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李袁之盟
更妙的是这个任命也直接明确的告诉了袁尚,大明暂时对冀州绝无觊觎之心,你放心搞风搞雨好了,这比派出任何舌辩之士都管用。
是想一下一个敌对的大汉握着刀在你身边说我们俩和平共处吧,你会真的掉以轻心吗?但是换成阎圃这样一个文雅的秀才那就让人感觉放心多了。
而且毕舒知道这也是李归隐讳着对自己表示了尊重,没有一个人会像自己这样被信任以至于可以统领一州的军政大权。
这个小细节比李归之前的那封长信其实更让毕舒感到温暖,因为这表明了李归对自己的感情。
毕舒的离开并没有大张旗鼓,以至于外界甚至都不太清楚这个重要的人事变动具体发生的时间。
但是李归之后的动作就立刻引起了外界巨大的震动,因为在毕舒启程回长安之后,李归再次下令徐晃、刘贾、太史慈、龙正等也一并率部返回长安。
这样一来在并州的明军主力就只剩下了下守卫在晋阳的由吕康、李虎率领的五千精锐,而唯一能指挥这支部队的人只有并州刺史阎圃。
除了这支核心精锐外,并州其它的一应人马全部由张郃指挥,对外的军事行动也由张郃下最后的决心。
这实际上就等于是把张郃提拔到了一方统帅的地位,在之前有这样地位的武将只有毕舒、徐晃和张辽三人而已。
这样的决定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甚至出乎了张郃自己的预料,同时也让很多人担心不已。
倒不是说张郃的个人能力令人质疑,而是因为张郃尴尬的身份。
张郃乃是袁家旧臣,袁绍对他有知遇之恩,而且他最终也是因为兵败才归降的。
这样的人一旦手握并州险要之地的兵权,必然会成为袁尚、曹操等人拼命拉拢的对象。
面对这种种诱惑,他万一把持不住那岂不是糟糕了吗?
但即使是面对这样扑面而来的质疑,李归却依然不为所动坚持自己的决定。
因为李归知道张郃不仅是个聪明人,还是一个有着极强原则性的人。
一个人聪明人会知道审时度势从而不会被那些天花乱坠的许诺而迷惑,有原则就不会轻易做出背离道义的事情。
而面对质疑,面对亲朋好友的劝说,张郃却毫不犹豫的坦然接受了这个任命,没有丝毫的推脱。
君以国士待我,我当以国士报之。
这些年自己在等待什么?不就是这样的一份信任、这样的一片自由翱翔的天空吗?既然它已经出现在了自己面前,自己还有什么样的理由去拒绝?
用人不疑!这就是李归的气度,而自己也一定配得上这样的信任,这就是张郃的想法。
他立刻雷厉风行的投身到了火热的工作中去,只要觉得是自己该做的事丝毫没有一点犹豫,很快就让之前被秦州军士压得喘不过气的并州旧部面貌一新重新焕发了勃勃生机。
在处理并州军事集团的同时李归也同意了徐庶劝袁尚称王的建议,并决定由他亲自去办这件事。
作为对他功劳的奖赏,李归破格任命徐庶为雁门太守。
在接到任命穿上这太守官服的一刻,徐庶的眼泪不禁潸然而下。
这样的官位对于那些出身世家的人或许不算什么,但是对于一直卑微的徐庶来说却仿佛是一个梦一般。
虽然依然对自己的才能保有信心,但他早已经不是当初那个懵懂冲动的少年了,遍历了人世间的人情冷暖,尝尽了世间的酸甜苦辣,他知道即使是一个大权在握的上位者也不可能完全按照自己的喜好行事。
即使是李归这样的雄主,这样的大手笔也不是轻易可以使用的,一旦自己不堪所托,他就要付出相应的代价。
既然你这样的看重,那我又怎能辜负?别的东西我没有,只有一颗士为知己者死的决心。
此刻千言万语都不再有意义,唯有行动才是唯一王道。
徐庶立刻连夜动身赶往邺城,劝说袁尚称王反叛大汉朝廷。
袁尚听说了大明使者的到来,立刻就亲自接见了徐庶。
实际上经过这几年的挫折,袁尚已经渐渐成长为了一个比较合格的君主,并不像他表现出来的那样昏聩无能。
之所以袁绍一死他就立刻采取了那样激烈的抗争方式,并不是因为他狂妄无知,而是他深思熟虑的结果,从他个人的角度来说是无可厚非的。
与曹操齐心合力一起打败明人,维护天下世家的利益,这自然是极好的,但是却把他袁尚摆在了什么位置?
