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布庄,农庄
韩竽留在铺子内,白策和颜管事去了另外一家。
那是一家布庄,还未停业。
“你们东家在吗?”
“在的。”伙计把他们领到了一处雅间。
双方相互介绍一番,东家常珑快人快语:“我这店铺没问题,布料都是好的,就是定位不准,富贵人瞧不上,普通人舍不得。我也缺乏强硬后台,生意就不太好。”
颜管事笑了笑:“京城的人喜欢奢华。锦缎要鲜亮的,绣花要繁复的,首饰要闪亮的,珠宝要贵重的,这淡雅一点的风格,可能比较小众。”
“可是王家那批新首饰就没那么繁复,华贵。”常珑感慨。
“你也说了,那是王家。王家可以改变风格,引领潮流。”颜管事又笑了笑。
常珑苦笑。
“常东家开个价吧。”
“我这店铺是精心打理的,诸位也都看到了。”常珑诚挚地看着他们。
两人点了点头。
白策问道:“店中的掌柜和伙计你想如何安排?”
“掌柜和部分伙计是死契,其他伙计是雇佣的。若是你们愿意用,他们愿意留下,也可以雇用他们。”
有伙计把布料样品送了进来,两人看了看颜色和纹路,摸了摸材质。
白策看向常珑:“东家开个价吧。”
常珑说:“京城最偏僻的店铺,也都是万贯起步。这条街的位置和价位你们也清楚,我只开一万三千贯。”
颜管事微笑:“一万。”
“你这来去也太大了。一万二吧。”
“一万零五百。”
常珑沉思了一会儿,说:“你们打算做什么生意?”
“也是做布庄和衣裳。”
“再加一点吧,布料也都给你们。这些布料成本也有两千贯的。这里后院也很大,仓储、住宿都可以。”
“那就一万二千五,我们不让东家你吃那布料的亏。”
“行,一万二千五百贯钱。”常珑拍板。
掌柜的进来了,把相关帐册放在桌上:“请颜管事查验。”
颜管事翻了一遍,点了点头。
侍卫抬着箱子走了进来,常珑看着箱子里的金锭和铜钱,吸了口气。
清点好货款,颜管事站了起来:“常东家就坐我们的马车过去吧。”说着,两人就先出去了。
黎掌柜看着常珑:“若是开价不让这么多,是不是可以多卖点钱?”
常珑摇头:“他知道我让了步,也看出铺子的用心,就是还一点加一点周旋周旋,相当于买铺子附赠货物。”
“那些布料还可以卖好几千贯呢。”黎掌柜心疼。
常珑又摇了摇头:“布料卖出去了才能见到钱。若是哪天低价处理,亏得更多,也白白糟蹋了那些好料子。”
几人在衙门通行无阻,那些办事的还满脸带笑,热情周到,他们很快就办好了各项文书。黎掌柜全程都很惊讶。
回店的时候,黎掌柜一直在那儿想:“我怎么觉着这买家的名字有点熟悉呢?”
颜管事笑道:“她是昌平乡君的妹妹,被赐婚为太子良娣。”
黎掌柜恍然大悟:“恭喜乡君,恭喜良娣。”
颜管事指着马车上的西瓜说:“这是昌平乡的西瓜,送给你们尝尝。”
“多谢颜管事,多谢乡君。”
黎管事把事情汇报给常珑。常珑大惊:“竟然是昌平乡君的人!还有一个铺子是多少钱买的?”
“八千贯钱,一个空壳子。”
“赶快把铺子收拾妥当,他们今天就可以接手了。”常珑吩咐道。
韩竽带着人去酒庄做了交接。欧掌柜上了马车,就不由得长出了一口气:“终于卖出去了。”
伙计笑道:“还真有人傻钱多的。”
脑袋上被拍了一巴掌:“闭嘴吧你,人家是厚道,仁慈,给了我们救命钱哪。”
伙计缩了缩脖子:“那还不多给点?”
“都是做生意的,凭什么再多给点钱?瞧瞧前面还到什么价?一个个真敢想,真以为我们遇上事了就可以踩一脚。多少牙行过来转,我都不高兴理他们。”
伙计又缩了缩脖子:“那您刚才还拿乔?”
欧掌柜瞪了他一眼:“架势还是要摆一摆的,这就更看出对方品行了。你心思放正一点,嘴巴收着点。”
伙计干笑两声。
白策三人回到住处,颜管事笑道:“这是把乡君府的老底都掏空了吧?”
