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九章 三个条件
“要求我们垫资的额度,稍稍的有些大,不过也不是不能接受!”杨元钊看着穆默,平静的说道。
穆默本身没有想过杨元钊回答的,毕竟这个条件有些太过苛刻了,5亿美元,即便对德国这么要给强大的国家来说,也不是随随便便可以拿出来的小钱,西北虽然说很有钱,也会拿出4亿美元订购德国的物资,可是用东西来偿还,还要脱几年,这样任何一个有头脑的领导人,都不会同意的。
前面很正常,后面的话锋一转,似乎还有通过的可能,穆默一喜之下,追问道:“说吧,是什么条件?”
“很简单,之前我们谈过的船坞,我希望是目前德国最新的型号的,不能够藏私。”
“这是当然!”穆默稍稍的松了一口气的说道,之前或许会考虑什么藏私的问题,现在,有了这么一件大事有求于人,按照威廉二世的要求,他们肯定会全力支持的,甚至在电报之中,还特别提到了,哪怕是一些比较敏感的机器,也可以加入到订购的清单上面。
“第二点,我希望看到德国所有的工厂,除了一些绝密的,实验性质的工厂,各主要工厂我都希望参观一下。”
穆默愣了一下,他没想到杨元钊会没头没脑的提出这么一个问题,他想了一下之后,才试探着问道:“不知道,杨先生为什么要参观?”
杨元钊心中暗道,果然还是需要解释,他说道:“相信你们对我的情况,也调查过了。西北的崛起,其实是源自于我的投资实业,从最开始我就对实业有特殊的喜爱,也想看看,欧洲第一工业大国的德国。整体的产业是什么样。”
“可是德国的产业是很庞大,不是短时间可以看完。”
“没事,不着急,一个个的看好了,我又不是调研,只是浮光掠影的看一遍。也算是圆我一个心愿吧。”
不明白杨元钊为什么这么坚持,穆默也没有继续的坚持,左右是参观一些重要的工厂,除了少部分军工企业之外,剩下的工厂。他一个外交官都有这个能力让人参观这根本就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只是协调上面有些问题,在德国政府有求于人,4亿美元这个大前提之下,这些小问题,完全都不是问题。
得到了穆默中肯的回答之后,杨元钊心中一阵激动,紧接着说道:“最后一个条件。我想参观一下贵国的军舰,最好是每一艘都可以上去一下,顺便帮我合影留念。”
杨元钊看着穆默说出了最后的一个要求。却没想到,最后的一个要求的,穆默答应的更快了,几乎没有犹豫就答应了。
穆默满意的看着杨元钊愕然的表情,德国公海舰队,是威廉二世一手缔造的骄傲。这样的国之重器,一般人是不可能走近的。远远的看着都不行,对于相当地位的人就无所谓了。威廉二世一手缔造的舰队,藏着掖着干什么,一些友好国家部长级官员,参观他们的多了。
杨元钊没有官职,可是作为西北的缔造者和实际的领导人,本来前往德国的行程中间,就包括了参观公海舰队,现在不过是要求每一艘船,并且合影留念而已,这一个他就可以决定的事情。
本以为,提出的要求,会由穆默上报之后,才能够得到最终的解答,可是穆默极为肯定的回答,这让杨元钊微微的有些郁闷,可是转眼间,他就释然了,他来到德国的目的,就是为了复制德国的工业层次,借助这一体机的神奇功效,给中国西北奠定工业基础,只要这个目的达到了,其他的个人荣辱得失,又算的什么。
没有什么比一个国家的巨大部分的工业领域都向着他来开放,来的更好的了,换成别人,最多只是浮光掠影的看了庞大的规模经济,但是对于杨元钊来说,他可以用一体机复制全部的设备,当要给工厂全部机器的设计图,出现之后,自然能够通过熟知的科研人员进行分析,把这个工业体系给复制。还有一整个德国公海舰队,只要中国的造船业,达到生产战舰的程度,那么中国可以凭借着这一批的图纸,达到一战之前德国的水准,这样的层次不低了
不管如何,这一次德国之行,最大的问题已经解决的差不多了,那么唯一的就是等待,如何尽可能的提升,包头的基础,让包头能够顺利的消化这一次提升,这可能需要相当长的一个时间,但是只要消化完毕,西北能够真正的站稳脚步。
