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惊天阴谋
什么?你说干脆就这样直接打进去。
开什么玩笑,就算贾诩再狂妄,也没有狂到认为明军能翻山越岭克服后勤的困难战胜有所准备的董卓大军。
好在现在本就大雪封山,不能有效地进行军事活动,还有时间挽回。
但是必须要知道长安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才能有针对性的挽回不是?
但是虽然接连派出了不少的人前往打探,到最后李归和贾诩也没有弄明白问题出在哪里。
问题出在一个李归、贾诩等人死都不会想到的人——刘艾身上。
这个董卓的心腹谋士对董卓也已经失望了,为了自保他开始谋划自己的退路,所以他搭上了重臣杨彪。
无意中他对杨彪透露了李归和董卓之间的交易。
而杨彪知道有一个针对董卓的阴谋已经进行到了最后关头,这也是迄今为止杨彪认为最有可能成功的计划了。
要是在这个紧要关头李归大军出击袁术,一旦战事顺利,董卓必然亲帅大军出击关东抢夺胜利果实。
那他再回到长安就不知道是何年何月了,甚至还回不回长安都是个问题。
任何阴谋都不可能真的密不透风,时日一久必然败露,到时牵连的人就多了。
所以杨彪立刻将这件事告知了这个阴谋的策划者——司徒王允。
王允这几年对董卓曲意逢迎,深得董卓信任,得到杨彪的提醒后连忙觐见董卓极力阻拦董卓和李归达成任何协议。
本来在这种军国大事上董卓也不会鸟他,但是王允提出了一个很有诱惑性的建议:汉朝的国祚已经衰了,天下需要一个新的王朝,他愿意率群臣拥立董卓为帝。
说实话之前董卓压根没想过当皇帝的事,因为这对他稳定天下的努力来说实在是太具有破坏性了。
但是现在天下的形势已经不同了,王允一提出来,董卓那颗蠢动的心再也压抑不住了。
现在天下该反叛的都已经反叛了,自己还有什么好顾虑的?
而在孙坚死后,关东再无有威胁的人,但是自己一举平定关东的可能也已经不复存在。
自己已经老了,去日无多,为何不干脆当一把皇帝过过瘾呢?
就算是只有大半个司隶校尉部的地盘那也是皇帝呀!
要想当皇帝自然现阶段就不能再远征关东了,那也就更不能现阶段就让李归出兵了。
万一他打疯了占的地盘太大,那自己将来收拾起他来不就更麻烦了吗?
再说了,这次李归的要价也实在是太高了,先晾晾他也好。
所以这样一来,李归要想得到回音还怎么可能呢?
而王允回到司徒府后,立刻加速了阴谋的进程,这时候关键人物出现了,这个人就是吕布。
第二天的司徒府里,端坐在大堂上的正是当今大汉朝的司徒王允,而他对面的那个紧张的将领就是董卓手下并州兵实际上的首领——吕布。
可不是王允找他来的,而是吕布主动来向同为并州乡党的王允求援的。
吕布是一个很好色的人,再加上他长得英拔伟岸,很得这个时代女子的欢心,所以与很多人的家眷都发生过关系。
但这一次他上了的人是董卓最宠爱的婢女,这个问题就有点大了。
之前董卓就曾经想过要杀他,但是在别人的劝阻下并没有真的执行,现在吕布敢给他戴绿帽子,那还能有个好吗?
