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直面抉择
陈帆看着那些男孩子:“真正的机器用什么材料比较好?”
“铁!”他们异口同声。
章辞颔首:“铁是最好的选择。这种工具若是效果好,就不可能只是我们家在用。与其被人觊觎,不如早日献上去,说不定还能搏个功劳。这推广之事,也是由官府来做比较合适。”
孩子们想了想,严肃地点了点头。
“献给哪级官府?”章辞又问。
孩子们的意见分成了两派:一派认为先献给县衙,再由县衙献给州府;一派认为直接献给州府。
理由?
陈忠梁说:“县衙的人我们又不认识,州府的崔刺史我们见过啊。崔刺史上次是帮我们的。”
“不能觉得谁给糖吃就是谁好。”陈忠檐看了看他。
陈忠梁抿了抿嘴,说:“我们是把红薯卖给他的,他作为买家自然是要跟升平县对抗的。可是,崔刺史真的很好啊,崔大哥也很好啊。”
陈忠檐摸了摸他的头:“他确实很好,可是请人帮忙不能只想着对方人好,帮别人也不能单纯因为自己人好。”
陈帆和章辞相视一眼。
一个九岁的孩子,教一个七岁的孩子做人处事的道理,陈忠檐简直是操着一颗老父亲的心啊。
一群孩子若有所思。
“如果越过县衙直接献给州府,他日被县令知道了,会不会对我们有想法?甚至对我们做些什么?”陈忠檩说。
“如果献给县衙,他们会不会现在就对我们做些什么?”柳忱峰说。
陈帆在心里叹了口气:一群十岁左右的小娃娃,就要考虑官府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要考虑事情的利弊。
章辞提了一句:“如果这事情有功,我们需要给县衙这份功绩吗?”
陈大憨憨不假思索:“不需要。县衙又没向我们表示过善意,更没给过我们恩惠,我们不需要还人情;我们也不有求于他,不需要去讨好他们。”
陈忠檐笑得意味深长。
“那就直接去找州府吧。我们喜欢崔刺史,喜欢崔大哥,功劳送给别人不如送给他们。”陈忠檩说。
“这事情不一定有功劳,可能还会给庆州府增添麻烦。”陈忠檐泼冷水。
陈忠柱立即张嘴想说,随即又闭上了。陈帆猜测,他大概率是咽下了那句“会有什么麻烦?”
他想了想,说:“他要找人打造机器,花的是庆州府的钱。他要是想往上报,大概又要考虑和我们一样的问题,报给谁呢?”
陈帆不由得嘴角上扬。
章辞含笑说道:“就这么决定了,我们直接把这想法献给庆州府衙。现在问题是,你们谁去庆州府介绍这件工具?”
陈忠檐立即后退一步,柳家两个孩子也往后退。
陈忠梁没反应过来:“你们为什么要往后退?七哥你是最能说的。”
陈忠檐不语。
陈忠柱想了想,也往后退。陈忠梁看着他们:“不想去的就往后退?那我也往后退。”
剩下的陈忠檩和陈忠柱相视一眼。总不能全都往后退吧?
章辞看着他俩。两人沉默。
陈忠檐说:“今天是四哥和六哥想出的主意最多,他们起的作用最多。他们两个是最能把工具制作事项说明清楚的。”
两人齐齐摇头。陈忠檩说:“这个模型是我们一起做出来的,我们有些想法也是受你们启发的。大家作用都很大。”
陈帆笑了:“今天这个模型是大家共同合作的成果,每个人都有功劳。只不过,很多事情论功劳的时候,都是要分个大小多少。”
她顿了顿,又说:“军队中会分将军和士兵,论功行赏肯定不会是一样的。其他出谋划策的,烧饭运粮的,领的功劳也不一样。给我们家盖房子的,也是有大工头小工头之分的。这种工具如果能制作出来,并且真的很有效,你们七个人,不可能都被大家记住。”
孩子们沉默了。
好一会儿,柳家两个先表态:“确实是陈忠檩和陈忠楣做得比较多,想得比较多。”
陈忠梁紧跟其后:“我年纪最小,要建功立业让哥哥们先上,我背靠大概好乘凉。”
陈帆忍俊不禁,陈忠檩和陈忠楣紧绷的脸上有了一丝缓和。
“我嘴笨,没你俩会说,你们会想会做又会说,你们冲前面挺合适的。”陈忠柱说。
大家一起看向陈忠檐。他眼也没抬:“我永远都是那个站在背后的。”
章辞看向他们:“这事的考验与风险,你们有想到吗?”
大家都跟鸡啄米似的直点头。
“叫我去府衙跟人说话,我会紧张。这是第一点。”陈忠柱说。
在重大场合讲话,首先是需要勇气的。
“可能会有人对他们不利。”柳忱峰说,“甚至会有危险。”
众人又沉默了。
陈帆看向那两人:“你们害怕吗?”
那两人没有立即回答。
章辞微笑:“害怕是很正常的,我们每个人都会害怕。我们要做的,就是去面对,去克服。这件事情,功劳可能会有,风险肯定会有。陈忠檐和陈忠楣提出了更多的想法,做了更多的尝试,在功劳上,他们应记头功。他们两人去府衙,承担了所有可能存在的风险,将来享受所有荣耀,都是应当的。”
才这么丁点大的孩子,就要直面抉择,陈帆觉得挺残酷的。可这步是必须要走的。
如果一个人不清楚自己几斤几两,还见好处就想沾,见风险就想躲,见别人好了就冷嘲热讽,家里只要有那么一个人,家宅就不容易安宁了。
“我会安排几个人跟你们过去,照应你们。崔去朗也会照应你们。”
“你陪他们过去比较好。”陈帆看向他。
章辞看着男孩子们:“这边也存在很大风险。你们知道接下来要面临什么吗?”
