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帝王心,海底针
“禀圣上,昌平书院已经有了新院长,是举人韩清风。”
“那韩清风也是你教出来的。”皇帝看着他,“想不到才四年,你就回京了。”
章辞额头贴紧地面,身子伏得更低了。
皇帝缓缓说了一句:“世人皆知探花冯晙已死,这张脸,本不该再出现。”
陈帆整个人都绷紧了,皇帝会灭口吗?
皇帝看着他:“你有经天纬地之才,确实不该拘于高宅之中,可你一转身,竟然又选择了入赘,你当朕是死的吗?”
陈帆浑身一抖。
章辞伏在地上,小声说道:“草民本意,是想从此混迹乡野,只是未曾想到,内人会成为乡君,会有进京的一天。”
皇帝哼了一声:“混迹于乡野?泯然于众人?那你就该找个穷困无才的,守着薄田茅屋度日。你为何还要找个大富商的远房侄女,敢买盐碱地的奇女子?”
章辞回答:“草民还是忘不了富贵,也被她才华吸引。”
皇帝看着他:“你既有大才,不如,你与乡君和离,朕封你为官,让你施展才华?”
陈帆震惊,很想喊一句“我不愿意”,却只敢低着头沉默。
章辞说道:“禀圣上,草民与内人拜过天地,行过周公之礼。草民不能辜负内人。”
“你还可以作为家主再娶她,让她在家相夫教子。”
陈帆暗自咬牙,这是要把他们赶出昌平乡?
章辞回答:“草民与内人既已成亲,谁做家主,都是一样。草民上有两位兄长,皆已成亲生子,继承香火之责无需草民承担。而乡君孤身一人,她名下若有子嗣,可告慰她祖先英灵。”
皇帝沉默了一会儿,说:“冯家宣告冯晙已死,如今你却现身,这可治欺君之罪。”
陈帆感觉浑身瘫软。皇帝隐忍多年,为何现在发难?
章辞磕了一个头:“草民愿一人承担此罪。乡君无辜。”
陈帆没说话,她不确定皇帝心思,不好轻举妄动。
“你想如何承担?”
“但凭圣上处置。”
“朕惜才,你是愿和离为官,还是担欺君之罪?”
章辞不吭声。
皇帝也不作声,殿内陷入死一般的沉寂。
许久,皇帝才开口:“太子良娣还需要学习规矩,陈家的孩子久居乡下,也一起跟着学习吧。明天就送他们入宫,待到大婚前夕再回府。你们先回去吧。”
“诺。”
章辞先起身,戴好口罩,将陈帆扶了起来。见她没什么力气,一出大殿,就将她抱了起来。
“宫门路远,你还是将我放下吧。”
“没事,我正好练练臂力。”
陈帆伏在她肩上:“我是不是很没用?”
章辞轻笑:“你身子不适,没晕过去已经很了不得了。”他走得很稳,一直将陈帆抱出宫门,抱上马车。
“你现在怎么样?”章辞担心地看着她。
陈帆勉力一笑:“我没事,就是觉得身子很重。”像浑身都坠满了石头,呼吸也不太顺畅。
各部官员很快就得知这件事,议论纷纷。
“简直有辱斯文,有伤风化,竟然光天化日之下被人抱着出门,那昌平乡君也是个不检点的。”有人大骂。
“或许乡君已经昏过去了?”有人心软。
“那也可以喊马车,为何非要被男子抱着出来?”
“那是他夫君,也没什么要紧。”
“夫妻也不能在大庭广众之下如此行径。”
中书令听着属下议论,神情严肃。
两人还没回到府中,消息就从宫门开始席卷京城,到午饭时,街头巷尾茶楼酒肆都在议论这件事。
楚大夫这次也跟着进了京,两人一回府,他就过来给陈帆诊脉。
他面色沉重:“乡君虽然没什么孕吐反应,但是身体对胚胎着床很排斥,故身子沉重,行动无力。今天又受了惊吓,好生卧床休息吧,亦不可思虑过度。等过些时日,身子适应了,自然就松快了。”
他开了副安胎药,许嬷嬷接过方子:“老奴亲自去煎药。”
朝云端来一碗红糖水:“乡君先喝口水,一切有公子在,请乡君万勿忧心。”
冯夫人急得立即往门外赶,林浮玉连忙劝道:“母亲,您这太明显了。”
“我豁出去了,反正他都已经进过宫,我还需藏着揶着吗?赶紧收拾些东西,我现在就过去。”
冯夫人急匆匆地赶到陈府,消息再次席卷京城,大家纷纷议论,中书令夫人和乡君府为何如此亲密。
唐超营和武中肃等人也让夫人去探望,坊间再次议论,这几家好像都是去过昌平乡的,谁和乡君府的关系更亲密一点?
