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庚辰年正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59.优酒好价,好酒平价

    天年顺意,加上王秉正在外的诚信名声,铜牟镇周边的农户都愿将所产高粱、苞谷等杂余粮卖给谪仙烧坊不说,周遭保宁府、潼川府的一些粮贩,也闻讯把收得的杂粮倒卖过来。当年秋,谪仙烧坊购得的酒粮,比前一年多了五成。

    在这些外来的酒粮中,王秉正发现一种籽实更饱满,颜色更红亮的糯高粱,便将这些单独进行了存放。

    重阳节后,烧坊开锅立窖,蒸了第一锅酒粮。王法天也第一次走进烧坊,随王秉正学习酿酒技艺。

    经过泥封加固和草帘隔热,前一年的酒未再出现明显的衰败。虽然新的储酒洞窟已经建成,考虑到酒入缸存放后以不扰动为好,且气温已逐渐凉了下来,王秉正决定洞窟只存放当年的新酒,老酒库的存酒仍原地储存,通过售卖逐步处置。

    霜降后,新年的第一锅酒流出,有前面摸索出的经验,杂粮的配比已到最合理状态,酒的品质,较最早的一批又提升不少。酿成的新酒,王秉正经初步勾调后,悉数放入新挖洞窟密封存放。

    秋渐深,卖烧酒的旺季又一次来到。不仅几家已有合作的酒楼酒家销量见长,一些外地酒贩也慕名而来。

    一天晚饭后,王秉正同左钧到学馆前的半边街散步。刚走不远,两人被一正领着一帮挑夫在路边吃猪下水的中年男子叫住。

    “左老生生可还记得我?”中年男子拱手向左钧一揖。

    “你是?”左钧觉得似曾相识,但又一时记不起名字。

    “在下是镇旁汲水熬盐的老何,我家犬子在先生学馆承教。”中年汉子自我介绍。

    “哦,原来是何掌柜。”经来人一提醒,左钧记起学馆中确有一盐商子弟,就拱手回了一揖,问:“何掌柜有何见教?”

    “我一熬盐的粗人,哪敢对先生有见教。刚才柜上盐工刚送了一批盐上船,见大家累饿,我邀大家一起吃点下水,喝点酒解饥御寒。有幸遇到两位先生,斗胆过来相邀,去这街边小铺小抿两口,缓缓这秋夜寒气,不知道两位先生能赏脸不?”

    左钧父子平日里本就不是很讲究的人。见来人如此客气,又闻到了小铺毛边锅里食物翻滚出的香气,左钧用眼神征询王秉正。见他无反对的意思,就应道:“啥赏不赏脸的,只怕叨扰各位,有所不便吧?”

    “啥叨扰。能请得两位先生在街边共饮,是我姓何的天大的面子呢。”那中年汉子见左钧父子没有拒绝,喜形于色,立即邀两人入座。那边的挑夫伙计也马上为左钧父子腾出两个上位。

    这种煮猪下水售卖的摊铺,是四川沿江沿河码头的普遍存在。在干体力活人员密集的码头街边,租一间铺子或占一片空地,摆几张简陋桌子或条几,支一黄泥糊膛的篾编圆灶,架上黑铁大毛边锅,锅里的食材以猪的肝肠肺为主,也包括猪的头尾和乡里人家淘汰的老牛肉等,都是讲究人家不吃的东西。放点生姜、桔皮和盐,一大锅煮了,熟后将肉捞出切碎,用一大筲箕盛着架在毛边锅上。遇有客人来食,用锅里的原汤煮点萝卜青菜,再把肉在汤里冒热,撒点葱花芫荽,喜辣的再撒点糊辣椒面,就可热腾腾、香喷喷地上桌了。这样的东西,下酒送饭两相宜。更为关键的是,价钱公道,贩夫走卒,都享用得起。

    左钧父子虽不认识同坐的盐工挑夫,但学馆就在码头旁临江的半边街上,很多人都认得左老先生。平日,大家对读书教书的先生都心存敬畏,今日见两位先生不拿架子,与自己同坐街边,不分彼此,大家的兴致一下就高了起来。那边小摊老板才把一大碗下水汤端上来,这边就有盐工倒了两碗酒端来。

    “这酒烧喉,喝了还会上头。你们咋不换个酒来喝喝?”在众伙计的起哄下,王秉正和左钧端起酒碗喝了一大口。喝惯了王秉正酿的酒,对过去当地普遍喝的苞谷烧,左钧已有点不适。忍着烧灼把酒吞下喉,他问。

    “换啥?那米酒甜腻腻的,我们喝来哪过得到瘾。”一盐工抢着回答。

    “上渡口谪仙烧坊做的也是烧酒,那味道和劲仗,比这苞谷烧,好得可不是一星半点喔。”左钧有推销家产之嫌。

    “那酒是好,我在桂园酒楼请客时也喝过,但那酒的价钱太大,合下来一斤一百多个钱,我等日常都喝不起,更不要说是下力的人了。”姓何的盐商接着说。

    “哦。”王秉正呷一口酒,接住话,意示左钧别把话再说下去。

    “你那酒价,确实太大了,寻常老百姓,真没那口福哦。”从下水铺子回学馆的路上,左钧像是在埋怨王秉正。

    谪仙烧坊目前的酒价,都是桂园酒楼试销后,以销定价的。虽然王秉正最初也觉得酒价太高,内心有点不安,但从几个月卖酒的情况来看,来买酒的客户都能接受这个价,王秉正心里也就踏实了。

    但听人说自己的酒价太高,很多乡邻都喝不起时,王秉正的心里五味杂陈。他很清楚,自己的酒好,是因自己掌握着独特的酿酒技艺。所酿之酒的成本,根本没有那些苞谷烧高,就是卖苞谷烧的价钱,自己也有稳定的赚头。可是已经约定俗成的酒价怎么去改变?如何让一般百姓能喝上自己的酒又不碰触现有客商的利益?王秉正自己一时半会也想不出好的办法。

    隔天晚上,王秉正从烧坊回学馆时顺道切了包卤菜。爷俩对饮时,王秉正把自己的顾虑讲给了左钧。

    “多买点粮,再开两口锅,把好酒做得更好,维持原价供酒楼这样的客商。一般的酒把量做大,满足普通百姓。做到优酒好价,好酒平价,问题不就解决了?”左钧在关键时刻,总能想出好的点子。

    “优酒好价,好酒平价”,真就是啊!王秉正心中有了方向。

    把好酒做得更好,王秉正决定在加大产量,确保酒质的前提下,将原粮酒醅所酿的中段酒单独入缸陈化,至最佳状态后再上市,专供上等酒楼消费。而继糟所蒸和头尾酒提纯的酒作为普酒,经过一定时间醇化后,以现在市场上苞谷烧的价钱售卖,让好酒的寻常百姓,也能喝上自己酿的酒。