但是现在他对自己这次来找王允帮忙这件事后悔死了。
因为就在刚才王允直接向他挑明了自己的意图,就是希望借他的手来干掉董卓。
对于干掉董卓这件事本身,吕布是一百个愿意,因为他与董卓的矛盾实际上已经难以调和。
实际上吕布对董卓本人倒是没有太多不满,因为董卓虽然脾气暴躁,但还是一直重用他,任命他为中郎将,守卫长安。
要知道就连李傕、郭汜这样的大将现在都还只是校尉罢了,这充分说明董卓还是看重他的。
但是其实这个时代的军阀是这个样子的,包括现在的董卓,后来的袁绍、曹操、孙权,都只是盟主性质,并不能随心所欲的指挥自己的部队。
手下那些大军头的部队完全是军头自己的,做事也经常和所谓的主公对着干。
仅有的例外就只有李归和刘备了。
这两人共有的特点就是名望低、地盘小,所以得到的一切主要靠自己的努力,也不会有大军头带人直接前来投靠。
董卓因为崛起的太快、吞并的部队太多,所以手下的派系之多、关系之复杂,连他自己都不忍直视。
这里面真正和他贴心的就只有董旻、牛辅、董越几个宗族亲人的部队了,这些人不太计较待遇得失,死心塌地的跟随着他。
其次就是杨定、胡轸、段煨这些凉州乡党了,这些人不太可能背叛他,但是独立性极大,也不许董卓直接插手他们的部队。
在之后才是吕布的并州军、收编的西园新军、禁军等部队。
最和董卓离心离德的就是皇甫嵩、盖勋的旧部,这一年多来董卓最主要的动作也一直是针对这支部队的。
由于董卓给吕布的待遇太高,所以董卓的一些手下对吕布相当不满。
一方面是嫉妒,认为他配不上中郎将的官位;另一方面是轻视,认为吕布能力不行,人品更不行。
像胡轸就曾经公开扬言要杀他。
另一方面,在并州军内部,吕布的处境也和董卓是类似的。
他的嫡系是成廉、魏越、魏续这些老部下。
外围还有李肃、郝萌、张辽、高顺这些同样来自并州的部队。
由于不断的遭受打压欺凌,这些人对带头老大吕布的不满也是与日俱增。
一个老大要是不但不能给大家带来好处,甚至连大家的性命都不能保全,那人心还能不散吗?
吕布不是一个没有头脑的武夫,他甚至做过主簿这样的文职,所以他深刻的明白这一点。
本质上来说他和董卓的其他矛盾都是无足轻重的,只有这一点才是真正不可调和的本质矛盾。
;
开什么玩笑,就算贾诩再狂妄,也没有狂到认为明军能翻山越岭克服后勤的困难战胜有所准备的董卓大军。
好在现在本就大雪封山,不能有效地进行军事活动,还有时间挽回。
但是必须要知道长安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才能有针对性的挽回不是?
但是虽然接连派出了不少的人前往打探,到最后李归和贾诩也没有弄明白问题出在哪里。
问题出在一个李归、贾诩等人死都不会想到的人——刘艾身上。
这个董卓的心腹谋士对董卓也已经失望了,为了自保他开始谋划自己的退路,所以他搭上了重臣杨彪。
无意中他对杨彪透露了李归和董卓之间的交易。
而杨彪知道有一个针对董卓的阴谋已经进行到了最后关头,这也是迄今为止杨彪认为最有可能成功的计划了。
要是在这个紧要关头李归大军出击袁术,一旦战事顺利,董卓必然亲帅大军出击关东抢夺胜利果实。
那他再回到长安就不知道是何年何月了,甚至还回不回长安都是个问题。
任何阴谋都不可能真的密不透风,时日一久必然败露,到时牵连的人就多了。
所以杨彪立刻将这件事告知了这个阴谋的策划者——司徒王允。
王允这几年对董卓曲意逢迎,深得董卓信任,得到杨彪的提醒后连忙觐见董卓极力阻拦董卓和李归达成任何协议。
本来在这种军国大事上董卓也不会鸟他,但是王允提出了一个很有诱惑性的建议:汉朝的国祚已经衰了,天下需要一个新的王朝,他愿意率群臣拥立董卓为帝。
说实话之前董卓压根没想过当皇帝的事,因为这对他稳定天下的努力来说实在是太具有破坏性了。
但是现在天下的形势已经不同了,王允一提出来,董卓那颗蠢动的心再也压抑不住了。
现在天下该反叛的都已经反叛了,自己还有什么好顾虑的?