严夫人和余家三夫人也过去探望,坊间又议论,结了亲就巴结了。
陈帆已经沉睡,冯夫人担忧地看着她:“殿内发生了什么事?”
屋子内没有旁人,章辞把事情说了说。
冯夫人没发火:“圣上既然隐忍多年,说不定还会继续隐忍。只是你们的处境,或许会有变化。”
章辞皱眉:“若是真让我们离开昌平乡,那昌平乡由谁接手?那么多钱财呢。”
冯夫人哼了一声:“不是给太子就是给圣上,总归不会给旁人。或许会建个衙门,由官员治理,税收仍然直接上交国库。”
“那陈英嫁给太子还有什么意义呢?两边都没什么牵连了。”昌平乡若还是在陈家手里,西瓜、葡萄和酒类的生意就有了保障。切断了昌平乡,陈英和陈月的嫁妆铺子都会受到影响,对太子和将军府的财力支持也不大。
冯夫人看了儿子一眼:“或许是想把你赶走?或者为难你爹,为难整个冯家。他忍了这么多年,难道真咽下了那口气?”
章辞苦笑:“帝王心,海底针,能忍这么多年,不是一般人可揣摩的。”
冯夫人忧心忡忡:“还有那个陈忠檐,就那样扔在陈家几年,以后会怎样?”
各家夫人到了,冯夫人出来接待她们。
章辞把孩子们都叫到了书房,跟他们说了皇宫里发生的事情。孩子们全都沉默了。
“那韩清风也是你教出来的。”皇帝看着他,“想不到才四年,你就回京了。”
章辞额头贴紧地面,身子伏得更低了。
皇帝缓缓说了一句:“世人皆知探花冯晙已死,这张脸,本不该再出现。”
陈帆整个人都绷紧了,皇帝会灭口吗?
皇帝看着他:“你有经天纬地之才,确实不该拘于高宅之中,可你一转身,竟然又选择了入赘,你当朕是死的吗?”
陈帆浑身一抖。
章辞伏在地上,小声说道:“草民本意,是想从此混迹乡野,只是未曾想到,内人会成为乡君,会有进京的一天。”
皇帝哼了一声:“混迹于乡野?泯然于众人?那你就该找个穷困无才的,守着薄田茅屋度日。你为何还要找个大富商的远房侄女,敢买盐碱地的奇女子?”
章辞回答:“草民还是忘不了富贵,也被她才华吸引。”
皇帝看着他:“你既有大才,不如,你与乡君和离,朕封你为官,让你施展才华?”
陈帆震惊,很想喊一句“我不愿意”,却只敢低着头沉默。
章辞说道:“禀圣上,草民与内人拜过天地,行过周公之礼。草民不能辜负内人。”
“你还可以作为家主再娶她,让她在家相夫教子。”
陈帆暗自咬牙,这是要把他们赶出昌平乡?
章辞回答:“草民与内人既已成亲,谁做家主,都是一样。草民上有两位兄长,皆已成亲生子,继承香火之责无需草民承担。而乡君孤身一人,她名下若有子嗣,可告慰她祖先英灵。”
皇帝沉默了一会儿,说:“冯家宣告冯晙已死,如今你却现身,这可治欺君之罪。”
陈帆感觉浑身瘫软。皇帝隐忍多年,为何现在发难?
章辞磕了一个头:“草民愿一人承担此罪。乡君无辜。”
陈帆没说话,她不确定皇帝心思,不好轻举妄动。
“你想如何承担?”