白策也笑道:“昌平乡的西瓜都是金瓜,一亩地能收几千斤呢。底子还是有的。”
颜管事咂舌:“真是想不到啊,这西瓜和葡萄竟然这么赚钱。听说又有葡萄运过来了?”
“是的。”
船到了淳熙县,青笈带着人在船上。
大船有点高,桥矮的地方过不去。青笈就派人找了些小船,将船上的东西分别运往后元农庄。有些货物用马车带过去,牛和马直接赶过去。然后,大船继续朝着京城码头驶去。
划船的很开心,东家给的工钱比平常高。
百姓很好奇,都涌到河边看热闹,看到了果树苗,鸡鸭狗……
“这时节还能插秧?”他们惊奇地看到了船上的秧苗。
“听说可以种晚稻,昌平乡的晚稻产量非常高。”
“那几条船上的是什么?沙土?”
“听说西瓜就是长在那沙土地上的。”
“昌平乡的西瓜在京城卖到了三十贯钱一个,我们做一年还买不起一个西瓜。”
“京郊各处的沙壤地成了香饽饽,都被抢光了,都想种出那种西瓜来。”
“要是大家都种出来了,西瓜就不值钱了,买地会亏本吗?”
“再便宜也不会比粮价便宜啊。”
后元村的村民看到一船一船的沙壤土运过来,填到那翻好的低洼地上,纷纷摇头感叹:“这沙土以前老讨厌了,现在居然要弄个沙土地出来。”
河边的水稻田已经准备好了,秧苗一到,种田团队就教村民们插秧。
有胆大的先下了水田,胆小的像是钉在了田埂上。
“这么浅的水,也不敢下去?”白策难以置信。
村民们怕他,也怕水,两头为难。
白策看向那些先下田的:“你们插完了这块田,就每人奖励一斗麦子。”
村民们的眼神刷地亮了,那白管事除了会打人,竟然还会给人奖励?
白策看着岸上的:“你们现在下水,每人也能奖励两斤麦子。”
两斤麦子的诱惑力促使村民们都下了水。除了刚开始的几声惊叫,他们很快就在水田里站稳了。
“昨天刚下过雨,今天正好可以插秧。都加快速度。”白策甩了记鞭子。
村民们不敢再耽搁,纷纷拿起了秧苗。
那是一家布庄,还未停业。
“你们东家在吗?”
“在的。”伙计把他们领到了一处雅间。
双方相互介绍一番,东家常珑快人快语:“我这店铺没问题,布料都是好的,就是定位不准,富贵人瞧不上,普通人舍不得。我也缺乏强硬后台,生意就不太好。”
颜管事笑了笑:“京城的人喜欢奢华。锦缎要鲜亮的,绣花要繁复的,首饰要闪亮的,珠宝要贵重的,这淡雅一点的风格,可能比较小众。”
“可是王家那批新首饰就没那么繁复,华贵。”常珑感慨。
“你也说了,那是王家。王家可以改变风格,引领潮流。”颜管事又笑了笑。
常珑苦笑。
“常东家开个价吧。”
“我这店铺是精心打理的,诸位也都看到了。”常珑诚挚地看着他们。
两人点了点头。
白策问道:“店中的掌柜和伙计你想如何安排?”
“掌柜和部分伙计是死契,其他伙计是雇佣的。若是你们愿意用,他们愿意留下,也可以雇用他们。”
有伙计把布料样品送了进来,两人看了看颜色和纹路,摸了摸材质。
白策看向常珑:“东家开个价吧。”
常珑说:“京城最偏僻的店铺,也都是万贯起步。这条街的位置和价位你们也清楚,我只开一万三千贯。”
颜管事微笑:“一万。”
“你这来去也太大了。一万二吧。”
“一万零五百。”
常珑沉思了一会儿,说:“你们打算做什么生意?”
“也是做布庄和衣裳。”
“再加一点吧,布料也都给你们。这些布料成本也有两千贯的。这里后院也很大,仓储、住宿都可以。”
“那就一万二千五,我们不让东家你吃那布料的亏。”
“行,一万二千五百贯钱。”常珑拍板。
掌柜的进来了,把相关帐册放在桌上:“请颜管事查验。”
颜管事翻了一遍,点了点头。
侍卫抬着箱子走了进来,常珑看着箱子里的金锭和铜钱,吸了口气。
清点好货款,颜管事站了起来:“常东家就坐我们的马车过去吧。”说着,两人就先出去了。
黎掌柜看着常珑:“若是开价不让这么多,是不是可以多卖点钱?”
