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藏酒洞窟
前两年因筹建烧坊和忙于酿酒,王秉正平日里很少过问王法天的事。对王法天的管束,都由左钧代劳。几年时间,王法天已经长成快和自己齐肩的大小伙子了。
少年时几经生死,王法天和学馆其他同龄孩子相比,明显要懂事得多。聪慧的王法天在读书这件事上,遗传了亲生父亲李有德,不管左钧怎样开小灶,学业就是不温不火。好在左钧父子也无意要他考取功名。读书,仅为明理知事,将来做事时能知轻重,晓进退,守规矩而已。
见王法天已到该学着做事的年纪,王秉正和左钧商量,决定从新的酿酒季开始,让他上半天在学馆继续读书,下半天跟着王秉正到烧坊学着酿酒和做买卖。左钧同意了这个提议。耕读传家是中国乡绅人家传承千年的古训,王法天是该学着怎样谋生了。
王法天对王秉正的提议也很是欢喜,与整日待在学馆面对枯燥的书本相比,外面的世界对他来说,更加充满诱惑力。
转眼,又到中元节。从七月十一开始,涪江两岸的河滩上,每到夜幕降临时都可以看见祭奠先人的纸钱烛火。学馆也按旧例,从十三到十五散学三天,让学子们回家参与祭祀。
学馆放假,王秉正有闲。左钧和王秉正合计,带上王法天,回左家大院参与祭祀,然后到绵州城好好转转。
十三清晨,三人饭后到镇上的纸货铺子里买了祭奠亡灵用的纸钱香烛,乘船过江回到左家大院。傍晚,一大家人在河滩上找了块空地,由左钧领着完成了祭祀。几人在左家大院过了一夜,十四一大早,三人沿涪江右岸的旱路,奔绵州城而去。
从左家大院向上往绵州城的旱路,有三十多里,穿过小枧沟和五里坝的涪江冲积小平原后,就绕上了山。
山叫富乐山,山头在绵州城旁的芙蓉溪边,山尾一直逶迤到潼川府属的永明坝子。三人从左家大院出发走到富乐山中间的白云洞,用了一个多时辰。
时近午时,太阳热辣。三人感觉累困,特别是上了年纪的左钧,已有点喘息。照涪江边赶路人的习惯,三人打算在白云洞暂做歇息,躲会阴凉,喘口气再走。
白云洞是一座规模不大的禅寺,不知建于何年,庙里亦无僧侣,只有一居士在做日常打理。因处在往来绵州的道路旁,周围又无人家,往往成为赶路人休息打尖的一个处所。
白云禅寺里没有宏伟建筑,几间半截的建筑依山面江一字排开,由一条石板小路相连。庙前就是悬崖,崖下是奔腾的涪江。
说几间殿宇只有半截,是因为这些殿宇除前部有一道墙和造型的檐宇外,殿内空间,都是嵌入山体的洞穴。这些山洞由什么人开凿,连守庙的居士也说不清楚。只晓得这种洞穴被当地人世世代代称为蛮子洞,小的一室,大的几室带厅,开凿在沙岩山体上,像嵌入山体的民居。有人说,这些洞是千年之前蛮子的住所,也有人说,这其实是古人仿人生前住所建的一种墓葬,叫崖墓。
三人进了白云禅寺大门。
见有人进寺,驻寺居士迎出,双手合十见过礼,将他们带到寺内最大的观音殿内,安排几人在佛像前的蒲团上坐了休息。居士拎了茶壶,给三人各倒上一碗冬桑叶熬的茶水,问明一行人不在寺里用素斋后,自顾忙别的事去了。
从炎热的阳光下走进殿内,燥热感瞬间退去,周身清凉舒坦。那佛殿内,除了殿门之外,也没有通风透气的窗户,但是与外面相比,气温却明显低了很多。稍微久坐,王秉正甚至感到胸背有丝丝凉意。这种凉,在洞的深处更加明显。
“外面那么热,殿内咋就如此清凉呢?”王秉正若有所思。
“山体厚实,夏天外面的热,冬天外面的冷都穿不透山体,所以这大殿就冬暖夏凉啊。”左钧回答得很不经意。
“铜牟镇后的山上有这样的洞穴没?”王秉正沿着自己的思路,继续问。
“肯定有啊。这种蛮子洞在整个涪江两岸都有,你烧坊后面的放羊山上也有,早年读书的时候,我就和同伴们在里面躲过猫猫。”
“找到解决办法了!”王秉正喜形于色。
“啥子事哦?那么高兴。”左钧还没明白王秉正的意思。
“藏酒,挖洞穴藏酒。再也不用担心这热天的高温了!”
