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京城飘满酒香
葡萄酒?
没喝过的都睁圆了眼:这是传说中的葡萄酒?
喝过的也睁圆了眼:好像跟我以前喝过的不一样?
“这上面那个东西是什么?”有人还惦记着那个一拧就能出水的怪东西。
“这个啊?开关,阀门,水龙头,随便你怎么叫,都可以。”
大家记住了这三个名字。
“这葡萄酒倒出来之后要醒一会儿,再喝。”颜掌柜说。
“酒还要醒?”众人哄堂大笑。
颜掌柜笑眯眯地看着大家。众人忽然不笑了,怎么听个新鲜说法就这般反应?太不镇定了。
两个伙计端着托盘出来,每个托盘上都摆着六个高脚白瓷杯。大家都稀奇地看着。
“这是高足杯?”
“这是高柄杯吧?”
大家说法不同,但是意思都差不多。
高足杯在古代不是什么稀罕物,新时期时代有黑陶高柄杯,秦代有玉石高足杯,这大襄朝也有高足杯,只不过足比较矮,上面像碗一样。她就是把脚做得细长一点,上面是酒盅式样。
这时代烧制出那么多的玻璃杯太不容易,用来喝酒也太昂贵。所以还是用瓷器吧。
杯子在长桌上一溜儿排开。颜掌柜拿起玻璃瓶,往每个瓷碗里倒了点酒。
也就一大口,或者两小口。十二个伙计各端着一杯酒,在众人面前轻轻地晃着,晃着。
洁白的细瓷和紫红的酒液相互映衬,晃动中闪着盈盈的光泽,勾住了他们的目光。酒香在鼻尖越发强烈,像是要钻进鼻子,沁入肺腑。
很多人忍不住深深地吸了口气,再深吸口气。
口齿生津,一些人抿紧了嘴唇,生怕流出口水丢人现眼。
“这葡萄酒喝的时候轻轻晃一晃,晃一晃就很香。”颜掌柜还在诱惑。
有人受不了啦。大声喊道:“赶紧说吧,怎么卖的?”
“今天开业,我们先小口小口尝一尝,喝进嘴里不要马上咽下去,品一会儿再咽。”颜掌柜端起酒杯喝了一口,腮帮微微鼓着,并不将酒咽下去。
全场安静,都在盯着他看。
他咽了酒,笑着说:“就这样品一会儿。今天我们店开业,这瓶子里的酒,免费请大家品尝。”
众人愣了愣,不约而同问了一声:“真的?”
“就这么一口?”有人不满足。
“一口就能品出味道。”颜掌柜笑着说,“这酒啊,有人喜欢,有人喝不得,喝一口就会醉,喝一口就会身上痒,今天大家图个高兴,能喝酒的来品尝一口,对酒过敏的不能勉强。”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颜掌柜提醒过了,就开始宣布:“谁先来描述一下这酒的香味,就可以优先品尝。”
“酒香清冽。”有人率先夸了一句,有人喊了“好——”,有人发出一声“噫——”,表示不认同。
颜掌柜请他往前站了一步,看向众人:“还有哪位?”
接二连三有人上前,或是一个词,或是一句话,甚至有人说了一句诗。很快就就有十二人站成了一排。
伙计们将酒送到他们手中。他们端着杯子晃了晃,就把酒喝了进去。街上再次安静,全都盯着那十二人看。
“又香又烈。”
“又甜又酸。”
“甘甜醇厚。”
大家听着十二人那或通俗或文雅的描述,都乐了,更想自己尝一尝了。
这十二人喝着都没什么异常,只是有人脸色微红,说好像有点醉了。大家看着更乐了。
伙计们抬出一箩筐小酒盅,颜掌柜笑着说:“那高足杯是专门喝葡萄酒的,一套六个杯子,今天拿出两套展示。试喝的酒我们还是用酒盅就好。”
伙计把酒盅一个一个地往桌上摆,颜掌柜挨个儿往里倒酒,然后请大家依次上前拿一杯。
围观群众很有秩序,排着队领酒喝。
很多人喝一口脸就红了,大家就看着直笑。还真的有两人觉得手臂上痒,袖子也挼起来了,手臂上有疹子。
大家还没来得及慌,立刻有大夫从店里走了出来,把他们带到一旁诊脉。
众人议论纷纷。
颜掌柜再次提醒大家:“每个人的身体状况都不一样,不能喝酒的千万不要喝酒!”
“我们是能喝酒的!”很多人喊出了声。
颜掌柜开始说价钱:“葡萄难种,葡萄酒难得,所以这价钱,就不太普通。”
“多少钱啊?”