对俄国一战,反应了西北的实力,一样根据经验来整合,发现西北产业有一定的问题,运转总不是那么的通畅,这也是在所难免的事情,杨元钊在后世,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发动机工程师,了解的多的,就是发动机的行当,其他的只是根据印象,西北的发展有些畸形,几乎是杨元钊在一体机的帮助下,硬生生的推动的,
一方面,一体机可以帮助杨元钊,复制到各种机器设备,另外一方面,洋务运动数十年的成果被他吃下了之后,又用利益和福利等东西,硬生生的把产业工人的数量扩大,这个在后世已经验证过的方法,在短短的4年时间之中,为西北培养了数以百万甚至是千万计的工人,彻底的让西北度过了难关。
当然了,这样硬生生的提升,并不是正常的方式,这种情况之下,漏洞肯定有,甚至不和谐的地方也很多,也就是中国超出想象人力优势,加上一体机和西北疯狂的爆海的情况下,生生推出来的生产能力。如果在后世,这叫假大空,这叫硬着陆,这叫产能过剩,可是在这个产能就是一切的一战之前,这却恰恰成了优势,在特殊的时间,特殊的地点,创造出来的奇迹。
杨元钊很清楚,如果不是一战马上来临,他或许不会一下子把西北的制造业程度爆到现在这个程度这样的拔苗助长,即便通过一战而获得丰厚的收益,也会在一战之后的调整期到来的时候出现问题,到时候,单边的军事重工业为主体的西北,必然会出现多极不平衡的状态,一如后世的苏联一样,被这种不平衡玩死了。
正是对历史又特别的了解之下,杨元钊才会重视这一次的德国之行,不但亲自前往,而且做了很多的预案,对他来说这一次的德国之行,不但是完整的补强中国的制造业,把最顶尖的制造业能力,从一体机生产到真正的生产过度过来的,另外一方面,通过考察德国的制造业布局,对西北的制造业进行一番手术刀一样的改进的,只有自身安全了,自身强大了,西北才真正的能够立于不败之地,最少完成祖国的统一,并且开辟疆域,为未来的国人,争取到更大,也是更加优势的生存空间
当然了,杨元钊同意的情况,穆默还需要向国内报备,只不过现在已经进入到了苏伊士运河之中了,在通过运河之前,是无法发送电报的。
苏伊士运河运河北起塞得港南至苏伊士城,长190千米,在塞得港北面掘道入地中海至苏伊士的南面。短短190公里,却省去了绕行整个南部非洲,数以千万海里的里程,可以说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运河之一。
现在这个运河牢牢的控制在英国人的手中,看过了马六甲海峡,再看看苏伊士运河,杨元钊才真正的明白,一条交通要道,对于海上运输的作用,马六甲海峡,拥有远比这个运河更宽广航道,除非是集中重兵,否则根本无法封锁,超长的海峡,不可能用的舰炮完全封锁,可是苏伊士运河不一样,两岸的炮台,一部分的陆军,足以控制住他,除非从陆上。
苏伊士运河,还有另外一头,横跨的直布罗陀海峡,英国人控制者两个点,就足以让地中海在英国的控制之下,后世也是如此,意大利,奥匈帝国,甚至是土耳其,只是在地中海之中对战,战争的烈度从来没有扩张到北海之中,而德国没有了其他盟友的支援,只能够独立的抵抗英国,压力变得极大,也因此德国放弃了常规战略,采用无限潜艇战的根本原因。
苏伊士运河来源于苏伊士地峡,它跟巴拿马地峡一样,是世界上比较关键的所在,借助着地峡,英国人在几十年前开凿了这个运河,将欧洲和亚洲之间的联络,减少了数千海里,现在这个运河只能说比较的简陋,甚至两边还保持了原来地峡的原貌。
哪怕是军舰,在苏伊士运河之中,也必须按照规定,无法排成整齐的阵型,好在只有190公里,因为英国人的重视,在没有开战之前,通行这个运河的安全是有保证的,唯一的弊端就是,速度较慢,所有的船只,必须按照规定的速度,缓缓的前行,每经过一个船闸,都需要耽误数小时到半天的时间,等到全体通过了苏伊士运河之后,已经是三十六个小时之后了。
终于踏足到欧洲了,在出了运河之后,战舰稍稍的编队,向着地中海的深处而去了。(未完待续)
穆默本身没有想过杨元钊回答的,毕竟这个条件有些太过苛刻了,5亿美元,即便对德国这么要给强大的国家来说,也不是随随便便可以拿出来的小钱,西北虽然说很有钱,也会拿出4亿美元订购德国的物资,可是用东西来偿还,还要脱几年,这样任何一个有头脑的领导人,都不会同意的。
前面很正常,后面的话锋一转,似乎还有通过的可能,穆默一喜之下,追问道:“说吧,是什么条件?”