左钧恍然大悟:“对啊,烧坊就是傍着放羊山建的。放羊山也是这样的沙岩山,开挖方便,又隔水滤湿,不易坍塌。在山里挖一个深一点大一点的洞,冬暖夏凉,不就把存酒的问题解决了!”他的心情也同样兴奋起来。
大口灌下几口茶,王秉正叫上左钧和王法天,将庙里的佛殿挨个仔细查看一遍,心中对要建的储酒洞窟也就有了个大致的构想。
因为兴奋,祖孙三人决定在寺里多待些时间,找守寺居士了解一下洞穴日常维护事宜。这回,他们找到守寺居士,让其为三人安排一顿素斋。
用斋时,王秉正从守寺居士处了解到,这种洞穴,日常无须刻意维护。
用过素斋,三人又在白云洞凉爽舒适的洞殿内同居士一起闲话,直至未时末,才告辞离开。王秉正兴致颇高,给了守寺居士一块近二两银子的斋饭钱。
从白云洞出发,约半个时辰的距离就是芙蓉溪。
芙蓉溪畔,有一家叫治平书院的古老书院。千多年来,被众多文人骚客在诗文中称为左绵公馆的治平书院,历经数番毁建,早已不复当年风光,只遗一座白墙青瓦的院落,矗立在富乐山和芙蓉溪之间。
此时,治平书院依然开馆授课。坐馆的老先生姓沈,是左钧少年时的同窗学兄。到书院探访老友,是左钧此行绵州的目的之一。
一行人到达书院时,见门半掩着,一只黄狗蜷在门前荫下。许是见惯了熙熙攘攘的人流,那狗对路人都懒得搭理。
“有人在吗?”确认门口的黄狗没有敌意,左钧先叩了叩门环,推开院门走了进去。书院内,满是青翠的木芙蓉和桂树,那种木芙蓉树,书院门前的溪边也尽栽着,溪也缘此得名。
“是哪位贵客?”一老叟迎出,长须和头发皆已花白。
“左钧前来拜望学兄。”几十年未见,二老都已无当年风采,但左钧还是一眼认出了当年的同窗。
“是左钧学弟?”老人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老友相见,物是人非,不仅江山社稷易主,就是服饰发肤,也早已不是旧时模样,两人难免浊泪对流。
泡来一壶香茗,沈老夫子招呼左钧和王秉正父子在院内芙蓉树下石桌石凳上坐了,四人一起纳凉,听两位老人深叙过往。
话多时短。不知不觉间,茶淡味寡,日头西沉。因计划当天夜宿绵州,左钧起身告辞。沈老夫子再三挽留不成,执手送左钧过了仙鱼古桥,目睹三人消失在往绵州的大路尽头,才掩面回了书院。
三人从东城门进入绵州城,找到一家客栈住下。
这绵州城兴于西汉,因城依涪江而建,初时唤涪县。千多年来几经兴废,其城廓为前朝所遗,被一长约十里的巨型条石筑成的城墙环围。
隔天,三人早起,在绵州城游览一圈,从南门出了城,到东津渡口寻得一艘顺流江船,回了铜牟镇。
节后,王秉正请风水先生在烧坊后面的山崖上定了点位,择了吉日,找来匠人小工,动手开挖储酒的洞窟。
考虑洞内储物防潮等方面需求,王秉正把藏酒洞窟的位置设置得较烧坊地面高出许多,由一个斜坡和烧坊连通。库门只留可容一辆马车进出的宽度,往内挖约三尺余,留墙后,再往深处和左右扩展。
中秋之后,秋粮收储开始,新一轮的酿酒作业进入紧锣密鼓的准备阶段。第一间储酒洞窟也已挖好,宽有八丈,深约十丈。窟内除留有一可供马车通行的铺砖通道外,分了四排,可放置口阔四尺半的大酒缸八十余只,存酒量可逾三万斤。
修好第一个洞窟后,王秉正又紧傍其左右,各开挖一间洞窟。照他的规划,以平均五年为一个酿销周期,至少也需三间洞窟,才能有空间倒腾得过来。