“大家看到这木桶了吗?这是橡木做的,用橡木桶装葡萄酒,酒会越来越香。但这橡树很稀少,一个橡木酒桶的成本可不低啊。”
众人再次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橡木?
“多少钱?”有人迫不及待了。
“每桶两斤,一百贯钱。”颜掌柜回答。
一百贯!众人深吸了口气。
但是没人喊贵。这街上站着很多达官贵人,谁也不想在谁面前喊贵,百姓们更不想。
伙计们又捧出了几个玻璃瓶,里面的酒颜色各异。
“这是青梅酒,生津止渴,开胃消食。”
众人好奇地看着酒。
“这是杨梅酒,食欲不振的可以喝一点,还有排毒养颜的功效。”
“这里桑葚酒,滋阴补血,有助于缓解气血不足而导致的眩晕耳鸣、心悸失眠、须发早白等症状。”
“这是枇杷酒,润肺止咳,美容养颜,提高目视能力。”
众人若有所思。
一百贯的葡萄酒没有出现疯狂购买的景象,只是几家好酒的侯门公府爽快出手,各买了一坛。颜掌柜也不急,依然笑眯眯的。
平价路线的青梅酒等也卖出了一些。
官员们是傍晚来的,进店看了看酒,基本上都没买。他们想等圣上请他们喝。
皇帝很讲诚信。第二天早朝结束后,就在大殿上摆好桌子,端上两个菜,给每人上了一杯酒,搞了个简易小型宴会。
酒只有一盅,差不多半两。
“众爱卿酒量都很好,这一杯不会影响当值。”皇帝笑着举杯。
群臣举杯,异口同声说了几句祝福。
皇帝喝了一口,大臣们也喝了一口。
好喝!
可是只有半两,还没喝上劲呢,就没了。
众臣一整天都惦记着那酒,心里像有无数爪子在挠。
一下班,他们就派人去昌隆酒庄,买了一小坛葡萄酒。
得了酒的就聚一聚,喝上劲了,酒却没了。
那就再买呗。
没几天,酒就售完了。说要等一段时间才有。
大家心里又像猫爪挠似的,直问为什么不限购。
问也没酒了,大家就去买其它果酒。
京城飘满酒香。
王氏族人很不爽。
没喝过的都睁圆了眼:这是传说中的葡萄酒?
喝过的也睁圆了眼:好像跟我以前喝过的不一样?
“这上面那个东西是什么?”有人还惦记着那个一拧就能出水的怪东西。
“这个啊?开关,阀门,水龙头,随便你怎么叫,都可以。”
大家记住了这三个名字。
“这葡萄酒倒出来之后要醒一会儿,再喝。”颜掌柜说。
“酒还要醒?”众人哄堂大笑。
颜掌柜笑眯眯地看着大家。众人忽然不笑了,怎么听个新鲜说法就这般反应?太不镇定了。
两个伙计端着托盘出来,每个托盘上都摆着六个高脚白瓷杯。大家都稀奇地看着。
“这是高足杯?”
“这是高柄杯吧?”
大家说法不同,但是意思都差不多。
高足杯在古代不是什么稀罕物,新时期时代有黑陶高柄杯,秦代有玉石高足杯,这大襄朝也有高足杯,只不过足比较矮,上面像碗一样。她就是把脚做得细长一点,上面是酒盅式样。
这时代烧制出那么多的玻璃杯太不容易,用来喝酒也太昂贵。所以还是用瓷器吧。
杯子在长桌上一溜儿排开。颜掌柜拿起玻璃瓶,往每个瓷碗里倒了点酒。
也就一大口,或者两小口。十二个伙计各端着一杯酒,在众人面前轻轻地晃着,晃着。
洁白的细瓷和紫红的酒液相互映衬,晃动中闪着盈盈的光泽,勾住了他们的目光。酒香在鼻尖越发强烈,像是要钻进鼻子,沁入肺腑。
很多人忍不住深深地吸了口气,再深吸口气。
口齿生津,一些人抿紧了嘴唇,生怕流出口水丢人现眼。
“这葡萄酒喝的时候轻轻晃一晃,晃一晃就很香。”颜掌柜还在诱惑。
有人受不了啦。大声喊道:“赶紧说吧,怎么卖的?”
“今天开业,我们先小口小口尝一尝,喝进嘴里不要马上咽下去,品一会儿再咽。”颜掌柜端起酒杯喝了一口,腮帮微微鼓着,并不将酒咽下去。
全场安静,都在盯着他看。
他咽了酒,笑着说:“就这样品一会儿。今天我们店开业,这瓶子里的酒,免费请大家品尝。”
众人愣了愣,不约而同问了一声:“真的?”