“很简单,之前我们谈过的船坞,我希望是目前德国最新的型号的,不能够藏私。”
“这是当然!”穆默稍稍的松了一口气的说道,之前或许会考虑什么藏私的问题,现在,有了这么一件大事有求于人,按照威廉二世的要求,他们肯定会全力支持的,甚至在电报之中,还特别提到了,哪怕是一些比较敏感的机器,也可以加入到订购的清单上面。
“第二点,我希望看到德国所有的工厂,除了一些绝密的,实验性质的工厂,各主要工厂我都希望参观一下。”
穆默愣了一下,他没想到杨元钊会没头没脑的提出这么一个问题,他想了一下之后,才试探着问道:“不知道,杨先生为什么要参观?”
杨元钊心中暗道,果然还是需要解释,他说道:“相信你们对我的情况,也调查过了。西北的崛起,其实是源自于我的投资实业,从最开始我就对实业有特殊的喜爱,也想看看,欧洲第一工业大国的德国。整体的产业是什么样。”
“可是德国的产业是很庞大,不是短时间可以看完。”
“没事,不着急,一个个的看好了,我又不是调研,只是浮光掠影的看一遍。也算是圆我一个心愿吧。”
不明白杨元钊为什么这么坚持,穆默也没有继续的坚持,左右是参观一些重要的工厂,除了少部分军工企业之外,剩下的工厂。他一个外交官都有这个能力让人参观这根本就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只是协调上面有些问题,在德国政府有求于人,4亿美元这个大前提之下,这些小问题,完全都不是问题。
得到了穆默中肯的回答之后,杨元钊心中一阵激动,紧接着说道:“最后一个条件。我想参观一下贵国的军舰,最好是每一艘都可以上去一下,顺便帮我合影留念。”
杨元钊看着穆默说出了最后的一个要求。却没想到,最后的一个要求的,穆默答应的更快了,几乎没有犹豫就答应了。
穆默满意的看着杨元钊愕然的表情,德国公海舰队,是威廉二世一手缔造的骄傲。这样的国之重器,一般人是不可能走近的。远远的看着都不行,对于相当地位的人就无所谓了。威廉二世一手缔造的舰队,藏着掖着干什么,一些友好国家部长级官员,参观他们的多了。
杨元钊没有官职,可是作为西北的缔造者和实际的领导人,本来前往德国的行程中间,就包括了参观公海舰队,现在不过是要求每一艘船,并且合影留念而已,这一个他就可以决定的事情。
本以为,提出的要求,会由穆默上报之后,才能够得到最终的解答,可是穆默极为肯定的回答,这让杨元钊微微的有些郁闷,可是转眼间,他就释然了,他来到德国的目的,就是为了复制德国的工业层次,借助这一体机的神奇功效,给中国西北奠定工业基础,只要这个目的达到了,其他的个人荣辱得失,又算的什么。
没有什么比一个国家的巨大部分的工业领域都向着他来开放,来的更好的了,换成别人,最多只是浮光掠影的看了庞大的规模经济,但是对于杨元钊来说,他可以用一体机复制全部的设备,当要给工厂全部机器的设计图,出现之后,自然能够通过熟知的科研人员进行分析,把这个工业体系给复制。还有一整个德国公海舰队,只要中国的造船业,达到生产战舰的程度,那么中国可以凭借着这一批的图纸,达到一战之前德国的水准,这样的层次不低了
不管如何,这一次德国之行,最大的问题已经解决的差不多了,那么唯一的就是等待,如何尽可能的提升,包头的基础,让包头能够顺利的消化这一次提升,这可能需要相当长的一个时间,但是只要消化完毕,西北能够真正的站稳脚步。
对俄国一战,反应了西北的实力,一样根据经验来整合,发现西北产业有一定的问题,运转总不是那么的通畅,这也是在所难免的事情,杨元钊在后世,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发动机工程师,了解的多的,就是发动机的行当,其他的只是根据印象,西北的发展有些畸形,几乎是杨元钊在一体机的帮助下,硬生生的推动的,