“铁!”他们异口同声。
章辞颔首:“铁是最好的选择。这种工具若是效果好,就不可能只是我们家在用。与其被人觊觎,不如早日献上去,说不定还能搏个功劳。这推广之事,也是由官府来做比较合适。”
孩子们想了想,严肃地点了点头。
“献给哪级官府?”章辞又问。
孩子们的意见分成了两派:一派认为先献给县衙,再由县衙献给州府;一派认为直接献给州府。
理由?
陈忠梁说:“县衙的人我们又不认识,州府的崔刺史我们见过啊。崔刺史上次是帮我们的。”
“不能觉得谁给糖吃就是谁好。”陈忠檐看了看他。
陈忠梁抿了抿嘴,说:“我们是把红薯卖给他的,他作为买家自然是要跟升平县对抗的。可是,崔刺史真的很好啊,崔大哥也很好啊。”
陈忠檐摸了摸他的头:“他确实很好,可是请人帮忙不能只想着对方人好,帮别人也不能单纯因为自己人好。”
陈帆和章辞相视一眼。
一个九岁的孩子,教一个七岁的孩子做人处事的道理,陈忠檐简直是操着一颗老父亲的心啊。
一群孩子若有所思。
“如果越过县衙直接献给州府,他日被县令知道了,会不会对我们有想法?甚至对我们做些什么?”陈忠檩说。
“如果献给县衙,他们会不会现在就对我们做些什么?”柳忱峰说。
陈帆在心里叹了口气:一群十岁左右的小娃娃,就要考虑官府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要考虑事情的利弊。
章辞提了一句:“如果这事情有功,我们需要给县衙这份功绩吗?”
陈大憨憨不假思索:“不需要。县衙又没向我们表示过善意,更没给过我们恩惠,我们不需要还人情;我们也不有求于他,不需要去讨好他们。”
陈忠檐笑得意味深长。
“那就直接去找州府吧。我们喜欢崔刺史,喜欢崔大哥,功劳送给别人不如送给他们。”陈忠檩说。
“这事情不一定有功劳,可能还会给庆州府增添麻烦。”陈忠檐泼冷水。
陈忠柱立即张嘴想说,随即又闭上了。陈帆猜测,他大概率是咽下了那句“会有什么麻烦?”
他想了想,说:“他要找人打造机器,花的是庆州府的钱。他要是想往上报,大概又要考虑和我们一样的问题,报给谁呢?”
陈帆不由得嘴角上扬。
章辞含笑说道:“就这么决定了,我们直接把这想法献给庆州府衙。现在问题是,你们谁去庆州府介绍这件工具?”
陈忠檐立即后退一步,柳家两个孩子也往后退。
陈忠梁没反应过来:“你们为什么要往后退?七哥你是最能说的。”
陈忠檐不语。
陈忠柱想了想,也往后退。陈忠梁看着他们:“不想去的就往后退?那我也往后退。”
剩下的陈忠檩和陈忠柱相视一眼。总不能全都往后退吧?
章辞看着他俩。两人沉默。
陈忠檐说:“今天是四哥和六哥想出的主意最多,他们起的作用最多。他们两个是最能把工具制作事项说明清楚的。”
两人齐齐摇头。陈忠檩说:“这个模型是我们一起做出来的,我们有些想法也是受你们启发的。大家作用都很大。”
陈帆笑了:“今天这个模型是大家共同合作的成果,每个人都有功劳。只不过,很多事情论功劳的时候,都是要分个大小多少。”
她顿了顿,又说:“军队中会分将军和士兵,论功行赏肯定不会是一样的。其他出谋划策的,烧饭运粮的,领的功劳也不一样。给我们家盖房子的,也是有大工头小工头之分的。这种工具如果能制作出来,并且真的很有效,你们七个人,不可能都被大家记住。”
孩子们沉默了。
好一会儿,柳家两个先表态:“确实是陈忠檩和陈忠楣做得比较多,想得比较多。”
陈忠梁紧跟其后:“我年纪最小,要建功立业让哥哥们先上,我背靠大概好乘凉。”
陈帆忍俊不禁,陈忠檩和陈忠楣紧绷的脸上有了一丝缓和。
“我嘴笨,没你俩会说,你们会想会做又会说,你们冲前面挺合适的。”陈忠柱说。
大家一起看向陈忠檐。他眼也没抬:“我永远都是那个站在背后的。”
章辞看向他们:“这事的考验与风险,你们有想到吗?”
大家都跟鸡啄米似的直点头。
“叫我去府衙跟人说话,我会紧张。这是第一点。”陈忠柱说。
在重大场合讲话,首先是需要勇气的。
“可能会有人对他们不利。”柳忱峰说,“甚至会有危险。”
众人又沉默了。
陈帆看向那两人:“你们害怕吗?”
那两人没有立即回答。
章辞微笑:“害怕是很正常的,我们每个人都会害怕。我们要做的,就是去面对,去克服。这件事情,功劳可能会有,风险肯定会有。陈忠檐和陈忠楣提出了更多的想法,做了更多的尝试,在功劳上,他们应记头功。他们两人去府衙,承担了所有可能存在的风险,将来享受所有荣耀,都是应当的。”
才这么丁点大的孩子,就要直面抉择,陈帆觉得挺残酷的。可这步是必须要走的。
如果一个人不清楚自己几斤几两,还见好处就想沾,见风险就想躲,见别人好了就冷嘲热讽,家里只要有那么一个人,家宅就不容易安宁了。
“我会安排几个人跟你们过去,照应你们。崔去朗也会照应你们。”
“你陪他们过去比较好。”陈帆看向他。
章辞看着男孩子们:“这边也存在很大风险。你们知道接下来要面临什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