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庚辰年正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57.卖新酒而不经营陈酒

    芒种后,铜牟镇附近水旱作物收种基本完毕。

    谪仙烧坊酒粮收储做得也很顺利。由于出价高于周边,所收豆、麦数量和质量都较前一年更好。

    气温适宜,伙计们忙完家里的农活,王秉正通知大家复工,开始制曲作业。经过一年的尝试和调整,他已掌握了在高粱中掺和大、小麦和苞谷的杂粮酒酿制技艺,对酒的品质也更有把握。他计划当年多收粮,多酿酒。所以,制曲量也较头年高了许多。

    卖酒方面,王秉正虽没做啥大动作,但凭着酒客间口口相传,谪仙烧坊的名声已经走了很远。铜牟镇一线酒楼纷纷找来买酒,上到绵州,下到潼川,也有人上门来买。王秉正按照桂园酒楼给的价钱,五十斤装的酒坛,卖三两银子。每个月竟能卖出几千斤去。所有客户中,桂园酒楼销量仍算最好,纵使天热,每月拉的酒也不下二十坛。

    农历七月,是铜牟镇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忙完制曲,王秉正又有了清闲。一日黄昏,晚饭后王秉正正在学馆小院桂树下摇着蒲扇纳凉,就听有人敲学馆的门。

    “王掌柜在吗。”声音很熟悉。

    “谁?”王秉正一边应着,一边走向大门。

    打开大门,门外站的是桂园酒楼掌柜。

    “有事?”王秉正把掌柜让进学馆。

    “上午我来灌的那批酒,有些卖出去后,有老主顾说味不对。我尝了,感觉真有点问题,想请王掌柜去看一下。”

    王秉正心里一惊,虽说过去在柳林铺不是自己卖酒,但酒卖出去客户说有问题的,这还是头一遭。

    “咋会味不对?走,去看看。”王秉正没作迟疑,就跟着掌柜往桂园酒楼走去。

    虽已过饭点,但天气热,夜来得晚,酒楼里仍有零星几桌客人。柜台上立着一个牌子,写着“今日烧酒售罄”几个大字。

    王秉正被掌柜领着去了酒楼库房。

    上午从谪仙烧坊拉回的这批酒,是王秉正看着烧坊伙计从两个储酒大缸中灌的。拉回酒楼后,伙计们分装入壶。中午饭点,头一批一百壶酒无事,但第二坛分装的酒才一上桌,老酒客就把掌柜叫到桌前,告之酒味不对。酒楼掌柜不信谪仙烧坊的酒会出问题,斟了一杯自饮,发现酒味寡淡不说,入口还能品到一丝淡淡的酸苦。他怕这酒卖了伤客,就让伙计把所有酒都封了,对外称当天谪仙烧坊的酒已售罄。好在客人多是相熟主顾,大家除了遗憾之外,并未深究。晚上饭点一过,掌柜就来找王秉正,通报这个情况,商量应对办法。

    进入酒楼库房,王秉正先尝一口已分装进酒壶的酒。酿酒多年,壶中酒的味道,让王秉正几乎不相信自己。

    为什么会这样?他难以接受这样的事实。

    虽难以接受,但王秉正并未显于形色。他让酒楼掌柜取来一个小酒提,将库房中封着未卖的酒逐坛打开品尝。

    八坛尚未分装的酒,王秉正品出五坛有问题。他将有问题的酒做了标记,让酒楼掌柜倒掉,让掌柜加上已分装的那一坛坏酒,明天到烧坊再拉六坛补上,其余三坛正常售卖。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离开酒楼,天已黑定。王秉正没回学馆,直接去了烧坊。他叫上守夜的伙计,挑上灯笼就去了酒窖。

    酒窖按柳林铺时模样,半地下修建。搁平日,酒窖温度当是冬暖夏凉,很宜人才对。铜牟镇地处四川盆地周边,受气候影响,到夏季最热时,高温一旦集聚形成,就不分室内室外,只剩两个字——闷热。特别是晚上,室内空气不流通,甚至会比室外更热。

    王秉正一进入酒窖,体感似被蒸汽包围,不一会儿,汗水就湿透全身。

    桂园酒楼是当天唯一来烧坊拉酒的主顾,给桂园酒楼灌酒时新启封的那缸酒还剩多半。王秉正掀开缸盖,舀出半瓢来尝,与他在酒楼所尝到的坏酒一个模样。

    为弄清原因。他拿过灯笼,让伙计一连敲开几缸酒的泥封取尝。大多数酒的味道都正常,但还是又发现了一缸有问题的酒。

    同样的酿造流程,酒都经过初步勾调,亲自品尝,明确无问题后才装缸封存的,为什么大多数酒无问题,部分酒缸里的酒会变味?王秉正很是疑惑。他仔细观察出了问题的酒缸,发现与酒味正常的酒缸比,那些出问题的酒,酒缸泥封都已干裂、松动。

    多年浸淫在制酒环境当中,王秉正找到了问题所在。相比于陕西,四川气温总体来说要高出许多,这种温差的好处是可以加快酒的陈化老熟,同时也会加快封存不严实的容器内,酒的挥发和酸败。酒质变坏,应该是那些泥封开裂松动后酒缸跑气,以及近期连续高温,导致这几坛酒变了味。