少年时几经生死,王法天和学馆其他同龄孩子相比,明显要懂事得多。聪慧的王法天在读书这件事上,遗传了亲生父亲李有德,不管左钧怎样开小灶,学业就是不温不火。好在左钧父子也无意要他考取功名。读书,仅为明理知事,将来做事时能知轻重,晓进退,守规矩而已。
见王法天已到该学着做事的年纪,王秉正和左钧商量,决定从新的酿酒季开始,让他上半天在学馆继续读书,下半天跟着王秉正到烧坊学着酿酒和做买卖。左钧同意了这个提议。耕读传家是中国乡绅人家传承千年的古训,王法天是该学着怎样谋生了。
王法天对王秉正的提议也很是欢喜,与整日待在学馆面对枯燥的书本相比,外面的世界对他来说,更加充满诱惑力。
转眼,又到中元节。从七月十一开始,涪江两岸的河滩上,每到夜幕降临时都可以看见祭奠先人的纸钱烛火。学馆也按旧例,从十三到十五散学三天,让学子们回家参与祭祀。
学馆放假,王秉正有闲。左钧和王秉正合计,带上王法天,回左家大院参与祭祀,然后到绵州城好好转转。
十三清晨,三人饭后到镇上的纸货铺子里买了祭奠亡灵用的纸钱香烛,乘船过江回到左家大院。傍晚,一大家人在河滩上找了块空地,由左钧领着完成了祭祀。几人在左家大院过了一夜,十四一大早,三人沿涪江右岸的旱路,奔绵州城而去。
从左家大院向上往绵州城的旱路,有三十多里,穿过小枧沟和五里坝的涪江冲积小平原后,就绕上了山。
山叫富乐山,山头在绵州城旁的芙蓉溪边,山尾一直逶迤到潼川府属的永明坝子。三人从左家大院出发走到富乐山中间的白云洞,用了一个多时辰。
时近午时,太阳热辣。三人感觉累困,特别是上了年纪的左钧,已有点喘息。照涪江边赶路人的习惯,三人打算在白云洞暂做歇息,躲会阴凉,喘口气再走。
白云洞是一座规模不大的禅寺,不知建于何年,庙里亦无僧侣,只有一居士在做日常打理。因处在往来绵州的道路旁,周围又无人家,往往成为赶路人休息打尖的一个处所。
白云禅寺里没有宏伟建筑,几间半截的建筑依山面江一字排开,由一条石板小路相连。庙前就是悬崖,崖下是奔腾的涪江。
说几间殿宇只有半截,是因为这些殿宇除前部有一道墙和造型的檐宇外,殿内空间,都是嵌入山体的洞穴。这些山洞由什么人开凿,连守庙的居士也说不清楚。只晓得这种洞穴被当地人世世代代称为蛮子洞,小的一室,大的几室带厅,开凿在沙岩山体上,像嵌入山体的民居。有人说,这些洞是千年之前蛮子的住所,也有人说,这其实是古人仿人生前住所建的一种墓葬,叫崖墓。
三人进了白云禅寺大门。
见有人进寺,驻寺居士迎出,双手合十见过礼,将他们带到寺内最大的观音殿内,安排几人在佛像前的蒲团上坐了休息。居士拎了茶壶,给三人各倒上一碗冬桑叶熬的茶水,问明一行人不在寺里用素斋后,自顾忙别的事去了。
从炎热的阳光下走进殿内,燥热感瞬间退去,周身清凉舒坦。那佛殿内,除了殿门之外,也没有通风透气的窗户,但是与外面相比,气温却明显低了很多。稍微久坐,王秉正甚至感到胸背有丝丝凉意。这种凉,在洞的深处更加明显。
“外面那么热,殿内咋就如此清凉呢?”王秉正若有所思。
“山体厚实,夏天外面的热,冬天外面的冷都穿不透山体,所以这大殿就冬暖夏凉啊。”左钧回答得很不经意。
“铜牟镇后的山上有这样的洞穴没?”王秉正沿着自己的思路,继续问。
“肯定有啊。这种蛮子洞在整个涪江两岸都有,你烧坊后面的放羊山上也有,早年读书的时候,我就和同伴们在里面躲过猫猫。”
“找到解决办法了!”王秉正喜形于色。
“啥子事哦?那么高兴。”左钧还没明白王秉正的意思。
“藏酒,挖洞穴藏酒。再也不用担心这热天的高温了!”