常珑摇头:“他知道我让了步,也看出铺子的用心,就是还一点加一点周旋周旋,相当于买铺子附赠货物。”
“那些布料还可以卖好几千贯呢。”黎掌柜心疼。
常珑又摇了摇头:“布料卖出去了才能见到钱。若是哪天低价处理,亏得更多,也白白糟蹋了那些好料子。”
几人在衙门通行无阻,那些办事的还满脸带笑,热情周到,他们很快就办好了各项文书。黎掌柜全程都很惊讶。
回店的时候,黎掌柜一直在那儿想:“我怎么觉着这买家的名字有点熟悉呢?”
颜管事笑道:“她是昌平乡君的妹妹,被赐婚为太子良娣。”
黎掌柜恍然大悟:“恭喜乡君,恭喜良娣。”
颜管事指着马车上的西瓜说:“这是昌平乡的西瓜,送给你们尝尝。”
“多谢颜管事,多谢乡君。”
黎管事把事情汇报给常珑。常珑大惊:“竟然是昌平乡君的人!还有一个铺子是多少钱买的?”
“八千贯钱,一个空壳子。”
“赶快把铺子收拾妥当,他们今天就可以接手了。”常珑吩咐道。
韩竽带着人去酒庄做了交接。欧掌柜上了马车,就不由得长出了一口气:“终于卖出去了。”
伙计笑道:“还真有人傻钱多的。”
脑袋上被拍了一巴掌:“闭嘴吧你,人家是厚道,仁慈,给了我们救命钱哪。”
伙计缩了缩脖子:“那还不多给点?”
“都是做生意的,凭什么再多给点钱?瞧瞧前面还到什么价?一个个真敢想,真以为我们遇上事了就可以踩一脚。多少牙行过来转,我都不高兴理他们。”
伙计又缩了缩脖子:“那您刚才还拿乔?”
欧掌柜瞪了他一眼:“架势还是要摆一摆的,这就更看出对方品行了。你心思放正一点,嘴巴收着点。”
伙计干笑两声。
白策三人回到住处,颜管事笑道:“这是把乡君府的老底都掏空了吧?”
白策也笑道:“昌平乡的西瓜都是金瓜,一亩地能收几千斤呢。底子还是有的。”
颜管事咂舌:“真是想不到啊,这西瓜和葡萄竟然这么赚钱。听说又有葡萄运过来了?”
“是的。”
船到了淳熙县,青笈带着人在船上。
大船有点高,桥矮的地方过不去。青笈就派人找了些小船,将船上的东西分别运往后元农庄。有些货物用马车带过去,牛和马直接赶过去。然后,大船继续朝着京城码头驶去。
划船的很开心,东家给的工钱比平常高。
百姓很好奇,都涌到河边看热闹,看到了果树苗,鸡鸭狗……
“这时节还能插秧?”他们惊奇地看到了船上的秧苗。
“听说可以种晚稻,昌平乡的晚稻产量非常高。”
“那几条船上的是什么?沙土?”
“听说西瓜就是长在那沙土地上的。”
“昌平乡的西瓜在京城卖到了三十贯钱一个,我们做一年还买不起一个西瓜。”
“京郊各处的沙壤地成了香饽饽,都被抢光了,都想种出那种西瓜来。”
“要是大家都种出来了,西瓜就不值钱了,买地会亏本吗?”
“再便宜也不会比粮价便宜啊。”
后元村的村民看到一船一船的沙壤土运过来,填到那翻好的低洼地上,纷纷摇头感叹:“这沙土以前老讨厌了,现在居然要弄个沙土地出来。”
河边的水稻田已经准备好了,秧苗一到,种田团队就教村民们插秧。
有胆大的先下了水田,胆小的像是钉在了田埂上。
“这么浅的水,也不敢下去?”白策难以置信。
村民们怕他,也怕水,两头为难。
白策看向那些先下田的:“你们插完了这块田,就每人奖励一斗麦子。”
村民们的眼神刷地亮了,那白管事除了会打人,竟然还会给人奖励?
白策看着岸上的:“你们现在下水,每人也能奖励两斤麦子。”
两斤麦子的诱惑力促使村民们都下了水。除了刚开始的几声惊叫,他们很快就在水田里站稳了。
“昨天刚下过雨,今天正好可以插秧。都加快速度。”白策甩了记鞭子。
村民们不敢再耽搁,纷纷拿起了秧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