“但凭圣上处置。”
“朕惜才,你是愿和离为官,还是担欺君之罪?”
章辞不吭声。
皇帝也不作声,殿内陷入死一般的沉寂。
许久,皇帝才开口:“太子良娣还需要学习规矩,陈家的孩子久居乡下,也一起跟着学习吧。明天就送他们入宫,待到大婚前夕再回府。你们先回去吧。”
“诺。”
章辞先起身,戴好口罩,将陈帆扶了起来。见她没什么力气,一出大殿,就将她抱了起来。
“宫门路远,你还是将我放下吧。”
“没事,我正好练练臂力。”
陈帆伏在她肩上:“我是不是很没用?”
章辞轻笑:“你身子不适,没晕过去已经很了不得了。”他走得很稳,一直将陈帆抱出宫门,抱上马车。
“你现在怎么样?”章辞担心地看着她。
陈帆勉力一笑:“我没事,就是觉得身子很重。”像浑身都坠满了石头,呼吸也不太顺畅。
各部官员很快就得知这件事,议论纷纷。
“简直有辱斯文,有伤风化,竟然光天化日之下被人抱着出门,那昌平乡君也是个不检点的。”有人大骂。
“或许乡君已经昏过去了?”有人心软。
“那也可以喊马车,为何非要被男子抱着出来?”
“那是他夫君,也没什么要紧。”
“夫妻也不能在大庭广众之下如此行径。”
中书令听着属下议论,神情严肃。
两人还没回到府中,消息就从宫门开始席卷京城,到午饭时,街头巷尾茶楼酒肆都在议论这件事。
楚大夫这次也跟着进了京,两人一回府,他就过来给陈帆诊脉。
他面色沉重:“乡君虽然没什么孕吐反应,但是身体对胚胎着床很排斥,故身子沉重,行动无力。今天又受了惊吓,好生卧床休息吧,亦不可思虑过度。等过些时日,身子适应了,自然就松快了。”
他开了副安胎药,许嬷嬷接过方子:“老奴亲自去煎药。”
朝云端来一碗红糖水:“乡君先喝口水,一切有公子在,请乡君万勿忧心。”
冯夫人急得立即往门外赶,林浮玉连忙劝道:“母亲,您这太明显了。”
“我豁出去了,反正他都已经进过宫,我还需藏着揶着吗?赶紧收拾些东西,我现在就过去。”
冯夫人急匆匆地赶到陈府,消息再次席卷京城,大家纷纷议论,中书令夫人和乡君府为何如此亲密。
唐超营和武中肃等人也让夫人去探望,坊间再次议论,这几家好像都是去过昌平乡的,谁和乡君府的关系更亲密一点?
严夫人和余家三夫人也过去探望,坊间又议论,结了亲就巴结了。
陈帆已经沉睡,冯夫人担忧地看着她:“殿内发生了什么事?”
屋子内没有旁人,章辞把事情说了说。
冯夫人没发火:“圣上既然隐忍多年,说不定还会继续隐忍。只是你们的处境,或许会有变化。”
章辞皱眉:“若是真让我们离开昌平乡,那昌平乡由谁接手?那么多钱财呢。”
冯夫人哼了一声:“不是给太子就是给圣上,总归不会给旁人。或许会建个衙门,由官员治理,税收仍然直接上交国库。”
“那陈英嫁给太子还有什么意义呢?两边都没什么牵连了。”昌平乡若还是在陈家手里,西瓜、葡萄和酒类的生意就有了保障。切断了昌平乡,陈英和陈月的嫁妆铺子都会受到影响,对太子和将军府的财力支持也不大。
冯夫人看了儿子一眼:“或许是想把你赶走?或者为难你爹,为难整个冯家。他忍了这么多年,难道真咽下了那口气?”
章辞苦笑:“帝王心,海底针,能忍这么多年,不是一般人可揣摩的。”
冯夫人忧心忡忡:“还有那个陈忠檐,就那样扔在陈家几年,以后会怎样?”
各家夫人到了,冯夫人出来接待她们。
章辞把孩子们都叫到了书房,跟他们说了皇宫里发生的事情。孩子们全都沉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