没有父亲的威望,再处处受制于人,自己的两个哥哥凭什么要听自己的?
当父亲遗留下来的效忠惯性慢慢消失之后,自己的手下个个都是同样与自己同朝为官,为什么还要听自己的?
当曹操击败明人之后,会把这天下让给自己吗?显然是不会的,那时候自己又会是什么下场?
所以他袁尚的敌人不仅仅是明人,还有他曹操,所以一听说大明愿意和自己息兵和好,袁尚立刻就动心了。
本来袁尚就十分想摆脱腹背受敌的艰难处境,只是苦无办法而已,既然现在明人愿意主动求和,那就是要全心全意和曹操开战了,这种局面自己自然是乐观其成的。
在袁尚看来,无论是明人还是曹操都很难迅速的击败敌方,明人现在愿意和自己和平共处,他们的信誉还是有保障的。
只要自己能再和明人签订好互助的合约,曹操也必然不敢轻易北上,这就给了自己充足的时间来发展。
上次讨伐袁谭失败确实是自己大意了,但是自己以后不会了,只要够谨慎,自己一定可以击败公孙度和袁谭扫平北方的。
到时候自己率燕赵慷慨悲歌之士南下逐鹿,这天下究竟是谁的还未可知呢!
所以袁尚不仅立即同意了徐庶两家罢兵言和的建议,还进一步提出了愿意和明人守望互助的请求,这真是让徐庶喜出望外。
;
是想一下一个敌对的大汉握着刀在你身边说我们俩和平共处吧,你会真的掉以轻心吗?但是换成阎圃这样一个文雅的秀才那就让人感觉放心多了。
而且毕舒知道这也是李归隐讳着对自己表示了尊重,没有一个人会像自己这样被信任以至于可以统领一州的军政大权。
这个小细节比李归之前的那封长信其实更让毕舒感到温暖,因为这表明了李归对自己的感情。
毕舒的离开并没有大张旗鼓,以至于外界甚至都不太清楚这个重要的人事变动具体发生的时间。
但是李归之后的动作就立刻引起了外界巨大的震动,因为在毕舒启程回长安之后,李归再次下令徐晃、刘贾、太史慈、龙正等也一并率部返回长安。
这样一来在并州的明军主力就只剩下了下守卫在晋阳的由吕康、李虎率领的五千精锐,而唯一能指挥这支部队的人只有并州刺史阎圃。
除了这支核心精锐外,并州其它的一应人马全部由张郃指挥,对外的军事行动也由张郃下最后的决心。
这实际上就等于是把张郃提拔到了一方统帅的地位,在之前有这样地位的武将只有毕舒、徐晃和张辽三人而已。
这样的决定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甚至出乎了张郃自己的预料,同时也让很多人担心不已。
倒不是说张郃的个人能力令人质疑,而是因为张郃尴尬的身份。
张郃乃是袁家旧臣,袁绍对他有知遇之恩,而且他最终也是因为兵败才归降的。
这样的人一旦手握并州险要之地的兵权,必然会成为袁尚、曹操等人拼命拉拢的对象。
面对这种种诱惑,他万一把持不住那岂不是糟糕了吗?