    找到原因,王秉正对酒窖所存逐缸检查,发现泥封干裂松动的酒十有二三。这些酒即使全部倒掉,也伤不到烧坊筋骨,这让王秉正松了口气。

    夜已很深,王秉正安排伙计去休息,自己在回学馆的路上,一直思考着解决办法。

    “保证封缸严实紧密,想办法降低酒窖温度。”第二天醒来时,王秉正找到了解决方案。

    吃过早饭,王秉正跟左钧道声别,就去了烧坊。他让一个留守伙计叫回几个住附近的伙计,开始对酒缸封泥进行处理。

    酒缸的封泥,是一种特制的三合土,以黏性很强的白黄泥为主,加入少量熟石灰拌匀后精细过筛,然后以糯米熬出的米汤调和成可塑性很强的软泥块,连盖酒缸的缸盖一起糊封。一般来说,这样的泥封不是温度过高,是不会开裂的。

    王秉正先将酒窖里所有存酒再次逐一检查。泥封完好的不动,凡泥封开裂或松动的统统撬开,对缸内存酒仔细品鉴。还好,大部分泥封有问题的酒缸内,酒并没有酸败变质,须倒掉的酒,加一起也就不到十缸,几千斤酒而已。

    王秉正让伙计把变质的酒舀出倒掉,将酒缸也搬出酒窖彻底清洗晾晒。然后熬一大锅糯米汤,和着黄白泥和熟石灰粉调成糊,用高粱穗做成的小笤帚蘸着泥糊。对没出问题的酒缸,挨个在原泥封上重新涂一层,以确保泥封不跑气。对那些已撬掉泥封但酒质尚好的酒缸,又重新配制封泥封好,并全部以湿布覆盖,以免因温度过高而再次干裂。

    盯着伙计们把活干完,王秉正又亲自逐缸检查一遍,才让大家歇了工。

    加固泥封的时间,桂园酒楼掌柜带人来拉酒。为确保酒质万无一失,王秉正从已开封的酒缸里舀酒给酒楼掌柜品尝确认后,才让伙计灌装。为表示对酒楼昨日停售损失的歉意和补偿,王秉正特意让伙计多灌了两坛。酒楼掌柜再三推辞,但王秉正仍是坚持,最后还是把八坛酒全部拉走了。

    加固了酒缸泥封,王秉正只是稍微松了口气。和酒打交道多年,他熟悉酒的脾性。要陈化好一缸酒,酒的存储环境必须讲究,温度和湿度,最好有一个恒定的数值。铜牟镇酷夏太长,久散不去的闷热对酒的存储来说,绝对是一件糟糕的事。怎样解决酒窖恒温问题,王秉正心中一时无解。

    “父亲,我们这一带热天要保存东西,是咋降温的?”晚饭时分,王秉正在饭桌上询问左钧。他希望,以左钧的学识和对铜牟镇的了解,能为他找到一条解决办法。

    “我们这里,热天降温的办法无外乎就遮阴、通风和淋水几种。有的东西易坏,储存上大家讲究不过六月,就连村民窖里的白薯,梁上的腊肉,一到热天,特别是六月之后都注定会变质,我真还没听说过有啥好的方法。”左钧想了半天,说。

    酒窖在烧坊的院内,是一座较大的青瓦建筑。要人为地通风和淋水,很不现实。

    别的办法无用,左钧说的遮阴,倒给了王秉正一点启示。如能在酒窖屋顶上再覆盖一层隔热的材料,至少会对酒窖温度的改善起一定作用。

    “父亲,如果在酒窖屋顶盖一层隔热材料,盖什么效果最好?”

    “草帘啊!我们这边保温、隔热,乃至室外防水,都用这个。”左钧不假思索地回答。

    “好,就盖这个东西。哪里能买得到好草帘?”

    “这个简单。这边麦草和稻草都不缺,明天去镇旁柴草市场看看,有现成的就买现成的。要没有,买草回来找人扎也行。”

    “哦。”王秉正知道这样做可能仍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酒窖高温的问题,但他希望,如此处置后,情况会有些改善。

    他第二天到镇上的柴草市场,问了人才知道,与陕西的麦秆草帘不同,在铜牟镇一带,最好的草帘是糯米稻草帘。这种稻草有近一人高,质地柔软有韧性,一张稍厚一点的糯米稻草帘,正常使用能用三个夏季。

    根据左钧建议,王秉正就选购了这种糯米稻草帘。

    王秉正把覆盖捆扎固定的活一并交给了卖草帘的人。两三天后,酒窖瓦屋顶上就全部被一层草帘覆盖。不进窖细看,酒窖俨然就成了一座草房。

    覆上草帘的酒窖,下午和晚上温度确有改善,但因大环境条件,窖内气温对于酒的陈化,仍有妨害。这时,王秉正明白了当地作坊为什么都卖新酒而不经营陈酒的习惯。

    “既然没有条件去熟化最好的酒,那就边酿边卖吧。”虽然心有不甘,但现实条件又一次动摇了王秉正要把酒熟化到最好最醇的念头。

    为确保酒质不再出现闪失,王秉正每隔三五天就会安排伙计调一桶糯米汤三合土泥浆,对酒缸泥封进行加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