“就这么一口?”有人不满足。
“一口就能品出味道。”颜掌柜笑着说,“这酒啊,有人喜欢,有人喝不得,喝一口就会醉,喝一口就会身上痒,今天大家图个高兴,能喝酒的来品尝一口,对酒过敏的不能勉强。”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颜掌柜提醒过了,就开始宣布:“谁先来描述一下这酒的香味,就可以优先品尝。”
“酒香清冽。”有人率先夸了一句,有人喊了“好——”,有人发出一声“噫——”,表示不认同。
颜掌柜请他往前站了一步,看向众人:“还有哪位?”
接二连三有人上前,或是一个词,或是一句话,甚至有人说了一句诗。很快就就有十二人站成了一排。
伙计们将酒送到他们手中。他们端着杯子晃了晃,就把酒喝了进去。街上再次安静,全都盯着那十二人看。
“又香又烈。”
“又甜又酸。”
“甘甜醇厚。”
大家听着十二人那或通俗或文雅的描述,都乐了,更想自己尝一尝了。
这十二人喝着都没什么异常,只是有人脸色微红,说好像有点醉了。大家看着更乐了。
伙计们抬出一箩筐小酒盅,颜掌柜笑着说:“那高足杯是专门喝葡萄酒的,一套六个杯子,今天拿出两套展示。试喝的酒我们还是用酒盅就好。”
伙计把酒盅一个一个地往桌上摆,颜掌柜挨个儿往里倒酒,然后请大家依次上前拿一杯。
围观群众很有秩序,排着队领酒喝。
很多人喝一口脸就红了,大家就看着直笑。还真的有两人觉得手臂上痒,袖子也挼起来了,手臂上有疹子。
大家还没来得及慌,立刻有大夫从店里走了出来,把他们带到一旁诊脉。
众人议论纷纷。
颜掌柜再次提醒大家:“每个人的身体状况都不一样,不能喝酒的千万不要喝酒!”
“我们是能喝酒的!”很多人喊出了声。
颜掌柜开始说价钱:“葡萄难种,葡萄酒难得,所以这价钱,就不太普通。”
“多少钱啊?”
“大家看到这木桶了吗?这是橡木做的,用橡木桶装葡萄酒,酒会越来越香。但这橡树很稀少,一个橡木酒桶的成本可不低啊。”
众人再次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橡木?
“多少钱?”有人迫不及待了。
“每桶两斤,一百贯钱。”颜掌柜回答。
一百贯!众人深吸了口气。
但是没人喊贵。这街上站着很多达官贵人,谁也不想在谁面前喊贵,百姓们更不想。
伙计们又捧出了几个玻璃瓶,里面的酒颜色各异。
“这是青梅酒,生津止渴,开胃消食。”
众人好奇地看着酒。
“这是杨梅酒,食欲不振的可以喝一点,还有排毒养颜的功效。”
“这里桑葚酒,滋阴补血,有助于缓解气血不足而导致的眩晕耳鸣、心悸失眠、须发早白等症状。”
“这是枇杷酒,润肺止咳,美容养颜,提高目视能力。”
众人若有所思。
一百贯的葡萄酒没有出现疯狂购买的景象,只是几家好酒的侯门公府爽快出手,各买了一坛。颜掌柜也不急,依然笑眯眯的。
平价路线的青梅酒等也卖出了一些。
官员们是傍晚来的,进店看了看酒,基本上都没买。他们想等圣上请他们喝。
皇帝很讲诚信。第二天早朝结束后,就在大殿上摆好桌子,端上两个菜,给每人上了一杯酒,搞了个简易小型宴会。
酒只有一盅,差不多半两。
“众爱卿酒量都很好,这一杯不会影响当值。”皇帝笑着举杯。
群臣举杯,异口同声说了几句祝福。
皇帝喝了一口,大臣们也喝了一口。
好喝!
可是只有半两,还没喝上劲呢,就没了。
众臣一整天都惦记着那酒,心里像有无数爪子在挠。
一下班,他们就派人去昌隆酒庄,买了一小坛葡萄酒。
得了酒的就聚一聚,喝上劲了,酒却没了。
那就再买呗。
没几天,酒就售完了。说要等一段时间才有。
大家心里又像猫爪挠似的,直问为什么不限购。
问也没酒了,大家就去买其它果酒。
京城飘满酒香。
王氏族人很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