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出游
“严将军会带着他。这次剿匪是个很好的锻炼机会。”
“陈忠檐还没跟我说起这件事。你们是什么时候说的?”陈帆有点不快。
“还没跟他说呢,但只要说了剿匪的事,他一定会想去,我先跟你透个底。”章辞说。
陈帆有点懵:“这么笃定?”
章辞深深地看着她:“你总是让陈月和陈忠檐做带头的,其实你一直有感觉。”
沉默,两人都沉默。
半晌,陈帆说:“我五月廿二来到这里,廿三拿起了刀。所幸救下的都是仗义的,让我有了户籍,有了田产店铺。我立秋才搬进新居,霜降就要和一群抢粮的对抗。才四个多月的时间,我竟然见过县令,见过刺史,还招待了中书令和骠骑将军。现在,你又告诉我,后面还有剿匪这样的大事?”
她吸了口气:“也就刚搬家的那两个月是最安稳的,陪着弟弟妹妹们读书画画弹琴吹笛,是寻常而又幸福的。”
章辞把她抱紧了:“那两个月也很辛苦,整天都在耗费精力体力。”
陈帆笑了:“他们都很懂事。可你那时候基本上都不在家,你若是在家,那段时光就完美了。”
章辞怔了怔,笑了,下巴在她肩上蹭了蹭。
“陈忠檐若是去剿匪,会把陈忠柱带去吗?”陈帆问。
“这都被你想到了?这像是陈忠檐会做的事。”章辞轻笑。
“他才读了不到三个月的书,学了不到三个月的武,也就拿着棍子比划比划,个子也没有明显见长,只是结实了点,这就要面对真实的山匪了?”陈帆心里闷闷的。
“心疼了?”章辞拍了拍她的背。
“嗯。”
“你有对我心疼过吗?”章辞问得很轻,陈帆却感觉到他身子稍稍绷紧了一点。她没回答,感受着他肩膀绷得更紧了,过会儿又松垮了,她才轻轻笑了笑,把他抱紧了。
“你有心疼过我吗?”她问了同样的问题。章辞也没回答,只是笑。
她轻轻挣脱了怀抱,在他脸上轻轻一吻,说:“早点歇息吧,我们明天去野马山。”
章辞拽住她,却又松开了手,说:“我送你。”
望着关上的门,章辞又站了一会儿,才往回走。
早饭是小米南瓜粥,鲜红的枣子点缀其间。严守陆端着碗问章辞:“今天这粥又有何功效?”
“养胃。”章辞的回答很简单。
“就这?”严守陆对他的回答不满意。
“补中益气,养胃健脾,养血壮神。”
“好像说起来都差不多,养胃养肝,益气益肾,宁神安神。”严守陆还挺会举一反三。
众官员连连点头,甚是捧场。
严守陆的饭量是最大的,一碗粥喝完,还吃了三个肉包,两个水煮蛋。其他官员都是吃一个肉包。
吃过早饭收拾一下,一行人就出发去野马山。陈帆看着一众官员纷纷上马,甚是惊讶:大襄朝的文官都这么飒?
那他们呢?也都骑马?还有六七岁的小孩子呢。
柳大抱着柳忱峰上了马,柳十二带柳定康,楚笙带陈雅,青笈带陈忠梁,几个年龄小的都被安排得妥妥当当。
年龄大一点的不用操心了,都学过骑马。马车只带了一辆,装了些物品。陈帆看着这列浩浩荡荡的马队,想起了那天在萧家马场的情景。
也就是那场奔腾,她的骑术突飞猛进。
马儿慢悠悠地走着,几个孩子都很兴奋。陈帆看了看柳怀瑾,他的神情也很激动。
武中肃又提议:“孩子们唱首歌如何?出来游玩,就是要说说唱唱才热闹些。”
小娃娃们抿了抿嘴,有点害羞。柳十二唱了起来:“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陈帆一下子坐正了,这不是那天在马场唱的歌嘛。孩子们听得异常激动,柳剑南一唱完,他们就“哇——哇——”地尖叫着,然后一起唱了起来。稚嫩的童声听起来别有一番风味。
“这歌已经传到军营了,京城也在唱。”武中肃说。
这么流行?有点小兴奋呢。陈帆在马背上晃了晃。
孩子们有点人来疯,一扫刚才的害羞,一首接一首地唱起来,引得路边劳作的都稀奇地看着他们。
官员们都满面笑容地看着孩子们唱。陈帆低着头笑了笑,这些人平时都是严肃地上班,严肃地下班,家里人对他们都是恭恭敬敬规规矩矩的,难得看到这般景象吧?