一方面,一体机可以帮助杨元钊,复制到各种机器设备,另外一方面,洋务运动数十年的成果被他吃下了之后,又用利益和福利等东西,硬生生的把产业工人的数量扩大,这个在后世已经验证过的方法,在短短的4年时间之中,为西北培养了数以百万甚至是千万计的工人,彻底的让西北度过了难关。
当然了,这样硬生生的提升,并不是正常的方式,这种情况之下,漏洞肯定有,甚至不和谐的地方也很多,也就是中国超出想象人力优势,加上一体机和西北疯狂的爆海的情况下,生生推出来的生产能力。如果在后世,这叫假大空,这叫硬着陆,这叫产能过剩,可是在这个产能就是一切的一战之前,这却恰恰成了优势,在特殊的时间,特殊的地点,创造出来的奇迹。
杨元钊很清楚,如果不是一战马上来临,他或许不会一下子把西北的制造业程度爆到现在这个程度这样的拔苗助长,即便通过一战而获得丰厚的收益,也会在一战之后的调整期到来的时候出现问题,到时候,单边的军事重工业为主体的西北,必然会出现多极不平衡的状态,一如后世的苏联一样,被这种不平衡玩死了。
正是对历史又特别的了解之下,杨元钊才会重视这一次的德国之行,不但亲自前往,而且做了很多的预案,对他来说这一次的德国之行,不但是完整的补强中国的制造业,把最顶尖的制造业能力,从一体机生产到真正的生产过度过来的,另外一方面,通过考察德国的制造业布局,对西北的制造业进行一番手术刀一样的改进的,只有自身安全了,自身强大了,西北才真正的能够立于不败之地,最少完成祖国的统一,并且开辟疆域,为未来的国人,争取到更大,也是更加优势的生存空间
当然了,杨元钊同意的情况,穆默还需要向国内报备,只不过现在已经进入到了苏伊士运河之中了,在通过运河之前,是无法发送电报的。
苏伊士运河运河北起塞得港南至苏伊士城,长190千米,在塞得港北面掘道入地中海至苏伊士的南面。短短190公里,却省去了绕行整个南部非洲,数以千万海里的里程,可以说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运河之一。
现在这个运河牢牢的控制在英国人的手中,看过了马六甲海峡,再看看苏伊士运河,杨元钊才真正的明白,一条交通要道,对于海上运输的作用,马六甲海峡,拥有远比这个运河更宽广航道,除非是集中重兵,否则根本无法封锁,超长的海峡,不可能用的舰炮完全封锁,可是苏伊士运河不一样,两岸的炮台,一部分的陆军,足以控制住他,除非从陆上。
苏伊士运河,还有另外一头,横跨的直布罗陀海峡,英国人控制者两个点,就足以让地中海在英国的控制之下,后世也是如此,意大利,奥匈帝国,甚至是土耳其,只是在地中海之中对战,战争的烈度从来没有扩张到北海之中,而德国没有了其他盟友的支援,只能够独立的抵抗英国,压力变得极大,也因此德国放弃了常规战略,采用无限潜艇战的根本原因。
苏伊士运河来源于苏伊士地峡,它跟巴拿马地峡一样,是世界上比较关键的所在,借助着地峡,英国人在几十年前开凿了这个运河,将欧洲和亚洲之间的联络,减少了数千海里,现在这个运河只能说比较的简陋,甚至两边还保持了原来地峡的原貌。
哪怕是军舰,在苏伊士运河之中,也必须按照规定,无法排成整齐的阵型,好在只有190公里,因为英国人的重视,在没有开战之前,通行这个运河的安全是有保证的,唯一的弊端就是,速度较慢,所有的船只,必须按照规定的速度,缓缓的前行,每经过一个船闸,都需要耽误数小时到半天的时间,等到全体通过了苏伊士运河之后,已经是三十六个小时之后了。
终于踏足到欧洲了,在出了运河之后,战舰稍稍的编队,向着地中海的深处而去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