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袁尚称帝 上
说真的徐庶最害怕的事就是以袁尚这个水平会迅速的倒在曹操的突袭之下,这绝不是什么杞人忧天,因为徐庶知道冀州的很多人早已经准备彻底的投靠曹操了。
现在既然袁尚不顾风险愿意在曹操北上的时候邀请明军支援,那是再好不过了。
有明军的掣肘,曹操要想在冀州占到便宜难度就大大加大了,而且一旦明军真的踏上冀州的土地,那袁尚就会完全失去士族的支持。
当大明彻底击败了曹操后,一个内部分崩离析的冀州就会像一个熟透了的苹果一样,自己就会掉下来。
所以徐庶甚至没有想过要回报一下,就满口答应了袁尚的请求,两家的协议就此达成。
但是袁尚的疯狂超过了徐庶的想象,当他回到晋阳之后不久,就听到了袁尚称帝的消息。
恼怒的阎圃将徐庶叫到跟前,强压着怒气道:“你究竟是怎么和袁尚谈的?他这一称帝将主上置于了何地?难道还要大王向他称臣不成?”
说实话徐庶现在也有点懵了,因为在之前的会谈之中袁尚没有透露出一丝一毫的称帝的想法,他在邺城的时候也并没有听到一旦风声。
要知道称帝不是一件儿戏的事,需要很多的准备工作,不是游戏里鼠标那么一点就可以了的。
比如李归称帝的风声传了很久了,为什么一直拖到现在?就是因为很多事都需要处理好,否则就会给以后带来巨大的隐患。
徐庶是百思不得其解,自然也不知道该如何为自己辩解。
还是闻讯赶来的张郃为他解围道:“此事应该怪不到元直身上,以我对袁尚的了解,这只怕真的是袁尚一拍脑袋做出的突然决定,并无预兆。”
听了张郃的话阎圃很是不以为然,又不好直接驳了他的面子,只好没好气的说道:“这怎么可能?难道他是一个疯子吗?”
张郃叹了口气,苦笑道:“袁尚自然不是一个疯子,但却是一个被娇宠坏了的目中无人之辈,在常人眼里不可思议的是或许在他们眼里不过是理所应当而已。”
“所以要说这种人是疯子也并没有错,我们绝不能以常理来揣测这样的人。”
这一点上张郃其实真的是说错了,袁尚只是行事胆大妄为,可与疯子无关。
实际上称帝这件事他已经想了很久很久了,只不过一直对谁都没有透露过而已。
袁尚自己也很清楚,相对于争霸天下的其他两家来说,自己的劣势其实是很明显的。
李归的军力、财力碾压冀州,而曹操据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
自己要想击败他们,就必须充分调动起冀州上下的资源,让自己的手下没有退路,同时也让自己不得不拿出破釜沉舟的勇气来。
而要实现这样的目的,唯一可行的办法就只有称帝这一条路。
称帝自然就断了自己的后路,但是既然已经下定决心要投入到这场无比刺激的游戏中来,再说什么给自己留条后路,那都是笑话。
当年窦融的事情之所以能出现,最重要的原因其实就是因为他只是一个地处偏远的小势力,几乎与外藩土王无异。
而在中原之地与光武皇帝争夺天下的那些群雄最终又有谁有了好下场?
就算是直接放弃了争夺的意图,全力支持他的真定王一家临了不还是没有了好下场?
再往前看,当初韩王信对高祖刘邦是何等恭顺,真可谓俯首帖耳,恭敬地不得了,但是最后还不是只得了一个远逃匈奴客死异乡的下场?
所以说任何克制也并不能在将来保住自己的这条小命,因为袁家早已经在这场争霸天下的游戏里陷得太深了。
自己都能看到这一点,难道自己手下的这些老狐狸会看不到吗?那自然是不可能的。
他们之所以会要求自己这样做,完全是因为这样做对他们自己才是绝对有利的。
就像当初汉朝开国时的韩王信,虽然他最后还是倒霉了,可他的那些手下像张良等人那个不是过得风生水起?
这样背主求荣之人居然还号称什么汉初三杰,我呸。
相反,那些真正称了帝的人,他们的手下要是没有立刻叛离,以后就算再向征服者摇尾乞怜也注定不会有太好的下场,所以这些人往往反而会抗争到底。
所以为了制服这些试图靠吸自己主人的血以自肥的无耻之徒,自己绝不能让他们也有机会这样对待自己,自己就是要将他们逼到绝路上。
但是袁尚深知,有袁术这个前车之鉴,自己这个略显疯狂的想法是绝不会得到大多数手下的支持的,要是公开拿出来讨论,注定是一个无疾而终的结果。
所以他决心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造成一个既成事实让他们无从反对,只有选择。
愿意留下来和自己风雨同舟的,自己将会给与他们无保留的信任;对于不想陪着自己一起死的,尽可以直接离去,也省的以后在自己背后捅自己的刀子。
所以借着这次和明人结盟的时机,袁尚同时宣布了自己称帝的消息。
连国号、年号他都想好了,因为他现在占据的根本之地是魏郡,所以国号为魏,年号宣武。
你别说袁尚这一招确实还是蛮狠的,这突如其来的决定让他的手下们根本没有时间采取有效的反制措施。
留给他们的只是一道选择题,究竟是齐心协力将袁尚掀下马来还是就此作为他的忠犬跟着他一路走到黑,他们必须立刻做出选择。
不得不说袁尚抓的这个时机确实是异常的狠辣,因为这两件事是同时宣布的,所以这些世家豪强们也搞不清究竟明人是不是真的支持袁尚称帝。
虽然切齿痛恨,但是对明人的畏惧实际上已经深深的刻在了冀州世家们的心里。
尽管明人最近在颍川遭遇了规模空前的惨败,但是他们迅速的就用夺取洛阳作为了反击,所以袁尚扯的这面虎皮大旗还是非常有震慑力的。
;
现在既然袁尚不顾风险愿意在曹操北上的时候邀请明军支援,那是再好不过了。
有明军的掣肘,曹操要想在冀州占到便宜难度就大大加大了,而且一旦明军真的踏上冀州的土地,那袁尚就会完全失去士族的支持。
当大明彻底击败了曹操后,一个内部分崩离析的冀州就会像一个熟透了的苹果一样,自己就会掉下来。
所以徐庶甚至没有想过要回报一下,就满口答应了袁尚的请求,两家的协议就此达成。
但是袁尚的疯狂超过了徐庶的想象,当他回到晋阳之后不久,就听到了袁尚称帝的消息。
恼怒的阎圃将徐庶叫到跟前,强压着怒气道:“你究竟是怎么和袁尚谈的?他这一称帝将主上置于了何地?难道还要大王向他称臣不成?”