左钧恍然大悟:“对啊,烧坊就是傍着放羊山建的。放羊山也是这样的沙岩山,开挖方便,又隔水滤湿,不易坍塌。在山里挖一个深一点大一点的洞,冬暖夏凉,不就把存酒的问题解决了!”他的心情也同样兴奋起来。
大口灌下几口茶,王秉正叫上左钧和王法天,将庙里的佛殿挨个仔细查看一遍,心中对要建的储酒洞窟也就有了个大致的构想。
因为兴奋,祖孙三人决定在寺里多待些时间,找守寺居士了解一下洞穴日常维护事宜。这回,他们找到守寺居士,让其为三人安排一顿素斋。
用斋时,王秉正从守寺居士处了解到,这种洞穴,日常无须刻意维护。
用过素斋,三人又在白云洞凉爽舒适的洞殿内同居士一起闲话,直至未时末,才告辞离开。王秉正兴致颇高,给了守寺居士一块近二两银子的斋饭钱。
从白云洞出发,约半个时辰的距离就是芙蓉溪。
芙蓉溪畔,有一家叫治平书院的古老书院。千多年来,被众多文人骚客在诗文中称为左绵公馆的治平书院,历经数番毁建,早已不复当年风光,只遗一座白墙青瓦的院落,矗立在富乐山和芙蓉溪之间。
此时,治平书院依然开馆授课。坐馆的老先生姓沈,是左钧少年时的同窗学兄。到书院探访老友,是左钧此行绵州的目的之一。
一行人到达书院时,见门半掩着,一只黄狗蜷在门前荫下。许是见惯了熙熙攘攘的人流,那狗对路人都懒得搭理。
“有人在吗?”确认门口的黄狗没有敌意,左钧先叩了叩门环,推开院门走了进去。书院内,满是青翠的木芙蓉和桂树,那种木芙蓉树,书院门前的溪边也尽栽着,溪也缘此得名。
“是哪位贵客?”一老叟迎出,长须和头发皆已花白。
“左钧前来拜望学兄。”几十年未见,二老都已无当年风采,但左钧还是一眼认出了当年的同窗。
“是左钧学弟?”老人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老友相见,物是人非,不仅江山社稷易主,就是服饰发肤,也早已不是旧时模样,两人难免浊泪对流。
泡来一壶香茗,沈老夫子招呼左钧和王秉正父子在院内芙蓉树下石桌石凳上坐了,四人一起纳凉,听两位老人深叙过往。
话多时短。不知不觉间,茶淡味寡,日头西沉。因计划当天夜宿绵州,左钧起身告辞。沈老夫子再三挽留不成,执手送左钧过了仙鱼古桥,目睹三人消失在往绵州的大路尽头,才掩面回了书院。
三人从东城门进入绵州城,找到一家客栈住下。
这绵州城兴于西汉,因城依涪江而建,初时唤涪县。千多年来几经兴废,其城廓为前朝所遗,被一长约十里的巨型条石筑成的城墙环围。
隔天,三人早起,在绵州城游览一圈,从南门出了城,到东津渡口寻得一艘顺流江船,回了铜牟镇。
节后,王秉正请风水先生在烧坊后面的山崖上定了点位,择了吉日,找来匠人小工,动手开挖储酒的洞窟。
考虑洞内储物防潮等方面需求,王秉正把藏酒洞窟的位置设置得较烧坊地面高出许多,由一个斜坡和烧坊连通。库门只留可容一辆马车进出的宽度,往内挖约三尺余,留墙后,再往深处和左右扩展。
中秋之后,秋粮收储开始,新一轮的酿酒作业进入紧锣密鼓的准备阶段。第一间储酒洞窟也已挖好,宽有八丈,深约十丈。窟内除留有一可供马车通行的铺砖通道外,分了四排,可放置口阔四尺半的大酒缸八十余只,存酒量可逾三万斤。
修好第一个洞窟后,王秉正又紧傍其左右,各开挖一间洞窟。照他的规划,以平均五年为一个酿销周期,至少也需三间洞窟,才能有空间倒腾得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