夸奖。
“你这几个弟弟妹妹可真俊哪。”王氏又冒出一句,陈帆还是说了声谢谢夸奖。
“听说陈姑娘定亲了?”王氏脑子大拐弯,扯到了婚姻问题。
“是的。”陈帆点点头。
“你有两个妹妹也十一二岁了吧?”终于接近主题了。陈帆仍然答了句是的。
王氏不说话了。罗氏接着开口:“我嫂子家的小儿子今年十五岁,长得挺结实的,家境又好,我嫂子挺中意你家妹妹的,想和你结个亲。你若是有意向,我们就聊聊?”
陈帆看了眼绣娘和韩,她们闷头干活,面无表情。
“我哪个妹妹?”
“就是那个子最高的,长得最好看的。”王氏脱口而出。
陈帆点点头:“眼光不错,挑了我最好看的妹妹。”
王氏得意地笑了:“那是,和我儿子很相配。”
陈帆又看了绣娘和韩氏,还是面无表情。
罗氏开口了:“听说那丫头绣活也是做得最好的,以后成家了做做绣活也能挣家用,两口子的日子会越过越好的。”
陈帆点点头:“我二妹心灵手巧,谁见了她都喜欢。”
姑嫂俩都笑了。罗氏说:“嫂子真有福气,媳妇又漂亮又能干。”
王氏看向陈帆:“找空我请个媒婆来说亲?”
陈帆眼也没抬:“你知道帮我和夫君牵红线的是谁吗?庆州刺史的嫡公子。你打算请哪位刺史家的公子来帮我二妹说亲?”
两人呆住了。
“刺刺刺史家的嫡嫡公子?说媒不都是媒婆吗?”王氏语无伦次。
“崔公子先到柳家去拜访,然后才请了媒婆说亲走流程的。”陈帆看向罗氏:“亲事也可由相熟之人牵线,你不就是来帮你嫂子牵红线的么?”
罗氏木然地点了下头。
王氏回过神来,撇了撇嘴:“陈姑娘好大的威风,一个住在乡下的孤女,招个上门的夫婿,竟然还要刺史家的公子说的亲。你是什么达官贵人家的小姐吗?你那夫君除了长得好看,还有什么?但凡家里有几亩薄田有间屋子,何至于落到入赘的地步。说不定就是个光好看不中用的。”
“扑通”一声,王氏摔倒在地上。
罗氏惊得立刻看向陈帆,却见陈帆端着茶杯,丝毫不像动过手的样子。她立刻看向四周。
陈雅是和韩氏母女一同过来的,王云就是陈帆当初救起来的那个小女孩,才六岁,长得很可爱。
“陈姐姐。”小云甜甜地喊了一声。陈帆把她抱了起来,摸了摸她的头。
这么可爱的小孩子,怎么就被说成扫把星的?
韩氏把一个篮子放在桌上:“这是我做的饼子,你们尝尝。”
“谢谢婶子,我们都喜欢吃你做的饼子。”陈帆笑着说。
陈雅已经拿出了积木,和王云一起玩。有些玩具是放在厅堂柜子里的,村上的小孩子来了就可以在厅堂里玩。
“这些积木真有意思,我家小云特别喜欢。一个人能玩好长时间呢。”韩氏说。
陈帆给王云送过一套小型积木。
“小孩子喜欢堆东西玩。盖房子的时候就让木匠用那些边角料做了几副。王叔的手艺挺好的,他应该也会做出一些新的花样。”陈帆说得很随意。
韩氏若有所思。
王大柱的退受过伤,又浸了水,被玄风救上来之后还发了几天高烧,差点没能救过来。养了两个多月,能拄着拐杖走走了。
绣娘秦氏拿着绣活过来,和韩氏一起做绣活。
小家伙们陆陆续续回来了,还带着他们的伙伴,一起在院子里玩。
有两个妇人过来了,一个是村上王二牛的媳妇罗氏,另外一个陈帆不认识。
陈帆喊了声嫂子,就看向那个陌生女人。
“陈姑娘,这是我娘家大嫂,也姓王。”罗氏作了介绍。
陈帆也喊了声嫂子,没多说什么。
那王氏手里带着绣活,对绣娘说:“我听说秦姐姐的绣花手艺特别好,你帮我看看,这个应该怎么绣?”
绣娘看了看,很爽快地跟她讲了讲,拿块布头绣了几针给她看看。
“秦姐姐这针脚,就是比我的好看。”王氏夸了一句,却没有动手绣。
“你绣两针我看看。”绣娘说。
王氏笑了笑:“我怕丢丑,回家了我好好练练,绣好了再带过来给你看看。”
绣娘不说话了,低头继续做活。
王氏滴溜溜地转着眼珠子,打量着院子,打量着那群玩耍的孩子。
“陈姑娘这宅子真好,有一个花园呢。这桂花可真香啊,这些花可真好看啊。”王氏冒出了一句,陈帆说了声谢谢夸奖。
“你这几个弟弟妹妹可真俊哪。”王氏又冒出一句,陈帆还是说了声谢谢夸奖。
“听说陈姑娘定亲了?”王氏脑子大拐弯,扯到了婚姻问题。
“是的。”陈帆点点头。
“你有两个妹妹也十一二岁了吧?”终于接近主题了。陈帆仍然答了句是的。
王氏不说话了。罗氏接着开口:“我嫂子家的小儿子今年十五岁,长得挺结实的,家境又好,我嫂子挺中意你家妹妹的,想和你结个亲。你若是有意向,我们就聊聊?”
陈帆看了眼绣娘和韩,她们闷头干活,面无表情。
“我哪个妹妹?”
“就是那个子最高的,长得最好看的。”王氏脱口而出。
陈帆点点头:“眼光不错,挑了我最好看的妹妹。”
王氏得意地笑了:“那是,和我儿子很相配。”
陈帆又看了绣娘和韩氏,还是面无表情。
罗氏开口了:“听说那丫头绣活也是做得最好的,以后成家了做做绣活也能挣家用,两口子的日子会越过越好的。”
陈帆点点头:“我二妹心灵手巧,谁见了她都喜欢。”
姑嫂俩都笑了。罗氏说:“嫂子真有福气,媳妇又漂亮又能干。”
王氏看向陈帆:“找空我请个媒婆来说亲?”
陈帆眼也没抬:“你知道帮我和夫君牵红线的是谁吗?庆州刺史的嫡公子。你打算请哪位刺史家的公子来帮我二妹说亲?”
两人呆住了。
“刺刺刺史家的嫡嫡公子?说媒不都是媒婆吗?”王氏语无伦次。
“崔公子先到柳家去拜访,然后才请了媒婆说亲走流程的。”陈帆看向罗氏:“亲事也可由相熟之人牵线,你不就是来帮你嫂子牵红线的么?”
罗氏木然地点了下头。
王氏回过神来,撇了撇嘴:“陈姑娘好大的威风,一个住在乡下的孤女,招个上门的夫婿,竟然还要刺史家的公子说的亲。你是什么达官贵人家的小姐吗?你那夫君除了长得好看,还有什么?但凡家里有几亩薄田有间屋子,何至于落到入赘的地步。说不定就是个光好看不中用的。”
“扑通”一声,王氏摔倒在地上。
罗氏惊得立刻看向陈帆,却见陈帆端着茶杯,丝毫不像动过手的样子。她立刻看向四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