又一曲结束,陈月举起水壶晃了晃,孩子们明白了,全都拿起水壶喝水,还不忘小口小口优雅一点。
喝了水,那股疯劲没再提起来,队伍一下子安静了。官员们好像不习惯了,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
后面的行程加快了,遇到平坦处就策马飞弛,又激起四个小娃娃的尖叫声。
只花了一半的时间,大家就到了野马山。将马牵进院子,大家坐下来烧水喝茶。
“这边的房子少了点。”中书令坐在章辞边上,轻声说道。
章辞点头:“就是盖几座住住,养养禽畜的。七家渡那边是后来又加盖的,那边地方大,可以多盖点房子。我那边又一村的房子也少。”
中书令颔首:“那些村民靠着盖房子,也挣了些工钱,能缓过灾后那段时间。”
休息了一会儿,大家就走出院子。
“这梯田是今年刚建造的?”说话者是户部的仓部主事唐超营。
章辞接过话:“是今年做的,由县衙主簿姚守正负责设计,领着两千人一起做的。那次县衙给予了大力支持。”
“这个姚主簿是什么资历?”武中肃问。
“他是宣州宣和县人,同进士及第。”章辞说。
武中肃微微颔首。
“前阵子平州府的人事变动是怎样的?”中书令问。
“暂时由平州司马施言林兼任,吏部还未派新的刺史下来。”武中肃说。
“为何?”
武中肃支支吾吾。
“那就不用派了,就由施言林担任,再原地提一个司马上去。升平县广运县很快就会大调整,先抓紧时间都查一遍。”中书令说。武中肃点头应承。
田野的稻子都收掉了,扬场工作也基本上结束了,村民们在忙着耕地。田间的蔬菜绿得可爱,山上树木葱笼。
“他们忍得住不砍树?”户部巡官刘玉文很奇怪。
“陈忠檐还没跟我说起这件事。你们是什么时候说的?”陈帆有点不快。
“还没跟他说呢,但只要说了剿匪的事,他一定会想去,我先跟你透个底。”章辞说。
陈帆有点懵:“这么笃定?”
章辞深深地看着她:“你总是让陈月和陈忠檐做带头的,其实你一直有感觉。”
沉默,两人都沉默。
半晌,陈帆说:“我五月廿二来到这里,廿三拿起了刀。所幸救下的都是仗义的,让我有了户籍,有了田产店铺。我立秋才搬进新居,霜降就要和一群抢粮的对抗。才四个多月的时间,我竟然见过县令,见过刺史,还招待了中书令和骠骑将军。现在,你又告诉我,后面还有剿匪这样的大事?”
她吸了口气:“也就刚搬家的那两个月是最安稳的,陪着弟弟妹妹们读书画画弹琴吹笛,是寻常而又幸福的。”
章辞把她抱紧了:“那两个月也很辛苦,整天都在耗费精力体力。”
陈帆笑了:“他们都很懂事。可你那时候基本上都不在家,你若是在家,那段时光就完美了。”
章辞怔了怔,笑了,下巴在她肩上蹭了蹭。
“陈忠檐若是去剿匪,会把陈忠柱带去吗?”陈帆问。
“这都被你想到了?这像是陈忠檐会做的事。”章辞轻笑。
“他才读了不到三个月的书,学了不到三个月的武,也就拿着棍子比划比划,个子也没有明显见长,只是结实了点,这就要面对真实的山匪了?”陈帆心里闷闷的。
“心疼了?”章辞拍了拍她的背。
“嗯。”
“你有对我心疼过吗?”章辞问得很轻,陈帆却感觉到他身子稍稍绷紧了一点。她没回答,感受着他肩膀绷得更紧了,过会儿又松垮了,她才轻轻笑了笑,把他抱紧了。
“你有心疼过我吗?”她问了同样的问题。章辞也没回答,只是笑。
她轻轻挣脱了怀抱,在他脸上轻轻一吻,说:“早点歇息吧,我们明天去野马山。”
章辞拽住她,却又松开了手,说:“我送你。”
望着关上的门,章辞又站了一会儿,才往回走。
早饭是小米南瓜粥,鲜红的枣子点缀其间。严守陆端着碗问章辞:“今天这粥又有何功效?”