说实话徐庶现在也有点懵了,因为在之前的会谈之中袁尚没有透露出一丝一毫的称帝的想法,他在邺城的时候也并没有听到一旦风声。
要知道称帝不是一件儿戏的事,需要很多的准备工作,不是游戏里鼠标那么一点就可以了的。
比如李归称帝的风声传了很久了,为什么一直拖到现在?就是因为很多事都需要处理好,否则就会给以后带来巨大的隐患。
徐庶是百思不得其解,自然也不知道该如何为自己辩解。
还是闻讯赶来的张郃为他解围道:“此事应该怪不到元直身上,以我对袁尚的了解,这只怕真的是袁尚一拍脑袋做出的突然决定,并无预兆。”
听了张郃的话阎圃很是不以为然,又不好直接驳了他的面子,只好没好气的说道:“这怎么可能?难道他是一个疯子吗?”
张郃叹了口气,苦笑道:“袁尚自然不是一个疯子,但却是一个被娇宠坏了的目中无人之辈,在常人眼里不可思议的是或许在他们眼里不过是理所应当而已。”
“所以要说这种人是疯子也并没有错,我们绝不能以常理来揣测这样的人。”
这一点上张郃其实真的是说错了,袁尚只是行事胆大妄为,可与疯子无关。
实际上称帝这件事他已经想了很久很久了,只不过一直对谁都没有透露过而已。
袁尚自己也很清楚,相对于争霸天下的其他两家来说,自己的劣势其实是很明显的。
李归的军力、财力碾压冀州,而曹操据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
自己要想击败他们,就必须充分调动起冀州上下的资源,让自己的手下没有退路,同时也让自己不得不拿出破釜沉舟的勇气来。
而要实现这样的目的,唯一可行的办法就只有称帝这一条路。
称帝自然就断了自己的后路,但是既然已经下定决心要投入到这场无比刺激的游戏中来,再说什么给自己留条后路,那都是笑话。
当年窦融的事情之所以能出现,最重要的原因其实就是因为他只是一个地处偏远的小势力,几乎与外藩土王无异。
而在中原之地与光武皇帝争夺天下的那些群雄最终又有谁有了好下场?
就算是直接放弃了争夺的意图,全力支持他的真定王一家临了不还是没有了好下场?
再往前看,当初韩王信对高祖刘邦是何等恭顺,真可谓俯首帖耳,恭敬地不得了,但是最后还不是只得了一个远逃匈奴客死异乡的下场?
所以说任何克制也并不能在将来保住自己的这条小命,因为袁家早已经在这场争霸天下的游戏里陷得太深了。
自己都能看到这一点,难道自己手下的这些老狐狸会看不到吗?那自然是不可能的。
他们之所以会要求自己这样做,完全是因为这样做对他们自己才是绝对有利的。
就像当初汉朝开国时的韩王信,虽然他最后还是倒霉了,可他的那些手下像张良等人那个不是过得风生水起?
这样背主求荣之人居然还号称什么汉初三杰,我呸。
相反,那些真正称了帝的人,他们的手下要是没有立刻叛离,以后就算再向征服者摇尾乞怜也注定不会有太好的下场,所以这些人往往反而会抗争到底。
所以为了制服这些试图靠吸自己主人的血以自肥的无耻之徒,自己绝不能让他们也有机会这样对待自己,自己就是要将他们逼到绝路上。
但是袁尚深知,有袁术这个前车之鉴,自己这个略显疯狂的想法是绝不会得到大多数手下的支持的,要是公开拿出来讨论,注定是一个无疾而终的结果。
所以他决心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造成一个既成事实让他们无从反对,只有选择。
愿意留下来和自己风雨同舟的,自己将会给与他们无保留的信任;对于不想陪着自己一起死的,尽可以直接离去,也省的以后在自己背后捅自己的刀子。
所以借着这次和明人结盟的时机,袁尚同时宣布了自己称帝的消息。
连国号、年号他都想好了,因为他现在占据的根本之地是魏郡,所以国号为魏,年号宣武。
你别说袁尚这一招确实还是蛮狠的,这突如其来的决定让他的手下们根本没有时间采取有效的反制措施。
留给他们的只是一道选择题,究竟是齐心协力将袁尚掀下马来还是就此作为他的忠犬跟着他一路走到黑,他们必须立刻做出选择。
不得不说袁尚抓的这个时机确实是异常的狠辣,因为这两件事是同时宣布的,所以这些世家豪强们也搞不清究竟明人是不是真的支持袁尚称帝。
虽然切齿痛恨,但是对明人的畏惧实际上已经深深的刻在了冀州世家们的心里。
尽管明人最近在颍川遭遇了规模空前的惨败,但是他们迅速的就用夺取洛阳作为了反击,所以袁尚扯的这面虎皮大旗还是非常有震慑力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