但即使是面对这样扑面而来的质疑,李归却依然不为所动坚持自己的决定。
因为李归知道张郃不仅是个聪明人,还是一个有着极强原则性的人。
一个人聪明人会知道审时度势从而不会被那些天花乱坠的许诺而迷惑,有原则就不会轻易做出背离道义的事情。
而面对质疑,面对亲朋好友的劝说,张郃却毫不犹豫的坦然接受了这个任命,没有丝毫的推脱。
君以国士待我,我当以国士报之。
这些年自己在等待什么?不就是这样的一份信任、这样的一片自由翱翔的天空吗?既然它已经出现在了自己面前,自己还有什么样的理由去拒绝?
用人不疑!这就是李归的气度,而自己也一定配得上这样的信任,这就是张郃的想法。
他立刻雷厉风行的投身到了火热的工作中去,只要觉得是自己该做的事丝毫没有一点犹豫,很快就让之前被秦州军士压得喘不过气的并州旧部面貌一新重新焕发了勃勃生机。
在处理并州军事集团的同时李归也同意了徐庶劝袁尚称王的建议,并决定由他亲自去办这件事。
作为对他功劳的奖赏,李归破格任命徐庶为雁门太守。
在接到任命穿上这太守官服的一刻,徐庶的眼泪不禁潸然而下。
这样的官位对于那些出身世家的人或许不算什么,但是对于一直卑微的徐庶来说却仿佛是一个梦一般。
虽然依然对自己的才能保有信心,但他早已经不是当初那个懵懂冲动的少年了,遍历了人世间的人情冷暖,尝尽了世间的酸甜苦辣,他知道即使是一个大权在握的上位者也不可能完全按照自己的喜好行事。
即使是李归这样的雄主,这样的大手笔也不是轻易可以使用的,一旦自己不堪所托,他就要付出相应的代价。
既然你这样的看重,那我又怎能辜负?别的东西我没有,只有一颗士为知己者死的决心。
此刻千言万语都不再有意义,唯有行动才是唯一王道。
徐庶立刻连夜动身赶往邺城,劝说袁尚称王反叛大汉朝廷。
袁尚听说了大明使者的到来,立刻就亲自接见了徐庶。
实际上经过这几年的挫折,袁尚已经渐渐成长为了一个比较合格的君主,并不像他表现出来的那样昏聩无能。
之所以袁绍一死他就立刻采取了那样激烈的抗争方式,并不是因为他狂妄无知,而是他深思熟虑的结果,从他个人的角度来说是无可厚非的。
与曹操齐心合力一起打败明人,维护天下世家的利益,这自然是极好的,但是却把他袁尚摆在了什么位置?
没有父亲的威望,再处处受制于人,自己的两个哥哥凭什么要听自己的?
当父亲遗留下来的效忠惯性慢慢消失之后,自己的手下个个都是同样与自己同朝为官,为什么还要听自己的?
当曹操击败明人之后,会把这天下让给自己吗?显然是不会的,那时候自己又会是什么下场?
所以他袁尚的敌人不仅仅是明人,还有他曹操,所以一听说大明愿意和自己息兵和好,袁尚立刻就动心了。
本来袁尚就十分想摆脱腹背受敌的艰难处境,只是苦无办法而已,既然现在明人愿意主动求和,那就是要全心全意和曹操开战了,这种局面自己自然是乐观其成的。
在袁尚看来,无论是明人还是曹操都很难迅速的击败敌方,明人现在愿意和自己和平共处,他们的信誉还是有保障的。
只要自己能再和明人签订好互助的合约,曹操也必然不敢轻易北上,这就给了自己充足的时间来发展。
上次讨伐袁谭失败确实是自己大意了,但是自己以后不会了,只要够谨慎,自己一定可以击败公孙度和袁谭扫平北方的。
到时候自己率燕赵慷慨悲歌之士南下逐鹿,这天下究竟是谁的还未可知呢!
所以袁尚不仅立即同意了徐庶两家罢兵言和的建议,还进一步提出了愿意和明人守望互助的请求,这真是让徐庶喜出望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