而在孙坚死后,关东再无有威胁的人,但是自己一举平定关东的可能也已经不复存在。
自己已经老了,去日无多,为何不干脆当一把皇帝过过瘾呢?
就算是只有大半个司隶校尉部的地盘那也是皇帝呀!
要想当皇帝自然现阶段就不能再远征关东了,那也就更不能现阶段就让李归出兵了。
万一他打疯了占的地盘太大,那自己将来收拾起他来不就更麻烦了吗?
再说了,这次李归的要价也实在是太高了,先晾晾他也好。
所以这样一来,李归要想得到回音还怎么可能呢?
而王允回到司徒府后,立刻加速了阴谋的进程,这时候关键人物出现了,这个人就是吕布。
第二天的司徒府里,端坐在大堂上的正是当今大汉朝的司徒王允,而他对面的那个紧张的将领就是董卓手下并州兵实际上的首领——吕布。
可不是王允找他来的,而是吕布主动来向同为并州乡党的王允求援的。
吕布是一个很好色的人,再加上他长得英拔伟岸,很得这个时代女子的欢心,所以与很多人的家眷都发生过关系。
但这一次他上了的人是董卓最宠爱的婢女,这个问题就有点大了。
之前董卓就曾经想过要杀他,但是在别人的劝阻下并没有真的执行,现在吕布敢给他戴绿帽子,那还能有个好吗?
但是现在他对自己这次来找王允帮忙这件事后悔死了。
因为就在刚才王允直接向他挑明了自己的意图,就是希望借他的手来干掉董卓。
对于干掉董卓这件事本身,吕布是一百个愿意,因为他与董卓的矛盾实际上已经难以调和。
实际上吕布对董卓本人倒是没有太多不满,因为董卓虽然脾气暴躁,但还是一直重用他,任命他为中郎将,守卫长安。
要知道就连李傕、郭汜这样的大将现在都还只是校尉罢了,这充分说明董卓还是看重他的。
但是其实这个时代的军阀是这个样子的,包括现在的董卓,后来的袁绍、曹操、孙权,都只是盟主性质,并不能随心所欲的指挥自己的部队。
手下那些大军头的部队完全是军头自己的,做事也经常和所谓的主公对着干。
仅有的例外就只有李归和刘备了。
这两人共有的特点就是名望低、地盘小,所以得到的一切主要靠自己的努力,也不会有大军头带人直接前来投靠。
董卓因为崛起的太快、吞并的部队太多,所以手下的派系之多、关系之复杂,连他自己都不忍直视。
这里面真正和他贴心的就只有董旻、牛辅、董越几个宗族亲人的部队了,这些人不太计较待遇得失,死心塌地的跟随着他。
其次就是杨定、胡轸、段煨这些凉州乡党了,这些人不太可能背叛他,但是独立性极大,也不许董卓直接插手他们的部队。
在之后才是吕布的并州军、收编的西园新军、禁军等部队。
最和董卓离心离德的就是皇甫嵩、盖勋的旧部,这一年多来董卓最主要的动作也一直是针对这支部队的。
由于董卓给吕布的待遇太高,所以董卓的一些手下对吕布相当不满。
一方面是嫉妒,认为他配不上中郎将的官位;另一方面是轻视,认为吕布能力不行,人品更不行。
像胡轸就曾经公开扬言要杀他。
另一方面,在并州军内部,吕布的处境也和董卓是类似的。
他的嫡系是成廉、魏越、魏续这些老部下。
外围还有李肃、郝萌、张辽、高顺这些同样来自并州的部队。
由于不断的遭受打压欺凌,这些人对带头老大吕布的不满也是与日俱增。
一个老大要是不但不能给大家带来好处,甚至连大家的性命都不能保全,那人心还能不散吗?
吕布不是一个没有头脑的武夫,他甚至做过主簿这样的文职,所以他深刻的明白这一点。
本质上来说他和董卓的其他矛盾都是无足轻重的,只有这一点才是真正不可调和的本质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