“养胃。”章辞的回答很简单。
“就这?”严守陆对他的回答不满意。
“补中益气,养胃健脾,养血壮神。”
“好像说起来都差不多,养胃养肝,益气益肾,宁神安神。”严守陆还挺会举一反三。
众官员连连点头,甚是捧场。
严守陆的饭量是最大的,一碗粥喝完,还吃了三个肉包,两个水煮蛋。其他官员都是吃一个肉包。
吃过早饭收拾一下,一行人就出发去野马山。陈帆看着一众官员纷纷上马,甚是惊讶:大襄朝的文官都这么飒?
那他们呢?也都骑马?还有六七岁的小孩子呢。
柳大抱着柳忱峰上了马,柳十二带柳定康,楚笙带陈雅,青笈带陈忠梁,几个年龄小的都被安排得妥妥当当。
年龄大一点的不用操心了,都学过骑马。马车只带了一辆,装了些物品。陈帆看着这列浩浩荡荡的马队,想起了那天在萧家马场的情景。
也就是那场奔腾,她的骑术突飞猛进。
马儿慢悠悠地走着,几个孩子都很兴奋。陈帆看了看柳怀瑾,他的神情也很激动。
武中肃又提议:“孩子们唱首歌如何?出来游玩,就是要说说唱唱才热闹些。”
小娃娃们抿了抿嘴,有点害羞。柳十二唱了起来:“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陈帆一下子坐正了,这不是那天在马场唱的歌嘛。孩子们听得异常激动,柳剑南一唱完,他们就“哇——哇——”地尖叫着,然后一起唱了起来。稚嫩的童声听起来别有一番风味。
“这歌已经传到军营了,京城也在唱。”武中肃说。
这么流行?有点小兴奋呢。陈帆在马背上晃了晃。
孩子们有点人来疯,一扫刚才的害羞,一首接一首地唱起来,引得路边劳作的都稀奇地看着他们。
官员们都满面笑容地看着孩子们唱。陈帆低着头笑了笑,这些人平时都是严肃地上班,严肃地下班,家里人对他们都是恭恭敬敬规规矩矩的,难得看到这般景象吧?
又一曲结束,陈月举起水壶晃了晃,孩子们明白了,全都拿起水壶喝水,还不忘小口小口优雅一点。
喝了水,那股疯劲没再提起来,队伍一下子安静了。官员们好像不习惯了,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
后面的行程加快了,遇到平坦处就策马飞弛,又激起四个小娃娃的尖叫声。
只花了一半的时间,大家就到了野马山。将马牵进院子,大家坐下来烧水喝茶。
“这边的房子少了点。”中书令坐在章辞边上,轻声说道。
章辞点头:“就是盖几座住住,养养禽畜的。七家渡那边是后来又加盖的,那边地方大,可以多盖点房子。我那边又一村的房子也少。”
中书令颔首:“那些村民靠着盖房子,也挣了些工钱,能缓过灾后那段时间。”
休息了一会儿,大家就走出院子。
“这梯田是今年刚建造的?”说话者是户部的仓部主事唐超营。
章辞接过话:“是今年做的,由县衙主簿姚守正负责设计,领着两千人一起做的。那次县衙给予了大力支持。”
“这个姚主簿是什么资历?”武中肃问。
“他是宣州宣和县人,同进士及第。”章辞说。
武中肃微微颔首。
“前阵子平州府的人事变动是怎样的?”中书令问。
“暂时由平州司马施言林兼任,吏部还未派新的刺史下来。”武中肃说。
“为何?”
武中肃支支吾吾。
“那就不用派了,就由施言林担任,再原地提一个司马上去。升平县广运县很快就会大调整,先抓紧时间都查一遍。”中书令说。武中肃点头应承。
田野的稻子都收掉了,扬场工作也基本上结束了,村民们在忙着耕地。田间的蔬菜绿得可爱,山上树木葱笼。
“他们忍得住不砍树?”户部巡官刘玉文很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